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草纲目》中药养生速查全书(彩图精装)
- 张彩山
- 766字
- 2024-11-04 17:50:56
利水渗湿药
【概念】
在中医药理论中凡能渗泄水湿,通利水道,治疗水湿内停病证的药物,称利水渗湿药。
【功效】
利水渗湿药味多甘淡,主归小肠、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利尿通淋等功效。
【药理作用】
中医科学研究证明,利水渗湿药主要具有利胆保肝,利尿,降血脂,调节免疫功能,抗肿瘤,抗病原体作用。
【适用范围】
利水渗湿药主要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泄泻、黄疸,淋证、湿疮、带下、湿温等水湿所导致的各种病证。对现代医学称谓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肝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妊娠水肿、心源性水肿、内分泌失调性水肿,膀胱炎、尿道炎、肾盂肾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结石等有治疗作用,部分药物用于治疗高血脂、癌症等。
【药物分类】
根据药物作用特点以及临床应用不同,利水渗湿药分为利尿通淋药、利水消肿药和利湿退黄药三类。
利水消肿药性味甘淡平或微寒。淡能渗泄水湿,服药后能使水肿消退,小便畅利,因此具有利水消肿作用。主要用于水湿内停的小便不利,水肿,以及痰饮、泄泻等证。中医药方常用的利水消肿药有猪苓、茯苓、泽泻、薏苡仁、玉米须、冬瓜皮、荠菜、葫芦、香加皮、枳子、蝼蛄、泽漆、萱草根、赤小豆等。
利湿退黄药性味多苦寒,属脾、肝、胃、胆经。苦寒能清泄湿热,因此以利湿退黄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湿热黄疸、症见目黄、小便黄、身黄等。部分药物还可以治湿疮痈肿等证。临证可根据阳黄、阴黄的湿热、寒湿偏重不同,选择适当药物配伍治疗。中医药方常用的利湿退黄药有金钱草、茵陈、虎杖、珍珠草、垂盆草、地耳草、水飞蓟、鸡骨草等。
利尿通淋药性味多苦寒,或甘淡寒。苦能降泄,寒能清热,走下焦,尤能清利下焦湿热,因此具有利尿通淋的作用,主要用于小便短赤,热淋,石淋,血淋以及膏淋等证。中医药方常用的利尿通淋药有滑石、车前子、通草、木通、地肤子、瞿麦、冬葵果、石韦、海金沙、灯芯草等。
利水消肿药
茯 苓 学名:Poriacocos(Schw.)Wolf
PORIA Fuling
【茯 苓】
别名:茯菟,茯灵,僚苓,松薯,松苓,松木薯。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茯苓:“胸胁逆气,忧患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科 属】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地理分布】松树根上多有野生。分布于河南、吉林、安徽、浙江、湖北、广西、福建、台湾、贵州、四川、云南。
【采收加工】野生茯苓一般于7月至第二年3月间采挖,人工培植者通常栽后8~10个月成熟时采挖,挖出后除去泥沙,堆起“发汗”后,摊开晾至干燥,再“发汗”,反复数次到出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使用。
【药理作用】抗肝损伤;利尿;抗胃溃疡;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等。
【化学成分】萜类:茯苓酸,土特酸,齿孔酸,松苓酸,松苓新酸等;有机酸类:十一酸,辛酸,月桂酸,十二酸,棕榈酸等;其他:麦角甾醇,树胶,甲壳质,蛋白质,脂肪,甾醇,右旋葡萄糖,卵磷脂等;多糖类:茯苓次聚糖,β-茯苓聚糖等。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心、肺、肾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宁心,健脾。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便溏泄泻,脾虚食少,惊悸失眠,心神不安。
本草药方
1. 主治:阴疽久不成脓,及成脓而不溃,溃而不敛。
茯苓、白芍、白术、熟地黄各8g,黄芪30g,当归20g,川芎、人参、木瓜、牛膝、甘草各5g,附子、肉桂各2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白带多,包括子宫癌所致的白带。
茯苓15g,山药、白术各30g,海螵蛸12g,黄芩、柴胡、紫参各10g,肉桂6g,花椒目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带下色白及呈米泔水样。
茯苓、猪苓、生白术各12g,半枝莲、土茯苓、白毛藤各30g,党参、黄芪各15g,炙没药、炙乳香、薏苡仁、墓头回各8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药膳养生
茯苓糕
茯苓粉、芝麻粉、糯米粉、豆浆、白糖粉、植物油各适量。白糖粉加豆浆、植物油搅拌成糊状,加茯苓粉、糕粉、芝麻粉和匀,搓糕,上盘压糕后蒸熟,冷却,切片烘烤收糕。健脾益气,安神宁心。对小儿脾失健运,消化不良,大便溏泻,心悸失眠,神志不安等症均有疗效。
茯苓梅花银耳
茯苓20g,鸽蛋20个,银耳50g,调料适量。茯苓研粉,兑60毫升水,用砂锅煮20分钟,银耳温水发好待用;鸽蛋打入抹好奶油的梅花模子内,银耳镶在鸽蛋上,蒸1~2分钟,取出放盘内待用;锅烧热放油,加鸡汤、茯苓汁,调匀煮沸,勾芡并加入鸡油,淋于盘中呈梅花状之银耳上。佐餐食。除湿健脾,补心安神。适用于脾虚湿困,心悸失眠的水肿胀满,痰饮咳嗽,食少脘闷,久病体弱,大便溏泻患者。
猪 苓 学名:Grifola umbellata(Pers.)Pilat
POLYPORUS Zhuling
【猪 苓】
别名:猪茯苓,地乌桃,猪屎苓,野猪食,野猪粪。
◎《本草纲目》记载猪苓:“开腠理,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治肿,小便不利。”
【科 属】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地理分布】林中树根旁地上或腐木桩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河北、辽宁、山西、陕西、河南、四川、贵州、甘肃、湖北、云南。
【采收加工】春、秋季节采挖,除去泥沙,干燥。
【药理作用】增强免疫功能;利尿;抗肝损伤;抗肿瘤;抗菌等。
【化学成分】麦角甾醇,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生物素,α-羟基-甘四碳酸,粗蛋白,猪苓聚糖Ⅰ。
【性味归经】甘、淡,平。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泄泻,水肿,淋浊,带下。
本草药方
1. 主治:泌尿系结石。
猪苓10g,金钱草、丹参、滑石各30g,连翘20g,白茅根、赤芍、海金沙、牛膝各1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天2剂。结石久不下移加桃仁、皂角刺、三棱、莪术各10g;疼痛剧烈加乌药、川楝子各10g,乳香、没药各5g。
2. 主治:泌尿系结石。
猪苓、石韦、车前子、黑豆各30g,木贼60g,萹蓄、赤茯苓、泽泻各20g,附子、王不留行、木通各10g,酒炒大黄、甘草各5g,肉桂2g,胡桃仁5枚(生食服)。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肾积水。
猪苓、滑石、泽泻、茯苓、阿胶各8g,甘草5g,金钱草30g,牛膝18g,车前子15g,续断12g,甘草6g。煎服法同1。每天1剂。气虚加党参、黄芪各20g;腰痛加元胡15g;小便混浊加萆薢15g。
4. 主治:妊娠从脚上至腹肿,小便不利,微渴引饮。
猪苓250g,末,以熟水服方寸匕,日3服。
5. 主治:呕吐而病在膈上,思水者。
猪苓、茯苓、白术各等份。上3味,杵为末,饮服10g,每日3服。
6. 主治:年壮气盛,梦遗白浊。
半夏50g,猪苓50g。上半夏锉如豆大,猪苓为末。先将半夏炒令黄色,不令焦,地上去火毒半日,取半夏为末;以一半猪苓末调匀和丸,如桐子大,更用余猪苓末拌丸,使干,入不油砂瓶中养之。每服40丸,空心温酒盐汤下,于申未间冷酒下。
7. 主治:肠胃寒湿,嗜卧不食。
猪苓(去黑皮)15g,肉豆蔻2枚,黄柏(去粗皮,炙)0.3g。上3味捣罗为末,米饮和丸,如绿豆大,每服10丸,食前热水下。
药膳养生
双苓鲤鱼汤
猪苓、茯苓各30g,鲤鱼一条。将鲤鱼去鳃、鳞及肠肚脏杂,治净,用油煸其表面使呈黄色,加入调料及猪苓、茯苓,加水没过药,鱼,文火慢炖约30分钟。吃鱼喝汤。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孕妇子肿。
薏 苡 学名:Coix lacryma-jobi L. var.ma-yuen(Roman.)Stapf
SEMEN COICIS Yiyiren
【薏苡仁】
别名:薏米,米仁,薏仁,苡仁,玉秣,草珠子,六谷米,药玉米,蓼茶子,益米。
◎《本草纲目》记载薏苡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利小便,治热淋。”
【科 属】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
【地理分布】野生于荒野、屋旁、溪涧、河边或阴湿山谷中。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再晒干,除去黄褐色种皮、外壳以及杂质,收集种仁。
【药理作用】镇痛,抗炎;解热;抗肿瘤;抑制骨骼肌收缩;低浓度收缩血管,高浓度扩张血管;增强免疫功能;降血糖;低浓度增强心肌收缩力;诱发排卵等。
【化学成分】脂肪油类:硬脂酸甘油酯,棕榈酸甘油酯,亚油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氨基酸类:亮氨酸,精氨酸,赖氨酸,酪氨酸等;多糖类:薏苡多糖A、薏苡多糖B、薏苡多糖C,淀粉,中性葡聚糖1-7等;其他:薏苡素,薏苡仁酯,维生素B1,阿魏酰豆甾醇,腺苷,钙、磷、铁等无机元素。
【性味归经】甘、淡,凉。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除痹止泻,健脾渗湿,清热排脓。用于水肿,脚气,湿痹拘挛,小便不利,肺痈,脾虚泄泻,扁平疣,肠痈。
本草药方
1. 主治:麦粒肿症。
薏苡仁30g,金银花20g,当归、蒲公英、陈皮、川芎、甘草各10g,大黄、栀子各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分早晚两次服,每天1剂。每天煎药时取适量药液先熏洗患处1次,效果更佳。
2. 主治:春季结膜炎。
薏苡仁、连翘、苍术、乌梅各等份。一同研制成细末,每服5g,每天2次。
3. 主治:鼻渊炎。
薏苡仁30g,甘草15g,芦根20g,冬瓜仁15g,桔梗、桃仁各10g。煎服法同1。每天1剂。脓涕多者加入野菊花、金银花各20g;头痛重者加生石膏60g(先煎),白芷10g(后下);鼻塞重者加石菖蒲10g;涕中有血者加栀子10g。
药膳养生
薏仁粳米粥
薏仁粉30g,粳米50g。薏仁粉与陈仓米,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煮稀粥。早晚餐顿服。8天为1疗程。适用于老年性浮肿,脾虚腹泻,筋脉拘挛,风湿痹痛,肺痈,白带过多等症。
薏苡仁粥
薏苡仁40g,冬麻子15g。水研冬麻子取汁,薏苡仁捣碎,放入砂锅内,加水煮粥,空腹食。润肠通便,祛风利湿,言语謇涩。
泽 泻 学名:Alisma orientalis(Sam.)Juzep.
RHIZOMA ALISMATIS Zexie
【泽 泻】
别名:水泻,芒芋,鹄泻,禹孙。
◎《本草纲目》记载泽泻:“渗湿热,行痰饮,止呕吐、泻痢、疝痛、脚气。”
【科 属】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
【地理分布】野生于河湾、湖泊、水塘浅水带,溪流,沼泽、低洼湿地也有分布或栽培。分布于华东、东北、西南以及河北、河南、新疆等地。
【采收加工】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干燥,洗净,除去须根以及粗皮。
【药理作用】利尿;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抗炎;抗脂肪肝;降血糖,松弛血管平滑肌,增加冠脉血流量等。
【化学成分】萜类:泽泻醇A,乙酸乙酯,泽泻醇,泽泻醇B等;氨基酸:丙氨酸,l-天门冬酰胺,乙酰丙氨酸等;有机酸:硬脂酸,棕榈酸,油酸,亚麻酸等;糖类:D-果糖,D-葡萄糖,D-蔗糖;无机元素:钙,钡,锌,钾,锶等;其他:糖、醛,胆碱等。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湿热,利小便。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泄泻尿少,热淋涩痛,痰饮眩晕;高血脂症。
本草药方
1. 主治:胃肠神经官能症,胸腹部气窜痛,胀满不适。
泽泻、半夏、枳实、石菖蒲、茯苓、赤芍各10g,甘草、广木香、胆南星、肉桂、竹茹、生姜各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均匀调兑。分服,每天2剂。
2. 主治:急性肠炎,腹痛腹泻,恶寒,发热,恶心呕吐。
泽泻、猪苓、苍术、车前子、白术、厚朴、白芍、陈皮各10g,茯苓1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呕吐加竹茹、半夏各10g;湿热加葛根15g,黄连、黄芩各9g;寒湿加防风、荆芥、藿香各10g;暑湿加香薷、扁豆花各10g,六一散10g;食滞加山楂、莱菔子、神曲各10g。
3. 主治:肠炎。
泽泻、神曲、山楂、陈皮、麦芽、茯苓、白术各10g,厚朴、半夏、藿香、苍术、甘草各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药膳养生
泽泻茯苓鸡
泽泻60g,母鸡1只,茯苓60g,黄酒适量。将鸡洗净,茯苓、泽泻、黄酒入鸡腹内,鸡背朝下,小火炖2小时,去浮油,淡食,每次4汤匙鸡汁,鸡油蘸酱油吃。5天吃完。利水消肿,补益安神。适用于肝硬化病久虚弱而有腹水者。
泽泻茶
泽泻15g。煎汤。代茶饮。适用于阴茎勃起不倒,昼伏夜起,胀痛难眠,肾阴亏损,相火亢盛的病症。
冬 瓜 学名:Benincasa hispida(Thund.)Cogn.
EXOCARPIUM BENINCASAE Dongguapi
【冬瓜皮】
别名:白瓜皮,白冬瓜皮。
◎《本草纲目》记载冬瓜皮:“主驴马汗入疮肿痛,阴干为末涂之,又主折伤损痛。”
【科 属】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干燥外层果皮。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食用冬瓜的时候,洗净,削取外层果皮,晒干。
【药理作用】利尿。
【化学成分】胆甾醇类化合物:25-双烯醇,24-乙基胆甾-7,24-乙基胆甾-7-烯醇等;萜类:异蔷薇烯醇醋酸酯,β-黏霉烯醇,西米杜鹃醇,葫芦烷-5,24-双烯醇等;挥发油类;正己醛,E-2-己烯醛,2,5-二甲基吡秦,α-甲基吡嗪等;其他:维生素C,木脂素,纤维素等。
【性味归经】甘,凉。归脾、小肠经。
【功能主治】利尿消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暑热口渴,小便短赤。
本草药方
1. 主治:急性阑尾炎。
冬瓜仁、败酱草各28g,白花蛇舌草115g,牡丹皮15g,大黄、桃仁各1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急性阑尾炎。
冬瓜仁、败酱草、金银花各20g,蒲公英、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各30g,芒硝、桃仁、大黄、牡丹皮各10g,生甘草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天1剂。
3. 主治:急性阑尾炎。
冬瓜子、蒲公英、金银花各60g,红藤30g,广木香、生大黄各1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天1剂。湿盛舌苔腻加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各20g;气滞加川楝子、枳壳各10g;热盛便秘加芒硝10g;合并脓肿加桃仁、桔梗、败酱草、红花各10g;病情重者,每天2剂。
药膳养生
冬瓜汤
冬瓜(连皮)适量,洗净切薄,加水煮熟,放入食盐调味,饮汤食瓜。健脾行水。适用于脾虚,肤色淡黄,少气懒言,皮薄光亮,大便溏薄等症。
冬瓜粳米粥
粳米130g。冬瓜(连皮)100g,新鲜连皮冬瓜洗净切块,粳米加水煮至瓜烂米熟汤稠为佳。调料适量,每天上、下午,随意食用。止咳平喘,利水消肿。适用于小便不利,慢性肾炎,水肿胀满,肥胖症,肝硬化腹水,肺热咳嗽,痰喘等症。
冬瓜皮蚕豆汤
冬瓜皮60g,蚕豆50g。一同煮汤,调味,饮汤食豆。利水消肿,健脾化湿。适用于脾虚水停,按动深陷,全身悉肿,身体重倦,小便不利,胸闷纳呆等症。
玉蜀黍 学名:Zea mays L.
STIGMATA MAYDIS Yumixu
【玉米须】
别名:玉麦须,玉署黍蕊,棒子毛。
◎《全国中草药汇编》记载玉米须:“利尿消肿,平肝利胆。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糖尿病,慢性副鼻窦炎,尿路结石,胆结石,并预防习惯性流产。”
【科 属】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干燥花柱以及柱头。【地理分布】全国各地都有栽培。
【采收加工】玉米上浆时即可采收,但常在秋后剥取玉米时收集。除去杂质,鲜用或者晒干生用。
【药理作用】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利尿;降血糖;降血压等。
【化学成分】脂肪油2.5%,树胶类物质3.8%,挥发油0.12%,苦味糖苷1.15%,树脂2.7%,皂苷3.18%,生物碱0.05%;其他:维生素C,隐黄质,泛酸,肌醇,硝酸,谷甾醇等。
【性味归经】甘,平。归膀胱、肝、胆经。
【功能主治】利湿退黄,利水消肿。用于黄疸,水肿。
本草药方
1. 主治:慢性胆囊炎。
玉米须58g,茵陈30g,郁金、栀子各15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天1剂。
2. 主治:胆结石。
玉米须20g,茵陈26g,虎杖30g,木香、黄芩、郁金各1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3. 主治:胆道残余结石。
玉米须、白花蛇舌草、大叶金钱草各30g,虎杖22g,郁金、枳壳各12g,木香、鸡内金各8g,大黄5g(后下)。煎服法同1。每天1剂。
4. 主治:肾病综合征。
玉米须30g,白茅根15g,薏苡仁12g,菊花、夏枯草、冬瓜皮、车前草各5g,大腹皮、茯苓皮、苍术各5g。煎服法同1。每天1剂。
5. 主治:肾病综合征。
玉米须90g,氯化钾(分2次冲服)1g。玉米须水煎,去渣,分2次冲服氯化钾。每天1剂。
药膳养生
养血生津玉米须龟
玉米须100g,乌龟1只,调料适量。去头爪、内脏,洗净;玉米须洗净,放入纱布袋,扎口;二者一起放入锅内,加姜、葱、黄酒、清水适量,大火烧沸后,转小火炖熟。食肉饮汤。滋阴平肝,养血生津。适用于糖尿病,口渴神倦,及高血压等症。
玉米须茵陈汤
玉米须40g(鲜品加倍),车前草、茵陈各30g,白糖适量。茵陈、玉米须、车前草加水500毫升,浓煎去渣,加白糖调服。每服200毫升,每天4次。利胆退黄,清热祛湿。适用于湿热黄疸,身目俱黄,发热口渴,黄色鲜明,小便深黄,胆囊炎等所导致的黄疸。急性期宜多服,每天2000毫升,分4次服。
葫 芦 学名:Lagenaria siceraria(Molina)Standl.var.depressa(Ser.)Hara
FRUCTUS LAGENARIAE Hulu
【葫 芦】
别名:匏,匏瓜,瓠瓜,壶卢,葫芦瓜。
◎《本草纲目》记载葫芦:“除烦,治心热,利小肠,润心肺,治石淋。”
【科 属】为葫芦科植物葫芦的干燥果实。
【地理分布】我国各地广泛栽培。
【采收加工】秋末冬初采取成熟果实,切开,除去瓤心种子,打碎,晒干。
【药理作用】抑制胰蛋白酶活性等。
【化学成分】果实含22-脱氧葫芦苦素,22-脱氧异葫芦苦素,糖类:脂肪油,种子含蛋白质等。
【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 利水消肿。用于淋证,水肿,黄疸。
本草药方
1. 主治:急性无黄疸型病毒性肝炎。
葫芦条、白茅根各15g,鸡血藤、毛姜各6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天2剂。
2. 主治:高血脂。
茶叶3g、陈葫芦15g。一起研为细末,沸水冲泡饮用。
3. 主治:解毒通淋;治尿频、尿急、尿痛、尿血、腰痛、小便黄赤。
葫芦瓜500g,白茅根200g,白糖适量。葫芦瓜连皮切块,与白茅根水煎,加糖饮用。每天3次。
4. 主治:急性肾炎。
陈葫芦15g,青蛙(干品)2只,蝼蛄7个。微炒,研成细末或制为丸剂,以温酒送服,每次服6g,每天服3次。
5. 主治:高血压,烦热口渴,肝炎黄疸,尿路结石。
鲜葫芦捣烂绞汁,以蜂蜜调服,每服半杯至1杯,1日2次。或煮水服亦可。
6. 主治:阑尾炎。
葫芦种子30克,大血藤30克,繁缕30克,水煎分2次服。
药膳养生
葫芦粥
陈葫芦15g,粳米50g,冰糖适量。将洗净的粳米、冰糖一起放入砂锅内,加水600毫升,煮至米开时,加陈葫芦粉,煮片刻,视粥稠为度。每天2次,温热顿服,6天为1疗程。利水消肿。适用于晚期血吸虫病腹水,肾炎及心脏性水肿等。
葫芦双皮汤
葫芦壳60g,西瓜皮、冬瓜皮各30g,红枣15g。上各味加水400毫升,煎至约150毫升,去渣。服汤,每天1剂,至浮肿消退为佳。利水消肿。适用于慢性肾炎水肿。
葫芦虫笋汤
葫芦60g,虫笋30g。葫芦切成片,虫笋切成段,加水煎汤服。渗湿利尿。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
葫芦茶冰糖饮
葫芦50g,冰糖适量。上药加水3碗,煎成1碗,代茶饮。疏风宣肺止咳。适用于咳嗽痰稀,外感风寒,鼻塞流涕等症。
荠 菜 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L.)Medic.
HERBA CAPSELLAE Jicai
【荠 菜】
别名:荠,靡草,护生草,鸡心菜,净肠草,清明菜,香田荠,假水菜。
◎《本草纲目》记载荠菜:“明目益胃。”
【科 属】为十字花科植物荠菜的干燥全草。
【地理分布】原产于亚洲西南部以及欧洲;全国野生,或为栽培的常用蔬菜。
【采收加工】 3~5月采集,洗净切段,晒干后,生用。
【药理作用】小剂量缩短凝血时间,大剂量延长出血时间;兴奋子宫;抗肿瘤等。
【化学成分】氨基酸类:天冬氨酸,精氨酸等;有机酸类:酒石酸,草酸,苹果酸等;生物碱类;麦角克碱,芥子碱,胆碱等;黄酮类:山柰酚-4′-甲醚,香叶木苷,槲皮素-3-甲醚等;其他:蔗糖,山梨糖,微量元素等。
【性味归经】甘,凉。归肝、胃经。
【功能主治】明目、止血,利水消肿。用于肝热目赤、目生翳膜,水肿,血热出血。
本草药方
1. 主治:乳糜尿,腰痛,小便混浊如米泔,或夹有黏稠的血丝血块。
荠菜花、萆薢各15g,益智仁、覆盆子、菟丝子、薏苡仁、女贞子、生地黄各12g,桑螵蛸、地龙各8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兑匀,每天1剂。
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加白术、党参、黄芪各20g,升麻10g;血尿明显加白茅根、益母草、侧柏叶、茜草各10g,三七粉3g(研,冲);排尿困难,夹有血块加琥珀粉5g(研,冲)。
2. 主治:阳症水肿。
荠菜根50g,车前草50g。水煎服。
3. 主治:小儿麻疹火盛。
鲜 荠 菜50~100g(干 的40~60g),白 茅 根200~250g。水煎,可代茶长服。
药膳养生
荠菜鸡蛋汤
鲜荠菜200g,鸡蛋1个。鲜荠菜加水约600毫升,放砂锅中煮到350毫升时,打入鸡蛋,煮熟,加食盐调味。菜、蛋、汤一起食用。每天2次,30天为1个疗程。养血止血,现多用于肾结核血尿及乳糜尿等症。
荠菜煎鸡蛋
荠菜120g,鸡蛋1~2个。将荠菜切段,鸡蛋打散,同荠菜调匀,可加食盐少许,待锅中食油沸后倒入,煎熟。顿服。补益脾胃,清肝明目。适用于眩晕头痛,肝虚有热等症。
荠菜拌豆腐
荠菜250g,豆腐100g,调料适量。豆腐切成小方丁,开水烫后,捞出盛在盘内;荠菜用开水焯一下,凉后切细末,撒在豆腐上,加味精、精盐各适量拌匀,淋上香油,代菜吃。利水通淋,凉肝止血。适用内伤吐血,便血,月经过多,高血压,肾炎及乳糜尿等症。
枳 学名:Hovenia dulcis Thunb.
FRUCTUS SEU SEMEN HOVENIAE Zhijuzi
【枳椇子】
别名:木蜜,树蜜,鸡矩子,拐枣,天藤,还阳藤,鸡爪子,蜜屈律,白石木子,木珊瑚。
◎《本草纲目》记载枳椇子:“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
【科 属】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干燥成熟种子。
【地理分布】海拔2100米以下阳光充足的山坡、沟谷及路边多有野生,也常栽培于庭园内。分布于华北、华东、西南、中南以及甘肃、陕西等地。
【采收加工】10~11月果实成熟时连肉质花序轴一同摘下,晒干,取出种子。
【药理作用】降血压;抑制中枢神经;抗脂质过氧化等。
【化学成分】生物碱类:黑麦草碱,枳椇子A、枳椇子B,欧李碱等;其他:枳椇子D、枳椇子G、枳椇子H,葡萄糖,果糖,苹果酸,钾等。
【性味归经】甘、酸,平。归脾经。
【功能主治】解酒毒,利水消肿。用于醉酒,水肿。
本草药方
1. 主治:防醉。
枳椇子20g。饮酒的同时以枳椇子代茶饮。可使小便次数增多,防醉作用较为满意。
2. 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止渴。
枳椇子15g、菱角25个、猪瘦肉400g、生姜3片。菱角去外壳、洗净;枳椇子洗净、稍浸泡;猪瘦肉洗净,整块不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水量),大火煲沸后改小火煲约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饮用,当天服完。
3. 主治:酒精性脂肪肝,解毒降脂。
枳椇子10g,红花3g。先将枳椇子洗净,与红花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浸泡片刻后煎煮15分钟,过滤去渣,取汁即可。代茶频频饮用,当天服完。
药膳养生
枳粥
枳椇子30g,粳米100g。先煎枳椇子,去渣取汁,后放入米煮粥,空腹食用。解酒毒,清热除烦。适用于热病后烦热口渴,二便不利。
枳子甘蔗煲猪心肺
枳椇子30g,猪心100g,甘蔗500g,猪肺100g。将甘蔗切成小段,劈开,猪肺、猪心洗净切成小块,四者加水适量,煮汤服食。补肺润燥,补中益气。适用于肺结核咳嗽痰中带血,秋冬肺燥咳嗽等症。
枳橘皮竹茹汤
枳椇子50g,竹茹、橘皮各20g。水煎取汁。徐徐饮服。解酒除烦,和胃止呕。适用于心烦口渴,饮酒过度,呕逆不食等症。
枳蔗梨浆
枳椇子120g,甘蔗250g,梨120g。分别绞取汁液后,混匀饮用,或每服半茶杯。止咳化痰,养阴润肺。适用于咳嗽痰少,阴虚肺燥,咽喉干燥等症。
滑 石
TALCUM Huashi
【滑 石】
别名:液石,共石,脱石,番石,夕冷,脆石,画石。
◎《本草纲目》记载滑石:“疗黄疸,水肿脚气,吐血衄血,金疮出血,诸疮肿毒。”
【科 属】为硅酸盐类矿物滑石族滑石,主要化学成分为含水硅酸镁。
【地理分布】产于变质的超基性且含镁、铁很高的硅酸盐岩石和白云质石灰岩中。山西、辽宁、山东、陕西、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采收加工】采挖后,除去泥沙以及杂石。
【药理作用】保护受损皮肤;抑菌等。
【化学成分】主要成分是硅酸镁,另外还含有氧化铝等杂质。
【性味归经】甘、淡,寒。归膀胱、肺、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利尿通淋,祛湿敛疮。用于热淋,石淋,暑湿烦渴,尿热涩痛,湿热水泻;外治湿疹,湿疮,痱子。
本草药方
1. 主治:烫伤。
滑石38g,绿豆48g,黄柏18g。上药一起研磨成极细粉末,用鸡蛋清调匀,涂于患处,每天2次。
2. 主治:泄泻,肠有湿热。
滑石22g,茯苓、白芍各12g,泽泻、猪苓、葛根、木通各8g,枳壳5g,黄连2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天1剂。
3. 主治:胆石症。
滑石20g,金钱草30g,虎杖、柴胡、山楂、丹参各15g,红花、连翘、黄芩、玄明粉(冲)各10g。
煎服法同1。每天1剂。
胁痛加元胡、木香各10g,乳香、没药各5g;黄疸加茵陈、栀子、大黄各10g;热重加板蓝根、生石膏各20g;湿重加苍术、厚朴、陈皮各10g;气虚加党参、白术各10g;津少口干加沙参、麦门冬各10g。
4. 主治:牙周炎。
滑石18g,甘草3g,雄黄、冰片各2g,朱砂1g。将上味药各研为细末,混匀,装瓶备用。用牙刷蘸药刷患处2次。然后取药末30g,生蜜60g,调匀,涂于患处,早晚各1次。
5. 主治:清热生津,利水通淋。治热淋,膀胱中热,小便频数。
滑石60克,瓜蒌90克,石韦15克(去毛)上3味,捣筛为散。以大麦粥清调服1克,每日2次。
6. 主治:小便不利。
滑石、白鱼、乱发(烧)各10g,上为散,饮服3g,每日3服。
7. 主治:霍乱,湿热病,烦渴引饮,小便不通,大便泄泻等症。
滑石60g,石膏、寒水石、茯苓、泽泻、白术各30g,猪苓15g,甘草30g,肉桂9g,上9味为末,每服3~6g,姜汤或温汤蜜调下。
药膳养生
滑石麦穗粥
滑石30g研末,瞿麦穗、粳米各50g,葱白4茎,盐少量。先煎瞿麦穗,去渣,再放入米煮粥,加盐、葱,放入滑石末,煮令稀稠合宜,每天3次食。清热利湿。适用于热淋,产后小便淋沥涩痛。
滑石红糖茶
滑石12g,红糖10g。将滑石用布包扎,煎汁,去渣,加红糖再煮片刻。具有清热利湿的功能。适用于湿热面目发黄,发热口渴。右胁疼痛,小便短少深黄,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数者。
车前滑石汤
荸荠粉50克,车前草100克,滑石150克,冰糖10克。先取清水约25毫升,调化荸荠粉及冰糖。把车前草拾去杂质,清水洗净,与滑石一齐放入煮锅内,加入清水约2000毫升,先用武火煮滚后,便改为用文火煮沸15分钟,取汁冲入已调开的荸荠粉、冰糖内,搅匀,供食用。具有清热解暑,利水通淋的功效。
杠 柳 学名:Periploca sepium Bge.
CORTEX PERIPLOCAE Xiangjiapi
【香加皮】
别名:五加皮,北五加皮,杠柳皮,臭五加,山五加皮,香五加皮。
◎《四川中药志》(1960年版)记载香加皮:“强心镇痛,除风湿。治风寒湿痹,脚膝拘挛,筋骨疼痛,少量能强心。”
【科 属】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
【地理分布】平原及低山丘的沟坡、林缘、地埂或河边沙石地等处多有野生。分布于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甘肃、江苏、四川、江西、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春、秋两季挖出根部,趁鲜敲打泥土后剥下根皮,除去木心,取皮晒干后可使用。
【药理作用】升压,强心;抗炎等。
【化学成分】甾醇及其苷类:北五加皮甙A、北五加皮甙B、北五加皮甙C、北五加皮甙D、北五加皮甙E、北五加皮甙L、北五加皮甙M、北五加皮甙N,北五加皮甙S-4a、北五加皮甙S-5、北五加皮甙S-10、北五加皮甙S-4d、北五加皮甙S-6、北五加皮甙S-20,杠柳毒甙等;其他:寡糖等。
【性味归经】辛、苦,温;有毒。归肝、肾、心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强筋骨,祛风湿。对水肿,小便不利,风湿痹证均有疗效。
本草药方
主治:风湿骨痛,风火牙痛,跌打肿痛。
香加皮、花椒、石菖蒲、鸡骨香、九里香各100g,细辛16g,豆豉姜、广藿香、香附各150g,两面针、黄芩、栀子、降香各25g,小叶双眼龙16g,荆三棱、高良姜、莪术各50g,黑老虎200g,樟脑15g,薄荷脑2g,30%白酒和酒精各适量。将上细辛、黑老虎等16味捣碎以30%白酒,密封,浸泡6天,全部取出置蒸馏器中进行蒸馏,收集含醇量20%以上的蒸馏液。黄芩、栀子各以3倍量的70%酒浸渍1天,取出过滤。再将蒸馏液与浸渍液合并,混匀,以乙醇调节含醇量为65%,加入樟脑、薄荷脑搅拌溶解,过滤即得。每瓶5毫升,口服。每次服5毫升,每天服2次。亦可外用,涂擦患部。
药膳养生
豹骨酒
香加皮、当归、青皮(醋炒)、鹿茸、川芎、白芍、制草乌、木瓜、枸杞子、红花、紫草、羌活、续断、制川乌、苍术(米泔水炒)、独活、白芷、补骨脂(盐炒)、白花蛇(酒制)、杜仲(炭)、乌药、防风、牡丹皮、佛手、人参、砂仁、檀香、肉桂、豆蔻、木香、丁香各6g。豹骨、薏苡仁(麸炒)、粉萆薢、淫羊藿(羊油炙)、熟地黄、陈皮、玉竹、牛膝各80g。油松节40g,乳香(醋炒)、没药(醋炒)、红曲各20g。麝香0.2g,红糖960g,蜂蜜1.6kg,白酒17kg。将豹骨分次加水煎煮至胶尽,合并煎煮液,浓缩到黏稠状态。将乳香、没药研成细粉,麝香单研成细粉。再把薏苡仁等上味药加工成粗末,与豹骨煎液、乳香、没药、红糖、蜂蜜、白酒一同放入容器中,密封隔水煮至水沸,候冷后加入麝香粉混匀,密封静置3个月以上,过滤,药渣压榨,过滤。合并两次过滤液,静置两天,再过滤即成。早晚各1次,每次15毫升,温服。祛风除湿。对于风寒湿痹、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症状者有疗效。
非洲蝼蛄 学名:Gryllotalpa africana Pallisot et Beauvois
GRYLLOTALPA Lougu
【蝼 蛄】
别名:梧鼠,蝼蝈,天蝼,蟪蛄,蝼窒,蟓蛉,杜狗,炙鼠,津姑。
◎《本草纲目》记载蝼蛄:“利大小便,通石淋。治瘰疠、骨鲠。”
【科 属】为蝼蛄科昆虫华北蝼蛄和非洲蝼蛄的干燥全虫。
【地理分布】栖息于田园、庭院以及潮湿的地方,尤其是在大量施用过有机肥料的地方,多而密集。昼伏夜出,有很强的趋光习性。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季捕捉,在夜晚用灯光诱捕;或者翻地时捕捉。捕后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后使用。
【化学成分】氨基酸类;胱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酶类:麦芽糖酶,淀粉酶,脂酸酶,胰蛋白酶样蛋白酶,氨肽酶等。
【性味归经】咸,寒。归膀胱、大肠、小肠经。
【功能主治】通淋,利水消肿。用于淋证、水肿。
本草药方
1. 主治:肝硬化腹水。
蝼蛄1个(焙干),砂仁5g。一起制成细末,黄酒冲服,每天2次。
2. 主治:肝硬化腹水。
蝼蛄10个,砂仁10g,蟾蜍2只(焙干),陈葫芦30g。一起制成细末。黄酒冲服5g,每天3g。
3. 主治:水肿。
蝼蛄1个,甘遂末1g,猪肾脏1个。将猪肾剖开,去净筋膜,装入蝼蛄和甘遂末,缝合,煮熟食,并饮汤,每天1剂。
4. 主治:水肿。
蝼蛄3个(焙干),干姜1g,附子2g。一起制成细末。冲服。每天2次。
5. 主治:小便不通。
蝼蛄3枚(微炒),苦瓠子30粒(微炒)。捣细罗为散。每服以冷水调下5g。
6. 主治:颈项溃疡。
带壳蝼蛄7枚,生取肉,入丁香7粒,于壳内烧过,与肉同研,用纸花贴之。
7. 主治:小儿脐风汁出。
甘草(炙,挫)、蝼蛄(炙焦)各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掺敷脐中。
8. 主治:石淋,导水。
蝼蛄7枚,盐100g。同于新瓦上铺盖焙干,研末。温酒调服。
药膳养生
蝼蛄粉
蝼蛄7个,盐100g,同于瓦上焙干,研磨成粉末,每服5g,温酒调下。可治石淋。
蝼蛄鸡蛋
取蝼蛄1个,鸡蛋1个。先将鸡蛋一端打一小孔,把蝼蛄放入鸡蛋内,用纸把小孔封闭,再用文火把鸡蛋烧熟,剥去鸡蛋皮,把鸡蛋和蝼蛄一起吃,每次吃1个,1天1次,轻者吃21个左右就能痊愈。重者可继续服用至痊愈为止。临床观察没有任何副作用,不需要其他任何药物。主治淋巴结核。
赤小豆 学名:Phaseolus calcaratus Roxb.
SEMEN PHASEOLI Chixiaodou
【赤小豆】
别名:小豆,赤豆,红豆,红小豆,猪肝赤,朱赤豆,朱小豆,金红小豆,米赤豆。
◎《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辟瘟疫,治难产,下胞衣,通乳汁。和鲤鱼、蠡鱼、黄雌鸡煮食,并能利水消肿。”
【科 属】为豆科植物赤豆或赤小豆的干燥成熟种子。
【地理分布】全国各地广泛栽培。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而未开裂时拔取全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药理作用】对人体精子有显著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色素,甾醇,三萜皂苷,核黄素,硫胺素,尼克酸,磷、钙、铁等微量元素。
【性味归经】甘、酸,平。归心、小肠经。
【功能主治】解毒排脓,利水消肿。用于脚气肢肿,水肿胀满,风湿热痹,黄疸尿赤,肠痈腹痛,痈肿疮毒。
本草药方
1. 主治:肝硬化。
赤小豆500g,鲤鱼1条(约500g)。将鲤鱼去鳞及内脏,和赤小豆一起加水炖熟。食肉豆,喝汤液。
2. 主治:肝硬化腹水。
赤小豆30g,冬瓜子15g,玉米须60g。加水煎沸15分钟,滤出药液,再加水煎20分钟,去渣,两煎药液调兑均匀,分服,每天2剂。
3. 主治:急性出血性小肠炎,突然发热,呕吐,腹胀,腹痛。
赤小豆、黄连、葛根、地榆、黄芩、白芍、枳壳、赤茯苓、赤芍、荷叶炭各10g。煎服法同2。每天2剂。
4.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处溃烂,疼痛剧烈,久不收口。
赤小豆、紫花地丁、忍冬藤各30g,连翘、玄参、当归各15g,牛膝、赤芍、川楝子各10g,红花、生甘草各5g。煎服法同2。每天1剂。
药膳养生
赤豆蒸鲤鱼
赤小豆100g,鲤鱼1条(约1000g),花椒、陈皮、草果各8g。鲤鱼去鳞、鳃及内脏;剩下的4味淘洗干净,塞入鱼腹中。鱼放盆中,加适量姜、葱、胡椒粉、盐、鸡汤,上笼蒸1小时至熟出笼,把葱丝或略烫好的鲜绿叶菜撒于上面。吃鱼喝汤。行气健胃,利水消肿。适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黄疸,脾虚食少,小便不利,消化不良等症。
赤小豆羹
赤小豆100g,白术10g,桑白皮12g,鲤鱼1条,调料适量。赤小豆淘净;白术、桑白皮装入纱布袋,扎口;鱼去鳞、鳃及肠杂,洗净,和赤小豆、药袋一同入锅内加水煮至鱼熟,取出鱼、赤小豆,留汁加入葱、橘皮、姜、醋调味做羹(少盐)。吃鱼、赤小豆,喝汤。健脾益胃,利水消肿。适用于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症。
萱 草 学名:Hemerocallis fulva L.
RADIX HEMEROCALLIS Xuancaogen
【萱草根】
别名:漏芦果,黄花菜根,绿葱兜,水大蒜,地冬,竹叶麦冬,多儿母,爬地龙,红孩儿。
◎《本草纲目》记载萱草根:“吹乳、乳痈肿痛,擂酒服,以滓封之。治小便不通。”
【科 属】本品为百合科植物萱草(金针菜)或黄花菜、小黄花菜的根以及根茎。
【地理分布】1.萱草 全国各地常见栽培,秦岭以南各地有野生。2.黄花菜 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山谷、荒地或林缘多有野生。分布于陕西、河北、甘肃、山东、湖北、湖南、河南、四川等地。3.小黄花菜 山坡、草地或林下多有野生。分布于东北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江苏、江西、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地。
【采收加工】夏、秋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后,晒干。
【药理作用】抗菌;利尿;抗血吸虫等。
【化学成分】蒽醌类:黄花蒽醌,大黄酚,决明子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等;其他:氨基酸,甾类,糖类等。
【性味归经】甘,凉;有毒。归脾、肝、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用于黄疸,水肿,带下,淋浊,便血,衄血,瘰疬,崩漏,乳汁不通,乳痈。
>本草药方
1. 主治:水肿。
萱草根。晒干研末,每次服6克,用米汤送下。
2. 主治:各种骨与关节结核。
萱草根、羌活、补骨脂、骨碎补、当归、熟地各15g,牛膝、灵仙、木瓜、杜仲、茯苓、川芎、乳香、没药各9g,川断12g,黑木耳250g。
上药共为细末,以蜜为丸,每丸重6g,每天2次,每次服1丸。连服3个月为1疗程。
体表有窦道及伤口者,外用红粉纱条(红粉3g、朱砂12g,共为极细末,与生肌玉红膏60g调和均匀,然后用此膏制成药纱条,消毒后备用)换药。
药膳养生
萱草根茶
萱草根20g。去杂质洗净,稍微闷润切段,晒干制成粗末,煎水取汁。代茶多饮,每天1剂。利水消肿。适用于小便不通,浮肿等症。
萱草柞叶汤
萱草根(干)60g,柞木叶(干)、干荷叶各120g,甘草节、地榆各30g。上药锉细。每服15g,用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早、晚分服,滓并煎做一服。有脓血者自干,脓血在内者,自大肠下,未成者自消。痈疽发背。服药期间,忌食一切毒物。
萱草根酒
萱草根10g,生姜4g,黄酒0.6升。上味药切细末,入香油炒热,放入黄酒后,去渣温饮。慢慢饮用。止血。对于大便出血有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