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血泪童年

鲜明的刀痕与深深的仇恨

1958年11月中旬,雷锋从湖南长沙出发,经武汉、北京,到达辽宁鞍山。

湖南长沙,诞生和养育了雷锋。在他的故乡,人们为拥有这样一个平凡而伟大的老乡感到自豪。当年,他离开这座城市,开始了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人生旅程。这一别,也成了雷锋和家乡的永别。当他再次归来,已经变成一尊伟岸的塑像。雷锋,今天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集体记忆、全中国人的学习楷模。人们追忆着他的来时路……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塘村(今长沙市望城区雷锋镇雷锋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

而今,雷锋故居周边已成为环境优美的高档居住区,也成为雷锋镇发生巨大变化的最好见证。“我和雷锋是本家,从苦水里生,在红旗下长。雷锋离开家乡时,这里还是山丘和田野……”2012年9月底的一天,笔者在雷锋故里寻访到童年雷锋难得的见证人——湖南雷锋纪念馆终身名誉馆长雷孟宣。老人体型消瘦,白发稀疏,但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谈起雷锋,他十分激动,言谈中不断伴有各种手势,很有感染力。

雷锋故居。余玮 摄

雷锋原名正兴,因出生在庚辰年(1940年),乳名就叫“庚伢子”,直到他离开家乡到鞍钢工作前,才将“正兴”改名为“锋”。雷家是大地主唐四滚子的佃户,在战乱饥困的情况下,雷锋的爷爷、爸爸和哥哥、弟弟先后去世或病死。雷锋6岁的时候,家里只剩下他和妈妈张元满两个人。

雷孟宣说,雷锋后来改名的原因是,“正兴”这个名字有寄望家族兴旺的意味。“他说家都没了,还用这个名字干吗呢?于是请县委的领导替他改一个名字,本来改的是‘雷峰’,取奋发向上、攀登高峰之意,后来才改为‘冲锋在前’的‘锋’。但实际上,雷锋在到了鞍钢之后,同时使用‘雷峰’和‘雷锋’这两个名字。”

据《望城县志》载,雷锋故居原为唐四滚子庄屋,雷家因祖辈佃种唐家田地而居于此。庄屋原有两进共12间房,三面环山,四边有塘,从塘基进出。雷锋在此生活了16年。

1958年,雷锋故居因年久失修被拆,后由雷锋堂叔雷明义在原址重建了3间茅屋。进入20世纪90年代,故居墙面出现裂缝,渗漏严重。1993年重新修复,现为泥砖竹木结构,茅草盖顶。正房有雷锋祖上三代用过的两张竹床、一只大柜、一张书桌及几条凳子,破旧不堪。墙上的介绍写着:雷锋的父亲、哥哥、弟弟先后在这间房子里死去,母亲也是在这间房子里悬梁自尽的。寥寥话语道尽了雷锋童年的苦难。

为雷家留下房产的人便是雷锋的祖父——雷新庭。这位老佃农佃种唐家地主的两担田地(约合10亩),“二五”开租。他是一个苦命人,中年丧妻,留下年幼的一儿二女,无力抚养,只得将两个女儿都送给邻舍做了童养媳。但是,据雷氏家族变迁的主要见证人雷孟宣介绍,这位智商很高的农民却找机会上了一年私塾.又加上坚韧的自学精神和极高的悟性,在人们心中形成了知书达理的印象。雷新庭身材高大,皮肤白净,双目有神且举止大方。他读过《三字经》、《百家姓》以及《治家格言》等书,言语之间,不乏书卷之气。

这位被传统文化熏陶过的忠厚之人正直、善良,与人为善。雷新庭的人生信条是:“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他举止谨慎,“闲非口不开,忍气免伤财”。他教育下辈人尊敬长者,自己又十分爱护幼小,做人堪称典范。

雷锋的哥哥和弟弟在饥寒交迫中离开人间。油画

1917年,雷新庭为自己不满十岁的独子雷明亮讨来一个年仅六七岁的小女孩做童养媳(即雷锋的母亲张元满——雷一嫂)。苦命的张元满生于1910年,家住长沙县霞凝港一个有着诗意村名的穷人家里。她的父亲张春华是一个手艺极好的铁匠,乐于助人,但家庭极其贫困。在这个八口之家里,添上这个女儿便似在小小的粮囤下又捅了一个洞,为她取名“元满”,并不是美好意义上的圆满,而属人多为患的“足够”之意,后送到雷家作童养媳。1920年,年仅13岁的雷明亮与小自己3岁的张元满圆了房。在今人看来不成婚姻的圆房,当时却有着花好月圆的甜蜜……

“雷锋的祖父一年到头给地主当牛作马,竟被地主活活逼死。他的父亲一生做苦工,后来被国民党士兵和日本鬼子毒打后,含恨死去。他的哥哥和弟弟也是在贫病交迫中离开人世的。”雷孟宣说,雷锋的母亲性格刚强,吃苦耐劳,在给地主唐四滚子家当佣人时受尽了迫害和凌辱。可是,在暗无天日的旧社会,穷人有冤无处申,有苦无处诉。有一天雷锋的母亲回到破旧的茅屋后,仰天长叹,欲哭无泪,她不明白人世间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也慨叹自己的命真苦,甚至怀疑是不是前世轮回所致。

幼小的雷锋紧紧地扑在母亲的怀里,望着母亲憔悴的面容,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安慰苦命的母亲。母亲紧紧地搂住雷锋,泪水扑簌簌地滴在他的脸上。母亲的冤屈,他哪里知道。母亲忍着内心的巨大悲痛,打来一盆水,为小雷锋洗干净手脸,然后对他说:“孩子,你要记住亲人是怎样死去的,长大了可是要为死去的亲人报仇啊!”母亲把自己的一件夹衣脱下来,哽咽地对雷锋说:“孩子,穿上这件衣服,少挨些蚊虫咬。”年幼的雷锋哪里知道这就是与母亲的生离死别啊!

母亲强忍着泪水,对雷锋说:“你今天晚上就到叔祖母家去睡吧!妈妈出去有点事,明天就回来。”雷锋非常听话地到叔祖母家去了。

第二天一清早,雷锋跑回来看母亲归家没有,但是门闩得紧紧的,怎么也弄不开。他急忙跑去叫来堂叔,堂叔好不容易打开门,只见母亲已吊死在房梁上。雷锋猛扑过去,紧紧抱住母亲的双腿,拼命地哭喊:“妈妈!妈妈……你到底怎么啦?”可是,他的母亲再也听不到儿子的呼唤了。

这是1947年的中秋,雷锋失去了最后一个亲人——母亲。“我记得很清楚,那年阴历八月中旬,下葬那天,大家全到了,尽管整个村子加雷家亲戚只有几十人。哭灵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哭了,都哭雷一嫂死得惨,雷锋的外婆、姑妈哭得更是伤心。大家把张元满抬到山上,第一天没有落土,因为风水先生说日子不好,第二天才落土。我想,雷锋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些场面。”雷孟宣对几十年前的情景记忆犹新。

此后,雷锋的叔祖母养育了他。雷孟宣说:“当时,雷锋的叔祖母家也很穷,全家8口人就靠叔祖父佃种唐四滚子5亩田,每年还了租债后剩下的粮食就不多了。叔祖父会唱皮影戏,每年的农闲季节都会挣点钱补贴生活。雷锋很懂事,总是默默地为叔祖母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砍柴、挑水、看牛、寻猪草,都抢着干。”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雷锋经常去砍柴

雷孟宣和雷锋一起砍柴,常常把一捆柴竖在10多米外,然后甩柴刀,看谁能击中。“我们砍柴时,用柴‘赌博’,做‘石头剪刀布’游戏。他赢得多……”

1949年初夏的一天中午,雷锋和几个小伙伴商议,要到宁家冲子地主徐满料子的山上去砍柴,因为徐地主的山上木柴长得特别好。但徐满料子的老婆很凶,对山上的木柴看管很严。雷锋不信邪,非要去这山上砍,他们商定,选择离家比较近、便于逃脱的地方砍,由一个人放哨、两个人砍柴,放哨的要尽量靠近屋边,一旦发现情况,马上发出信号。一开始很顺利,可是不一会儿,徐地主婆突然从山外边回来,正好在出口遇上了雷锋。她恶狠狠地抓住小雷锋,大声骂道:“你们这些穷小鬼敢到老子山里砍柴,怕是活腻了!”雷锋说:“这山里的柴是吃露水长的,为什么砍不得!”

地主婆一听就火了,冲过来要抢走箢箕和柴刀。在争夺时,地主婆紧紧地抓住了刀柄,雷锋就死死抓住另一端,拼命一顶,把地主婆顶翻在地,地主婆爬起来举起刀砍在雷锋的手上,顿时鲜血直流。雷锋忍着伤痛,顽强搏斗,终于夺回了柴刀。

这时,小伙伴们寻来了梽木子、青苔等草药,用口嚼细给他敷上,帮助他把柴整理好,送他回家。雷锋含着泪花回到叔祖母身边,诉说了被地主婆砍手的经过,叔祖母心疼得落了泪。

雷孟宣说,雷锋的伤口后来受到感染,溃烂流脓,吃饭拿筷子都困难。“他的叔祖母又到山上挖些消炎解毒的草药给他医治,将近一个月后,伤口才慢慢愈合。”从此,那鲜明的刀痕永远留在了雷锋的手上,这深深的仇恨永远铭记在他心里。

雷孟宣比雷锋年长7岁,是雷锋的堂兄也是挚友。其实,他的身世与雷锋也有些相似。1933年6月17日,雷孟宣出生在长沙郊区(望城)。当时正是战争年代,兵荒马乱。雷孟宣的父亲雷绍云为了生计,狠心地撇下了妻子和两个儿子到湖南衡阳去谋生,很少回家,也没有向家里寄过什么,后来在外面另成了家。雷孟宣母子三人的生活全赖祖父雷庆庭面朝黄土背朝天、披星戴月地躬耕劳作,即使这样,一家四口也只能以稀饭拌野菜维持生活。最终,雷孟宣的母亲在贫病交加中含恨离开了人间。

从此,爷孙三人相依为命。雷孟宣13岁那年,祖父把自己长年累月辛勤劳作收获的稻谷卖掉一部分,送小孟宣上私塾念书。

考虑到家里没人洗衣浆衫、缝缝补补,雷庆庭作主从离家不远的钟家接回了一个比雷孟宣小一岁的姑娘钟女氏,准备长大后作为孙媳妇。钟女氏来到雷家后,烧茶煮饭、锄园种菜、插秧除草等样样都干,深受雷庆庭的喜爱。

雷孟宣与钟女氏从小青梅竹马,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到了冬闲季节,钟女氏常领雷孟宣去娘家玩耍,而雷孟宣的岳祖母正是雷锋的姑母,于是雷孟宣也经常与雷锋在一起嬉戏追逐,玩一些传统游戏。“当时农村小孩玩游戏,一没有老师组织辅导,二没有什么游戏的器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随心所欲。比如,上树、爬楠竹杆、跑着抓牛尾巴、夏天下塘游泳——十几个细伢子一起下塘,把小小的水塘搅得浑浊浊的,有机灵的小孩能在水塘中抓到乌龟、鲫鱼什么的。”雷孟宣回忆说,雷锋也和大家一起玩,他很调皮,时常在大路上挖一个小小的坑,上面盖上茅草和树枝,再洒上一些灰,看上去与其他路面一模一样,“有些人走得急,不小心一脚跨进去,扑通摔上一跤,这些调皮的小鬼就躲在树林后面直笑,当然雷锋也在其中。”孩子们心里乐开了花,雷孟宣和雷锋还互相拥抱,你打我一拳、我击你一掌,以祝贺他们“发明”的成功。

“我与雷锋还有姻亲关系,我岳母的母亲是雷锋的姑奶奶,也就是雷锋的祖父的妹妹。我15岁结婚。他成了孤儿,经常到我岳父家去,于是我们经常一起吃饭。他吃饭时经常流泪,想到自己不能与自己的家人一起吃饭。”雷孟宣认为雷锋是个脑子很活的人,按望城当地的说法是“眨眼上一步”——眼睛眨一下,脑子里就能往前走一步。


1960年2月8日

我出生在一个很贫穷的农民家庭,在旧社会里受尽了折磨和痛苦。参军以后,我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深深懂得了社会主义的今天是由无数革命先烈和战友的艰苦奋斗、英勇牺牲得来的。从我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时刻准备着为了党和阶级的最高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直至最宝贵的生命。


1961年7月1日

今天早上起来,我感到格外的高兴,原因不是别的,昨晚我梦见了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正好今天又是党建立40周年的纪念日。今天,我有向党说不尽的话,感不尽的恩,表不完为党终生奋斗的决心。

我,一个孤苦的穷孩子,今天成长为一个解放军战士、光荣的共产党员,并当选为抚顺市人民代表,这一切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每当朋友和同学及许多不相识的同志来信称赞我,羡慕我的进步的时候,我就感到很不安。我像一个学走路的孩子,党像母亲一样扶着我,领着我,教会我走路。我每成长一分,前进一步,这里面都渗透着党的亲切关怀和苦心栽培。

……

亲爱的党,我慈祥的母亲,我要永远做您的忠实儿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而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直至生命。


1961年8月3日

今天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我光荣地参加了抚顺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像我这样一个给地主放猪出身的穷孩子,能够参加这样的大会,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感激。

首先我要衷心地感谢党和毛主席把我从虎口中救出来,把我抚育成人,教给我无产阶级的思想,感谢政府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照顾,感激人民对我的爱戴。今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党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才有我们穷人的天下,才有穷苦大众当家做主的权利,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的新生活。

……

我们的党,是英明的、伟大的、正确的。我要坚决听党的话,一辈子跟着党走,认真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对党有利的话,有益的事,我要多说、多做;对党不利的活,没有益的事,我坚决不说、不做。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生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1961年8月7日

抚顺市人民代表大会已经开了4天,今天是最后一天了。市委负责同志代表全市人民的心意,送给了我们一份礼物(1斤苹果)。当我拿着这斤用红纸包着的苹果,内心特别激动。回想起自己过去那种无依无靠到处流浪的苦日子,总觉得现在的党和人民胜过自己的亲生父母,对我太关心了。我想:自己好了,不能忘记为人民而负了伤的阶级兄弟。于是我把这份苹果又转送给了住在卫生连的伤病员同志,自己虽然没吃着,但是心里比吃了这斤苹果还要甜十分。

雷家挚友见证少年雷正兴

雷孟宣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与雷锋有过亲密的接触,他既是雷锋的本家亲戚、雷锋早期生活的重要见证人之一,也是雷锋少年时代的挚友和玩伴。

雷锋的母亲在新中国成立前遭恶霸凌辱被迫悬梁自尽后,年仅7岁的他就成为孤儿,吃了上顿没下顿。雷孟宣说:“乡亲们都很愿意帮助他,但雷锋常常触景生情,看到别人的孩子有母亲做饭,自己却孤苦伶仃,后来宁可饿着,也不肯到外面去吃饭。”

雷孟宣讲:“雷锋特别喜欢游泳,有一次,一个小伙伴被同学开玩笑推进深水区,大家都傻了眼,雷锋毫不犹豫便跳了下去,拽住伙伴的衣服把他拉上了岸。因为他是孤儿是独苗,堂叔雷明义怕他游泳有危险不让他游,他就常常偷着跑出去,跳入水中畅快地游两圈再悄悄地回来。有一次被堂叔发现,挨了一顿打还罚他不许吃饭。”

“现在很多人想不通雷锋为什么会做那么多好事,甚至有个别人心存怀疑。正是因为童年苦难的经历和新中国成立后得到的帮助,雷锋对党、对人民、对社会有着无尽的感恩之情,一直以感恩报恩的情怀去做人做事。”雷孟宣说,1949年8月,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开进了安庆乡,雷锋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是个孤儿,但是政府给了他两个人的田地,他出租,当上了小‘地主’。”

1950年,政府发给雷锋的土地房产所有证。

采访期间,雷孟宣陪同记者参观了湖南雷锋纪念馆。雷锋纪念馆蜡像再现了安庆乡乡长彭德茂送雷锋上学的场景。人力车夫出身的彭德茂是雷锋父亲生前的好友,将雷锋视为亲儿子。1950年夏末,人民政府保送孤儿雷锋免费上小学读书。开学第一天,乡长彭德茂亲自送他上学。“上学是雷锋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事,这一年土改后,县政府分给他3.6亩地,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啊。”雷孟宣说,新中国成立后,新生政权给了雷锋无尽的关爱,他才得以走进明亮的小学课堂。后来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雷锋主动把这3.6亩地全部入了社。

在龙迥塘小学的第一堂课,当年和雷锋朝夕相处的师生们还清楚地记得,雷锋向语文老师请教,一笔一画在作业本上写下“毛主席万岁”。这个年仅10岁的儿童,从心底里感谢毛主席和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让劳苦大众翻身做了主人。

“他很好学,却没有好的条件。就自制了小煤油灯看书到深夜;油没了,就去邻居家串门子借光看书……”雷孟宣说,现在的孩子们可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还能上网、看电视,雷锋当时向往的理想生活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雷孟宣说,雷锋上小学时共换了5所学校。“解放初,湖南农村的教育比较落后,有的学校只开办小学一二年级,有的只开办三四年级,为了读完小学六年级,雷锋共换了5次学校。一到二年级,他是在龙迥塘小学念的,三年级换到上车庙小学——这个学校没有四年级,四年级时到向家冲小学学习——初小毕业,他进入高小,在清水塘完小读五年级。从雷锋家到清水塘完小有十多里,路比较远,还翻山越岭,上学、放学没有一个伙伴,家里有些担心,叔公跟他商量别念书了,但他就是不答应。五年级下学期他转到刚建成的荷叶坝完小学习,直至读完六年级。雷锋是第一届高小毕业,是当地最高文化水平。我当时在雷家祠堂盐龙小学教书,距荷叶坝一里左右。教他读书的老师,都是我的好朋友。雷锋特别爱书,只要有点钱不舍得买吃的就爱买书读。买不起的书,他星期六、星期天就去书店看。在望城县当通讯员时,他又读了文化夜校。”上小学时,雷锋有一个外号叫“浮头鱼”,这得名于雷锋开朗、活泼的性格——在学校里的跳舞、演讲比赛、打球等各种活动都能见到雷锋的身影,只要有活动就少不了雷锋。

1955年“六一”儿童节,雷锋(前左一)参加少先队队日活动,任大鼓手。这是师生们在长沙烈士公园的合影。戴杰 摄。

雷锋小时候湖南老遭灾,农村收成也不好,家里的粮食都不够吃,更别说吃肉了。小孩子活动量大,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肚子里油水少馋得不行。爱琢磨的雷锋发现了一道不花钱的“美味”——烤青蛙。每当放学后,雷锋就会领着小伙伴来到田间山塘逮青蛙,升起一堆火,把青蛙放在火上烤。大家都觉得不是很好吃,没什么味道。爱动脑子的雷锋又想出一招辣烤青蛙肉。他从家里带过来盐和辣椒面,当青蛙烤到半熟时,撒上辣椒面和盐,味道就不一样了,辣烤青蛙成为那个年代雷锋和伙伴们最喜爱的美食。当雷锋上三年级时,从课堂上知道青蛙是有益的,从此以后他就放弃了这道“美食”。雷锋曾跟雷孟宣说,辣烤青蛙是我这辈子最爱吃的“美味”。

在雷锋上学的校门口,有一位摆地摊卖零食的老太太,平时对同学都很凶,卖的东西也贵,有的小伙伴想“捉弄”她。一次放学后,雷锋和几个同学一起回家,小伙伴拿着弹弓往老人的糖果摊旁边射石子,不小心将装糖果的玻璃瓶子击碎了,小伙伴们吓得四处“逃窜”。雷锋觉得不是自己射的就没跑。老人的家人赶来,抓住雷锋就说是雷锋打碎的,不掏钱赔玻璃瓶子就不放他走,还要去家里学校告状。尽管雷锋是个孤儿,靠政府补贴勉强生活,他还是拿出身上仅有的5分钱赔给了人家。有的伙伴就说:“也不是你打的,为什么你要赔钱?”雷锋说:“瓶子不是我打碎的,但我也没有劝住你们,我也有责任呀!老婆婆卖的东西贵,我们不买就行了,也不能去打人家的东西啊。”事后雷锋为这5分钱还心疼地偷偷哭了两次呢!在雷孟宣眼里,雷锋很仗义。

雷锋小时候,一位女同学的新棉鞋掉进了田里,他和许多小伙伴跟着摸。天色渐渐暗了,鞋子仍没找到。伙伴们都走了,只有雷锋独自在冰冷的泥浆里硬是把鞋找到了,并连夜洗净后烘干,第二天把鞋送还那位女同学。雷孟宣说:“雷锋是平凡的普通人,不是神。他身上确实蕴藏着许多美好品德,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主义光辉思想的结合。几十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而雷锋精神却化为真金,世代流传。”

雷锋虽然喜爱运动,但由于他个子不高,竟有三次反串“女角”的经历。雷孟宣说,第一次是在学校里演戏,因为角色的需要,雷锋扮演了渔夫的女儿;第二次是望城县二中的篮球队到团山湖比赛,队中缺少一名女队员,雷锋作为“女队员”上场;第三次是雷锋到鞍钢工作后,有一次鞍山搞庆祝活动,雷锋踩上高跷着女装表演。

雷锋曾就读的荷叶坝小学,后来更名为“长沙市雷锋学校”,现在是湖南省的重点中学,学校的办学理念“用雷锋精神兴校育人”就悬挂在校门前。雷锋当年听课的教室、用过的课桌依然如故,似乎在无声讲述着当年的故事。站在长沙市雷锋学校教学楼前,似乎还能听见雷锋琅琅的读书声和爽朗的笑声。

1956年夏,雷锋小学毕业。湖南雷锋纪念馆至今仍珍藏着雷锋在当年7月15日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当时,系着红领巾、穿着白衬衣的雷锋说:“我小学毕业了,将来,我要响应党的号召当一名新式农民,驾驶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参军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类英雄。同学们,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竞赛吧!”

当年,雷锋从荷叶坝完全小学第一届第一班高小毕业。全班47个同学,绝大部分都想升学,考取当地的望城一中,只有雷锋主动回到农村。

国家号召知识青年下乡,雷锋就成为唯一选择回农村务农的高小毕业生。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雷锋满怀豪情回到农村,但现实并没有像他想象的那样,在村里做记工员的时候他有些郁闷,他心目中的“新式农民”不应该这样平平淡淡,而是要轰轰烈烈地做大事、当模范。为跨过这道槛,雷锋一方面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另一方面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时刻准备着去抓住机会。

1954年,雷锋在清水塘小学加入少先队员。戴杰 摄

雷锋(左)与童年挚友谢迪安在滚铁圈。佚名 摄

“这并不是说雷锋那个时候觉悟就很高。他是个孤儿,没有钱,上学是要掏学费的。”雷孟宣说,“雷锋找到乡长彭德茂,说要找点事做,找口饭吃。新中国成立前,彭德茂在长沙到宁乡的一条老公路上拉黄包车,雷锋的父亲在这条道上抬轿子,两家距离很近,关系也很好。”

雷锋很快被调到乡政府当了通讯员。彭德茂不识字,上级发来文件,一般都由雷锋念给他听。4个月后,雷锋被调到望城县委当公务员时,雷孟宣早已在县城的一个小学里教书,两人距离更近了。

1956年7月,雷锋(前排左九)以优异的成绩在荷叶坝完全小学毕业。这是毕业班合影。戴杰 摄

一个孤儿

听说李斌调来我们国营团山湖农场工作,我真是高兴极了。在小学里我和他是同学,因他也是一个可怜的孤儿,我很同情他,把他当作我的小弟弟看待。


相会

2月26日,乌云布满了天空,天上的电火也闪了起来,春雷轰轰地响着,雨呀、风呀一齐到来了。树枝吹得弯弯的,高山上的水往低处奔流,一会儿,小溪里小河里的水都灌满了,直向大河流去。

为了今年农业大丰收,为了抓时间抢季节,我和拖拉机手老陈、老李、老温等一同驾驶着拖拉机到地里工作,农场里的工人们也都拿着锄头出发了。我们的车子开上了新堤,这时我突然感到仿佛有人在喊我似的,可是我还听不清楚。我想也许是大风吹的声音吧?机器的响声使我听错了么?我仍开着车子走。车轮没滚上几圈,好像又有人在喊:正兴哥,等一等;正兴哥,我就来了。我想这下可真的有人在喊我,一定没有听错。我停住车,立刻向四面张望,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人挑着行李,头戴斗笠,打着赤脚。那人走路好像跳舞一样,摇摇晃晃的。我两眼直盯着那人,可是猜不出是谁?

我想着,那人是小李么?不,他在望城县委会工作了两年,党委对他那么的关心,再加上他年纪轻(17岁),这样不好的天气不会要他来。我又想:他在县里工作了两年,一定买了伞和雨鞋,不会戴斗笠打赤脚,左猜右猜怎么也猜不着是谁。越走越近了,只离得50来步远,这下我才认清了,原来就是李斌。我以上的那种猜想为什么那样糊涂呢?李斌微笑着,和我亲热地握手。我笑着说:“李斌,你还和过去那样朴素啊!个子可长高了些。”他高兴地对我说“:正兴哥,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培养我们又红又专,我迫切要求到农村参加劳动锻炼,今天党委批准了我下放到农场当新式农民,我真有说不出的兴奋。上午10点钟我就办好了手续,准备来农场。后来县委张书记找我谈话,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县委会的全体干部同志为我们下放的同志开了一个欢送会。我真感谢党和同志们对我的亲切关怀和照顾!我全身像有一股股的暖流在沸腾!那些英雄人物在不断地鼓舞着我。领导要留我在机关休息两天,我怎么能休息呢?所以我今天就冒着风雨赶到农场来。

正兴哥,我这次下放,一定要大干一场!准备出几身黑汗!打几个泥滚!宁愿少活十年,也要把农场建设好!争取在农业战线上立功当模范!”

我把他送到场部,把介绍信交给了李场长,李场长看完了介绍信,就笑着和李斌握手,互相问好。然后李场长安置他在第四工区参加生产。李场长要他好好休息一天。可是李斌呢,把东西往四工区宿舍一放,就扛起锄头和工人一起参加生产去了。我也跑步往工地上班去了。

没几天,我就听见工人反映说:李斌不错,大家都敬佩他。他和工人在一起生产的日子久了,大部分工人都纷纷反映到场部。领导说李斌吃得苦,积极肯干,关心工人,能团结互助,有高度的阶级觉悟。李场长给予他表扬和鼓励,我也感到非常高兴。

李斌经过场部领导的几次表扬和鼓励,他更加积极了。这时他在技术革新上也有了成绩。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由于大家的帮助和他自己的苦学苦钻,在一个月里创造了一部畜力播种机,提高工效20倍。

由于他积极肯干刻苦钻研,领导上就调他来拖拉机站学习驾驶拖拉机。我真高兴极了,叫他和我开一台机车,我告诉他操作保养修理……由于他虚心、苦学、苦练,在三个月里就学会开拖拉机了。

一个星期日下午,我和他一同到花园散步。我们在花园里的一棵大树下坐下了,轻风把花的香味一阵阵吹来,使我们的精神更加愉快了。黄的、白的、红的、紫的花朵好像在向我们点头,向我们微笑。一会儿跑来一群小朋友,后面还跟着一个大人,是照相的。小朋友愉快地蹦蹦跳跳,还会唱歌哩!啊!原来他们都在学校读书,脖子上还系着红领巾呢!一会儿他们排好队,那个大人和他们照了一些相片。

李斌问我,能否和他一起照个相,我同意了。这时我突然记起:我小时候曾经还和他哥哥一起照过一次相,我留了一张,是否还在呢?我在日记本里翻着,找了好大会才找着,我给了李斌看。李斌看着他哥哥那瘦得像猴子一样的相片,低下了头,掉下了眼泪。回忆起他一家悲惨的生活,我也掉下了几滴热泪。


遭遇

1942年,正是抗日战争时期,那时,可恨的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长沙下来50里地的地方,有一个胜利村,离我们桥头村只有5里。胜利村有3个地下党员,领导着全村人民和敌人展开顽强的斗争。他们经常把村里的大地主抓出来斗争,斗争出来的胜利果实都分给了大家。

后来被我们桥头村的大恶霸地主“黄眼狼”知道了,他怕将来会受危险,也为了长期统治和压迫人民,于是就把胜利村的消息报告了日本鬼子。

在这年5月4日的深夜,人们睡得正甜,忽然外面传来一阵阵的脚步声、马蹄声,村子里的狗一下子也大声叫起来,把全村的人都惊醒了。这时,全村人都知道不好了,一定是日本鬼子来了。一霎时,果然外面喊:“开门!开门!”把大门打得哗啦啦地响,有些人家的门被打得稀烂!鬼子一进村就到处搜查,翻箱倒柜、打砸抢掠。老百姓看着这些鬼子抢自家的好点的衣物,拿自己劳动得来的血汗钱,抢着自己生产的财产……人们只好强忍着怒火泪汪汪地望着,不能说半个“不”字,一说你就会被日本鬼子打死。不但村内有鬼子在抢东西,而且村外还有鬼子包围着,不许乱动!

后来,日本鬼子把全村人都赶到一个大坪里,逼迫老百姓说出谁是共产党员?现在在哪里?可是没有人回答。一个鬼子军官凶恶地说:“你们赶快说出来,不讲,我就要把全村人都杀光!”鬼子军官问了好大工夫,还是没有一个回答。鬼子就用残暴的手段在人群里抓出一个青年,强迫他说出谁是共产党员。青年不说,鬼子就用棍子打、皮鞭抽。这青年仍不作声,怒目而视。鬼子拿着刺刀向那个青年身上捅去,一下子鲜血直流。不管鬼子用怎样毒辣的手段,这青年还是牙关紧咬,一声不吭。最后鬼子没法可想,就在坪地里挖一个洞,把这青年推到洞里,就要活埋。只见那青年突然大声骂道:“你们这帮小日本鬼子,总有一天要死在人民的手里,共产党一定会把你们消灭干净!毛主席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泥土埋到了他的胸膛,这时他喊不出声了,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坚强不屈地光荣牺牲了。他家里的人和全村的人都流下了悲愤的泪水。鬼子把那个青年害死后,见全村人还是没有一个人说话。鬼子就放火把胜利村烧着了。村子里有三个刚好一岁的孩子,被烧得哇哇大哭,牲畜被烧得嗷嗷直叫。凶恶残酷的鬼子走后,众人回到村里,只见一片烟雾冲天,东西被烧得精光。可恶的鬼子兵害得全村人妻离子散,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逼得穷苦的人民到处逃难。

6月间,胜利村一户姓李的最贫苦的农民逃难到了我们桥头村,住在破庙里。

我对这户人家十分了解:他家有6口人,有一个非常伶俐的小孩叫李小毛,那年才4岁,他会唱几句歌子:“三岁伢子穿红鞋,摇摇摆摆进学堂,先生咧,莫打我,我回去吃点奶再来……”他帮妈妈捡柴啦、扫地啦,看到人就喊叔叔,他生得非常活泼可爱,只是营养不良瘦得很。

小毛有祖父、爸爸、妈妈,日本鬼子活埋的那个坚强不屈的青年就是他哥哥,为了不连累全家,他至死也没有叫爸爸妈妈。鬼子烧死的那三个一岁的小孩,其中有一个就是小毛的弟弟。他家穷得连一块瓦片也没有,住在那破庙里,就靠每天给人家做短工维持一家半饥半饱的生活。

1942年夏天,我们村子里遭到水灾,没有一家人叫他们做短工了。这样一来,他们生活过得更加痛苦,经常好几天见不到一粒米,只好在外面挖一些野菜、野草回来煮着吃,小毛全家人饿得前胸贴后脊梁。

这时我们村子里的大恶霸地主“黄眼狼”,想让小毛的爸妈到他家做长工。于是就假装充善心,做好人,借给小毛家1石谷子。到了秋收的时候,“黄眼狼”就向小毛家要3石谷子(借1石要还2石利息)。这时,他家怎么还得起呢?全家人只好向“黄眼狼”说好话、求求情。好话讲了两箩筐,“黄眼狼”不听半句。只是说:“你们俩公婆到我家去做长工,我就不要你家还谷子了。现在我家有200多亩良田,我家住的是高楼大厦,吃的是大鱼大肉,全家有20多个长工,有4个女工。我还有一个小老婆没有人伺候,我还想找两个长工,我看你们两个很合适,那你们就到我家里去吧。不去,就要还我谷子!”

小毛的爸妈被逼得没办法,只好到大地主“黄眼狼”家做长工。祖父带着小毛在家做零活。自从小毛爸妈去了黄家以后,家里生活更困难。小毛的祖父已70多岁,做不得好多事。小毛的爸妈在地主家干活是顶3石谷子的债,没得一个钱拿回家。

小毛的爸妈到大地主家以后,一天到晚辛勤地劳动,但还是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遭到大地主的毒打,生活还不如牛马。

1943年冬天,小毛的爸爸得了重病,回到了破庙里,小毛的妈妈也跟着回来。北风刮得呼呼叫,大雪纷飞,冰结得好厚,再加上小毛家住的是破庙,漏进许多雪,又没有饭吃,一饿一冻,小毛祖父也病了,和小毛的爸爸整天躺在床上。小毛的心像油煎一样,和妈妈只好到外面乞讨。那年头,穷人命都一样苦啊,即使俩人在外讨回一碗饭,小毛和妈妈都舍不得吃,留给祖父、爸爸吃。小毛的祖父和爸爸怎么吃得下去呢?只好把饭四下分开,一人吃一口。正在这饥寒交迫的时候,大恶霸“黄眼狼”又到破庙逼迫小毛爸爸还谷子。这下可把小毛爸爸气坏了,他大声骂道:“你这恶狼!我和我老婆在你家做了一年长工,一年到头辛勤地劳动,没得一文钱,也没吃过你家一餐饱饭。我累病了回家向你借几个钱看病,你呢?一个钱也没给,到现在你又来问我要谷子,借你一石谷子,你到底要还几石呢?我干脆不还了。”

可恶的地主和狗腿子把小毛爸从病床上拖下来,用拐杖痛打。这时小毛的祖父从床上爬起来,小毛的妈也跑来。凶恶的“黄眼狼”使劲一脚,把小毛祖父踢倒在地上,口吐鲜血,一下子停止了呼吸。小毛妈妈被打倒在桌子旁边。小毛看着,放声大哭,伏在妈妈怀里喊:“妈妈!妈妈!”一下又跑到爸爸跟前,抱着爸爸的头哭叫着:“爸爸!爸爸!”爸爸使劲睁大了眼睛,望着小毛,张了张嘴,好像在说:孩子,爸爸不能……你要好好长大成人,为爸爸……报仇……说完闭上了眼睛。小毛又跑到祖父跟前,一连喊了几声祖父,听不到祖父作声,鲜血把祖父的衣服都染红了。小毛轻轻地用手巾把祖父脸上的血擦掉。他摸着祖父的鼻子,已没有出气和进气了。小毛害怕了,跑到妈妈跟前放声大哭起来。

妈妈听到小毛的痛哭声,才渐渐苏醒过来。起来一看,丈夫和小毛的祖父都死了,放声号啕,悲痛欲绝,头往地下碰了起来,一连晕倒三次。

这样一来,小毛家更悲惨了,生活更难维持下去。小毛跟着妈妈到外面流浪,在外面经常遭到富人的欺侮打骂,好几天讨不上饭吃,也没处安身。

1944年,小毛跟着妈妈又回到原来的破庙里,破庙里一无所有,妈妈经常面壁痛哭。

一天夜晚,没有月亮,没有星星,小毛睡着了。妈妈找了一根绳子,怕惊醒小毛,就小声地对小毛说:“孩子,妈妈不能照顾你了,可怜的孩子,你要自长成人,一定要为你的祖父、爸爸、妈妈、哥哥、弟弟报仇!……”说到这忍不住又伤心地痛哭起来,哭声惊醒了小毛。小毛看见妈妈在伤心地痛哭,也跟着哭起来。妈妈停住了哭,脱下自己的一件好一点的衣服,盖在小毛身上,叫小毛不要哭,一会儿,妈妈把小毛哄睡着了,自己用绳子吊着了,又看了一眼小毛,含着泪水小声地喊着:“小毛,小毛,妈妈去了……”

第二天早上,小毛从床上爬起来,只见妈妈用绳子吊着,他连忙跑到妈妈的尸体跟前,抱着已死了的妈妈放声大哭,直哭得说不出话来,沙哑了喉咙。这时,小毛才6岁,就成了孤儿。

后来,小毛的堂叔就把他带走了。

小毛的堂叔是一个老实勤劳的农民,起五更睡半夜,每年生产的粮食要给大地主三分之二,禾镰子上壁就没有饭吃。但叔叔对小毛很关心,把小毛当作自己的崽看待。可是小毛的婶婶呢?把小毛看成眼中钉肉中刺,经常打骂小毛。而对自己的崽哩?看得很重。小毛的婶婶好走人家,不爱劳动,是个好吃懒做的人,经常在外面说小毛的不是。但附近的穷人都很同情小毛,说小毛很勤快,又听话,又不和别的孩子吵嘴打架,真是一个好伢子。大家都知道他婶婶对他不好,就更同情他了。

过了一年,小毛已经7岁了。她婶婶就要他到一家姓唐的大地主家去放牛。小毛没办法,只好去了。他自到唐地主家放牛,那些富人都看不起他,因他是一个孤儿,穿着破烂的衣服,又黑又瘦。唐地主规定他看两头牛,还要他挑水、扫地,打洗脸水、洗脚水,吃饭时要小毛装饭。地主一家吃完饭以后,小毛才能吃上一点剩饭剩菜。他做好这些事以后,还经常遭到地主一家人的虐待,挨打挨骂是家常便饭。

一天半夜,唐地主就叫小毛去放牛,小毛睡得正香,被唐地主喊醒以后,翻了一下身又睡着了。唐地主看着他还没起来,就大声骂道:“你这个死家伙,还不快点起来,太阳都晒到你的屁股上了,我要打死你这个东西!”

小毛回答说:“我在捉虱子。”

唐地主听了连声骂道:“你这混账东西,天还没亮你怎么能看见虱子呢?”小毛回答说:“那你刚才不是说太阳晒到我屁股上了吗?”说得唐地主无言可答。毒辣的地主就拿起拐杖把小毛狠狠地打了一顿。

天还没亮,小毛带着伤痛牵着两头牛出去吃草。太阳出来三丈多高了。小毛看见唐地主的崽吃过了早饭,穿上了缎子衣服,背着书包到学校去读书。小毛坐在草地上想着:他为什么这样好呢?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而且还不做一点事,还要别人伺候。而我这样一天到晚地干活,还吃不饱穿不暖,还经常挨打受骂。将来我是不是也有吃有穿有读书的机会呢?……

牛吃饱了,小毛牵着牛回去,唐地主鼓起眼睛望着他,称了四两米,叫小毛用烧茶的罐子煮着吃一天。小毛哀求地说:“唐老爷,四两米不够我吃一天,请老爷加上一点吧。罐子怎么能煮得饭呢,老爷,借一口小锅给我煮好吗?”唐地主大声骂道:“一粒米我也不给你加!你煮得就煮,煮不得就算了!”

没奈何,小毛就这样半饥半饱度日子。

有一天,小毛看牛回来,做完杂事以后,天就黑了。他开始去煮饭,饭还没煮熟,一只狗突然从楼上跳下来,正好跳在了小毛的罐子上,把罐子打破了,小毛煮的饭撒了一地。这一天,他只吃上了一点野菜粥。

第二天早上,唐地主看见小毛煮饭的沙罐打破了,一拳把小毛打倒在桌子角上,碰得头破血流,一下子晕倒在地上。过了好大一会儿小毛才慢慢苏醒过来。可恶的唐地主把他赶了出来。从此,小毛就靠给人家砍柴来维持生活。


新生

1949年,来了人民的大救星——共产党,把小毛从火坑里拯救了出来。

第七区人民政府、党委陈书记,把小毛送到龙迥塘小学校去读书。书本费陈书记帮小毛交了。陈书记还要小毛住到区人民政府里去,和干部们一起吃饭。冬天,陈书记还给小毛做了一套新棉衣棉裤。土改时,陈书记还分给小毛一件呢子外套,原先是大地主穿的。夏天,陈书记又给小毛买两套新汗衫新单裤。小毛真是感激不尽党的亲切关怀和照顾。

小毛在学校里读书,刘老师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李斌。小毛读书非常用功,又很热爱劳动,工作积极又主动,生活上很朴素,也肯帮助别人。他那圆圆的脸蛋儿,经常对人微笑着。那对活泼的眼睛,那结实的身体……真使人爱慕。

学校里成立学生会,小李斌当上了学生会的主席。1953年他初级小学毕了业,又考上了“二完小”,开始了高小的生活。陈书记把李斌寄宿在学校里,吃饭、学杂费都给李斌办好了。陈书记还送给他一支金星钢笔和一个日记本子。

李斌在高小曾经读过这样一课书:“一个可怜的孤儿,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长大了,现在当上了一个优秀的拖拉机手。”李斌想:我将来是不是也能当上一个拖拉机手呢?

有了一个这样的理想,他在高小加入了光荣的少年先锋队组织。他还被选为少年先锋队的大队委员。同学们都很敬佩他,老师也非常喜爱他。李斌的成绩算全校第一个,每门功课都得5分。

1956年,李斌已经初中毕业了。他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参加了农业生产。几年来,他在党的不断教育和培养下,从一个幼稚无知的穷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一定知识觉悟的好青年。他于1956年就投入了革命的怀抱,并在1957年2月加入了自己的光荣组织——共青团。


围垦

美丽的团山湖,杲山与团山是它的衣裳,八曲河是它的血管。它纵横六七里,湖草丛生。人们形容这块土地的肥沃,说它有五尺深的肥料。但要在这湖里种上庄稼,只是空想一场。因为洪水一到,一片汪洋,人畜和一切财产都要受到洪水的威胁,经常害得穷苦人无安身之处,到处去逃荒。

可恨的国民党三次收款答应筑堤,钱一到手就拿走了,只顾他们匪军享乐,哪管人民的死活。

1957年冬天,党为了人民的幸福,使几千年来的洪水不再淹没人畜财产……就号召望城全县人民根治沩水河,围垦团山湖。这一号召,得到了全县人民的热烈拥护,共动员2万多民工、干部和自然灾害作坚决的斗争!

李斌也报名参加了这次伟大的水利建设工程。他还当上了青年夜间突击队的队长。他带领着30个队员战斗在最艰苦的地方!他们在工作中开动了脑筋,创造了“浪形挖土法”和“双钩倒土法”,提高了工效6倍多。每天每人平均挑到19方土。治沩工程指挥部奖给了他们一面很大的流动红旗。

一天雪夜,工地党委命令夜间突击队在3天内,在宽达100米的沩水河上搭一座木桥,600多人挑土要从这桥上经过。如果桥没搭好,就会直接影响600多人的工作。

李斌愉快地接受了党委交给的光荣任务,连夜带领全体队员赶到了工地。他自己奋不顾身地把冰打开,跳到河里打桩。队员们在他的影响下,也勇敢坚强地同冰雪战斗。有的忙着打桩,有的忙着运石头,有的运木板,有的扎架子,夜以继日地紧张战斗着。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由于夜间突击队全体同志的努力奋战,克服了一切困难,提前半天完成了党委交给的光荣任务。

两万多民工和干部苦战了三个月,战胜了冰雪,战胜了洪水,也战胜了各种各样的困难,终于在团山湖的周围筑起了长达50华里的铁壁铜墙,叫洪水让了路!叫高山低了头!叫荒洲变成了1.9万多亩可爱的良田。


愿望

顺着新堤往下走,一个新的国营农场在荒洲上建立起来了。工人们一面紧张地劳动,一面愉快地歌唱。牧童们赶着一群群的牛羊到山坡上去吃草,还有那可爱的铁牛在荒洲上奔驰。现在的稻谷、玉米……都成熟了,大家看到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丰收,是多么的高兴啊!

今年1月底,团县委号召建立望城县第一个青少年拖拉机站。李斌多么想当一名拖拉机手啊!他把节约下来的准备做被子的20元钱全部捐献给拖拉机站。他只想拖拉机站能马上建立就好。他向党委写了6次申请书,表示了自己的决心,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实现

这次党委批准了李斌下乡当农民,他真是高兴极了!在2月26日光荣地走上了劳动战线——到了团山湖农场。

4月10日是他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这一天,他第一次学会了驾驶拖拉机。他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啊!

当他第一次爬上拖拉机驾驶台的时候,他在上面好像高兴得要跳起来了。他坐在我的身边专心地看我怎样操作,怎样转弯,怎样发动汽油机……我一面驾驶,还一面告诉他操作方法和机器各部分名称。

李斌把我所告诉他的知识都一点一滴地记在脑子里,并写在日记上。他的脑子里一个转又一个转地想着拖拉机,在睡梦中还在喊:“把油门加大些,快点开!多犁几亩地。”

他学习了一个星期,懂得了操作方法和基本知识。我就叫他试验驾驶,我站在一旁指点他。

他一坐上驾驶台,两眼望着旁边观看的人,微笑着。这时他手脚都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我叫他不要怕,要勇敢些!这时李斌才把油门加大,把离合器向上一推,挂上了排挡,拖拉机嘎嘎地开动了。

可是拖拉机总不听他的指挥,走弯路,开了一会儿,李斌才不怕了,手脚也不那么颤抖了,拖拉机也听使唤了。这时李斌更加高兴起来,我也感到非常愉快。

李斌还提出了响亮的口号:一定要以实际行动来感谢党对他的亲切关怀和照顾!一定要努力钻研,勤学苦练,忘我地劳动,克服一切困难,不骄不躁,虚心学习,争取做望城县的第一个优秀的拖拉机手!

我想:他的目的会实现的,我在心中祝愿他。

湖南省望城县国营团山湖农场

新式农民 雷正兴本文是雷正兴(即雷锋)于1958年10月写的自传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