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全书(彩图精装)
- 常学辉
- 1169字
- 2024-12-22 12:17:48
第二篇 欲与天地同寿,养生从春天做起
第1章 立春到谷雨,春天的六份厚礼
几乎人人都知道,春季从立春开始,历经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共6个节气。然而,却很少有人真正全面地了解它们。要知道,这六个节气并不是被偶然“冠名”的,它们的由来、各自的气象特点、养生和保健的宜忌等,都属于天地运行规律的一部分。掌握了它们的变化规律,选择顺应它们要求的保养方式,我们便可以轻松实现春季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
岁首开年春意满,立春养“生”最重要
立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4日,“立”为开始之意,立春就是春天的开始,表明严冬已经过去,万物复苏的春季来临。立春过后,气温开始回升,白天渐长,降水也趋于增多。
在立春时节的养生,要着眼于“生”字,春季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季节,其实人的身体与大自然是相通的,春季也是人体阳气生发的季节,此时的养生重点就是养好人体的阳气,让它生发起来,使新陈代谢从冬天恢复过来,尽快适应春天的气候,得以正常运行。
立春气温回升较慢,“春捂”很重要
按自然界的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因此,在春季养生方面就要注意养肝,戒暴怒,忌忧郁,做到开朗乐观,心境平和,使肝气得以生发,达到养肝护肝之目的。
立春是春季刚刚开始,寒冬已过,但气温回升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春捂”非常重要,不要急于脱掉厚重的冬衣,以免疾病侵袭。
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老老恒言》亦云:“春冻半泮,下体宁过于暖,上体无妨略减,所以养阳之生气。”
在饮食方面,应考虑这一节气阳气初生的特点,多吃辛甘发散之品,不宜食酸收之味。
甘
红枣
辛
大葱
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可以多选择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食品。
立春养生中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防病保健,初春时节,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细菌、病毒也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在此时发生。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首先要消灭传染源;其次是要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还要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春回地暖草如丝,雨水养生重“脾胃”
雨水是一年的第二个节气,在每年的2月18日前后。雨水以后,冰雪开始融化,雨量开始增多,空气湿润,气温也逐渐回暖。
雨水时节,在养生方面最需要强调的是“调养脾胃”。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对于人体健康长寿来说至关重要。为什么说雨水节气时要注意调养脾胃呢?这还是要从中医的五行学说讲起。
春雨润无声
在五行学说里面,肝属木。木性可曲可直,条顺畅达,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而脾(胃)属土,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又有消化水谷,运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效。总之,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在病理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按照五行的生克理论,木克土,即肝木过旺克伐脾土。也就是说,如果肝木疏泄太过,脾胃就会气虚;若肝气郁结太甚,脾胃则因之气滞。所以,春季养生既要注意养护肝木的生发之机,又要注意不要生发太过而伤及脾胃。
荠菜
荸荠
调养脾胃最重要的就是要从调整日常生活习惯做起:春季气候转暖,又多风干燥,应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比较适合春天的食物包括韭菜、香椿、百合、豌豆苗、茼蒿、荠菜、春笋、山药、藕、芋头、萝卜、荸荠、甘蔗等。
神州大地待惊雷,惊蛰养生依体质
惊蛰,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6日左右。俗话说“春雷一响,惊醒万物”。惊蛰时节,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农耕期,有谚语云:“雷打惊蛰谷米贱,惊蛰闻雷米如泥”。这是说惊蛰日或惊蛰日后如果听到雷声,就预兆这一年风调雨顺,会是个好年景。
“蛰”是藏的意思,此时天气回暖,春雷开始震响,惊蛰的意思就是,春雷响起,蛰伏的动物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开始出来活动了
关于惊蛰时的养生,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调养。这里所谓“体质差异”,实际上是指体质养生中因人养生的一个方面。在生长发育和衰老过程中,人体由于受先天和后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心理、生理功能上的相对稳定特征,这种特征往往又决定着机体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因此在养生中要视个人体质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但是,由于外界环境、自身生活状态是不断改变的,一个人的体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采取正确的养生方法,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可以逐渐纠正体质上的偏颇,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一般来说,在惊蛰节气,阴虚体质、阳虚体质、血瘀体质和痰湿体质四类人群应格外注意保养。
1.阴虚体质
这种体质的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养生方法:阴虚体质多阴虚火旺,性情急躁,心烦易怒,这种类型的人应多修身养性,加强自我涵养,培养个人冷静沉着处事的能力;这种体质的人多畏热喜寒,应选择环境安静、坐北朝南的房子;在饮食上,阴虚体质的人应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少食燥烈辛辣之品。
2.阳虚体质
此种体质的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清长,大便时稀。
养生方法:阳气不足的人情绪波动也比较大,因此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多参加有益的社交活动;阳虚体质的人畏寒喜暖,冬季要注意保暖,春夏则应多晒太阳,每次至少15~20分钟;在饮食方面,这种类型的人应多吃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壮阳食物。
3.血瘀体质
血瘀体质之人多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
养生方法:血瘀体质的人应多做有助气血运行的运动项目,如交谊舞、太极拳、保健按摩等;此种体质的人多有气郁之症,因此培养乐观情绪很重要,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有利于血瘀体质的改变;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姑、醋等,山楂粥和花生粥是很好的选择。
4.痰湿体质
这类体质的人的特征是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
养生方法:痰湿之人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散步、慢跑等活动,通过运动紧实皮肤;饮食方面应多食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紫菜、 海蜇、荸荠、白果、枇杷、大枣、薏苡仁、红小豆等,少食肥甘厚味之食,少饮酒类等饮品,且每餐不宜过饱。
春来遍是桃花水,春分养生调阴阳
每年的3月21日左右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半球昼夜相等。春分一到,雨水明显增多,全国平均地温已达0℃以上。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已进入春季生长阶段,早稻也开始播种,正是春意融融的好季节。
明媚的春光唤醒人们的自我意识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所以人们在这个节气的养生保健也要注意保持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的不协调,可导致体内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状态出现,并因此导致早衰和疾病的发生。而一些非感染性疾病都与人体元素平衡失调有关。如心血管病和癌症的发生,都与体内物质交换平衡失调密切相关。平衡保健理论研究认为,根据人不同的生理特点,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维持体内各种元素的平衡,会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关于保持人体阴阳平衡的方法,《黄帝内经·素问》中谈道:“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也就是说,虚则补,实则泄。如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填精、生津为补虚;解表、清热、利水、泻下、祛寒、去风、燥湿等则可视为泻实。无论补或泻,都应坚持调整阴阳,获得机体平衡的原则。
四季养生小贴士
春分之时,天地阴阳交合,万物新生,人们可以适当地晚睡早起,在庭院散步,抒发情绪,保养生机。春季也是高血压病多发的季节,易发眩晕、失眠等症,所以人们应该继续秉承“春捂秋冻”的原则,不可骤减衣物,运动出汗后要及时回到室内,换下汗湿衣物。
佳节清明桃李笑,此时养生“补”为道
每年的4月5日或6日为清明节气。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这个节气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是中国人一个很重要的日子。
清明时节全家外出踏青是养生健身的不二选择
对于养生来说,清明时节基本上不会有寒流出现了,即使会出现几天的“倒春寒”现象,但气温的大趋势是在升高的。清明前后,比较显著的气候特点是多雨,天气比较阴凉,养生重点应该放在补肾、调节阴阳虚亢等方面。
谷雨青梅口中香,内外环境须统一
每年的4月20日前后为谷雨时节。谷雨,有“雨水生百谷”之意,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以后,气温回升速度加快,雨量开始增多,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农业生产也进入到繁忙的时期。
谷雨时节正是中华大地的农忙季节
此时虽然气温回升较快,天气不再寒冷,还是由于雨量较多,早晚还是较凉,因此,早晚出门时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
在饮食方面,这个节气应该多吃一些有滋阴养胃、降压降脂、抗菌消炎、清热解毒、祛除风湿、温补养血等功效的食物,例如菊花鳝鱼、草菇豆腐羹、生地鸭蛋汤等。
四季养生小贴士
过敏体质的人,在谷雨时节应重点防花粉过敏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此时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避免与过敏源接触。在饮食上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出现过敏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