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五经之管辖,六艺之吼吟

战国初期

作者介绍

孔子(前552或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后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先世是宋国的大臣,后迁于鲁,但孔子出生时家境已衰落。他父亲孔纥,又名叔梁纥,曾做过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宰,本身属于贵族阶级下层的“士”。他的母亲姓颜,名叫征在。孔子早年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十分熟悉六艺,加上孔子天资聪明,谦虚好学,因此学识日进。孔子30岁时,他的博学举世闻名,并且开始招收门徒。传授古代文化典籍。孔子早年在鲁国执政季氏手下担任管理仓储、牛羊的小官,都能恪尽职守。后因鲁国内乱,旅居齐国,后又回鲁国收徒讲学,门下弟子达三千之众。50岁后,一度被鲁国国君委以官职,做到司寇,主管鲁国的司法工作。但由于他的主张与当政的季氏等三家大夫产生了矛盾,被迫离开鲁国。此后,孔子为了推行自己的政治思想,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蔡、楚等诸侯国,并在卫国、陈国停留了较长的时间,但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贤明君主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奔走于各国期间,孔子仍坚持不懈地进行治学和教育,留下了很多著名的言论。公元前484年,浪迹约40年的孔子重返鲁国,此后他一边继续讲学,一边整理文化典籍,对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典籍进行删订,编成最后的定本。孔子晚年生活屡遭不幸,独子孔鲤、得意门生颜渊和子路都先他而去世。公元前479年孔子病逝于家中,弟子们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葬礼。然而终其一生,他没有为自己著书立说。他逝世之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其平日的言传身教收集整理,编辑成《论语》。

孔子像

背景提示

春秋时期,是一个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的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奴隶和自由民的反抗斗争不断,一些主要大国,在争霸的形势下,为了顺应社会变革的潮流,都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社会变革的结果是:诸侯的逐渐崛起和周王室的日益衰落,一些大国尽力发展自己的实力,出现了旷日持久、错综复杂的“大国争霸”局面。这个时期各诸侯之间兼并争霸战争以及相互交往的频繁,构成了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

名著概要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全书总共20篇,计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尧曰》等,篇名取篇首的前两三字为题,无意义。全书言简意赅,古朴生动,既富于启发性、哲理性,又幽默诙谐,口语化,体现出语录体散文的独特魅力。

孔子杏林讲学图 明

《论语》的核心是仁的精神和境界。而在《论语》中对“仁”这个概念作了多角度的阐释,一是“仁者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三是“仁者人也”。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仁”的最简单表述就是“爱人”,即对人尊重和有同情心。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想达到“仁”的标准,就必须“克己复礼”,通过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以提高道德水平,从而符合礼的要求。孔子将“仁”看作道德的最高准则,也是道德的主体。孔子还提到很多其他道德名目,如:忠、孝、义、信、廉等。但他认为这些都是局部性的东西,能做到某项或几项,值得肯定,但还不能算是达到“仁”。孔子把求仁看作是人生的根本原则。他认为,礼和乐固然能陶冶性情,加强修养,但一个人能否成为品质高尚的君子,关键还在于他能否自觉地按照“仁”的要求去进行实践活动。孔子反对“过”和“不及”,以中庸为至德,对人处事常采取“无可无不可”的态度,但在求仁行义问题上,他认为求仁或违仁是君子与小人的分水岭,有志之士应当为实现崇高的道德理想而奋斗。

经典摘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作品评价

《论语》在汉代就是学者的必读之书,到南宋时,理学家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到了明清两朝,规定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题目必须从四书中选取,因而当时的读书人把《论语》奉为“圣典”。《论语》不仅影响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且很早就流传到海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著作,在世界范围内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诚可谓东方的“圣经”。

孔子把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贯彻到政治领域,提出“仁政”的学说。他希望统治者“节用以爱人,使民以时”,反对对人民过分剥削压榨,而提出富民惠民的主张。他又希望统治者“为政以德”,反对一味使用严刑峻法,而要先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以身作则,通过道德感化搞好政治。综观《论语》,孔子以德治天下的决心和构想昭然可见。在礼崩乐坏的春秋乱世,孔子的德治主义自然是四处碰壁,但孔子并不因此而改变初衷。

在天道观上,孔子不否认天命鬼神的存在,但又对其持怀疑态度,主张“敬鬼神而远之”。相对天命而言,孔子更加注重人事,强调人的主观努力,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地位。

孔子向国君阐述礼乐之道

孔子重义轻利,但并非一概否定功利。他重视公利,主张见利思义,旨在谴责见利忘义、为谋私利而不择手段的行为,要人们追求合乎正道的利益。孔子的义利观,有义利相分的倾向,也有义利并重的倾向。

与从政事业相比较,孔子一生在教育领域取得的成就就要大得多。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向平民普及文化教育的人。他不但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而且还创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提出“因材施教”,重视启发式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阅读指导

阅读《论语》一书,关键是在于读者的出发点。这里所提出只是可供选择的版本。自《论语》成书以来,最有代表性的是三国·魏·何晏的《论语集解》、南朝·皇侃的《论语义疏》、北宋·邢昺的《论语注疏》、南宋·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清·刘宝楠的《论语正义》,还有近人杨树达的《论语疏证》、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孔门弟子守丧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