第二章 机会成本

第二章 机会成本

何为机会成本

在这世界上,你选择了一种东西就意味着你需要放弃其他的一些东西。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很多的选择,因此,为了做出合理的决策,我们必然要考虑到可供选择方案的成本和收益。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么明显。比如,当你在面临是工作还是继续读书的选择时,如果你选择了继续读书,你要付出的成本将不仅仅是用于学费、住房和伙食的钱的总和,还有如果你当时选择了工作,每个月的工资就是现在你选择读书所要担负的机会成本。可见,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或者说是指由于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另一方案的收益,又被称为择机代价或替换成本。

比尔·盖茨在创业与学业之间也曾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比尔·盖茨于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19岁就退了学,与同伴创办电脑公司。这样他就没有能够拿到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书。1999年3月27日,比尔·盖茨应邀回母校参加募捐会,当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学习拿到哈佛大学的毕业证时,他向那位记者笑了一下,没有回答。

看来比尔·盖茨是不愿意拿哈佛大学的毕业证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当年他把大学读完,也许世界首富就不会是他了。盖茨是电脑奇才,他在36岁时就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1999年《福布斯》评选世界富豪,盖茨居世界亿万富翁首位,净资产850亿美元,被《时代》周刊评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如果用机会成本分析,他拿到哈佛大学毕业证的机会成本就是世界首富的地位。

机会成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术语,那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也就是在一个特定用途中使用某种资源,而没有把它用于其他可供选择的最好用途上所放弃的利益。机会成本是因选择行为而产生的成本,所以也被称为选择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对分析资源的有效使用具有重要作用。资源的稀缺性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任何一种资源都可以有多种用途,把资源用于某种用途就会在同时放弃其他选择。要使稀缺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运用,就要把它用于生产最能满足社会需要并能使产量达到最大化的商品的生产。

机会成本可以分析很多领域,生产的选择、消费的选择,生活中到处存在着机会成本。如每个人的时间安排也都存在机会成本,把时间安排于某一项活动,就放弃了把时间用于另一项有价值活动的机会。而善于利用机会成本分析利弊做出效用最大化的选择是理性人的首选。

吃苹果的学问

记得小时候,同学之间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两箱苹果,一箱又大又鲜,另一箱由于放得久了,有一些已经变质了,问先吃哪箱,即先吃好的还是先吃坏的?这道题的目的在于测试回答者是乐观的人还是悲观的人。

最典型的吃法有两种:第一种是先从烂的吃起,把烂的部分削掉。这种吃法的结局往往就是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烂苹果,因为等你把面前的烂苹果吃完的时候,原本好端端的苹果又放烂了。第二种是先从最好的吃起,吃完再吃次好的。这种吃法往往不可能把全部的苹果都吃掉,因为吃到最后的烂苹果实在是烂得没法吃了,就都给扔了,形成了一定的浪费。但好处是毕竟吃到了好苹果,享受到了好苹果的好滋味。按照当时的测试点:选择前一种吃法的人是悲观的人,后一种则是乐观的人。

通常喜欢第一种吃法的人,觉得第二种吃法容易造成浪费。喜欢第二种吃法的人,觉得享受好苹果的味道更要紧,扔掉几个烂苹果不算什么。

两种吃法,各有各的道理。在实际生活中,究竟先吃哪个苹果,对个人其实没有太大的影响。但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在其行为背后,却别有一番深意。对于经济学上的理性人来说更愿意采取第二种吃法。吃苹果不同于吃饭,不是为了果腹,而为了品尝其味道,吸收其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先吃好的比较理性。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这种吃法的机会成本相对较少一些。

经济学认为,人的任何选择都有机会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凸显了这样一个事实:任何选择都要“耗费”若干其他事物——其他必须被放弃的替代选择。在实际生活中,对被放弃的机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预期和评价,这取决于他们的主观判断(主观的机会成本)。具体到先吃哪个苹果的问题上,两种吃法,代表的实际上是两种观念,两种对机会成本的主观判断。第一种吃法的主观判断是浪费的机会成本大于好苹果味道变差的机会成本,第二种吃法的主观判断是味道变差的机会成本大于浪费的机会成本。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要面对“先吃哪个苹果”的选择。我们每天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对各种机会成本进行比较。

个人对机会成本的感觉会有偏差,这给人的启示是:要善待自己,也要善待他人;既要尊重自己的感觉和选择,也要尊重他人的感觉和选择;每当遇到纯属个人的选择时,在决策上,应尽可能地由自己做出,而不要由他人或集体做出,因为只有自己才了解自己的主观机会,而别人和集体决策者却缺少充分的信息。

“面子”经济学

所谓“面子”,其实就是别人对你的评价。“面子”的实质是本我人格的外在化表现。

从经济学角度看,“面子”属于精神产品的范畴,人们爱“面子”的实质是一个人对精神产品消费效用的偏好。社会对一个人的评价本质属于一个人的无形资产和精神财富。这种评价对个人而言,更多体现为一种心理满足。“面子”不讲究实惠,讲究形象,“面子”直接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收益,而不是物质收益。某人很有钱,有钱本身会带给他“面子”,但这里“面子”是指由其物质财富而衍生的精神收益,并不是指物质财富本身。

人们为什么喜欢“面子”?首先,因为人是效用最大化的追求者。这里的效用最大化是指一个人一生总效用的最大化。而一个人的总效用水平来自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两个方面,是消费物质产品效用与消费精神产品效用之和。“面子”本身是精神产品,所以,有了“面子”,也就直接增加了一个人的精神收益,从而也就直接增加了一个人的生活总效用水平。

其次,“面子”也会产生间接经济价值。“面子”是一个人的“品牌”和形象。和一般人相比,人们更乐于和有“面子”的人打交道和进行各种交易。在这种情况下,有“面子”的人就比一般人有着更多的谋利机会,并且交易成功的可能性也较大。所以,从长远看,“面子”本身也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能够为一个人带来物质收益。

一般而言,人们喜欢“面子”的程度有差异,这主要取决于其效用偏好。有些人注重物质性收益,有些人注重精神性收益;有些人偏好生理需求的满足,而有些人偏好内心感受的体验;有些人更多考虑个人实际感觉,而有些人更多考虑社会评价。生活在世界中的人,每个人的效用偏好都是不同的。毕达哥拉斯说过:生活就像奥林匹克运动会,聚到这里来的人们通常抱有3种目的:有些人摩拳擦掌以折桂,有些人做买卖以赢利,但还有一些人只是单纯做参观者,冷眼静观这一切。这里反映出的就是效用偏好的不同。

“面子”对个体而言毕竟是一种约束,所以也就客观上提高了个体利益向公共利益转化的可能性和渠道。同时,如果社会上每一个人都重视“面子”,社会经济运行会降低许多交易成本。一个人讲“面子”,会带动一部分人讲“面子”,从而产生精神的扩散效应和乘数效应,这将进一步直接和间接促进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

当然,“面子”毕竟是“面子”,不是“里子”。“面子”反映的是表面现象,而“里子”才是真实的本质。人前是一套游戏规则,人后又是另一套游戏规则,这种双重规则会加重社会成员的决策成本和监督成本,不利于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另外,“面子”本身也蕴藏着人的一种机会主义本能。当“面子”与“里子”不统一时,机会主义便会应运而生。而机会主义又会引发诚信缺失等许多问题,并将直接导致社会秩序建设成本的增大。

关注考研的机会成本

毕业两年了,小张依然每天出现在校园里,在图书馆、自习室里打发时间。两年里,她共参加了3次研究生考试,“起初,只是想多过几年学校里风调雨顺的日子,结果现在考研都快成了我的工作了,如果这一次还考不上的话,真不知道是否应该继续考下去。”其实,在每一所大学里,都晃荡着很多与小张境遇相似的迷茫身影。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一些应届、往届的大学毕业生,仅仅出于不想过早工作的目的就加入了考研大军,踏上了一条被动的考研之路。类似的事情,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在为他们的拼搏和毅力叫好的同时,不禁要问:付出这么大的成本考研值得吗?

按经济学观点,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成本,考研也不例外。先算一下经济方面的机会成本。众所周知,如今的考研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考“钱”。据报道,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考研费一般在2000~4000元之间,在职考研者的花费也不会少于这个数字。所有考研者的经济成本都大于其直接的经济支出,而且考研的次数越多,其经济成本就越大。

还有心理压力成本。几乎每个考研过来的人都认为那段时间(复习时间)人简直成了读书机器,来自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压力都很大。特别是家庭状况不是很好的考生,意味着不能为家里创收还要花费家里的钱。

考研的机会成本是比较高的,如果对自己能够承受的代价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或者无法学以致用,考研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

这并非危言耸听。不久前,两名工商管理硕士到泉州某IT企业应聘,这家公司的老总认为,他们理论有余,而务实不够:“我们需要的是踏实做事的人,而不是花费无谓的高薪给公司找麻烦。”

再算算其他方面的机会成本。时间方面,考研者的时间成本都大于其直接用于考研的时间。考的次数越多,时间成本也越大。相反的例子莫过于比尔·盖茨了。他停学创业,而不是继续求学。如果真选择后者,说不定他也错过了时机,成就不了今日的微软。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考研者是不是错过了很多机遇呢?

大学毕业时,你面对的是“就业难”,但本科生仍然还有一定的“含金量”,因为毕竟就业率在50%左右;研究生期间,如果你继续过着舒服安逸的生活,每天优哉游哉学无所长,那么,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而言,就是“不进则退”,而3年之后研究生毕业时,工作机会却并没有增长多少(据相关数字统计,研究生的就业率在60%左右),而本身的能力却是“水降船低”。

再假设一下,如果说大学毕业时你有幸成为找到工作的那50%,那么你获得的将是3年的工作资历和经验。而若不幸成为没有找到工作的那50%,那也会是你一生受用的挫折教育,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如果说当你大学毕业时,因为害怕“找不到工作”而选择考研,那么3年之后,你仍然要面对“工作不好找”这个现状。3年的研究生生涯,是为想做研究做学问的人提供的一个良好的深造机会,如果仅仅将其视为逃避压力的避风港,那么,读研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近年来,研究生的扩招,让研究生的教育质量下滑,一些企业不承认其“含金量”,只因其“缩水量”过大。研究生期间,如果贪图安逸享受,不去学些有用的知识,不去为自己将来的人生规划做打算做设计,不去想毕业后自己仍然要面对的就业问题,那么,社会在你静止的时候又加速向前发展,不会等着你。那时你面对的将是比3年前更“可怕”的社会,更巨大的就业压力——那么,你该怎么办?继续躲?接着逃?考博士吧,然而博士之后呢?之后的之后呢?

算清了这些方面的成本之后,理性的考生们还应该明确一个目标。飞机航行,要有明确的目的地,大海行船,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做事情都要有自己的目的,考研也是一样。

我们并不否认考研的积极意义,也不是说优秀人才不需要考研,而是说国家的发展需要一定的成本,这种成本是个人发展成本的累加。因此,如果每个青年都不计成本地考研,不就大大增加了我们这个并不很发达的国家的发展成本吗?何况,并非每个专业都一定得硕士才能胜任,考研也不是个人发展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