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坚守本真,完美人格至高境界(1)

俗话说:人不仅要有外表美,还要有心灵之美。美,能表里如一,由内而外,这样的人不仅好看,而且耐看。可能我们无法改变天生的容貌,但是我们能完善自身的内在美,其中不容忽略的便是人格之美。可以说,人格魅力,是自我完善、保持本真的高境界,是我们不能忽视的财富。

为别人着想百分之六十

季先生语录:

我认为,能为国家,为民族,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本性的,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道德水平就越高。

人们常说:“生活是一张网。”的确如此,生活中,我们总是与自然、社会以及他人有着这样那样的关系。比如说,之于自然,我们依靠自然而生存;之于社会,我们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之于他人,我们要与他人不断地打交道,哪怕是上街去买个菜,也需要和他人交涉。特别是与他人之间,几乎我们每天,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发生着各种联系。

而这种与他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将它定义为社会关系。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可以说,社会关系是至关重要的。试想,当今社会还有谁能做一个与世隔绝的隐士?能自给自足一切?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莫过于利益关系了。对此,季先生认为处理利害关系是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方面。在季先生看来,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利益,而且也都十分关心自己的利益。但是“这种利益又常常会同别人有矛盾的”,常常是“有了你的利益,就没有我的利益。你的利益多了,我的就会减少”,究竟该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季先生认为这才是“芸芸众生最棘手的问题”。

事实上,这的确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恰如季先生所说,是最棘手的问题。当提到处理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时,我们最熟悉的榜样,莫过于雷锋了。世人评价雷锋说: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季先生谦逊地说:“大概由于我水平太低,我不大敢同意‘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种提法。”

季先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他觉得这八个字说得太满,满到不能再满的程度。确实如此,世上如雷锋一样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的确是有的,但是实在很少。这也正是雷锋之所以高大、伟岸的原因,因为他有常人没有的人格美。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有良知和爱心的人。在处理与他人的利益关系时,我们可以不要求自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是我们可以做到,在考虑和维护自己的利益的同时,也为别人着想,即也考虑别人的利益。谈到这一点,季先生认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

事实上,季先生是个处处为人着想的人,用他的计算方法,是远远超过百分之六十的。但他总是谦虚地说自己为别人着想只有百分之六十,只能把自己归为好人一类——一个及格的好人。他曾将自己定义为一个“谨小慎微,性格内向”的人,他也常常是考虑问题时细如毫发的人。而在为他人着想、考虑别人的利益方面,他总是“自认能达到百分之六十”,因此他才将自己划归好人一类。“我过去犯过许多错误,伤害了一些人。但那绝不是有意为之,是为我的水平低修养不够所支配的。”季先生说这样的话,足以让我们看出他对自己修养的高要求,更体现了他即使拥有伟大的人格却依然谦虚的品质。

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无处不在,而利益冲突也此起彼伏。人们常说,吃亏是福。事实上,为别人着想,未必就是吃亏。这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心境。在利益面前,考虑到别人,于他人,你的人格魅力会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于己,那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原则和方法,这样的人,容易与人为善。这并不是退缩和忍让的表现,而是一种“有福同享”的至高的人格境界。

生活中,利益问题是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哪怕是与最亲的人之间,也可能会涉及这样的问题。这时候,我们不妨听取季先生的意见,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好人,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六十。这样一来,我们既能维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又能不损害别人的利益。这是我们应当拥有的品质,也是我们完善自身人格,保持真我的一种好方式。

当然,生活中,为他人着想不单局限于利益关系问题上,还包括众多方面,比如,体会父母的操劳,关心朋友的处境,等等。我们可能无法做到时时刻刻都守在父母身边,但是,逢年过节回家,替劳累的父母洗洗衣服、洗洗碗、打扫卫生总是可以的;对朋友,我们可能难以做到每时每刻都去关心他们,但是若他们一有困难,你就能站出来,帮助他们,这也是为朋友着想的一种表现……

不论为之着想的对象是谁,性质怎样,人生几十年,我们都不能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我们不要求自己“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但是我们却可以如季先生所说: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六十,即做一个及格的好人。

人生旅途中,我们要做一个有本真,有人格魅力的人,季先生“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六十”的方法,不失为我们完善自我人格的好方式。

临财不苟得

季先生语录:

《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这种教导属于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之列。然而,几千年来,有多少人能够做到?所以老百姓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此风之普遍,至今尤甚。什么叫“贪污腐化”,其中最主要的还是钱。

所谓“临财毋苟得”指的是,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而应该廉洁自律。在钱财的诱惑下,能做到临财不苟取的人,很少。所以,季先生发自肺腑地感慨道:“几千年来,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我们不能说,世人都爱钱,但是世人或多或少都需要钱,这是一个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讲到钱财问题,古今中外,人们都持有不同的态度。最主要的态度有两种:一种是见钱眼开,一种是如季先生所说的,“临财不苟得”。

当提到对钱财的态度时,我们更多想到的可能是为官者对金钱的态度。事实上,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无法否认,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不高,有多高,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人们的收入水平,用俗话来说,就是取决于人们所拥有的钱财的多少。

可见,钱对我们的生存至关重要。每一个人都深谙其中的道理。因此,在钱财的诱惑下,人们难以不为所动。特别是对那些注重名利钱财的人来说,他们所持的态度,大多就是第一种,即见钱眼开。正是因为社会上有这样的人,所以,才会有一些贪污腐化的现象,社会上才会有一些所谓的黑幕。

对此,季先生指出,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由于一些不尽相同的原因,贪污腐化之风,颇有抬头之势。贪污与腐化,虽名异而实同,都与不同形式的“财”有关。二者互为表里,互为因果,最后又必同归于尽,这已经是社会上常见的现象了。

可见,季先生对此是看透了。对于物质的过度追求,最后都“必同归于尽”,一切终成空,不是自己的,拿着也终究不会是自己的。

那么,我们对待钱财,该秉持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呢?关于这个问题,季先生非常推崇陈寅恪先生的态度——临财不苟得。所以季先生称赞道:“寅恪先生,一介书生,清廉自持,不该取之财,一文不取。他是我们学术界以及其他各界的一面明镜。”

历史上,临财不苟得的人也很多,唐朝的李勉就是其中一个。据说,在李勉为官之前,有一次,在他外出学习的时候,偶遇一个进京赶考的书生,两个人很投缘,一见如故,常常在一起评诗论书,非常要好。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天,这位书生忽然患了重病,并且自此一病不起。临死前,这位书生对李勉说:“兄弟,我可能不行了。我的行囊里有一百两银子,这是我进京赶考的盘缠。现如今也用不上了。我死后,还得麻烦兄弟你帮我办理后事。剩下的银两,区区小数,算是我答谢你的,你不要嫌少,千万要收下,我才能走得安心。”

李勉听着书生说这番话,很是痛心。当面收下了银两,好让书生安心。不久以后,书生就死了。李勉尽心尽力帮他办理丧事,丧事办完之后,还剩下许多银子,但是李勉一两都没有动,全都包好,放在书生的棺木里作为陪葬。

后来,李勉考取功名,做了大官,他也始终保持着临财不苟得的真我品格,一生廉洁,深得百姓的赞许。

世上真正能够像李勉、陈寅恪一样做到临财不苟得的人,不多。所以,季先生才会对很多人追名逐利而感慨万千。一个能做到临财不苟得的人,并不是他不需要钱,也并非他讨厌钱,而是他有自律、严格要求自己的品格。这样的人,身临钱财的诱惑,能控制自己的欲望,降服贪婪之心魔,不为所动。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要坚守真我,完善自身的人格,临财不苟得这条路是一条非常难走的路。但是,真正能走上这条道路的人,将会如季先生及其所颂扬的陈寅恪先生一样,成为坚守真我的典范。

因此,我们都应该像季先生,像陈寅恪,像李勉这样的人学习,做一个临财不苟得的人。如此方能做到,一生该坚持的都坚持,一生该摒弃的都摒弃,做最本真的自我。

“商不厌诈”不可行

季先生语录:

中国古代兵法主张“兵不厌诈”,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我们却万万不能提倡“商不厌诈”,这样做等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绝不会有好结果的。

所谓“兵不厌诈”指的是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它主张作战前故意隐瞒自己的实力,然后“出其不备,一举攻之”。在战场上,这是一种作战的权术。

但是,这种权术在今天,被人运用在为人处世上,就变成了季先生所说的“商不厌诈”。所谓“商不厌诈”指的是行商的人为了获利而造假,与此同时,还让假冒伪劣产品打着名品的头衔去销售,进而大获其利。在商界,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行为,更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对此,季先生深表痛斥,说:“古人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小的掺假逐渐会变为大大的掺假,则几百年的盛名会毁于一旦,岂不大可惜哉!岂不大可哀哉!”

做生意是这样,做人也是这样。若是做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假货”,并且不因此感到可耻,反而到处耍小聪明,企图蒙混过关,骗倒众人,自己获利,这到底还是行不通的,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表现。

的确如此,人生在世,我们要做一个表里如一,有真才实学,诚实的、经得住考验的人。这是我们为人处世的原则,亦是一个有良好品格的人该有的修养。否则,即使暂时可以蒙混过关,甚至春风得意,但是,长此以往,自己几斤几两,别人终究掂量得出。那时候,最后要栽跟头的人,还是自己,不可能是别人。另外,这样的行为不仅害自己,而且可能会影响他人的利益。所谓害人害己,百无一益,指的就是这样的情况。

历史上,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最后落荒而逃的故事就是一个例子。当南郭先生混在人群中吹竽的时候,他能蒙混过关,为此他沾沾自喜。可是当要求单独吹竽的时候,他就立即现出原形,因为害怕被惩罚,他不得不匆匆逃跑了。

试想,若是南郭先生有诚实的品格,那么他又怎么会落个逃跑的下场呢?相反,他可能会在自己真正擅长的东西上坚持自己的风格,保持本真,最终取得成就。

而北宋晏殊正好同南郭先生相反,晏殊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既有真才实学,又有诚实品格的人。

晏殊十四岁时,有位官员很欣赏他,认为他是个神童,于是竭力向皇帝举荐。宋真宗召见了他之后,决定让他参加进士考试。考试的时候,晏殊发现试题是他考前反复练习过的,于是他实言相告,向真宗申请换题。换题之后,晏殊的文章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如此一来,真宗非常欣赏晏殊。他发现晏殊不仅有真才实学,而且有着常人难有的诚实品格。真宗欣然赐给晏殊以“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后来晏殊就职。京城的官员们经常举行各种宴会,由于家境贫寒,晏殊从不参加,只是在家中读书写文章。有一次,真宗得知了这一情况,以为晏殊好学,认为他这种“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精神正是贪玩的太子该学习的。于是,真宗将晏殊提拔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

晏殊去谢恩的时候,实话告诉真宗:“其实,我也喜欢吃喝玩乐,只是因为家境不好而已。我要是有钱,我也会去参加宴会。”真宗听完之后,更为欣赏晏殊,从此更加信任他、器重他。

正因为晏殊既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又是一个诚实的人,所以才能深得真宗的赏识与器重。

人生中,我们应当和晏殊一样,做一个有着良好的人格,坚持本真的人,而不应当和南郭先生一样,滥竽充数,鱼目混珠,自欺欺人,害人害己。

俗话说,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真正有实力的人,讲诚信的人,走到哪里,碰到什么样的考验,都不怕。须知,假的终究是假的。谎话说得再好,圆得再好,也会有被戳破的那一天。

因此,不如澄澈到底,做一个坚持本真、拥有完美人格的人,以诚信为本,同时不能忘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诚如季先生所言:唯“诚实”才能“成功”。

总而言之,我们要坚持本真,拥有完美人格,“商不厌诈”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