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主义

凯恩斯革命序曲

——罗斯福新政

▲富兰克林·罗斯福像

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经历了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大萧条震撼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涉及到了所有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从1929到1933年,经历了长达4年之久的大危机,资本主义世界陷入长期的萧条之中。当时,美国5500家银行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工厂停止生产,商店关门,商品滞销,人们生活水平直线下降,积累的财富眨眼间付诸东流。资本家宁愿将卖不出去的牛奶倒入大海,把粮食焚烧,也不救济穷人,这无疑加深了阶级矛盾。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受命,就任美国第31位总统,上台后就展开了一系列的经济救助措施,这些措施被称为“罗斯福新政”。他的新政内容可以用“三个R”来表示,复兴(Recovery)、救济(Re1ief)和改革(Reform)。具体内容如下:在金融方面,积极推出挽救银行的改革措施。下令银行休业整顿,财政部监督其重新开业,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为了应对钱荒,罗斯福放弃金本位制,停止黄金出口,使美元贬值,促进美国出口,刺激经济。他还通过相关部门制定立法,加强对证券市场、货币市场的改革。

1929年11月初在纽约切尔西银行门口挤兑的人群。

救济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内容,有以工代赈、社会保障制度。1934年,联邦紧急救济署通过以工代赈,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为众多行业的职员提供了合适的工作岗位,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更生精神和自尊心。第二阶段,他通过多项立法,包括《社会保险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等,为老年人、失业人员提供了保险保障,还着力改善劳动者穿不暖、住不好、吃得差的情况。还在《公平劳动标准法》中明确规定了合理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水平,限制童工,提高工资环境质量等。

罗斯福新政犹如一道闪电,截断了经济萧条的路途,新政效果立竿见影。其后,美国经济回升、市场稳定、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更为关键的是,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美国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罗斯福新政的思想精华与凯恩斯等学者主张的宏观经济不谋而合,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成为凯恩斯经济学产生的催化剂,直接推动了凯恩斯思想的产生。经济大萧条的出现更加印证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节到公共事业健全、充分就业、投资消费均衡的状态,他反对自由放任主义,强调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维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利益。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凯恩斯系统地阐述了其理论。该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达到市场供求双方力量的均衡,实现充分就业。融合心理学、法律学,凯恩斯提出有效需求、简单国民收入、经济周期、充分就业、乘数等理论。《通论》一经出版,便引起了西方经济学界和政界的轰动,有人将《通论》的出版视为是经济理论上的“凯恩斯革命”。

理论的准备

——“投机家”凯恩斯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像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因“凯恩斯革命”而闻名世界。凯恩斯出生在英格兰的剑桥,父亲是一名著名的逻辑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母亲是一名法官,还担任过剑桥的市长,对公共事务和社会化工作极其感兴趣。受父母影响很深的凯恩斯,14岁从伊顿大学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学习。期间,凯恩斯遇到马歇尔和庇古两位出色的经济学导师,并跟随他们攻读经济学,被导师认为是天才。

在印度事务部任职时,凯恩斯写下了他的第一部经济著作:《印度通货与金融》。偏好数学推理的他,因一篇优秀的概率论论文而入选剑桥大学国王学院院士,同样,以一篇指数讨论的文章获得亚当·斯密奖。凯恩斯28岁时成为《经济学杂志》的编辑,同时管理着该杂志出版方——皇家经济学会的投资(在他的管理下取得了非比寻常的成功)。另外,凯恩斯还是英格兰银行管理机构的重要成员,并担任一家人寿保险的董事会主席和其他几家大公司的董事。由此可以看出,凯恩斯是一名成功的金融家,也是一名成功的投机者。

巴黎和会是一战后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帝国主义战胜国都企图借此机会掠夺战败国,抢占弱小国家的丰富资源,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凯恩斯作为代表无力影响结果,深以为耻。

1919年,凯恩斯向家人借来数千英镑,创建了一个外汇投机账户,开始了期货交易。最初,他将外汇投机当作一种消遣,只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力。很快,通过外汇和外国商品交易,凯恩斯得了50万英镑的收入,这份收入是非常可观的。不过,投机市场的不确定性远远大于其他市场,即便是凯恩斯这样拥有深厚学术知识和实战经验的经济学家依然会被市场打败。好景不长,凯恩斯判断失误,造成大额度亏损,最终导致破产。

这次失败并没有使凯恩斯停滞不前,相反,根据这一事件,他倒也领悟出了一点投机者的含义:如果投机者像泡沫一样漂浮在企业发展的洪流中时,他未必会产生危害,但如果企业成为投机主体时,这种泡沫一定会爆破,那时候的形势会很严峻。比如,人们大多是以投机心态工作时,工作多半是做不好的,而一国积累的资本也会变成是赌场的副产品。

伦敦市的新证券交易所,这里吸引着英国各个阶层的人来进行投资。

接下来,凯恩斯重整旗鼓,继续外汇操作。后来,他的投资兴趣扩延到棉花、小麦、铜、锌、橡胶、黄麻等大宗商品上去,最后进入证券市场,并获得了成功。1937年以前,凯恩斯主要从事商业经营活动,创建国家投资公司、经营大型保险公司。所有这些市场投资经历和数据信息,都为他日后的研究所利用——如在凯恩斯重要的流动性偏好理论中,投机需求就被视为人们持有货币的原因之一。1926年,凯恩斯出版了《自由放任的终结》,这本小薄书有着他对当时市场很多风险、无知、不确定性的认知。他指出,大企业通常是一种彩票,有些人借以不确定性和无知获利,这样就导致财富分配的不公平、失业和对理性经济预期的失望。

投机行为还为凯恩斯积累了巨额财富,保证他能够在衣食无忧的情况下,集中精力去完成学术研究。不过,家财万贯的凯恩斯仍然过着简朴的日子,他还慷慨解囊帮助朋友渡过难关。因受母亲关注社会福利事业的影响,作为数个慈善信托机构顾问的凯恩斯,在支持慈善事业方面亦是毫不吝啬,通过各种方式来支持慈善事业的发展。

凯恩斯的《通论》

——经典著作

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是凯恩斯的代表作,这本著作是1929~1933年西方资本经济大危机的直接产物,其中的思想开辟了经济研究的新阵地,更把宏观经济研究提到很高的水平。凯恩斯提出了政府适度干预经济的主张,极大冲击了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的传统古典经济学派的理论,因而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凯恩斯革命”。有人将这一理论誉为是一场像“哥白尼在天文学上,达尔文在生物学上,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一样的革命”。

凯恩斯《通论》中有许多与以往传统古典经济学不同的地方。

首先,凯恩斯理论的立足点是要治疗资本主义存在的弊病,他没有像马克思那么激进,希望通过阶级革命重建新的社会制度,相反,凯恩斯准确地为资本主义把脉开药,寻找出资本主义自身存在的重要防疫系统主体——政府,顺势提出几个已经存在的问题症结。第一,彻底改变以往只依靠市场自动调节的做法,加强政府干预,扩大政府在调节经济中的职能。第二,摒弃过去注重储蓄积累社会财富的观点,他反对节约,提倡消费,甚至是浪费性消费。第三,强调投资,尤其是私人不能涉及到的公共领域,因为消费不足所遗留的投资缺口不能交给私人,须由政府掌握。第四,鼓励政府用扩大财经开支的学说代替健全的财政原则,主张财政赤字,弥补有效需求不足。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理论》中的中心思想有两个,其中之一是宣称当时的失业理论是毫无价值的胡说,工资非常低并不能消灭失业,因此将失业者困境归咎于失业者自身是居心险恶的。危机来临,许多美国人只能靠领救济金维持生活。

凯恩斯能提出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学说,关键在于他对很多经济概念都有着不同的见解。在对经济危机的问题上,受传统经济学思想的影响,人们信奉萨伊“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的理论,认为产品生产出来会自动与相应的产品进行交换,不用担心产品过剩的情况甚至经济危机的发生。在凯恩斯看来,这是极其荒谬的观点,他以有效需求为切入点,详细解释了需求不足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不良症状,投资热情的下降、工厂规模的缩减、工人非自愿的失业、经济的不景气。

知识点击

瓦尔拉斯的《纯粹经济学要义或社会财富理论》共8篇,该书围绕产品定价、分配、再生产、流通和经济发展问题,逐章逐节进行了详细阐述。该书第一篇阐述了经济学研究对象。第二篇和第三篇研究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价格决定问题。第四篇和第五篇重点讲解分配和再生产问题,研究资本形成和固定资产的价格决定问题。第六篇研究流通资产的决定问题。第七篇从宏观入手,研究决定经济发展的因素。第八篇将研究定位在非完全竞争市场方面,研究垄断和国家赋税对价格形成的影响。

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是对市场机制作用的不同看法。传统经济学家如斯密相信“看不见手”的作用机制,认为资本主义机制有自动的调节性和完善性。凯恩斯驳斥了这种观点,并认为政府亦是经济发展强大的助推手,尤其是政府,一定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拉动市场需求,抢救经济危机。

1930年一幅卡通画抨击胡佛的《家业减负计划》,图中总统被描述成稻草人,端着一把枪赶走艰难岁月,“尽管它不完美,”胡佛说:“但我相信总会有点帮助。”政策的不合理性加速了经济危机。

凯恩斯的《通论》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比如,他对私人浪费和公共浪费一样赞同,支持蒙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一个繁荣社会为了获得储蓄的利益,而放弃豪华住所和娱乐的悲惨故事。虽然凯恩斯存在一些极端的观点,但是不可否认,《通论》以及凯恩斯本人都为经济研究开拓了新空间,是一名伟大的经济学家。

凯恩斯定律

——有效需求

与有效需求的概念相类似的消费不足概念,最早出现在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中,当时他就预见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就会导致资本社会经济危机的产生。1936年,凯恩斯重提有效需求概念,这一次凯恩斯将其系统化,并尝试结合更多经济现象,寻找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那什么是有效需求呢?凯恩斯认为,有效需求就是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有效需求首先要有效,然后它是一种均衡状态,是长期动态变化中的一种稳定状态。在这里需要指出,均衡并不意味着有效率。

位于旧金山以南75千米的硅谷是美国电子科技行业的大本营。它在1950年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问世应运而生。是由斯坦福大学实验室演进而来的电子高科技园区,目前已成为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高科技和微电子科研产业区。

那么通俗来讲,有效需求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假如一位女孩想出嫁,但找不到满意的男孩,这是男孩有效供给不足;反过来,男孩有心娶姑娘,但是达不到姑娘的要求,这对姑娘来说,就是不能满足她的有效需求。

凯恩斯试图用有效需求论来解释经济萧条时商品滞销、工人失业的现象。首先,他认为有3个因素在影响有效需求,即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和流动性偏好。

其一,消费倾向是一种现象,就是人们的消费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量一般比收入的增加量小。可以想象,在满足基本必须的日常生活消费和精神消费后,如果收入还是持续不断增加的话,消费是很难以同样的比例跟进的,这就导致了消费需求的不足。

其二,资本边际效率与边际消费递减相类似,在投资初期和中期,投资和收益能够同比例增长。但是在后期,有些会因为产业发展末期,有些会因为行业有差额利润存在,更多的企业为了抢占市场导致收益下降,收益呈现出下降趋势,这就影响到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和消费者需求。

其三,流动性偏好融入了心理学内容,人们为日常交易需求预留部分现金,但却不去消费,这称为交易动机;为可能出现的疾病等意外变故预留现金,这是谨慎动机;投机动机则是人们会准备部分现金,去进行市场的投资来获利。出于这三种动机,人们会保持一部分货币现金在手中,而不会用来消费。

有效需求为什么会不足呢?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组成。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性偏好“三大社会心理因素”造成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不足,进而造成商品滞销、失业增加,整个国民经济在大量失业和闲置资源的情况下达到均衡——形成“富裕中的贫困”现象。为了弥补收入与有效需求之间这个缺口,就只有采取必要的政策,刺激投资的增加。因此,凯恩斯指出,有效需求理论可以概括为:根据大众心理,整个生产和就业水平决定于投资总量。

罗斯福政府为扩大政府支出,修建了一批大型工程以提高就业,图为1937年修建的金门桥,耗资达300万美元。

研究有效需求有什么意义呢?在凯恩斯看来,以前的经济学家和工厂企业对需求尤其是有效需求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生产是创造财富、促进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方式。凯恩斯一反他们的观点,认为不是供给决定需求,而是需求决定供给。殊不知,有效需求不足直接导致产品无人消费,生产不景气就只得缩小规模,裁减人员,非自愿失业人数就会增加,经济形势也会严峻起来。当然,过度需求也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

总而言之,有效需求理论是凯恩斯宏观经济的核心内容,是增加社会有效需求的对抗经济萧条的对症良药。所以,政府要在经济萧条期刺激社会需求,经济过热期抑制消费需求。

相对收入说

——消费比较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认为一个人的消费行为只是由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决定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是也有一些可以被量化的因素呢?美国经济学詹姆斯·杜森贝里认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还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和周围人消费水平的影响。这样说来,消费行为也是相对的,这就是相对收入消费理论。

詹姆斯·杜森贝里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货币与信用:冲击与控制》,还与人合著《美国经济计量模型入门》《货币、银行和经济》等书。相对收入消费理论便出自他1949年出版的《收入、储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一书,该书因研究消费理论和凯恩斯解说而闻名,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是从社会文化因素做假设出发的,他假定储蓄是文化消费的剩余;另一个假设的竞争是决定消费行为的普遍法则。在杜尔贝里看来,消费是为了当下的竞争,储蓄是为了未来的剩余。经过竞争,剩余部分才被储蓄起来。

异于斯密、凯恩斯等人的观点,杜森贝里认为消费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因素要结合起来。从短期来看,考虑到现期收入、利率等因素,储蓄会有一定波动,那储蓄的剩余也会引来消费部门的波动,但是从长期来看,收入减少对消费影响不大,收入增加对消费影响较大。比如,一个人的收入突然增加很多,那么相应的,他的消费水平肯定也提高很多;如果一个人的收入减少了,那么根据他以往的消费习惯,他的消费水平向下浮动的空间并不会很大,这是因为棘轮效应的存在。

当一个英国人初至巴黎,他必须尽快寻找裁缝、鞋匠及其他手艺匠,以求达到外在衣着上的一致。模仿是人的本性,图为一些外国旅行者身着巴黎服装在巴黎皇家画廊散步。

棘轮效应是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向上提高容易,向下调整不易,体现出一种不可逆性,尤其是在短期内,这种习惯的特征更加明显。举例来说,富家子弟由于家道中落,生活拮据,消费水平直降,因为受高峰收入时的消费行为影响,他最开始的时候是最难以适应的。这与凯恩斯主张的消费可逆性是截然不同的。

在时间上,人们有成型的消费习惯;在空间上,杜森贝里也认为周围人消费的攀比和模仿也影响着个人的消费行为,这一点可以概括为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是指由于人们的欲望,会希望在消费水平上赶上或者超过同一阶层的其他人,或是如果收入相对下降,他们会顾及到社会地位。受这种欲望心理的影响,个人就会动用储蓄,增加消费支出,该行为也被称为“打肿脸充胖子”式消费。这种心理会促使短期消费函数随着社会平均收入和消费的提高而上移。

总体来说,杜森贝里的理论可归纳为两个效用说,即棘轮效应和示范效应,相对收入消费理论可以说是在绝对收入消费基础上的细化,进行了一定的修正和发展,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身边发现类似的情况。示范效应下,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普遍存在。同时,随着世界经济联系的紧密性加强,在国际区域内的消费模仿也逐渐明显:西方欧美时尚着装的传播,刺激很多其他国家的人们盲目追求高档次消费,来迎合社会审美。

知识点击

IS-LM模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和美国经济学家汉森共同提出的分析模型,该模型作为宏观经济的研究工具,主要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互动变化关系。IS曲线代表产品市场的均衡,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即需求=供给,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条件下,进而研究国民收入和利率的关系。该学说认为,个人或家庭的消费和储蓄水平,仅由家庭的现期收入决定,长远来看,则是由其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的预期长期收益决定。这也就意味着,个人或家庭的消费和储蓄水平决定于他们在其生命周期中所处的阶段。

当然,该理论本身也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没有足够的经验研究佐证。杜尔贝里研究的范畴更多的是社会消费行为,人们相互之间的影响,一个团体影响另外一个团体,而不是相互独立个人的消费行为。其棘轮效应说明了消费具有一定稳定发展的特性,有稳定经济的作用。不过很多经济学家对杜森贝里消费不对称的说法持怀疑态度,因为从实际情况来看,短期收入和消费是正相关关系,并不存在很明显的不对称性。

利息

——放弃流动偏好的报酬

经济学中“流动性”的概念,是指在价格合理的市场,持有一种资产需要花费多长时间变通为货币形式的财富。按照时间不同,流动性最高的是货币现金,其次是银行存款,之后就是一些金融理财产品和股票等,耗时最长的就是不动产。当然这个前提就是市场自由、价格合理。

流动性偏好就是偏好手持货币现金的愿意程度,人们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会手持一定数量的现金。资本本身是具有价值的,既有经济价值也有社会价值。其实,手持货币主要是为了应对社会生活中的一些意外事件,这就是货币的社会价值。比如,如果要借钱给朋友,可能会收取一定的利息,同样,要“借钱”给银行,即存钱到银行,也会得到利息。在这里,利息就是对流动性的补偿,这是我们在损失流动性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做出的牺牲,需要有等价的价值来弥补。另外,在时间上,今年的100元和明年的100元价值肯定是不一样的。随着时间推移,货币在周转使用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的现象称为货币时间价值,利息也是对时间推移做出的补偿。货币价值理论可追溯到节欲论,又被后人进行补充形成。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和市场风险的作用下,放弃流动性在数量上会得到绝对数的补偿,即为利息,相对数的补偿是利率。因为有收益,人们会把限制的货币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投资,通过利率补偿获得利息、股息、红利等各种收益。

凯恩斯认为利息是人们放弃保存现金的报酬,能给人们带来快乐,所以利率通常为政府所利用来调节社会储蓄与消费的关系,如20世纪末,中国政府为刺激消费而降低利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马歇尔、西尼尔等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认为利率取决于资本的供需双方力量。利率上升,储蓄增加,两者同方向变动;利率下降,投资上升,两者反方向变动。凯恩斯认为,这种理论忽视了收入的作用,收入是储蓄和投资的源泉,没有收入,储蓄和投资无从谈起。凯恩斯加入收入的因素,将范围进一步缩小到纯货币上来,认为利率是由货币市场货币的供给量和需求量所决定的。

由于《银行保密法》颁布,瑞士银行业十分发达,瑞士人的储蓄率十分高,这为瑞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货币由央行发行,一定时期内的供给量是固定的,若形成在横纵轴平面坐标中,横轴表示持有货币量(L),纵轴表示利率(i),那么固定的货币供给量就是一条与纵轴平行的直线。货币持有量就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光滑曲线,因为在利率高的时候,人们愿意持有的货币量少,随着利率的下降,人们放在银行所获得的利息补偿微乎其微,这时候人们会取出存款或是抛售证券,变为手持现金。这条直线和曲线相交的点就是达到均衡水平的利率。那么利率会无限下调吗?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不能再低的时候,人们反而会产生利率上升的预期,货币的需求弹性会变得无限大,无论多少货币都会被人们储蓄起来。体现在坐标图中,在某一利率水平,曲线末端会变成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不再下降,这一段区域被称为是流动性陷阱,并且政府为刺激经济,这一区间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只能依靠财政政策。

因为人们对利率具有的高度敏感性,以及利率本身的强大调节功能,在利率公开市场化的一些国家,利率被用来调节经济运行。不过传统上认为的货币政策三大工具是法定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这是一个传导机制,本质上都是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影响机融机构的信贷行为,进而影响社会货币供应量和流通总量,最终实现对宏观经济的调整。

投资

——利率与实际GDP

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凯恩斯曾说,该书首先是研究解决决定总产量和就业规模发生变化的力量到底是什么,而总产量的大小取决于投资支出。关于这一点,凯恩斯在有效需求理论中进行了阐述,即有效需求增加引起投资扩大,进一步增加就业和国民收入。如果说有效需求是核心,那么投资就是直接影响因素,需求不能有效转化成投资,后面的环节就不可能成立。

这幅墨西哥壁画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早期的资本家为了追求利率而不惜一切手段进行贸易掠夺的场景。

经济学中所指的投资主要是指新建厂房、购买设备、生产商品等商业投资,不包括购买股票、债券、保险等理财产品。根据投资范围的不同,投资被划分为重置投资、净投资和总投资。从投资形态来看,可以将投资分为自发性投资和引致性投资,自发性投资与收入水平无关,是一种独立进行的投资,与当时的经济状态无关,而是根据将来的预期实施的。引致性投资是随着经济状况的变动而变动的,如果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就会需要更多的投资,适应生产力的要求,才能生产出足够的产品。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国民收入和利率是决定投资的主要因素。利率是投资最直接的成本体现,货币使用者需要以利息的形式支付给货币供应者相应的报酬。投资和利率的关系如下:利率上升,利息上升,投资成本上升,投资需求下降;反过来,利率下降,利息减少,成本下降,那么企业的投资需求上升。因此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简言之,利率提高,投资减少;利率下降,投资增加。影响利率的因素有:一,平均利润率,利息是平均利润率的一部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利润率上升,利息率也要上升;二,借贷时间长短,借贷时间长,风险大,利息也就高;三,物价水平的变动,物价上涨超过利息率,实际收益就成了负数。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利息率要高于物价指数。

巴拿马运河是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交通要道,由美国1903年开始投资修建,在此后的几十年里为美国获得巨大的利益。

投资是国民收入的增函数。一方面,国民收入的总体水平决定了投资的规模,另一方面,国民收入的预期收益变动促使投资的相应变动。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下:国民收入上升,储蓄增加,人们消费需求增大,需要更多投资。而国民收入下降的话,人们消费欲望不足,生产也就相对缺乏动力,投资需求也就会下降。由此来说,国民收入和投资是同方向变动的。

市场要进行投资时结合利率和GDP,可以根据投资曲线和投资乘数来确定投资决策。凯恩斯认为,随着投资的增加,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在坐标轴第一象限会形成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这就是边际资本效率曲线,它表示随着利息的下降,投资量会增加。由投资变动而引起的收入变动,叫作投资乘数。投资乘数发挥作用基于两个条件,一是社会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社会生产力大量闲置;二是经济时间要足够长。

“经济人”的追求

——利益最大化

在亚当·斯密《国富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模糊却生动地给出了“经济人”的概念——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也许正是西欧商业经济的兴起,整个社会经济走向货币化,人们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才开始渐渐地独立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概念的本质特征就是经济人是为追求物质利益,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而进行经济活动的。这也导致很多经济学家用人性自私论来解释经济人。之后,经过多位经济学家对这一概念的修正,如西尼尔确立了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约翰·穆勒又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经济人假设”,后来的帕累托将经济人这个专有名词引入到经济学。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进一步对此概念进行修正,提出“有限理性”的概念,认为人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的中间状态,试图来纠正其中的局限性。

每个人都在衡量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以使自己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很多时候,经济人在他人眼中就等同于人性自私。其实不然,在经济人身上体现着3种不同的特质,自利人、理性人和市场人。首先,自利人是说为了追求私利,经济人在市场活动中会向着金钱利益看齐。见利忘义、认贼作父、颠倒黑白、指鹿为马都是平常之事,这样一来就不难理解那些昧着良心生产假冒劣质产品的行为了。他们生产交换考虑的不是社会的利益,而是自身的利益。追求自由平等固然重要,可是这种自由的观念无意中被扭曲成自我行为过分的借口。其次,理性人是指经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头脑要永远保持清醒,这种精打细算的思维使他们在经营上面肯花费大量时间。通过市场考察、成本计算、产品设计等,达到用最少的成本生产最适合市场需要的产品,以获得最大的利润。长期关注投入产出的均衡等问题,为经济趋于合理健康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和数据资料。第三,市场人。经济人的活动范围是市场,没有市场就没有经济人,所以,他们要自觉遵守市场条件下存在的一些制度、政策,而且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能完全由着自己的想法来,需要等到对方的同意才能达成交易,也就是斯密所谓的“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

对这个主观性色差强烈的经济人概念,我们承认它在推动经济发展、市场完善方面的重要作用,这种自发使部分领域产权清晰的经济行为,促使一些人力、物力、财力资本向高效的地方流动。

不过,经济人理论还存在着很多局限性。首先,它忽视了人的需求是多样性的。人们不只需要利益满足的,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我们知道,人除了经济利益追求之外还会致力于获得尊重、安全、健康、情感和社会地位。人们生活在社会群体中,首要的身份就是一个社会人,而非经济人,社会环境决定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其次,在现实中,人们不一定追求最大、最优、最满意的结果,而是在自己所知、所能及的情况下,选择行为方式达到最满意程度。比如要实现利益最大可能会有牺牲生命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下,经济人是不会冒险去做的。再者,经济人研究受到时间限制,在经济发展后期不适用。这点是从历史的发展来反驳的,在经济发展初期,市场资源供应相对不足,那时人们对财富的理解就是真金白银、谷物粮食。为了得到足够供给的财富,人们会有经济人特征的行为出现,不过,在经济发展的后期,随着社会责任感、知识层次不断提高,人们的意识开始慢慢脱离经济人的束缚,着力于社会和个人、经济和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这时候的经济行为所带有的自私自利色彩不再那么凝重。最后,经济人理论适用的研究领域有限,尤其是在经济联系紧密程度加强、合作意识深入人心的当下,如社会福利、公共产品、区域合作、收入分配等领域,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善和个人意识的醒悟,使经济人分析的作用更加受限。

美国的西进运动

人们在权衡了可能的风险与收益之后,纷纷进军开发西部。

如今,在一些领域仍能看到经济人行为,这种行为也产生了或好或坏的作用。针对那些不好的行为作用,就需要社会的道德监督,需要政府的制度引导和约束,使人的自利自私行为能在客观上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正如哈耶克所说,真正的问题不在于人类是否被自私的行为所左右,而在于找到一套制度,使人们即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做出选择,也能尽可能地为满足他人的需要贡献力量。

效率与公平

——神父分粥

我们先分享一个故事。一座教堂里有7个神父,他们每天分食一桶粥,可每次分的粥份量都不相等。为了兼顾公平,让每个神父都能吃饱,神父们尝试过很多分粥的方式。最开始,他们商定由一个最年轻的神父负责分粥,不过很快大家发现,除了他能吃饱外,其他人总是饿肚子,因为最年轻的神父总是自己吃饱后再给别人分剩下的粥。于是,在大家的倡议下换了一个神父,但这次依然是分粥的神父份量最多,其他人还是饿肚子。大家尝试第三种方法,这次提议轮流分粥,每天由一个神父来分粥。结果一周下来,他们只有在自己主持分粥的那天能吃饱,其余六天都是半饥饿状态,显然这种方法也行不通。第四种方法是推选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出来分粥。

起初这位长者还算公平,分给大家的粥基本差不多,但好景不长,他也开始为自己和讨好他的人多分粥,神父们认为这是监督不到位才有失公平,对此他们成立了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和四人的监督委员会。通过相互监督和提议来解决分粥过程中的不公平现象。可有时议案复杂,争执时间很长,委员们一番征讨下来,粥已经凉了。最后,他们吸取经验教训,想出第五种方法,依然是每天每人轮流分粥,不过当天主持分粥的人要最后给自己盛粥,也就是要先给其他神父分完之后才给自己。

美国艾利斯岛在17世纪曾是荷兰人的野餐胜地,在以后的200多年里,填海造陆,大大扩大了岛屿面积,成为移民美国的主要关口。美国在200多年的发展里形成了一个移民大国,多种文化融合冲撞,对每个个体而言都以保护个人利益为第一原则。

出乎意料的是,依靠这个方法,每人碗里的粥份量几乎差不多,就像用仪器称量过一样。大家这才意识到,分粥人要尽量保证给其他人的量合适才不至于自己份量过少。从此,神父们都能吃上份量均等的热粥了。

在这个故事中,粥的份量是固定的,短时间内不能再增加,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在坚持公平效率相结合的原则下把粥分好,既不能因为提案争执影响效率,更不能因为私心导致不公平。这就启示我们要敢于跳出传统思维去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断尝试是必经的过程。制度是人们社会中成文或者不成文的规定,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利益归属,分粥其实就是一场博弈的过程,体现着制度在其中产生公平和不公平的效应,公平就是使各种力量的博弈达到均衡状态。规则却是至关紧要,有时候比技术更重要,规则是人制定的,它是不断博弈与交易的结果。

然而神父们吃不饱,除了粥分得不够,还可能因为粥的总量不够。也就是说,收入分配涉及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其中既包括如何提高粥的总量,也包括如何把粥分得更平等。我们知道,分配的基础是生产,没有经济发展,平等也不过是共同贫穷而已。比如,神父的粥不够吃,这时候就需要想办法扩大财富(粥)的总量——可以让神父们在山上开辟一片土地种植谷物收获粮食,或者是开辟其他的经济来源。

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到一个企业,大到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道理,首先要有粥才有可能分粥,而且粥的份量要足,这样在人数一定的情况下,每个人分得的粥才会尽可能地多;粥做好之后,在分配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机制,保证公平和效率。其实做粥就是财富积累,很多的经济学家都做过理论解释,可以通过技术革命、产业升级、机构调整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萨缪尔森

——用教科书引导几代学子

▲萨缪尔森像

保罗·萨缪尔森(1915~2009)绝对是美国经济学界极其重要的一位人物,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他的经典著作《经济学》被译成40多种语言在全球销售,是全世界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深深影响了几代人。

1915年,保罗·萨缪尔森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父亲是一名药剂师。1936年,萨缪尔森从芝加哥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进入哈佛大学攻读理科科学并获得博士学位。这位公认的数学天才在哈佛学习期间被凯恩斯革命吸引,并希望能把数学应用到经济理论研究中去。1947年,萨缪尔森在博士论文中用数学提出证明了经济学的主要问题,这篇名为《经济分析的基础》的论文也为他赢得了很高的学术声誉。毕业后的萨缪尔森在麻省理工学院任职,专心于经济学研究,并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这些文章数学性强,很多都是只有专业领域人才能读懂的知识。

知识点击

在萨缪尔森《经济学》出版之前,众多西方经济学者将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奉为圭臬,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传统经济学把单个消费者、单个厂商和单个行业作为分析的出发点。萨缪尔森在充分吸收这些观点的基础上,还把凯恩斯主义的东西融合进来,比如他借鉴了凯恩斯主义的消费、投资概念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萨缪尔森把马歇尔的“个量分析”和凯恩斯的“总量分析”结合起来,自成一派,形成了萨缪尔森的“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

1939年,萨缪尔森发表了两篇论文,并提到了乘数和加速数的概念,这不是什么创新的概念,卡尔提出过乘数的概念,凯恩斯也将乘数用于他的研究。萨缪尔森在导师汉森的建议下,用微积分方程来解读了乘数和加速数之间的关系。萨缪尔森用微积分证明了消费(收入)的变化将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和加速数系数的大小,认为总需求的变动是引发经济周期的关键性因素:投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引起需求和国民收入的增加。反过来,国民收入增加通过加速数效用又促使投资进一步增加,如此反复,经济便呈现繁荣的景象。一个环节出现不足,该循环就不会继续下去,经济就会出现衰退。

萨缪尔森还同其他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经济学思想,如现在有效市场理论,有效的金融市场指的是,所有的新信息都能很容易地进入到金融市场,并及时为大家所理解。在这样一个理性的市场中,任何一家企业的信息均能反映在股价上。该理论认为市场价格已经包含了所有信息,所以只依靠过去的信息或以往价格变化的形式来赚钱是不可能的,并且从长期来看,投机者是不能从有效市场中收获什么的。

公共支出理论是萨缪尔森与维克赛尔、林达尔、马斯格雷夫一起研究出来的结果。该理论认为,公共产品是所有成员共同享用的集体消费品,比如国防、路灯,不需要社会成员购买,人们却能实实在在地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任何人都不能像私人产品一样占用,这就是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公共产品的“免费搭车”现象隐瞒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信息,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而且公共产品无法靠收益弥补其成本,因此,私人是不愿进入公共产品领域的,这就需要政府公共部门的介入了。

作为首个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没有人对萨缪尔森的获奖感到诧异,萨缪尔森是凯恩斯的集大成者,凯恩斯的交叉图就是萨缪尔森的一个发明。萨缪尔森的研究领域很广,包括消费者行为、线性规划、国民收入决定因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及福利经济学等,以至于很难将其归入到哪个学派。1948年,萨缪尔森把数学引入到经济学,编写出版了《经济学》一书,这是一本经济学入门教材,被全世界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学习应用。

萨缪尔森的很多理论也被其他学派所批评,比如对IS——LM曲线的解释就受到了很大的质疑,不过这些并不影响萨缪尔森的荣誉。萨缪尔森的一生有两个重要贡献:将数学引入到经济学;写下了一本被数万大学奉为经典的教科书。在萨缪尔森及其朋友的努力下,新古典主义的微观经济学和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相结合的经济学原理发展为主流经济学。

格林斯潘

——“他一打喷嚏,全球都得下雨”

▲艾伦·格林斯潘像

格林斯潘是美国任职时间最长的美联储主席,从1987年8月开始,历经四位总统(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格林斯潘喜爱音乐和运动,曾经在摇摆乐队中担当小号手,还在派拉蒙剧院下面的一家夜总会里演奏萨克斯管。金融界这样评论格林斯潘,“格林斯潘一开口,全球投资人都要竖起耳朵”,“格林斯潘打个喷嚏,全球投资人都要伤风”,甚至美国《财富》杂志曾经在封面写下这样一句话,“谁当总统都无所谓,只要让艾伦当美联储主席就行了”。由此也显现出格林斯潘在全球经济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

艾伦·格林斯潘,1926年出生在美国纽约市。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离婚,格林斯潘由母亲抚养成人。中学时期,格林斯潘显示出优于常人的数学才华,不过此时的格林斯潘更钟爱音乐,在20世纪40年代,他在纽约一所著名的音乐学院接受了两年培训,因为在低音单簧管和萨克斯管方面过人的演奏技巧而进入摇滚乐队担当爵士乐演奏员。那个时候的他,经常会趁着中场休息,一个人躲在角落看经济金融书籍。一年之后,他离开了乐队,转而进入纽约大学攻读经济学专业。

1948年,格林斯潘以优异的成绩从该校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两年后,他继续在纽约大学深造,攻读经济学硕士,随后又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在哥伦比亚大学就读时,他同美丽的画家琼·米契尔结婚。同时,他和著名的经济学家亚瑟·彭斯成为挚友,共同搞研究。

1954年,因为婚姻的终止,格林斯潘也中断了博士课程。随后他和纽约债券交易人威廉·图森共同创办了图森-格林斯潘咨询公司。这一年,格林斯潘28岁。这家公司成为格林斯潘后来20年的职业基地。图森去世后,接过公司经营权的格林斯潘扩展经营范围,开始向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提供经济分析意见,开发了一批在金融和制造业领域颇具影响的客户。正是这一挑战性的思维,成就了格林斯潘的未来之路。

1977年,格林斯潘拿到在纽约大学攻读的经济学博士学位。虽然已有20多年没再进行正规一点的学习,但他私下里给自己请了很多的老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阅读书籍、撰写论文,在微观宏观经济学、动态经济学、统计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格林斯潘有自己的主见,从不盲目跟从。他信奉经济自由主义,反对通货膨胀、垄断法和累进所得税。因为担当财经咨询顾问,从最基层实践中,他学会了如何使用复杂的定量技术去预测分析宏观和微观经济动向。长期的工作经历,使格林斯潘拥有了见微知著的本领,他可以从最小的细节开始,如库存量、产品交货时间等,通过研究数据的联系,最后看到经济发展走势的大轮廓。这些细节被他的朋友夸张地描述为,格林斯潘知道一辆雪佛莱轿车上用了多少个螺栓,他还知道拔去其中3个将会对国民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纽约曼哈顿

这里是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1974年,赫伯特·斯坦恩声称不想再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一职,,因为其卓越的才能、良好的工作经验和口碑,白宫向格林斯潘伸出了橄榄枝,希望聘请格林斯潘担任该职位。起初,因不舍得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图森-格林斯潘公司,格林斯潘并不愿意接受白宫的聘请。后来,在挚友亚瑟·彭斯的劝说下,格林斯潘才同意担任这项职务,并成为历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中第一位“商业经济学家”。1987年,格林斯潘被任命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该消息一经宣布,道·琼斯指数竟下降了22个点,债券价格下滑得更严重,一天之内就降到了5年内的最低点。除了股市的疲软,新上任的格林斯潘还要应对通货膨胀。原油价格跌到了每桶11美元,到了8月,又猛涨到每桶22美元,各种通胀压力促使美联储不得不在1987年9月4日将贴现率提高了0.5个百分点。可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通货膨胀之外,股市也是危机四伏,甚至出现了骇人听闻的股市“黑色星期一”事件。在10月19日这一天,股票市场大幅度地下降了508点,账面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这一天下降的百分比为22.6%,竟然是1929年大萧条时著名的“黑色星期二”那一天的两倍。面对挑战,格林斯潘挺身而出,积极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处理危机的对策,并在星期二开市前不到一个小时,发表了声明,称联邦储备委员会为了支撑金融系统统,将根据其国家中央银行的责任,准备发挥其清偿来源的作用。这意味着对付危机的紧迫性已远远超过了紧缩银根的政策。接下来,美联储会根据需要,向金融体系注入资金,以防止金融崩溃。

结果也证明,格林斯潘的政策是有效的。在格林斯潘的主持下,市场很快就平静下来,短短几个月内,人们挽回了黑色星期一中所遭受的全部损失。这是格林斯潘任职打响的第一枪,也是格林斯潘人生最辉煌的一刻。

从此格林斯潘频出“怪招”。格林斯潘非常警惕经济过热这一现象,只要一出现过热的迹象,他就会采取措施把温度降下来。他反对通货膨胀主义,勇于突破经济理论的束缚。在传统理论看来,失业率高于6%将导致经济萎缩,低于5%将触发通货膨胀,而且经济过热必将导致通货膨胀。1994年开始,他一次接一次地提高利率,加紧收紧银根的步伐。在199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他3次削减利率,不仅使美国免受金融危机的波及,还遏制住了危机蔓延的势头。为了能促进美国经济健康发展,格林斯潘注意到,在不同于以往的经济生产情况下,大规模的高科技投资可以提高生产率,同时能降低生产成本,因此他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推动新技术革命方面。正是被称为影响力仅次于总统克林顿的格林斯潘,指挥着美国经济巨轮驶过了暗礁丛生的经济危机,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国际经济研究所长伯格斯坦称格林斯潘不仅改变了金融政策,也改变了社会经济和未来,保证美国经济得以平安“软着陆”。一次次的辉煌成就,让人们见识到他神奇的经济决策能力。

格林斯潘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有目共睹。据数据统计,在美国400多名资深高级主管中,对格林斯潘的支持率是97%,一向苛责的经济学界对格林斯潘也是好评如潮。经济如同军事,在这个战场上,毫无疑问格林斯潘的主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国家观察》杂志也曾经说过,格林斯潘称得上是一位高明的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