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你才20几岁,为什么总怕来不及(2)

3

2015年,是我正式工作的第三年,在上海,我依然只是一个靠月薪生活、没什么存款的穷人。但好在,比起刚毕业那会儿的一穷二白,生活充实多了,住的地方也越来越舒适了。

2012年夏天,刚到上海找工作时,我过的是寄宿生活,这周在表姐家住几天,下周在朋友那挤几天,如此反复。

签了劳动合同以后,住进了员工宿舍,不足5平方米的小隔间,里面只有一个上下铺的床和一个非常小的床头柜,唯一的一个衣柜还是我网上淘了材料自己动手做的。

第二年,工资涨了一些,能出去租房子住了,就跟朋友合租了一间房,两个人睡一张床。

去年下半年,跳槽以后又换了新的住处。现在的房子是120平方米左右的三室一厅,三个人合租的。我的房间是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主卧,书桌、书架、衣柜、床等,该有的都有了,还有一个我很喜欢的飘窗,经常周末坐在那边,看书、思考或发呆。

最近有了新的计划,打算把飘窗重新规划下,开辟出一片空间种点花花草草。

而这所有的改变,都是受了穷的刺激。

记得有一次,离发工资还有两周,我的钱包里就只有十七元两毛钱,那个月,穷困潦倒没钱吃饭的我问朋友借了500元。

还有一次是月底,我跟小唯两个人的所有现金加起来不到300元,家里穷得连纸巾都没有了,我们不得不去超市采购生活用品。

我不经过大脑思考地拿了一条“维达”,小唯连忙递给我一条“清风”,用这个吧,便宜两元多呢。我说:“你真是太机智了,帮我省了一笔巨款啊。”就在这时,身旁飘过了一个白富美,看着我们,翻了个白眼,头一扭,屁股一甩,走了。小唯说:“完了,我们两个被白富美鄙视了。”

那个时候,我们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工作,拼命赚钱,不然我们就只有在几块钱上计较的出息了,一定要拼命工作,想办法升职加薪,不然就只有逛不完的淘宝和穿不完的地摊货了。

因为穷,因为不想再依靠家里,所以非常卖力地工作和加班。

因为穷,更加深刻地明白,钱不能带给你一切,但在必要的时候,它能给你应有的尊严,所以努力赚钱是一件特别理直气壮的事情。

4

后来,我们花了很长时间反思,我们两个为什么这么穷?

工资低?HR乱扣钱?老板小气?不是!这些都不是根本原因。我们之所以这么穷,只是因为自己能力不行,既没有跟HR和老板谈薪资待遇的筹码,又没有跳槽另谋高就的本事。

有些人有远见,进入职场以后,不断地充电学习,提升职业技能,能很快抓住机遇升职、加薪,他们不会穷。有些人有耐力,能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沉淀,掌握全新的技能,开发副业、赚取外快,他们也不会穷。还有一些人,嫌弃工资低、待遇差,就干脆辞职不干,自己创业、做生意去了,经过几年的打拼,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他们更加不会穷。

所以,如果你今天20出头,一穷二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恭喜你,这是生活在提醒你,该停下来,冷静思考,掂量自己几斤几两,然后充电学习、提升自我和学习新技能了。如果你因为穷过,而害怕贫穷,平日里但凡有点闲钱,都只想着存起来,根本舍不得花,那你就大错特错了。钱,就像是水,有进有出,才更活络。20出头的你,要学会存钱,以备不时之需。20出头的你,更要学会花钱,学会投资自己,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素养和职场竞争力,这才是王道。

因为,最好的投资是投资自己,最聪明的赚钱方式是在提升能力的同时把钱赚到手。

想通这一点以后,西西开始狂看外文设计书和高大上的设计类网站,没事就在那里琢磨大师的作品。没有任何悬念,她的品位越来越高,做的设计也越来越棒了。

你在广告这个圈子混得久了,就会知道,如果一个人的能力确实很强,那他必然有很多接私活的机会,因为就算他不去找,别人也会主动找到他。不光是广告,很多行业都这样。

设计水平提高以后,西西理直气壮地在外面接起了私活,小到一张海报和一个Logo的设计,大到覆盖一个活动的所有设计和一个品牌的全套VI设计。她银行卡的余额后来一直呈现间歇性、跳跃式增长的趋势,过上了我口中幸福的“有产阶级”的生活,一不小心就跨入了白富美的行列。

而我呢,自然是花了一番功夫,捡起了毕业后荒废许久的英语,做一些翻译的兼职。

另外,我还从网上找了很多4A广告公司的培训材料和提案PPT,又买了很多广告和策划方面的书籍,花了一段时间集中提高自己做PPT的功力、做提案的技巧和撰写方案的能力,先是模仿高手的经典案例,渐渐地有了自己的风格。

后来,知道自己做文案策划的朋友多了,有了许多找上门来的活儿,我开始帮别人写策划案,比如店铺的开业典礼方案、公司的年会方案、新品推广的企划书,等等。

还有一次,朋友让我去帮他做提案,于是我就顶了某知名公关公司资深员工的假身份,参加了一场全英文的提案,拿下了一个预算蛮高的年会比稿。那次以后,我又开发了一个新的赚钱技能,那就是——当提案枪手。

2015年,我最新开发的赚外快技能当然是写作,现在正梦想着有朝一日能过上靠文章稿费和读者打赏包养的幸福生活。

5

《周易·系辞下传》里面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原来的解读是,事物的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变化以后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碍,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我觉得这段话在本文的语境里,可以这样解读:

你越是陷入贫困处境,越要懂得变通,要想方设法地增加自己的技能,等你能力提升了、蜕变成功了,自然就能赚到钱了,而你赚钱的能力越强,你的身价就越高。

贫穷是最能让刚出校门、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产生深深的危机感、恐慌感的情境设定,它最能刺激你反思自己:为什么我这么穷,是能力太差,积累不够,还是根本入错了行?它也最能推动你不断地去提高本身的职业技能、开拓新的职业技能。

只要你够努力、够聪明,眼前所有因贫穷引发的尴尬都会成为奋斗道路上短暂的插曲。

别怕,20出头的贫穷只是一个过渡期,20出头的贫穷可以是最好的增值期。每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是这样过来的。

梦想道路上,每一个人都心怀恐惧

1

有人曾说,自信和希望是青春的特权。但奇怪的是,我们身边绝大多数的“20几岁”都处在一个焦虑不安的状态,心里总是很害怕,害怕来不及,怕到了最后什么事情都做不成。

A君说,我今年读大二,在一所三流的院校读着自己不喜欢的专业,经常翘课、宅在寝室里打游戏,没有女朋友,没有社交,一想到毕业投简历、面试、找工作之类的事情就无比焦虑,但却不知道该怎么办。看着以前的那些高中同学,都在各自的学校混得有头有脸,有些甚至提前拿到了工作Offer,我连老家的同学聚会都不敢参加了,不知道以后的路要怎么走,怕自己毕业了连个像样的工作都找不到,只能灰溜溜地回老家。

B君说,我今年26岁,在国内的一所高校读研究生,眼看着身边各种厉害的人发表论文、出研究成果,自己却毫无建树,总是被别人比下去,心里很急,很害怕。

C君说,我今年刚刚毕业,起初还有很清晰的规划和目标,可是临近毕业,还是乱了阵脚。我并没有想好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将来。我和男友的家乡一南一北,爸妈坚持要我回老家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过上他们口中安逸、舒适和体面的生活,但我不喜欢啊,结果整天浑浑噩噩,也没考上。

你还记得那个笑话吗?一个月3000元你就想请一个农民工,3000元你只能雇一个大学生。一想到这里我就无比心酸,可家里人3000元的工作看不上,不让我做,不想让我进公司当一个普通的上班族,现在连恋爱也不让我谈了。他们宁可把我关在家里,让我“二战”公务员考试。我好害怕,不知道后面的路怎么走,也不像别人有豁出去的勇气。

D君说:“到2015年7月,我就毕业两年了,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现在的单位工作,但是两年的时间里,工资没涨过,职位没提升过,事业上毫无起色,谈了五年的恋爱不咸不淡,最近还面临着‘被分手’的尴尬处境……我像是一望无际的海洋上迷失方向的船只,看不到方向,看不到未来,甚至看不到我来时的路,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你看,有这么多20几岁的我们,一样的20几岁正青春,一样的心怀恐惧。

2

可是,深深陷入20几岁迷茫和困惑泥沼中的你,有没有停下来安静地思考,我们为什么会害怕?我在网上发布的那一篇《你才20几岁,为什么总怕来不及?》被多个微博“大V”和公众号转载,短短几天浏览超十万次,累计阅读超百万次,据说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

后来,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思考,我们究竟为什么会害怕,可能是出于以下几种原因:

一、能力与野心不匹配

也许你是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也许你有许多远大的梦想,你甚至梦想着改变这个世界,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模式。如果你在互联网领域创业,你想开创一家打败BAT(中国三大互联网)的公司;如果你是一个文艺工作者,你希望全世界都能看到你的作品,听见你的声音,欣赏你的画,读懂你的文字;如果你是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你希望自己在职场上锋芒毕现,一展才华和抱负。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你的梦想很远大,但你的能力与野心却并不匹配。

接着上面的话说,我有一个学计算机的学弟,今年毕业,眼见BAT三巨头席卷全中国、互联网创业势头生猛,他立下宏图大志,说自己也要创立一家互联网公司,但事实上他并不了解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史和趋势等门槛知识,看不到里面的“瓶颈”和机会,甚至连“大数据”“万物互联”和“闭环生态圈”这样的热门词汇都似懂非懂,这样贸然创业,能成功吗?概率太低了。

对他而言,倒不如先进入BAT这样的公司,一边学习和研究互联网行业的内核和外功,弄清楚游戏规则,一边积累人脉和资源,为自己以后的创业铺路搭桥。

如果你有一个光是想想都能兴奋好久的远大梦想,那么,我建议你把大大的梦想切割成一个又一个分阶段的目标,逐个击破,一一实现,用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的努力和奋斗,让自己越来越靠近最初的梦想、最终的目标。同时,不要忘了审视自己的优势、劣势,将长板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将短板的劣势一点点补上,直到自己的能力与野心相匹配。

二、读书太少,经历太少,想得太多

由于时间、空间、经济条件和社会资源的种种制约,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世界和风景是有限的,见过的世面是有限的,所以我们是无知的,是狭隘的。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眼前的困难和绝境是无法逾越的鸿沟,是一种永恒,直到现实告诉我们,所有的问题终将是时间问题,所有的烦恼终将是自寻烦恼。你20几岁的时候,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身无长物,但你有没有想过,你所羡慕的那些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人,他们也是从一无所有的20岁走过来的。而你的20岁,也只是你人生旅途中要必然经历的一段路而已。

“你的问题主要是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句话最早是杨绛先生说的。当时,有一个高中快毕业的年轻人给杨绛先生写信,说了自己的仰慕之情和人生困惑。杨绛先生给他回信,除了一些寒暄和鼓励的话之外,还回了上面那句话。我想这句话的另外一种解读是,你的知识储备还不能够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所以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学习。

比如,数学分类下经典的1=0.999999……身为数学白痴的我,一直都不明白要怎么证明,直到一个理科学霸很鄙视地对我说:“你去看书、学点极限知识吧,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东西,不要跑来问我,丢人。”

人类最大的恐惧来源于对未知的恐惧,所以“从哪里来”和“到哪里去”才成了亘古不变的哲学命题。但幸运的是,今天的我们能够通过“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两种方式认知所处的这个世界。而我们获取“间接经验”最好的方式就是读书,获取“直接经验”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历”,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但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随着我们视野的开阔和人生阅历的沉淀,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会随之提升,到那个时候,很多以前困扰着我们的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

三、要得太多,欲望太重,做得太少

你既想像“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事件的主角一样,拥有那份勇敢去看世界的潇洒和决绝,又想要像舞台上逆袭的屌丝一样,分分钟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华丽转身为人生赢家,你什么都想要,所以,你什么都得不到。

从0到1是量变也是质变,你是不可能跳跃步骤直接得到想要的结果的,因为你不是神,你的人生没有特效和外挂。你不可能在年轻的20几岁,既心心念念舒适和安逸,又怀揣一个励志奋斗的美梦。就好像以前有个朋友让我介绍工作,我说你想找什么样的,他半开玩笑地说了一句:“钱多、事少、离家近。”我委婉地回绝他,如果真有这样的好事情,请告诉我,我也换一份工作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