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

·概况·

【机构设置】

金凤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属事业单位,是集综合执法、环境卫生、爱国卫生于一体的综合管理部门,现有在编职工92人(其中副科以上实职6人,环卫33人、执法53人),协管员30人,原两路流动办人员40人,环卫临时清扫工932人,各类环卫车辆85辆。下设综合管理办公室、爱卫办、三个执法中队、环卫站、车队、财务室、业务室、督查室、数字化指挥中心、非机动车辆管理所。

2009年11月,根据银川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市县(区)两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调整改革的意见》文件精神,本着“重心下移,放权强区,条块结合,权责一致,量化考核,奖惩激励”的原则,将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职责部分下放至各区,同时将43名执法人员、30名协管员从市城管局移交至金凤区城管局。金凤区城管局(城管综合执法局〈大队〉)核定事业编制73名,协管员30名,科级领导职数1正4副(增加2名副科级领导职数)。

【职能职责】

综合执法大队主要负责辖区建筑工地卫生管理、犬类管理、门头牌匾的设置审批、非机动车辆管理、占道经营及“门前三包”等综合执法和监督管理工作。环卫站主要担负辖区内95条主次干道1042万平方米道路的清扫保洁,47座公厕的管理,20座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收集转运工作,年清运垃圾72267.37吨。爱卫办负责爱国卫生、健康教育、农村改水改厕、除“四害”及督查城乡环境卫生等工作。

【主要工作业绩】

2007~2012年,金凤区城管局以“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构建和谐城管”为目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市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行政执法采取的“依法行政”“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模式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为金凤区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打造“两宜”城市核心区创造了良好的城市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几年来,先后荣获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授予的“胜义杯”环卫行业优秀集体,自治区农村改厕先进集体、卫生先进单位、城乡建设先进单位,银川市依法治理示范单位、文明单位等称号。连续三年荣获银川市城管局先进集体,2007~2012年共计获得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各项奖励60余个。

·综合管理·

【迎接创卫检查,整治市容环境】

2007年,为了迎接创卫检查,城管局先后召开创卫专题会议8次,抽调专人进行创卫宣传。配合银川市城管局直属二大队开展联合执法工作,对辖区内的各类违章进行集中清理整顿,共下发限期改正通知书500份,清理整治流动摊点520个,马路工厂12家,整治店外经营230余户,对屡教不改的17家占道烧烤店作出暂扣经营工具决定,现场处罚30余人。拆除未经审批的墙体广告、立式小牌匾78块,更换违规、陈旧、破损的门头牌匾40余块。拆除施工现场的临时公棚5处150平方米,清理搬迁废品收购站3处。对辖区内抛洒严重的贺兰山路、亲水大街、通达街的拉渣车辆进行查处。按照创卫要求,取缔了西门桥夜市、贸易巷、福宁城职工自立市场,天成广场综合市场等4个长期占有公共道路和扰民的露天市场。对银新苑康居A区市场内180家摊位进行整体迁移,两侧占有人行道私自搭建的活动房全部自行拆除,并出动30名环卫工人对搬迁清理的垃圾进行清除,共清运生活垃圾、建筑垃圾10余吨。对辖区非法营运的摩的进行集中整治,累计查扣78辆。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08年,为实现“五创”目标,迎接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全面建设“两个最适宜”城市。金凤区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1. 加强城市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工作。拆除露天垃圾站3个,配设密闭垃圾箱13个,新建银新苑垃圾中转站1个,新启用垃圾中转站3座;投资3万余元更换辖区星级公厕冻坏的水龙头和阀门。对金凤区工业集中区、亲水苑、康居A4区的垃圾中转站进行门前道路改造,对设备进行维修,并接入地下光缆,使其正常投入使用;对辖区15座垃圾中转站的起吊设备和安全运转情况进行检查维修,共维修垃圾集装箱18个,更换钢丝绳18根。2.开展了迎大庆大干30天,整治城乡市容环境活动。对被检查的重点路段和中央代表团必经的七纵五横道路的环境卫生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同时,投资4.5万元,对沿线城乡路口、施工工地出入口集中整治,铺设草帘,连续16天对览山剧场以及活动公厕进行24小时看护清扫,尤其是大庆前夕对亲水大街、贺兰山路等重点路段,环卫职工冒雨不定时进行清、扫、洗、拖、擦,确保了五十大庆辖区环境优美整洁,顺利通过了自治区迎接五十周年大庆城乡市容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的验收。3.全力清除道路积雪,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按照事先制订的预雪方案,及时组织干部职工700余人,出动车辆1000台次,连续奋战24天,全力清除积雪积冰,发放倡议书1000份,抛洒融雪剂70余吨,清理积雪390.29万平方米。4.特色街区改造和“洗脸修面”工作。共拆除门头牌匾207块,统一制作226块1200平方米,总投资42万余元。对北京路新城大街段及宁城清真大寺、保伏桥清真大寺等13处重点街区的门头牌匾进行整治。拆除大型户外广告37处1120平方米。

【综合整治工作】

2009年是“城市管理”年,也是喜迎建国六十周年大庆之年。一是建立城乡卫生长效管理机制。金凤区城管局将推进城乡卫生长效管理作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重点来抓,明确了责任目标,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保证了城乡卫生长效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加强对占道经营、市场的管理,规范经营秩序。协调办理各街道办事处新建各类早夜市7处,解决临时摊位近500个,新增各类摊点200多个,争取就业摊位120个,同时改造扩展新区小街道路,增加就业摊位60个,新增宁大南校区、国安巷、通达街花鸟鱼市场、天成市场门口四个市场。三是加大综合整治力度,确保市容环境整洁。金凤区城管局联合交警一大队、市客运公司集中清理整治三轮摩的18次;规范新昌路、正源街特色街区的管理,配合银川市建设交通局完成正源南街门头牌匾拆除160块,整治规范门头牌匾120块;强化建筑工地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的卫生管理,与辖区10家建筑企业签订建筑工地卫生管理责任书,严格控制尘土飞扬和建筑渣土撒漏现象,建筑工地运输车辆撒漏管理达标率95%以上;先后4次组织执法人员与银川市城管局综合执法大队共同配合,对乱搭乱建等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拆除3000多平方米;对20处自行车停放点实行静态交通管理,确保了非机动车辆排放整齐,无占用盲道现象,有效地解决了乱停乱放影响市容的问题;整治贸易巷市场,规范西门桥早市、银新苑康居区集贸市场的经营秩序,有效杜绝了喇叭口现象,做到了按时收市和卫生保洁;期间共清理整治违章占道摊点、店外经营、乱摆乱放等现象1086余起,拆除违规设置的门头牌匾96块,治理“三乱”3693起,扣押违规物品13车,共计128件,下发整改通知280份,依法处罚69户。四是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民参与到城市管理工作中。投资2万余元与辖区2300余家单位、商家店铺重新签订“门前三包”7000余份,对拒不履约的业主依法进行处罚,对有违法行为的移交法院处理,签约率达98%以上;实行门头牌匾“前置式执法”新的管理模式。广告申报审批期限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缩短为3个工作日,完成门头广告审批176个。五是积极解决市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投资5000余元,雇用铲车对5000余平方米的坑地和垃圾进行铺垫和掩埋,为正源街长城路口76户卖砂车辆提供经营场所,解决了占用机动车道影响市容和交通的问题;对团结巷等17座公厕进行无障碍通道和坡道改造,并投入使用;对居民投诉多的上海西路钢板弹簧厂对面的公厕进行重新装修,接通水电,解决了附近居民入厕难问题。

【加强队伍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执法水平。坚持强基础、提素质,进一步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城管队伍素质形象。为提高工作效率,城管局专门配备电动自行车60辆(其中执法中队35辆,环卫监管25辆)供执法人员巡查使用加强占道经营摊点的规划和管理。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全年“门前三包”签约2300户,签约率达98%以上,履约率达95%。创新管理思路、提倡和谐城管、亲民服务、管教并举。建立健全城乡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各行其职,责任到人。下发爱国卫生信息28期,刻录卫生光盘7张,对整治不到位受到二次通报的单位将扣罚单位1000元,同时扣罚单位领导10%(100元),现已处罚7个单位,共计罚款2.7万元。

【全民参与创城工作】

2011年是银川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迎接创卫复检的关键之年。金凤区城管局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放到首要位置,高度重视,紧密结合自身日常工作,及时全面制定创城实施方案,成立创城领导小组,将创建任务与职责进行分工、责任到人。提前利用执法宣传车在大街小巷播放《金凤区城市综合整治要求通知》,广泛发动群众自行整改,号召市民参与创城、支持创城,人人都是市容环境整治的参与者,又是靓丽市容的分享者;执法中队通过多种形式在各自片区、路段宣传整治市容环境卫生的重大意义,提高市民文明卫生素质,营造人人参与创城的浓厚氛围;环卫工人在辖区主干道公厕、中转站门前悬挂创城宣传横幅15条,购置油漆100桶,对180辆旧三轮车进行喷漆,并在两侧喷制创城标语,营造创城氛围。开展多项市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为创城打下了良好基础。全年共上报创城信息98期,城管信息113期。

【攻坚克难,狠抓落实】

2012年,城管局紧紧围绕《贯彻文明银川六大工程、实施文明金凤六十项任务工作方案》,结合文明示范街创建活动,对沿街商铺挨门逐户地进行宣传,共发宣传彩页4000余张,牌匾标识严格按照“一店一匾”的要求实施,对36处设置不合理、图案不规范、破损陈旧、大小不一、有安全隐患的门头牌匾下发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对不符合规定的160家商户全部下发了《责令限期拆除通知书》,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拆除。拆除正源街等主要路段不符合规定的大型户外广告、门头牌匾114块,商家自行拆除32块。组织干部职工210余人次,环卫工人7000余人次,投资3.6万余元,共计铲除辖区内小广告14万余处,对墙体和地面进行粉刷,抓获非法张贴小广告13人,端掉办证窝点4个。对辖区内500余辆渣土和泥浆车辆进行检查;扣押拉运渣土抛撒车辆和运输泥浆车辆121辆;对53家建筑施工工地进行了检查,对17家不按要求硬化出入口的建筑工地下发了《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在辖区两镇和四个涉农街道办事处发放《金凤区政府关于非法搭建、非法挡工、非法集土通告》5000余份,共参加拆除违建、违法挡工和积土执法共计15次,出动执法人员790人次,车辆50台次,共拆除违章面积4万余平方米,清理非法积土20万方。制止非法挡工5次,劝阻100余人次。按照市政府提出的“三化四提高”工作要求,将贺兰山路、亲水大街、正源街打造为迎宾大道,全力做好辖区迎宾道路的日常管理。金凤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是银川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的二级平台,属同步建设性质。2012年,完成了银川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的城市部件、事件确权工作的联系人及确权工作的报送;金凤区数字化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场的装修;确保金凤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专业部门网络联通工作。

·环境卫生管理·

【概况】

金凤区城管局负责辖区环境卫生范围东起唐徕渠中心,西至包兰铁路主线,南至银川市南外环公路,北与贺兰县接壤,担负着金凤区市区、银川市行政中心、高新区等一、二级主要街道以及贺兰山路、上海路、长城路、北京路、黄河路、宝湖路、六盘山路、亲水大街、满城南北街、通达南北街等95条主次干道1042.09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任务。辖区现有47座公厕(含中转站附带公厕),其中一类17座,二类23座,三类7座,19座垃圾中转站的垃圾收集、转运及有偿服务,辖区各主次街道设有果皮箱550只。现从事环卫工作人员已达963人,其中正式在编人员31人,聘用一线清扫保洁人员932人,共有各类环卫车辆127辆,其中垃圾清运车21辆,洗扫车4辆,扫路车2辆,道路冲洗车6辆,吸尘车4辆,除雪设备2台,电动保洁车90余辆,其他车辆2辆。

在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中,清扫保洁工作按照道路清扫“五不、六净”标准进行清扫,做到全天候保洁,无卫生死角和垃圾脏点,街道清扫保洁员按照《环卫站清扫保洁员职责》及《绩效考核细则》进行考核,要求路段保洁人员定期对果皮箱进行擦洗,保证外观整洁干净,无垃圾外露,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100%,在垃圾中转站和公厕的管理上,严格执行中转站行业规范和卫生标准,定期检查维修,辖区垃圾清运做到定时、定点收运,日产日清,清运率达到100%。

【垃圾清运】

2007年,金凤区非农业人口约13.7万人,全年垃圾总量为38041.79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比2006年提高了两个百分点。围绕“创卫”工作目标,大力整治垃圾脏点。全年共清理整治边缘区域脏点55处,生活垃圾140吨,建筑垃圾30吨。调集环卫职工400余人,对四二干沟、铁路沿线、爱伊河、唐徕渠畔、良田渠等城乡结合部脏点进行了集中整治,加强了背街小巷的卫生管理,共计清运生活垃圾10465吨,清理城中村卫生死角垃圾75吨,清运公厕粪便446吨。为辖区56条主次道路按照高中低档次分别新增700个果皮箱。新制作80辆清扫保洁车。为无物业管理小区配置小垃圾箱270个。拆除城中村露天垃圾站后,新换大垃圾箱50个。发放“创卫”倡议书和通告1000余份,悬挂条幅18条。

【岗位培训】

2008年,对垃圾中转站的10名操作工进行岗前培训,对已取得上岗资格证的9名操作工进行了审核。3月中旬,邀请交警一大队民警为环卫职工举办交通安全培训班,并到马路上现场指导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提高了环卫工人的自我保护意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安全生产警钟长鸣,定期检查,每月召开会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长抓不懈。

【基础设施建设】

2009年,清运垃圾42212.77吨,全部运往八里桥垃圾填埋场,垃圾清运率100%。于2007年5月12日成立了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中心,并制定管理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垃圾污染点,加班加点完成辖区15座垃圾中转站,48个散垃圾脏点的垃圾清运任务,改变了乡镇的卫生面貌。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维修年久失修的集装箱15个,为新交接的中转站更换电表,接通电源,修复上下水管及门口、地面,新启用垃圾中转站2座。对辖区内26座公厕逐一维修,更换2座星级公厕的自动水阀16个,维修中转站公厕投入资金共计6万元。投资15万元,改造维修公厕5座,新启用公厕3座,新增垃圾箱180个、垃圾收集三轮车25辆,新增、更换果皮箱310个;落实环卫基地建设项目,投资13万元在上海路一废弃加油站建成占地6000平方米的环卫基地,完善了配套设施,解决了环卫车辆无法停放的难题;投入7万元维修、更换中转站钢丝绳、垃圾集装箱,为辖区内启用的15座垃圾中转站制作安装安全警示铜牌和“安全第一、人人有责”醒目标语,为公厕制作“小心地滑”指示牌22个,补做公厕落地指示牌10个,安装公厕灯箱3个,确保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推进城乡卫生管理】

2010年,按照金凤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继续以城乡卫生长效管理为核心,以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为主线,扎实推进城乡卫生管理工作,以福州步行街、北京路、黄河路等文明示范街为例,以点带面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清理辖区内下水道口积冰3000余处,清理康居A区等无人管理待征地卫生6处,开展学雷锋志愿者献爱心活动及“脏了我一个,换来万人洁”活动。对辖区569.8万平方米清扫面积逐街逐巷丈量统计。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保洁水平,在辖区新建18座公厕,为保证辖区不断增加的垃圾得到及时正常清运,新增保伏桥新村、五里湖畔、湖畔家园、六盘山高级中学、民生城市花园小区五座垃圾中转站;更新黄河路、北京路、新昌路等主要街道果皮箱180个,维修更换背街小巷果皮箱100个、垃圾集装箱20个,全年完成1150个果皮箱的安装。全面启动农村2200座改厕工程,改善农村卫生设施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每天动用16辆垃圾车、4台洒水车、6台机扫车。全年出车19200多次,垃圾转运量从每年平均28114.68吨增加到40150.56吨,垃圾转运量增加42.8%。全年对辖区内的主干道路面洒水约1800多车次、清洗路面500多车次、收集散装垃圾3500多车次。

【环境卫生综合整治】

2011年,在进一步强化市容卫生、门前“三包”等常态工作管理的同时,积极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对校园周边、铁路沿线和天成市场、康居A区市场、贸易巷市场、罗家庄四组市场的周边卫生采取集中整治和日常保洁相结合方式,随时发现随时清理整治。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公共场所、公园广场绿地的清扫保洁工作,对中转站、公厕的管理做到无蝇蛆、无积尘、无蛛网,严格按管理制度开放公厕,方便行人入厕。针对良田路、正源街、万达广场漏撒和临街商铺最集中的地方和烧烤摊位油污造成的路面污染,出动保洁员300余人,洒水车2辆,集中进行清扫清洗;结合爱国卫生月活动重点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以及无物业小区和铁路沿线两侧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整治。在辖区主干道新增果皮箱300个,清洗辖区道路内的下水道口2000余处,投入13万余元对辖区5座垃圾中转站进行粉刷和维修,投入12.6万元制作大型垃圾集装箱12个。进一步完善、管理市政府交付金凤区的18座公厕。

【管理制度建设】

2012年,城管局健全了环卫站路段管理制度、清扫保洁制度、中转站管理制度、公厕管理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让全体职工充分了解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严格落实“领导挂片、监管包路、责任到人、绩效挂钩”的管理机制,将原来的每日“一清扫两保洁”提高到每日“一清扫三保洁”,对2012年升级改造的20座公厕按二星级的标准进行配置,共计花费资金10万余元,到2012年底辖区公厕全部达三星,创四星。为提高环卫工人各项待遇做了大量工作,首先将环卫工人工资从2008年每月560元逐年提高为每月1010元,2012年7月1日又将工资提升到1230元。为了更好地改善环卫工人生活待遇,充分调动环卫工人工作热情,为金凤区772名环卫工人提供了标准为5元的免费营养早餐。在实施六大工程”中,金凤区政府投入近400万元,将辖区两镇、三个涉农街道办事处的106个村民小组的卫生管理,全部纳入城市化环境卫生管理体制,率先在全自治区实施城乡环卫管理一体化,以“四统一”(统一规范管理、统一资源配置、统一清扫保洁、统一收集清运)全面推进城乡环境卫生一体化无缝隙、全覆盖的管理模式,积极构建靓丽整洁、文明有序的城乡生活环境。

·执法检查·

【加强对占道经营摊点的规划和管理】

2007~2012年,城管局对占道摊区的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疏、堵、管三措并举,使占道经营、“马路市场”得到有效治理。一是疏,一方面,多方筹措资金,增设便民市场;另一方面,在现有条件下,本着“既要市容,又要繁荣;既要秩序,又要便民”的原则,在不影响市容和交通的情况下设置临时摊区和开设季节性临时市场。二是堵,为进一步净化市容环境,防止城市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造成交通拥堵,取缔了西门桥夜市、天成广场综合市场、贸易巷市场、福宁城职工自立市场、银新苑康居A区市场、银风市场周边的马路市场等占道经营摊区。三是管,对主要路段进一步加大巡查监管力度,主要区域实行定人定岗,分段负责,上下班高峰期实行错时执法等一系列措施,对占道经营、流动摊贩加强管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还因地制宜地划分三类路段,分别制定管理标准和要求,做到了一类严格管理,二类从时间上放宽,三类放活。

【规范“门头牌匾”设置和临时广告的审批管理】

城管局严格执行户外广告设置审批手续,登记造册,定期进行检查,对沿街设置不合理、图案不规范、破损陈旧、大小不一、影响市容观瞻的门头牌匾,责令限期拆除。对新开发入住的商户,采取提前介入的方法,事先和开发商取得联系,并张贴通知,将门头牌匾的设置规定及申报程序告知商户,使红灯亮在违章前,既减少了矛盾,又达到了规范管理的目的,受到商家的称赞。2008年,在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之际,开展了特色街区改造和门头牌匾整治工作。对正源街、新昌路进行了特色街区改造,对北京中路新城大街段、北塔路、新城清真大寺、保伏桥清真大寺等13处街区段点进行了重点整治,共拆除门头牌匾、广告牌400余块,拆除大型户外广告34处,拆除楼顶及墙体广告牌14块,统一制作安装门头牌匾626块。

【加大建筑工地管理和对工程车辆整治】

在建筑工地的管理上,金凤区城管局指定专人负责,对辖区的建筑工地进行登记造册,落实卫生责任书签订。要求施工方进行围栏作业,按规定设置公厕和生活垃圾容器,要求各施工单位在建筑工地设置固定的出入口,出入口道路全面进行硬化,建筑渣土倾倒到指定地点,按期监督检查。督促各施工单位设置车辆冲洗设施,确保车容、车貌整洁,避免工程车辆挂泥上路。对拉运沙土造成撒落的车辆,采取“堵、疏、罚”的管理方法,加大对辖区内拉运渣土、散体物料、流体物料车辆的查处力度,防止沿街撒漏影响市容。

【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

2007~2012年,金凤区将“门前三包”管理工作作为城市管理中的重点工作之一,不断探索寻求新的思路和方法。一是将门前“三包”责任在法律的保障下切实执行,划定辖区单位、商户的卫生责任区域,对严重违反门前“三包”的行为及时进行曝光,情节严重或拒不改正的,移交法院处理,依法管理。二是利用各种媒体,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搭建多种形式的与民沟通平台,把政府的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做法和管理成效及时向市民广泛宣传,将所有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纳入门前“三包”管理体系,自觉参与包卫生、包秩序、包绿化的行动,使市容环境卫生由单一的政府管理向社会化综合管理转变,由“小合唱”变为“大合唱”的市民参与机制。通过有效督查和宣传教育,辖区内的经营业主都能自觉行动起来履行门前“三包”责任。每年门前“三包”签约率都达98%以上。

【加强市场卫生管理】

金凤区加强对辖区早夜市的管理,做到按时收市,早市内严禁兜售活禽、豆制品、过期食品、“三无”产品。2008年,规范了西门桥早市,对宁大南校区、银新苑康居市场统一配置太阳伞、铁柜。2009年,为方便市民、促进就业,新增设宁大南校区、国安巷、通达街花鸟鱼市场、天成市场门口市场、煤渣路市场。在夜市管理方面,2010年,经过实地调查,听取经营业主好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摊点经营业主个人档案,与其签订《烧烤摊位保证书》,承诺规范经营行为、规范卫生设施,要求其缴纳规范经营保证金1000元,每月120元的卫生保洁费。为了保证夜市管理的规范化,金凤区城管局无偿为其统一铺设防油污地板革,配备垃圾桶、纸篓,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错时执法,加强监管,保证了夜市场所整洁有序、干净卫生。

【加大犬类管理力度】

为切实抓好犬类管理工作,2008年按照“禁限结合、政府监督、公众监督和养犬人自愿”的原则,城管局成立了犬类管理办公室。为提高人们公共道德意识,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置宣传点,设置宣传展版,宣传车进行不间断巡回宣传,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发放《关于开展银川市犬只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2009年采取“关口”前移的做法,全面推进犬类管理工作,在银川晚报上刊登了《金凤区城管局关于2009年犬只年检及办证工作须知》广告。对居民因犬类扰民和禁养烈性犬投诉,认真办理并及时回复当事人。真正做到了文明养犬,科学养犬,依法养犬。

【“三乱”现象整治】

2011年,率先在金凤区人流量较大、居住区相对集中的地点制作、设立了多个信息公示栏。从源头上有效扼制了“三乱”现象,整治城市“牛皮癣”小广告效果明显。同时,加大对辖区“三乱”整治力度,做到全方位、立体式清除。2012年,针对整治后死灰复燃的城市“牛皮癣”,购置专用工具进行铲除,并用相同颜色的涂料进行粉刷覆盖,不留痕迹修复墙面。明确该项工作由环卫工人完成,做到不推诿、不扯皮。

【打造文明示范街】

2012年,为把正源街打造成银川市文明示范街、严管街,金凤区城管局联合金凤区交警一大队、二大队,成立专项整治小组,加班加点进行城市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严厉查处机动车辆乱停放行为,开展以校车安全、酒驾等内容的专项整治,整治道路破损、路灯不亮、标牌缺失等各类隐患300余处。投资4.2万元,对正源街重新设置的停车泊位进行划线,并沿正源街制作了13块大型警示牌。

【加强非机动车辆管理】

2007年,针对自行车乱停乱放、影响市容问题,城管局在辖区设置了8个行车看管点,设置了人性化的提示牌,制定了看管责,与看管人员签订协议。2012年,抽出8名女队员建了女子城管监察中队,对北京路、福州街等主要路的非机动车乱停乱放进行纠正、治理和规范,求主要街道的自行车要摆放整齐,横看成行,竖成列,从根本上解决了自行车乱停乱放问题,同时方便了群众,并将非机动车停放管理纳入了长效管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