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的相宜与相克

发物

·何谓“发物”·

从中医学角度说,“发物”就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不同的食物在性能(偏性)上有差异,尽管都有其可食性和营养功能,但在患病服用中药时期,如果不了解“发物”和不重视“忌口”,饮食不当,则可能引起病变,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从而加重病情和引起严重后果。

·“发物”的分类·

“发物”按来源分为以下几类

按性能分为以下几类

发滞气之物

土豆、莲米、芡实及各类豆制品。

·“发物”致病的原因和特点·

“发物”致病与人的体质、遗传、季节、年龄、食后受凉或发怒生气等多种因素有关,并不是绝对的发物,就对谁都“发”。

当然,某种食品既然被认定为“发物”,肯定有它成为发物的品质,比如说,有些动物性食品,它们中含有某些会促使人体内的某些功能亢进或代谢紊乱的激素,如糖皮质类固醇超过生理剂量时,就可以诱发感染扩散、溃疡出血、癫痫发作等,引起旧病复发。再比如,某些食物含有可以成为过敏源的异性蛋白,能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复发。如海鱼虾蟹往往引起皮肤过敏者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脓疱疮、牛皮癣、过敏性紫癜、肠炎等顽固性皮肤病的发作。豆腐乳有时也会引起哮喘病复发。

还有,一些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酒类、葱蒜等辛辣刺激性食品,极易引起炎症病灶的感染和扩散、疔毒走黄。这就是中医所说热证、实证忌吃辛辣刺激性发物的道理。

一般来说,凡是“发物”都具有发热、发疮、上火、动风、生痰、胀气、便秘、腹泻及诱发痼疾等致病特点。

忌口

·什么是“忌口”·

所谓的忌口,就是饮食禁忌——医生诊治疾病时,为保证其药效,常会嘱咐患者服药期间不要吃某些能减低药物功效并发生副作用的食物或药物,比如热性疾病患者,服药期间不能吃辣椒、喝白酒等,因辣椒、白酒等食物属性热,有腻滞生火、生痰作用,食后会助长病邪;服用解表、透疹药的患者,不能食用酸味与生冷食物,因为这些食物有收敛功能,将会直接影响药物的解表、透疹效果。

此外,食物影响疾病的治疗,助邪伤正、添病益疾时以及食物对病后调整康复不利时,都要注意忌口。如荨麻疹、丹毒、湿疹、疮疖、中风、头晕目眩等症患者不宜食用鱼、虾、蟹、贝、猪头肉、鸡肉、鹅肉、鸡蛋等;各种出血性疾病患者,如崩漏带下、月经过多、吐血、咯血、鼻出血、皮下出血、尿血、痔疮等,不宜食用胡椒、羊肉、狗肉、烧酒等;溃疡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病症患者,不宜食用白酒、豆类、薯类等。大病初愈时,正气未复,消化能力差,此时如果饮食不当,就会使病情出现反复或变生他疾。患过敏性疾病者应避食鱼、虾、蟹、贝、椿芽、蘑菇以及某些禽畜肉、蛋等;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患者病后则应避食油腻厚味之物,以清淡为宜。

·忌口的内容·

中医最早的典籍《黄帝内经》中,对忌口的内容做过如下表述:

忌量:《黄帝内经》认为“饮食不节”,比如饮食过度或饥饿日久,都会使胃纳脾运的升降能力失去常度,从而变生各种病症。

忌偏:《素问·五脏生成论》中明确指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色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胼胝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这是五味过度对人的伤害。《灵柩·五味论》中提出了五禁,即“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所以,在日常饮食中,我们要切忌对某种食物过贪,否则就会造成过量和过味,导致疾病。

忌病:《黄帝内经》认为,患病者一定要注意疾病与饮食的相生相克,如胃肠病出现寒象,应忌用生冷瓜果、油腻黏滞之食物;肾阴不足见虚热之时,应忌辛热、香燥伤阴之食物;而实热者,应忌食油腻、煎炸温热之物等,否则,不仅不利于病后康复,也会使病情出现反复。

食物的科学配伍

·什么是食物配伍·

每一种食物都有其独特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应该摄取多种食物,以保证营养的均衡和全面。但是在食物的选择上,我们还应该注意食物的搭配问题。食物的搭配绝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食物搭配得当,就会促进营养的吸收;如果搭配不当,不仅会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还会危害身体健康,严重者还可导致疾病,甚至死亡。“搭配得宜能益体,搭配失宜则成疾。”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食物都可以同时食用的,食物之间也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只要食物搭配得当,健康将变得更加轻松、容易。几乎所有的营养学家都认为,掌握一定的食物搭配知识是十分必要的,这有利于促进我们的身体健康,避免因为食物搭配不当而引起疾病甚至死亡。关于食物搭配的知识,是非常繁杂的,但总体上来说应遵循这样的原则,那就是最大限度地保持膳食和营养的平衡,也就是吃多种不同种类的食物,而且所吃食物的种属相隔越远越好。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除了掌握饮食搭配原则以外,还应该多了解各种食物的属性,关注我们经常食用的食物有哪些搭配宜忌。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多看一些食物的营养书籍、多听一些有关的讲座,对于我们改进饮食的质量是很有帮助的。

·食物搭配的几种情况·

与药物的配伍同理,食物的配伍基本分为协同和拮抗两个方面。食物的协同配伍包括:相须、相使;拮抗方面包括相畏、相杀、相恶和相反。

·药膳配伍原则·

所谓的药膳,就是药材与食材相配伍而做成的美食。药物与食物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可提高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药膳的科学配伍是以中医学、烹饪学和营养学理论为基础的,必须严格按药膳配方,将中药与某些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结合起来。所以,“寓医于食”的药膳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

药膳配伍时,既要考虑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食物配伍,即中药配伍中的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烹调时还须考虑色、香、味。如滋补气血的黄芪鳝鱼羹,加食盐、生姜调味,配以生姜既和胃调中,提高滋补效能,又能去黄鳝的腥膻,色香味俱全。

药膳配伍时,也可以采用相使为用的配伍方法,即选用性能上并非完全相似,以一种食物或药物为主,另一种食物或药物可辅助主食、主药。如滋补药膳杞枣鸡蛋,是治慢性肝炎的佳膳。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药膳配伍的禁忌。药膳的配伍禁忌无论是古代和现在都是十分严格的。中药和食物具体的相克相宜情况见第三章的相关内容。

饮食养生要顺应季节

·养生要顺应天时·

一年中有四个季节、二十四个节气,我们生活在大自然中,就一定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顺应季节和节气的交替变化。只有顺应了天时,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早在古代,中医理论中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大自然的规律与人的生理、病理紧密地联系起来,认为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黄帝内经》有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须顺四时而适寒暑……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也就是说,我们的饮食要与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达到天与人的协调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更健康、更长寿。早在两千多年前成书的《周礼·天官》中就对四季饮食宜忌做了具体的说明,如认为夏季多汗,应多进食羹汤类饮食,冬季多寒,应适当多用些辛辣的饮料等。

此外,食性还要与四时气候相适应。《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此其道也。”这就是说,寒冷季节要少吃寒凉性食物,炎热高温季节要少吃温热性食物,食物要随四季气温而变化。我们在夏天的时候喜欢喝绿豆粥以消暑解热,冬天的时候喜欢吃涮羊肉以御寒暖体等,就是这个道理。

·四季养生原则·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天气由寒转暖,阳气开始生发,所以春季养生应以平补、清补为宜。由于春季的气温变化比较大,所以在饮食上,应以高热量的食物为主。此外,冷热刺激可加速人体内的蛋白质分解,所以还应该注意补充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春季,各种细菌和病毒都开始繁殖,很容易侵犯人体而导致疾病。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抵抗力,防止病毒和细菌的入侵。

春季是“百草回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很容易导致旧病复发,因此身体虚弱的人更应该特别注意。祖国医学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古人云,春应在肝。春季是肝气最旺盛的季节,肝亢则伤脾,所以人在春季特别容易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酸食可使肝功能偏亢,所以不宜食用,应食用一些具有辛甘升散作用的食品,不但可以健脾益气,还可防止肝气过盛。

夏季烈日炎炎,气候炎热潮湿,是阳气最盛的季节,应以清淡、苦寒、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为主。由于夏季的气温比较高,所以特别容易出汗,可是在流汗的过程中,大量的钾也随着汗液排出了体外。而且大多数人在夏季的时候都没有什么食欲,所摄入的钾也就相对减少,这样就很容易造成人体缺钾。我们所出现的精神不振、四肢无力、头昏眼花等症状都是由于缺钾所引起的,严重者还可出现呼吸困难、心搏骤停等症状,甚至威胁生命。

夏季是病毒和细菌繁殖最快、活动力最强的季节,也是胃肠道疾病的多发季节,因此要特别注意饮食的卫生与质量问题。此外,在高温环境下,人体内的蛋白质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大,所以应该适量地补充蛋白质。营养学家还建议,高温季节最好每人每天能补充维生素B1、维生素B2各2毫克,钙1克,这样可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有益于人体健康。

秋季天高云淡,气候干燥,气温逐渐下降,天气忽冷忽热,属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因此应以润燥益气为养生要点。由于秋季气候干燥,因此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以防止皮肤干裂,邪火上侵。秋季的干燥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夏末秋初的温燥,二是秋末冬初的凉燥。温燥应以清热滋润的饮食为主,凉燥应以祛寒滋润的饮食为主。此外,秋季的干燥很容易使肺受到伤害,发生肺炎、哮喘等病症,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持肺的滋润。

冬季天气寒冷,在饮食上应以温热、滋补的食物为主,以达到驱寒保暖的目的。俗话说得好:“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句话虽然有些夸张,但却也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因为在冬季进补可以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储存在体内,为第二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在冬季,由于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人的甲状腺和肾上腺等分泌腺的分泌量都有所增加,以促使机体产生热量来抵抗严寒。所以,我们一定要保证能量的供给,适当增加高热量的食物。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体内缺少矿物质有关,所以保证矿物质的充足也是很重要的。此外,冬季的气候也很干燥,还应该注意多摄入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四季与疾病·

因为四季的特点各不相同,因此,不同季节的易发疾病也是不同的。每个季节都有一个相应的脏腑主事,如春季肝脏为主脏、夏季心脏为主脏、长夏脾脏为主脏、秋季肺脏为主脏、冬季肾脏为主脏。如果人体在某个季节受到外邪的侵犯,那么最先发生病变的一定是与这个季节相应的主脏。

此外,四季不同的气候条件也决定了易发疾病的不同。如春季多风,因此多发风病;夏季炎热,故多发暑病;长夏湿气最重,因此多发湿病;秋季天气干燥,故多发燥病;冬季寒冷,故寒病比较常见。了解每个季节的易发疾病,就可以采取恰当的预防措施,减小自己的患病概率。

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人来说,了解各个季节的易发疾病显然更加重要。有些疾病可能仅在某个特定的季节发病,对于这种季节性疾病,就可以根据四季所主之气推断出发病的季节,并根据四季与疾病的关系,顺应四季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圣人治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由此可知晓四季在治疗疾病中的重要性。

病人在一天之内的病情是不稳定的,这种病情的起伏也与一天之中的四时变化有关。《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中记载了黄帝和岐伯的对话,黄帝问:“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意思是病人大多在早晨的时候病情较轻,神智比较清醒,白天也比较安静,但到傍晚的时候就开始加重,夜晚的时候更加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答道:“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意思是将一天分为四时,早晨有如春天,中午有如夏天,傍晚有如秋天,夜晚有如冬天。早晨是人体阳气初生的时候,此时病气衰微,因此病人的神智比较清醒,病情也较轻;中午是人体阳气增长的时候,阳气可以战胜病气,所以比较安稳;傍晚时人体的阳气开始衰弱,病气开始上涨,因此病情有所加重;到了半夜,人体的阳气收藏起来,只有病气独存于体内,因此病情是最为严重的。

·四季的饮食宜忌·

了解了四季的气候特点,我们就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状况,来进行饮食的调理与进补,顺应天时而促进健康。下面是四季的饮食宜忌,以供参考。

春季:宜食用花生、豆类、乳制品等热量较高的食物;宜食用奶类、蛋类、鱼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宜食用青菜和水果等维生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宜食用大枣、虾仁、香菜、葱、姜等具有辛甘升散作用的食物;忌食生冷油腻食品和酸食。

夏季:宜食用苦瓜、芹菜、莴笋、绿茶等苦寒的食物;宜食用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宜食用草莓、荔枝、李子等富含钾的食物;忌食肥甘厚味及燥热的食物;忌食生冷的食物。

秋季:宜食用黄瓜、梨等清凉多汁的蔬菜和水果;宜食用豆类等高蛋白植物性食物;宜食用蜂蜜、芝麻、银耳、香蕉等补肺润燥的甘润食物;忌食葱、蒜、姜、辣椒等辛味食品;忌食烧烤。

冬季:宜食用羊肉、牛肉、狗肉、鸡肉等温热的肉食;宜食用萝卜、香菜、黄豆、葱、蒜、大枣、橘子、桂圆等蔬菜和水果;忌食生冷或过腻的食物。此外,冬季可多食用一些汤,如羊肉萝卜汤等。

“药食同源”之说

·中国人的饮食养生之道·

“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足以说明饮食之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以及人类对饮食的关注程度了。

不管是为了果腹,还是为了享受口腹之乐,人们把食物当作“天”,都是一种价值追求。追求的意义不同,所形成的饮食文化也就不同。中国人对食物的多层次的追求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饮食文化——不只停留在果腹,享受口腹之乐,体会玉盘珍馐、色香味全带来的快感,更看重食物的养生价值——通过饮食来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五行关系,通过饮食来补益人体之精气神,使人体达到系统和器官功能协调平衡,进而实现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愿望。这就是中国的饮食养生之道。

中国的饮食养生之道所遵循的原则是食饮有方,食饮有节。所谓的食饮有方,就是在饮食过程中要讲究饮食的合理配伍、五味调和、烹调得法、食宜清淡等。所谓的食饮有节,就是强调在饮食过程中要注意进食方法,并且进食还要有节制和节度,要做到因时以食、因时调节、饮食避忌、饮食所宜以及食后保养等。

中国人的饮食养生文化可谓源远流长,不但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方法,还形成了一定的系统化的理论,堪称世界饮食文化中的瑰宝。

·中国饮食养生文化的历史追溯·

中国古代先民已有养生意识。“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其避就。”这是《淮南子·修务训》中的一句话。这句话表明,我国古代先民在饮食上通过主观能动性来注意避害就利,这种意识和行为显然已经超越了动物的择食本能,并包含了人类饮食养生文化的基本内涵。

商周时期的养生上升到理论化。传说商代宰相伊尹曾著《汤液经》,以论饮食调配烹饪养生之道。两周之时,饮食养生已经上升为一种以五行学说为构架的理论认识。

《黄帝内经》提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黄帝内经》作为中国古代养生学和医学理论思想的奠基者和集大成者,更将饮食文化置于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总结并提出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是“谨和五味”与“食饮有节”。

唐宋时期养生文化得到补充和完善。唐朝的张仲景、孙思邈以及崔浩、刘休等人,注意探究各种食物的养生疗疾价值,并特别讲究饮食卫生。宋元时期,陈直、忽思慧等人,强调食养食补食调之道。

元代开始重视饮食避忌问题。元代宫廷饮膳太医忽思慧,撰写了中国第一部饮食养生学和营养学专著《饮膳正要》,选收历代朝野食养食疗之精粹,重视饮食避忌问题。

明清时期养生名家层出不穷。明清时期,饮食养生发展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时期,饮食养生的名家层出不穷,明代李梃、龚廷贤,清代的曹庭栋、顾仲则……都是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名家。

·“药食同源”的根源·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记载:“上品120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品125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品125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积者,本下经。”在上品之中,就有大枣、葡萄、酸枣、海蛤、瓜子等22种食品。中品内有干姜、海藻、赤小豆、龙眼肉、粟米、螃蟹等19种常食之物。下品中也有9种可食物品。

这说明,在上古时期,食物与药物之间是很难严格区分的。这其实就是“药食同源”一说的根由。

这是可以理解的。处于最原始生活状态的原始先民,是无法明确分辨药物和食物的,食物的药用功能和药物的实用功能都是在混沌不清的状态下被利用的。只不过时间长了,人们才有意识地关注哪种食物有什么药用功能,哪种食物不但能补养身体,填腹充饥,还能医治一些简单的病症。其实,很多中药最开始都是被人们当作食物来用的。

食物和药物是不分家的。事实上,即使在今天,仍有很多食物被医家当作中药来广泛使用,如大枣、百合、莲子、芡实、山药、白扁豆、茯苓、山楂、葱白、肉桂等。同样,也有不少中药,如枸杞子、首乌粉、冬虫夏草、薏仁米、金银花、西洋参等,被当作食品来服用。

·古代医家的食物药用·

古代医家也常把食物的功用主治与药物等同起来,甚至把一味食物当作一首名方来看待。《韩氏医通》曾言:“黄牛肉补气,与绵黄芪同功。”意思就是牛肉作为食品,能补脾胃,益气血,所以可以将牛肉与中药黄芪画上等号。

古代医家认为:“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意思是羊肉甘温,益气补虚,所以,可以将羊肉与人参画等号。

近代的《五杂俎》论说:“其(狗肉)性温补,足敌人参,故曰海参。”也就是说,狗肉的功效完全可以和海参并列。

此外,甲鱼、鸭肉、燕窝也曾被喻为西洋参,鸡肉(或乌骨鸡)亦常被比作党参,鹌鹑还被俗称为“动物人参”。

把一味食品当作一剂良药,古人也有一致的说法,比如清代名医张璐在《本经逢原》中说:“西瓜能解太阳、阳明中喝及热病大渴,故有天生白虎汤之称。”意为西瓜可比作清热名方“白虎汤”。

清代名医王孟英曾说:“甘蔗,榨浆名为天生复脉汤。”意为甘蔗汁可比作益气滋阴的名方“复脉汤”。

《随息居饮食谱》云“:绞汁服,名天生甘露饮。”这里说的是梨。梨子甘寒生津,润燥止渴,堪称“天生甘露饮”。

·食物和药物的区别·

虽说“药食同源”,但食物和药物还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为什么民间只说“是药三分毒”,而从不提食物的毒性呢?就是因为古人对食物和药物的区分是比较严格的。其实,古代的药都叫作毒,而这种毒本身就是草。《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毒,草往往而生。”我们现在所说的“是药三分毒”,这种毒指的实际上是药物的偏性。对于药物,我们是利用它的偏性去攻击邪气;对于食物,我们用的则是它的平和之气。所以说,药物在攻击邪气的同时对人的身体也是有害的,而食物则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黄帝内经》中讲述了很多生病的原因,也提到了很多养生的方法,但却很少提及药物,其目的就是提醒我们要更多地关注自己的身体,而不要太过依赖药物。药物可以用来救急,但绝不能长期服用,而且药物不能补益元气。如果元气伤了,那么任何药物都是毫无办法的。奇经八脉是藏元气的地方,但没有一味药可以入奇经八脉。这就是说,没有一味药可以补益元气。能够补益元气的只有我们天天吃的食物,所以,只要我们通过食补将元气调养好,身体就不会生病,当然也就用不着药物了。

相对药补而言,食补具有很多优势。首先,食补所选用的食物取材方便,利于食用,而且价钱低廉,在轻松享用美味的同时就可以滋补身体,是简单而实用的滋补办法。其次,食补的补益范围比较广。一般的药补都具有其特定的针对性,作用比较单一,而食补则是多种营养成分同时作用的结果,可以广泛地摄取。此外,食补可以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长期进行。因为摄取食物是人生存的本能,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条件,而在摄取食物的同时,又能滋补身体,可谓一举两得。药补则不具备这样的优势,药物价钱昂贵,而且具有毒副作用,所以不宜长期进补。最后,食物可烹制出各种美味佳肴,而药物则大多难以下咽,所以在人的感官上,更容易接受食补。

食补固然有很多好处,但食物却并不能代替药物。事实上,食物在滋补身体以及治疗轻微的症状时确实是优于药物的,但是在对急病、重病的治疗上,只通过食物来治疗是达不到治病目的的。这时只能用食物当作辅助治疗手段,而以药物治疗为主。虽然很多食物都具有药性,但是它们的药效毕竟没有办法和药物相比;虽然食物没有毒副作用,但是它只能作为预防疾病和强身健体的主要手段,而不能用来治疗已经形成的疾病。所以说,食物是不能代替药物的。而且食疗见效比较慢,有些疾病也是等不及的。

食物归经和升降沉浮

·什么是食物归经·

“食物是最好的药”是中医观点。中医对食物的认识比近代医学、营养学对食物的认识要早得多,而且不像营养学中对食物的认识那么片面和肤浅。除了食物的四气、五味与养生的关系,食物归经理论也同样表明了中医对食物调理养生的认识更加深入而科学。

所谓食物归经,指的是食物可以通过经络对人体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特殊功效,换句话说就是,食物的性能和功效对人体某些脏腑及其经络有明显选择性的特异作用,而对其他经络或脏腑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简而言之,食物归经就是把食物的功效与脏腑经络联系起来,以达到治疗作用。如生姜、桂皮能增进食欲,萝卜、西瓜能生津止渴,是因为这些食物的功效能入胃经;枸杞、猪肝能治夜盲、目昏,海蜇、茼蒿能治头晕目眩,是因为这些食物的功效能归属肝经;柿子、蜂蜜能养阴润燥、缓和咳嗽,就是因为它们能够作用到肺经;核桃仁、甜杏仁、香蕉等,既能润燥止咳,又能通利大便,则是因为这些食物可以归属肺与大肠二经。

·食物归经的中医解释·

经络学说是中医的一大创造,神奇的食物归经理论就是经络学说的一项具体应用。我们先说经络的作用。人体的生命原生物——元阴与元阳,相互作用产生了气,气通过经络将生命原物质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效能传递到脏腑,于是就有了脏腑的各种生理活动。也是缘于这一功效,经络还能起到通人体内外表里的作用——体表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通过经络反映到体表,如肺经病变,每见气喘、咳嗽;肝经病变,每见胁痛、抽搐;心经病变,每见神昏、心悸等。因此,如果我们对经络加以细心观察,就会及时发现病变症候,并对身体健康有一个整体和宏观的把握。

我们再说食物归经。如果食物能增强或减弱气在某个路径上的传递,它就能实现对某个脏腑功能的改变,这也就是“归经”了。把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和归经理论相结合,那么五味能入五脏就意味着五味可以对气在不同的路径上的传导产生影响,如酸味入肝,是因为酸味可以影响气所携带的效能向肝脏传递;苦味入心,是因为苦味可以影响气所携带的效能向心脏传递;甘味入脾,是因为甘味可以影响气所携带的效能向脾传递;辛味入肺,是因为辛味可以影响气所携带的效能向肺传递;咸味入肾,是因为咸味可以影响气所携带的效能向肾传递。

这就是为什么肺虚咳喘者宜吃百合、山药、白果、燕窝、银耳、猪肺、蛤蚧或冬虫夏草等补品,而桂圆肉、栗子、芡实、莲子、大枣等就不宜吃的原因,因为前者皆入肺经,能养肺补肺润肺,后者皆不入肺经,食之于肺无补。同样,肾虚腰痛腰酸者宜吃栗子、胡桃、芝麻、山药、桑葚、猪腰、枸杞子、杜仲等,不宜吃百合、龙眼肉、大枣、银耳、人参等,也是因为前者能入肾经而补肾壮腰,后者皆不入肾经,食之于腰酸腰痛无补。这遵循的正是食物归经理论。

食物归经理论是前人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根据食物作用于机体脏腑经络的反应而总结出来的。如梨能止咳,故归肺经;核桃仁、芝麻有健腰作用,故归肾经;酸枣仁有安神作用,故归心经;芹菜、莴苣有降血压、平肝阳作用,故归肝经;山药能止泻,故归脾经。由此可见,食物归经理论是具体指出食物对人体的效用所在,是人们对食物选择性作用的认识。

·什么是食物的升降沉浮·

除四气、五味和归经的自然特性外,食物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升降浮沉。

食物的升、降、浮、沉是指食物的4种作用趋向。在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功能活动有升有降,有浮有沉。升与降、浮与沉的相互协调平衡就构成了机体的生理过程。反之,升与降、浮与沉相互失调和不平衡又导致了机体的病理变化。如当升不升,则表现为子宫下垂、久泻脱肛、胃下垂等下陷的病症;当降不降,则可表现为呕吐、喘咳等气逆的病症;当沉不沉,则可表现为在下、在里的病症;当浮不浮,则可表现为肌闭无汗等在表的病症。而能够协调机体升降浮沉的生理活动,或具有改善、消除升降浮沉失调病症的食物,就相对地分别具有升、降、浮、沉的作用。不仅如此,利用食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还可以因势利导,有利于祛邪。

·升降沉浮与四气五味·

一般来说,食物的升降浮沉与食物的四气和五味有密切的关系,即食物的气味性质与其阴阳属性决定食物的作用趋向。

升,就是上升;降,就是下降;浮,就是外浮、发散;沉,就是下沉、潜纳,由于升和浮、降和沉这两类趋向性有一定的相似性,很难完全区分开,所以常合称为“升浮”与“沉降”。凡具有升浮特性的食物,都主上行而向外,有发汗、散寒、解表等作用;具有沉降特性的食物,都主下行而向内,有降逆、收敛、渗利、泻下等作用。

具体说,凡食性温热、食味辛甘淡的食物,其属性为阳,其作用趋向多为升浮,如姜、蒜、花椒、桃、樱桃、荜拨、肉桂等;凡食性寒凉、食味酸苦咸的食物,其属性为阴,其作用趋向多为沉降,如杏仁、梅子、莲子、冬瓜、绿豆、梨、茄子、丝瓜、黄瓜、茭白等。在常用食物中,沉降趋向的食物多于升浮趋向的食物。这是食物的四气与升降沉浮的关系。

再比如,辛能散,酸能收,苦能泻,甘能补,咸能软,淡味能渗湿。从升降沉浮角度考虑,六种味道所起的作用可分两类,一是升浮,二是沉降。就像《黄帝内经》总结的那样:“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泻为阴,咸味涌泻为阴,淡味渗泄为阳。”阳的特性是升浮,阴的特性当然就是沉降。这是五味对食性升降浮沉的影响。

·如何判断食物的升降浮沉·

(1)花叶及质轻的食物,大多能升浮,如紫苏叶、荷叶、茶花类及浮小麦等。

(2)籽实及质重的食物,大多能沉降,如栗子、胡桃仁、黑芝麻、薏苡仁、珍珠粉等。

(3)食物升降浮沉的特性,还可借助不同的烹调制作而实现。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以脏补脏”说

·什么是以脏补脏理论·

以脏补脏是指用动物的脏器来补养人体相应的脏腑器官,或治疗人体相应脏腑器官的病变,又称以形治形、以形补形、以脏治脏、脏器疗法等。如用猪肝、羊肝来补肝明目;用猪肾来补肾益肾;用胎盘治疗贫血体弱;用猪蹄筋骨及蹄爪治疗手足无力、颤抖之患者等。

以脏补脏理论与其他性能理论一样,也是前人在长期的医疗保健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早在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兼养生学家孙思邈就发现,动物的内脏和人体的内脏无论在组织形态还是在生理功能上都十分相似。他在所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中详细而系统地列述了大量动物脏器的主治功效,例如肾主骨,他就利用羊骨粥来治疗肾虚怕冷。男子阳痿,多责之命门火衰、肾阳不足,他就运用鹿肾医治阳痿。肝开窍于目,他就以羊肝来治疗夜盲症。夜盲,欧洲在1684年维布利格斯始报告一例,直至1923年日本人毛利氏才用鸡肝和鳗鱼来治疗夜盲症,这较之孙氏要晚1200多年。

自孙思邈以后,许多医学家又发展了“以脏补脏”的具体运用,很多重要的医学著作中都记载了行之有效的“以脏补脏”疗法。宋《太平圣惠方》有用羊肺羹治疗消渴病的记载,《圣济总录》有用羊肾羹治疗下元虚冷的记载。元《饮膳正要》介绍了用牛肉脯治疗脾胃久冷,不思饮食的方法。明代李时珍主张“以骨入骨,以髓补髓”。清朝王孟英介绍了以猪大肠配合槐花治疗痔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以脏补脏”的理论被运用得越来越广泛,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例如,采取新鲜或冷冻的健康牛羊肝脏加工制成的肝浸膏,治疗肝病及各类贫血。将猪胃黏膜加工制成的胃膜素,有保护人的胃黏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用动物睾丸制成的睾丸片,可治性功能减退症。采用猪、牛、羊的胎盘制成的胚宝片,对神经衰弱、发育不良者均宜服食。也有用动物内脏提取的多酶片,内含淀粉酶、胰酶、胃蛋白酶等,治疗因消化酶缺乏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更有从动物的内分泌腺中提取出的促性腺素、促皮质素、雌激素、雄激素、甲状腺素、胰岛素等,研制成各种激素类制剂,治疗内分泌功能低下症。一些民间医生会采用新鲜猪胰脏治疗糖尿病等。所有这些,都是对古代“以脏补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运用,并逐渐揭示和证实了“以脏补脏”学说的科学道理。

·吃什么绝对能补什么吗·

“以脏补脏”理论有它的科学性,但也不是绝对的。比如,孙思邈曾用猪肝治疗夜盲症,于是,很多视力不好的人就对动物肝脏情有独钟。这是不对的,任何事情我们都应该辩证地看。以肝脏养眼就不适合高脂血症患者。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胆固醇,这对高脂血症患者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有,有些肾结石引起肾绞痛的患者,以为多吃动物肾脏可以将肾结石消掉,或者能增强肾功能,这也是不可取的。这种误补不仅不能消除结石,反而会促使结石增大或增加结石复发的危险性,甚至会造成严重的肾积水、肾功能丧失。

再比如,根据“以脏补脏”的理论,猪脑就可起到补益大脑的作用。可是,这一点却不适合老年人。老年人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高血脂、动脉硬化等问题,过多食用猪脑会加重病情,甚至诱发中风等疾病。其实老年朋友在补脑时可以选择核桃、黑芝麻、鱼肉等食物来代替猪脑。

还有些性欲低下、性功能障碍等疾病的患者以为常食用动物睾丸、麻雀肉等势必对改善病情有所帮助。也有一些餐馆热捧“牛鞭汤”“羊鞭汤”的滋阴壮阳功效,甚至宣称可以治疗性欲低下、性功能障碍等疾病。其实不然,动物鞭类以及睾丸均为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食物,持续食用此类食物,对增强性欲和改善性生活有一定的帮助。但是一味依靠多吃动物鞭类及睾丸,并不能起到治疗的作用。

从动物器官功用考虑,这就很好理解了。我们知道动物的肝、肾和我们人类的一样,是解毒排毒的主要器官,无论是外来的还是体内产生的各种毒素,绝大多数要经肝、肾处理后转化为无毒、低毒物质或溶解度大的物质,再随胆汁到达肠道或经血液循环到肾脏,随粪便或尿液排出体外,鉴于此,我们切不可长期大量摄入此类食物。

有专家也称,并非所有的动物脏器都可以用来补养人体的脏器,特别是一些动物的腺体和淋巴组织,如猪的肾上腺、甲状腺等,或对人体有明显的损害,或有比较严格的剂量限制,均不可作为食物使用。而且,由于人体的病症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治疗和食疗方法也不尽相同,“以脏补脏”不能机械地理解,更不能滥用,否则会有损健康。

所以,对于“以脏补脏”理论,我们在具体应用于日常饮食时,一定要根据其特点和人体脏腑器官的具体情况来考虑,切忌不分青红皂白地胡吃乱吃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