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启程

康熙三十一年冬月十一,浩浩荡荡的使团从京城而来,随行众多,车架无数,仅随性护卫就有五千多人,都是吉林八旗的精锐之师。

使团很快就到了三山屯,当听到索额图为正使,胤祚为副使出访李朝和谈的时候,胤祚差点以为耳朵坏掉了。

“索相!现在清军占着上风,正是一举扫平李朝的大好时机,怎么能和谈呢?”胤祚有些气急败坏的道,“而且就算要要和谈,也是李朝先派人,哪有打了胜仗主动要和谈的道理?”

索额图进门之后笑笑道:“太宗皇帝两征朝鲜的时候,动用了十二万精兵,现在关外八旗总共也不到十万之数。而李朝经过多年发展,国力远胜当年,其全国之兵,足有二十万之众,征讨确实不易啊!”

胤祚叹了口气,这次是扫平李朝的一个绝好机会,没想到却被这么错过了,想到李朝给后世中华造成的那些麻烦,胤祚就不由有些惋惜。

见胤祚不说话了,索额图拱手道:“听说六阿哥以两千军队,击败了五倍于己的强敌,一举扫平了图门江以北的敌寇,现在朝野上下都对殿下一片赞扬,老臣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

胤祚打起精神,和索额图应付了几句。吃过午饭之后,胤祚就把谷行找了来。他之前曾想加入胤祚手下,但胤祚没有同意。

一是他手下都是满洲八旗兵马,难以像对绿营兵那样选拔、操练,另外胤祚也怕给别人留下拥兵自重的话柄。

不过胤祚的拒绝并没有阻挡谷行的向往,他提出要让绿营兵来训练手下的八旗人马。胤祚正好也想试试,便答应了。

结果就出现了八个多月前八旗兵和绿营兵的冲突,胤祚下令将犯事的五个人关禁闭,没想到居然把一个人给关疯了,他知道禁闭的厉害,本意也只是想试验一下,却也没想到会给人带来如此可怕的心理创伤。

吓得他赶紧把禁闭从军法上除去了。在士兵们看来,掉了脑袋不过一瞬间的事情,但发疯了,就需要长时间的折磨了,所以这事情也让士兵们对他颇为惧怕,原本与绿营兵矛盾不断的八旗老爷们,也全都老实了下来。

“殿下,你找我?”谷行走进来一抱拳。

不得不说胤祚还是有点喜欢这个谷行的,虽是满人但脑子灵活,能看出火器部队的厉害,最重要的有眼光,知道该跟着谁。

“最近八旗兵训练如何啊?”

“回殿下,在您的士兵的训导之下,八旗士兵已经掌握了基本军事动作,殿下若是想去观看的话,卑职可以组织一个阅兵式。”

胤祚差点把茶水喷出来,阅兵式的事情他只和李庆闲聊的时候,提过一次,没想到他竟然记住了,还告诉了谷行,而且居然还一脸跃跃欲试的表情。

“咳……阅兵式就不用了,我这次找你来,是想告诉你,我和索大人已经确定使团三日后启程,到时候这三山屯就要交给你了,一定要把我的民族政策落实好了。”胤祚叮嘱道。

“殿下放心吧……只是……”

“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你手下的人马,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也有了些纪律性和服从意识了,八旗主要是弓马骑射为主,进行队列训练,说实在的也没什么太大意义,所以你也不用觉得有什么好可惜的。”

谷行犹豫片刻,脸色坚定下来,抱拳道:“殿下,卑职还是想入您的军中效力,哪怕以一个马前卒的身份,卑职也愿意。”

胤祚不禁有些诧异,道:“谷把总这是何苦呢?想必朝廷对你的封赏,不日也就下来了,升个千总都有可能,何必非要来我军中受罪呢?”

谷行毫不犹豫的便道:“因为在殿下的军中,能打胜仗,八旗骑兵再强,也强不过火枪火炮……而且……殿下建此绿营军,必定胸有大志,卑职不才,却也不想在山沟沟里当一辈子的千总!”

这话已经说得极为露骨了,胤祚觉得他肯定是误会了什么,向出口辩解,却也说不出话来。也是,若是没有什么志向,为何要建立这支新式的军队呢?当个混吃等死的王爷岂不是更好?

想当初他接受户部的差事,只是为了能不在畅春园里读书;与常家斗与索家斗,只是为了能保住自己的银行;接受齐齐哈尔副都统的任命,只是为了能离京城远些……

回望自己这两年的经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胤祚的眼中除了自己,又装进了越来越多的人。

拯救移民性命,创建银行,建立百事行,打击豪强,发展火器,组建军队,这些事情他当时做的时候并没有多想,只是觉的自己身为一个穿越者,这些才华和见识不用出来就可惜了。

而现在想来,自己做这些事情的时候,考虑的已经不单单是自己了,还有齐齐哈尔的百姓们,甚至还有全大清的百姓们,乃至后世的中华子孙们。

这不正是胸有大志的体现吗?

如此想来,自己真的只是想当个混吃等死的闲散王爷吗?自己的志向究竟是什么?做了这么多事情,究竟是在争取什么呢?

胤祚想到了答案,但他不敢承认,也不敢接受这样的答案。

“殿下?”谷行见胤祚有些失神,不禁出言提醒道。

“哦。”胤祚回过神来,拍了拍谷行的肩膀道,“谷把总,你的心意我胤祚已经了解了,但很可惜,我现在还不能将你纳入手下。以你的野心和能力,做马前卒绝不可能,甚至把总都浪费了。不过,我保证,等有机会,一定将你吸纳到我手下,至少也是千总的身份。”

“殿……殿下……”谷行一时有些错愕,心中留过一丝感动。

“在这之前,我希望你能留在三山屯,替我守好这里!”胤祚开玩笑道,“说不能我有一天遭了难,还要来投奔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