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拉动:贫苦阶层恋上“华丽服装”

世界上最早的工厂就是棉纺织厂,而揭开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序幕的正是棉布和棉纱的生产企业的发展。纺织业快速涌现的新技术使之后的大规模生产成为可能,为纺织品生产从家庭作坊向工厂转移铺平了道路。英国棉花产业生产力的爆发使棉花价格急速降低,而穷人终于首次穿上了这种漂亮华丽的衣服,一个新的消费阶层诞生了。19世纪,历史学家爱德华·贝恩斯(Edward Baines)描绘了廉价的棉质衣服对消费的拉动:


你无法想象那些漂亮的棉质衣服给民众带来的利益……贫苦阶层也能像中上层一样穿着整齐,甚至是穿上华丽的衣服了。在19世纪的国家节日(country wake)里人们穿着得精美程度不亚于18世纪人们在会客厅中穿着的服装。Quoted in Dodge, Cotton: The Plant That Would Be King, 40---41.


技术的革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高生产力又反过来使价格有所降低。低价格扩大了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量,这也使英格兰的皮棉开始供不应求。当英国大众开始恋上“华丽的服装”后,事情就无法再回头了。普通大众能够买得起的廉价棉质衣物大致相当于现今5.99美元的T恤。与现在一样,推动国际贸易流动的背后,是消费需求。

显然,英国对棉花的需求并不能完全解释为何美国棉花能够成功。实际上,在工业革命之初,根本看不到美国成为成功的棉花产地的光明前景。如图2-1所示,1791年,美国在世界棉产量中的占比极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美国南部当年的棉产量仅有200万磅,与其他地区的棉产量相比根本微不足道。不禁让人怀疑,棉产量近4亿磅的亚洲产棉地(主要是印度)会在乎来自美国南部的竞争威胁吗?

图2-1 按时间、区域划分的棉花产量

资料来源:Bruchey,7.

之后,美国棉花产业的迅速繁荣令人震惊。10年的时间,美国棉花产量翻了25翻。到美国内战爆发前,南部每年的棉产量超过10亿磅,大约是当时世界棉产量的2/3。棉产品大部分是用于出口的。1815~1860年,棉花出口额占到美国总出口额的近一半。美国超过70%的棉花出口海外,主要是英国。Data are from Bruchey, Cotton and the Growth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which also contain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f the U.S. cotton industry during this period.在很短的时间里,美国棉农击败了他们的海外竞争者。

但胜利不是没有代价的。首先,孤注一掷地将资本、劳动力以及企业资源投入到棉花生产上,导致美国南部在工业发展水平上严重落后于北部,而缩小这一差距的关键时机就在这之前的25年。其次,早期的美国棉花大部分出自奴隶种植园。毫无疑问,奴隶制度对美国棉花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是美国经济史上恐怖的劳动制度。我们会发现,在T恤等棉织品服装的贸易中产生影响的劳动制度中,令人厌恶的绝不只有奴隶制度一项。在这个问题上,现在的贸易怀疑论者所持观点算是合理。

奴隶制度是美国第一个重大的“公共政策”,用于保护棉花种植者免受市场竞争中经营风险的伤害。由于多种原因,棉花种植者不愿意承担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风险,他们更倾向于用俘虏来的奴隶。实际上,这种风险很可能会妨碍美国棉花生产的爆炸式增长。

南北战争之前的南部地区,种植棉花是一件令人厌烦的、辛苦的体力活。种植者从仲春开始锄地,用骡子犁地,准备播种。之后,就开始与杂草斗争。棉株是非常柔弱的,其自身无法抵抗杂草,所以工人要不断地确保幼苗避免杂草的侵害。实际上,有大量的记录显示种植者最大的烦恼就是如何让棉花避免“杂草危害”了,这也是最耗体力的工作。Earle, The Price of Precocity: Technical Choice and Ecological Constraint in the Cotton South, 1840---1890.除草和间苗的工作一直持续,节奏缓慢,直到夏末。之后,4个月的采摘期又开始了。在大的种植园里,一个工人可以完成18英亩的准备、种植、除草以及采摘工作。

关键问题是,这些工作的时机和强度都要受天气左右,若没有天气预报,棉花种植者无法预计他们需要多少劳动力。在多雨的春季,每块田需要除草6次。因此,这个季节里需要的劳动力就会翻倍。棉花采摘时间也许是最无法预测的问题(即使是现在,纳尔逊和露西夫妇都因此而无法为感恩节制订旅行计划)。下雨时或是棉花潮湿时,是不能采摘的,而雨后棉花通常需要三四天才能变干。几天的雨可能使采摘棉花的工人一个星期无法开工,而一旦棉桃开口和变干后就需要尽快采摘,以免轻柔的棉绒被风吹走或吹落在地上。淋过雨的棉花会长斑点并且变得更加脆弱,因此,美国的种植园主们常常在降雨前匆忙地采摘棉花。

在劳动力市场上,很难满足这些严苛而又不可预测的劳动力需求。正如加文·莱特所说,即使美国南部真的存在农业劳动力市场,也几乎无法运转。Wrigh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Cotton South.由于农场在地理上的分散,造成了通信与交通的不便。人口密度极低,常年不均衡的劳动力需求,再加上信息匮乏,意味着若是依赖“市场”来满足这里的劳动力需求,那美国的农场主可能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无法完成种植园中棉花的采摘工作。因此,美国农业劳动力的问题,不仅仅是缺少工人或用工成本高,而是缺少一个有效的市场,能够让农场工人和农场主进行交易。通过市场在恰当的时间提供恰当数量的工人就像是一种商业赌博,让美国棉花农场主敬而远之。

即便有运作良好的劳动力市场,棉花生产中的工作机会是否能够吸引工人参与也是未知数。早前曾有个研究棉花经济学的学生指出:“当白人拥有廉价的土地后,就很难再让他们成为挣工资的人了,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棉花产业能取得发展是依靠奴隶制度而不是自由劳动力的主要原因。”Callender, The Early Transportation and Banking Enterprises of the States in Relation to the Growth of Corporations, 118.当然,这句话在黑人身上也适用。如果不是奴隶制度,黑人和白人都会愿意在自己的农场里劳作,而且在国家成立之初的美国南方地区,任何来到这里的人都能获得土地。

总而言之,由于劳动力市场运行不畅,而工人们又有家庭农场这一更好的选择,所以在美国南部的棉花市场对自由劳动力(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都没有什么吸引力。这样,奴隶制度既使棉农避开了劳动力市场上的风险,也为他们提供了一种避开限制家庭农场雇用工人的有效方式。奴隶制度还使农场主能够扩大种植面积,更大的种植面积促使棉花产量也进一步增加。美国南部种植棉花的农场的平均规模是北方自由州的近两倍,对600英亩以下的农场来说,农场规模与棉花产量有着密切的联系。Wrigh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Cotton South, 28, 52.简单地说,大型农场是奴隶种植园,而不是家庭农场,在1860年,这些奴隶种植园生产出了全球大部分的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