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吻/刘大白


我不是不能用指头儿撕,

我不是不能用剪刀儿剖,

是缓缓地

轻轻地

很仔细地挑开了紫色的信唇;

我知道这信唇里面,

藏着她秘密的一吻。


从她底很郑重的折叠里,

我把那粉红色的信笺,

很郑重地展开了。

我把她很郑重地写的

一字字一行行,

一行行一字字地

很郑重地读了。


我不是爱那一角模糊的邮印,

我不是爱那幅精致的花纹,

是缓缓地

轻轻地

很仔细地揭起那绿色的邮花;

我知道这邮花背后,

藏着她秘密的一吻。

·作者简介·

刘大白像

刘大白(1880~1932),浙江绍兴人,曾为清朝优贡生,后留学日本,并加入同盟会。后转赴南洋,1916年回国,曾在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执教, 1921年担任复旦大学教授,1928年出任浙江省教育厅秘书和浙江大学秘书长,1929年出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常任次长,1931年开始闭门著书。刘大白是新诗的积极倡导者,“五四”运动前就开始写作白话诗,1924年和1926年先后出版了两部新诗集——《旧梦》和《邮吻》。他的新诗还带有从旧诗蜕化而来的痕迹,感情浓烈,语言明快,音节整齐,韵律和谐,具有鲜明的乡土特色,一些描写爱情的诗歌在“五四”时期的诗坛上别具一格,另有一些描写民众疾苦、触及重大社会题材的诗作也影响较大。


作/品/赏/析

在“五四”时期的新诗中,写爱情的诗占有很大的比重,这与新文化运动反礼教、反封建的大背景密切相关。

由于受新思潮的影响,当时的情诗大多表现得直率、坦诚,较少含蓄。这一方面固然是为了冲破旧礼教的束缚,与旧体诗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在诗艺上也就带着初期新诗粗疏、浅白的特点。这首诗当然也不例外,正如刘大白自己说的那样,他的诗“用笔太重,爱说尽,少含蓄”。不过,含蓄也并不一定是诗的唯一尺度,直率有直率的美,尤其是在当时那个崇尚直率的时代。20世纪20年代的诗人刘半农、康白情所写的诗都有此种特点。

这首诗的优点就在于细腻、传神地表达诗人微妙的心理悸动,呈现出一种直率之美。

这首诗选择信笺作为歌咏的信物,而信笺是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和爱情的信物贯穿全诗的。这首诗并没有直接抒写那些甜蜜的窃窃私语,也没有描写见信而起的思念,而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不写信的内容,将其留给读者去想象。

诗人着力通过拆信、展信、读信的细节动作以展示诗人的复杂、敏感的情感世界。呈现诗人心态的是一连串的典型动作,而这一连串动作又是通过富有个性的动词加以表现。例如,“撕”和“剖”,对这两个动作的否定,突出了诗人对具有爱情象征之义的信笺的珍惜与爱抚之情。与“撕”和“剖”对应的是一个“挑”的动作。这轻轻的一挑,加倍强化了这种珍惜的情愫。展读信笺的动作,体现的是一种对爱情的郑重与虔诚;而“揭”邮花的动作,又烘托了探求爱的秘密的渴望。

此诗在结构上,诗人利用重叠的章句安排和减缓节奏的处理,来配合情感的发展主线,例如“不是”句的重叠和第一、三节的呼应,都旨在造成情绪的延长以达到强调的目的。又如“缓缓地”、“轻轻地”在音节上构成一种平缓和谐的听觉效果,同时又将其切成两句,在听觉与视觉上又强化与延长了平缓和谐的感觉效果,以渲染爱的执着与深沉;一连串重叠的“郑重地”和“一字字一行行”的反复回环,则又在表现一种爱的神圣感;另外,像“不是…… 是”、“我知道……”句式的反复运用,对表现心理活动的委婉曲折也很有力。通过这些铺垫,逐次把爱的情感推进到高潮:之所以如此小心、谨慎,是因为这信里“藏着她秘密的一吻”。谜底揭开,令人感动,全诗意境尽出。这首诗虽直率但并不直白,是刘大白的新诗中艺术性较强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