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凤区综合年鉴(2007~2012)
- 《金凤区年鉴》编纂委员会
- 2340字
- 2020-08-26 15:44:15
财税·金融
财政
·概况·
金凤区财政局是政府的综合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内设4个业务股室和一个事业单位 ——会计核算中心,全局现有干部职工30人,共有党员16人。近年来,在金凤区党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财政局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凝心聚力,紧紧围绕金凤区经济发展和财政工作中心,培植财源,增收节支,强化监督,保障民生,重点做好“聚财、生财、用财、理财”四篇文章,较好地完成了财政各项工作任务。五年来,财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连续三年绩效考核第一,先后荣获自治区卫生先进单位、2011年先后获得“财政收入全区增幅第一”“抓落实、树形象”年活动被自治区财政厅评为组织工作突出单位、先进集体,2011年创业与就业活动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等;财政局党支部连续三年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核算中心获得自治区“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
·财政收入·
【年度预算收入】
2007年,金凤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7150万元,比上年增加1468万元。
2008年,金凤区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18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24%。
2009年,金凤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222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5%,同比增长30%。
2010年,金凤区本级一般预算收入为18793.5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9.7%,超收2995万元,同比增长37.6%。
2011年,金凤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2631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5%,超收5261万元。
2012年,金凤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30344万元,完成年度预算任务,同比增长15%。
【转移支付收入】
2007年,金凤区转移支付收入为8850万元;2008年,金凤区转移收入为11593万元;2009年,金凤区转移支付收入为9418万元。
【专项补助收入】
2007年,自治区、市专项补助收入为13722万元;2008年,自治区、市专项补助收入为13722万元;2009年,自治区、市专项补助收入为21169万元;2010年,自治区、市拨入专项资金18738万元;2011年,争取自治区、市专项资金35000万元;2012年,争取自治区、市专项资金25736万元。
【基金预算收入】
2007年,金凤区基金预算收入为22520万元。2008年,金凤区基金预算收入为19053万元。2009年,金凤区基金预算收入为50883万元。2010年,金凤区基金预算收入为39476万元。2011年,金凤区基金预算收入为225500万元。2012年,金凤区基金预算收入为80711万元。
【税收收入】
2007年,完成税收7018万元,其中增值税收入为1300万元,同比增长34.5%;营业税为2958万元,同比增长7.2%;企业所得税100万元,同比增长81.8%;个人所得税150万元,同比增长40.1%;城镇土地使用税720万元,同比增长104.7%;房产税408万元,同比增长2.3%;印花税297万元,同比增长18.8%;车船使用税365万元,同比增长33.7%;土地增值税30万元,同比增长130.7%;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320万元,同比增长348.23%;其他收入370万元,同比增长54.2%。
2008年,完成税收9241万元,占财政收入的90.7%,完成预算任务7728万元的119.6%,超收1513万元,同比增长43%。营业税比上年同期增长17.3%,占税收收入的40%,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51%、165%、139%。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严格预算外资金“收缴分离”管理,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切实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力度,促进非税收入不断增长,完成非税收入947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91%,比上年增长37.6%,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9.3%,有力地拉动了税收的增长。
2009年,完成税收15205万元,同比增长15%。营业税比上年同期增长14.3%,占税收收入的41%,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61%、165%、142%。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严格预算外资金“收缴分离”管理,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切实加大对非税收入的监管力度,促进非税收入不断增长,完成非税收入638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95%,比上年增长41.2%,占一般预算收入的9.6%,有力地拉动了税收的增长.
2010年,完成税收18200万元,其中增值税收入为169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94.5%,同比增长8.6%;营业税为688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4%,同比增长47%;企业所得税67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48.4%,同比增长69.5%;个人所得税28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5.7%,同比增长16.2%。城镇土地使用税1867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1.1%,同比增长25.9%;房产税668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6.4%,同比增长30.7%;印花税1686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46%,同比增长60%;车船使用税269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4%,同比增长17%;土地增值税16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52.3%,同比增长73.4%;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159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29%,同比增长49%。
2011年,完成税收20700万元,其中增值税收入为1951万元,同比增长11.23%;营业税为7912万元,同比增长43%;企业所得税780万元,同比增长13.21%;个人所得税322万元,同比增长11.2%;城镇土地使用税1974万元,同比增长22%;印花税1940万元,同比增长32.14%;车船使用税3036万元,同比增长14%;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1830万元,同比增长15%。
2012年,完成税收28200万元,其中增值税收入为2300万元,同比增长10.1%;营业税为12705万元,同比增长42%;企业所得税1093万元,同比增长49.13%;个人所得税437万元,同比增长13.2%;城镇土地使用税2274万元,同比增长23.19%;印花税2185万元,同比增长36.23%;车船使用税5750万元,同比增长16%;土地增值税466万元,同比增长72.36%;行政事业性收费及罚没收入等非税收入2066万元,同比增长42%。
·财政支出·
【概况】
2007年,财政总支出完成45130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完成24243万元,完成年度变动预算的95.9%;基金预算支出20887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08年,财政总支出为52416万元,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1439万元,完成年度变动预算的96%;上解支出1318万元,基金支出完成19975万元,收支相抵,略有结余。
2009年,财政总支出完成94239万元,同比增长79%,其中一般预算支出42181万元,完成年度变动预算的100%,同比增长30%;基金支出48526万元,同比增长143 %。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2010年,财政总支出86300万元,同比下降6.5%,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52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7%,完成调整预算的99%;基金预算支出4105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5%。
2011年,财政总支出222488万元,同比增长148%,其中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为55000万元,完成调整预算的98%,同比增长12.4%;基金预算支出167488万元,同比增长255%。
2012年,财政总支出177084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2056万元,完成变动预算的96%;基金预算支出103626万元,上解支出1402万元。
【教育支出】
007年教育支出5789万元,完成变动预算的96.8%。
2008年,按时核拨教育经费投入,核拨资金10061万元,使教育经费投入“三个增长”指标全部达标,完成金凤区四小续建、阅海小学等学校翻扩建、城市中小学操场改造,“两基”高标准通过国检。
2009年,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率,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总支出达13329万元,并将120万元教师培训资金和奖励资金以及80万元班主任津贴、农村教师交通补贴列入预算。
2010年,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筹措资金5656万元,用于校舍布局改造,新建扩建金凤区十小、金凤区十一小、宝湖实验小学等学校;落实义务教育保障经费12345万元,同比增长15%。
2011年,投入3444万元用于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改善办学条件。
2012年,教育支出13470万元,新建雅园小学、改扩建良田中学、光彩小学等学校,改善学校教学设施设备,用于教师培训、奖励和体检等220万元。
【医疗卫生支出】
2007年,医疗卫生支出860万元,完成变动预算的100%。
2008,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全年支出医疗卫生资金1490万元、计划生育经费247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4.6%,同比增长53%。
2009年,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进一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巩固率,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教育支出达13329万元,并将120万元教育培训资金和奖励资金以及80万元班主任津贴、农村教师交通补贴列入预算。
2010年,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政府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了人均15元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及时拨付资金2226万元,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继续扩大“一元钱看病”服务范围,全面推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四级包服务,减轻群众基本用药负担,加强农村卫生机构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
2011年,投入100万元用于丰登、良田两镇卫生院的基本建设,支持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药物制度改革。
2012年,医疗卫生支出2170万元,新建村级卫生室6个,完善良田镇卫生院设施配备,全面落实“六免一补助”惠民政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覆盖城乡。
【科技支出】
2007年,科学技术支出258万元,完成变动预算的100%。
2008年,投入资金960万元鼓励企业研发科技项目,申报国家、自治区、市科技发展项目27个。
2009年,加大科技发展项目争取力度,强化项目管理,全年联合科技局申报自治区、市项目13个,争取资金2400万元。
2010年,科学技术支出567万元,完成变动预算的100%。
2011年,投入科技创新资金500万元,培植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支持以科技园为平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装备研制项目和产业共性、关键技术项目的研发。
2012年,投入科技创新资金811万元,培植新技术产业和科技项目,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社保资金支出】
2007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841元,完成变动预算的98%。
2008年,累计为7096名失地农民办理养老保险,落实财政补助资金1075万元;大幅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足额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和临时价格补贴,全年支出社保资金5467万元,发放城乡低保金2261万元,救助金63万元。
2009年,共筹集发放农村低保和救助资金2670万元,拨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资金341万元。
2010年,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力度,共拨付城乡低保资金2323万元,实现了低保对象应保尽保;拨付就业再就业资金460万元,为稳定就业提供了资金支持;拨付救灾资金226万元,使受灾群众生产生活得到了保障;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409万元,同比增长28%。
2011年,筹措就业再就业资金540万元,挖掘就业岗位3166个,劳动力转移就业10526人次,支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86万元,受益农民36269人次;支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01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86万元,抚恤社会救助资金220万元,城市及农村医疗救助资金397万元,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
2012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510万元,支付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1480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361万元,社会救助资金135万元,城市及农村医疗救助资金400万元,良田镇暴雨灾害救助资金500万元,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
【农牧业支出】
2007年,农林水务支出1202万元,完成变动预算的97.9%。
2008年,按照“增收为本,尊重民意,基础突破”的思路,安排支农资金1900万元,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动物等蓄禽疾病防治防疫体系建设等方面提供资金保障支持。认真落实农民粮食、化肥、种子等综合补贴,把各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全年发放各项补贴1200万元。
2009年,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总体方针,始终坚持把支持“三农”促进新农村建设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谋划,做到财政政策、项目、资金向“三农”倾斜,保持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
2010年,多方筹措资金2179万元,推进农业结构向科技化、新优特、新品种、规模化发展;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环境,完成农村危房改造533户;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通过“一卡通”为13000户农户发放粮食补贴资金730万元;落实财政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223万元,促进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2011年,大力推进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落实。发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727.5万元;家电下乡补贴、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76万元;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9万元,受益农民达479人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95万元,改造农村危房户750户;投入300万元用于水利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投入农村人畜安全饮水资金130万元,解决了近2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筹措资金700万元,修建乡村道路11公里;投入608万元用于贫困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2012年,农林水务支出7294万元,发放农业补贴资金2325.2万元,改造农村危房1150户,建设乡村公路10公里。
·财政体制改革·
【推行阳光“预算”,规范财政管理】
2007年,按照“简化程序、提高效率、规范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各项财政改革,一是加快部门预算改革步伐,完善定员定额体系,实行综合预算管理,推行“阳光预算”,做到阳光行政、阳光理财。积极推进预算公开,公开了各部门的部门预算。
【规范非税收入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改革】
2007年,规范了非税收入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改革,实现了“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政府统筹”的征管模式,清理各类银行账户18个,建立国库集中收付专户。
【财政预算“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2008年,深入推进财政改革,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基本建立。以支出管理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改革扎实推进,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对部门实行精细化管理,严格部门预算编制程序,确保部门预算编制质量,细化部门预算指标,规范业务操作流程,简化资金拨付程序和环节,财政工作节奏和预算执行进度不断加快。稳步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成预算单位信息录入,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继续加强政府预算管理和改革,实施绩效和预算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健全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优化资金支付流程,资金运行效率和使用效率明显提高。
【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通过对各类财政专项资金进行梳理和资源整合,改变预算支出大部分用于保运转的现状,向确定的重点行业倾斜,向民生项目倾斜,向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劲拉动力的项目倾斜。全面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91家预算单位纳入集中支付系统。
【强化政府采购管理,提高“三公”经费透明度】
2011年,加强部门预算的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督,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14.92亿元,强化政府采购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严格履行采购审批手续,建立招标文件会签制和自行采购审批制、中标通知书及各类合同审核备案制,节约资金达11.9%,体现出了“小财政、大支出、高效益、严管理、促成效的改革成果。提高“三公”经费的透明度,对公务用车、招待费、差旅费进行公开,使金凤区党务、政务公开走在前列,成为率先在宁夏公布“三公”经费的县(区)。2012年,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统筹单位预算内外资金,对单位一般性项目支出从严控制,对单位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严格按标准和定额执行。按照自治区《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坚决制止奢侈浪费的通知》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压缩、节减一般性公务支出40万元。
·行政性收费管理·
【“收支两条线”管理常态化】
2007年,金凤区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规定,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力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严格按照《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自治区财政厅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规定》《行政事业单位接受非法发票入账责任追究制度》等有关要求执行。
【从源头抓起,严格行政收费管理】
2008年,实行票据统一管理,加强源头控制,严格票据发放、稽查和验证核销制度,同时票款同步。统一完善专户储存,落实收费年审制度,收费统一纳入财政部门核算,防止虚报隐瞒收入,保证及时存入财政专户。实行民主管理、法制管理,收费的设立、管理、运用都经过批准,建立项目管理制度,实行收费行政制度,形成规范的管理体制。
【“阳光收费”遏制乱收费行为】
2009年,逐项清理执收部门(单位)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认真开展清理工作,摸清收费收入底数,建立收费收入分类管理体系,为进一步完善执收单位部门预算奠定基础。完善收费项目及标准公示制度。明确没有实行公示的收费项目为乱收费,缴款人可以拒缴,使执收行为接受社会监督,遏制乱收费,促进经济发展环境改善。
【完善制度,提高征收水平】
完善非税收入收缴制度,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全面推行“单位开票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管制度。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罚没收入“票款分离、罚缴分离”的规定,从根本上规范收费、基金和罚没收入收缴行为,杜绝资金的截留、挤占、挪用和坐收坐支,为综合财政预算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按要求实行委托银行代收的收费、基金、罚没收入外,对其他非税收入,按照有利征收、方便缴款的原则,采取不同的征收方式:随税收征收的各种附加仍由税务部门代为征收;原由征收对象直接缴入国库的预算收入维持原缴交方式不变;其他非税收入数额大或征收对象在县以上城镇的,原则上实行委托银行代收;零星的非税收入或不具备委托银行代收条件的,由财政部门委托征收单位征收,由征收单位按规定要求汇缴到同级国库或财政专户。各级财政和征收部门要充分利用电子网络技术,不断提高非税收入征管水平和服务质量。
·会计事务管理·
【《会计法》宣传培训】
为及时做好《会计法》的宣传活动,2008年3月底,召开了由各单位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和主管人员参加的新《会计法》宣传动员大会,下发有关文件资料。同时,充分利用报纸等新闻媒体对新《会计法》进行宣传,并在主要街道和各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利用宣传车巡回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营造了贯彻实施《会计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开展以《会计法》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工作。举办了9期财会人员《会计法》培训班,共有100名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同时,聘请专家为会计人员作新《会计法》专题讲座辅导报告。组织5期初级会计电算化培训班,有290名会计从业人员参加了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各单位负责人和广大财会人员对《会计法》的精神实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明显提高,为贯彻实施新《会计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会计法》执法检查】
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进一步整顿和规范会计工作秩序,金凤区财政局按照工作部署,在91家独立核算单位认真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成重点检查组,对10家具有广泛性、代表性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严格检查内容。在《会计法》执法自查的基础上对重点检查单位是否执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是否依法建账、是否存在账外账和私设“小金库”、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等工作作为检查重点内容。在重点检查中从严把关,将原始凭证、账簿、账表和涉及以前年度账据结合起来,看有无乱结转,看有无不平衡,看有无支出不合规,看是否按规定设置会计科目,看有无不按错账更正方法更正账簿的、查看账证、账表和账账之间是否平衡等,确保了检查工作取得实效。
【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
2011年,结合新《企业会计准则》发布和执行,将贯彻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等政策制度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宣传贯彻有关政策,组织指导企业学习落实。统筹协调各级工商、税务、企业服务等部门,在数千户企业中选取出符合条件的25家辖区小型企业,重点检查和督导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情况。
【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工作常态化】
加强会计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定会计从业资格人员管理办法,对申请从业资格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查,把好准入关,确保会计从业人员质量。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制定了一系列会计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并督促各单位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认真抓好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多期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会计专业知识会计职业道德以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专题或综合继续教育培训,培训达300多人次。
【会计集中核算的制度化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操作程序,促进效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会计核算中心根据财政局效能建设的要求以及业务管理的需要,不断修改和完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首先,严把“受理关”,在受理报账过程中,从原始凭证审核入手,对不合规、超标准、超范围的支出坚决拒绝报销。其次,严把“政策关”,严格按照有关财政财务法律、法规和制度,对单位未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的支出事项,坚决不予受理,严格控制或拒付单位以各种名目发放的不合规、不合法的津补贴等开支,同时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防止发生“坐支”现象。再次,实行“回头望”,每季度末进行内部财务汇审,组织集中讨论分析,对于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作出解决问题方案。
【加强内部稽核,保证资金安全性】
2009年,在做好会计规范核算的同时,核算中心加强了内部稽核工作,稽核部增加人员,拟订详细的稽核计划,对各会计部核算的单位共抽取55套会计业务进行稽核,每季度对结算部、支付部的资金管理情况进行稽核。一年共出具稽核报告5份,通过内部稽核,实施有效的事后监督,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资金的安全性。
【集中核算,加大财政资金监控力度】
全面高效完成各核算单位、自收自支单位2008年度财务决算、所得税、基金等的汇算清缴,并撰写相应财务分析;完成劳动报表、全区体育事业统计年报、服务业主要财务指标综合表、“三公”经费统计等数十种报表的填写申报;完成了年度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计缴基数的梳理、调整、计算、审核工作;配合各核算单位做好年度各类保险、税金扣缴;配合进行了部门预算编报;做好金凤区会计人员信息采集和后续教育工作,做好本级落实厉行节约要求情况摸底统计;完成了有关单位预算外账户的审批和开立等工作。
2011年,会计核算中心严格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模式运作,在报账受理过程中,从原始凭证把关入手,做到源头监管,对不合规、不完整、应补充和更正的凭证予以退回,要求纠正和补充后再报账,并对报账员做好业务辅导工作,对新成立的单位,在报账人员报账时遇到的问题,耐心认真地做出详细的解答。会计核算中心严把关,手续全,促使许多单位对各项开支的审批更加认真谨慎,把不合理、不合规的开支消灭在萌芽状态。
【严把报账“政策”关】
2012年,会计核算中心严格按照有关财政财务法律、法规和制度,对单位未按政府采购手续办理的支出事项坚决不予受理;坚决杜绝单位坐收坐支现象发生,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格按照预算支出,不允许超预算支出现象出现。严把会计“监督关”,加强财务审核监督,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根据各核算单位资金的使用范围及用途,提醒核算单位优化支出结构,合理使用资金,节俭财政支出。对专项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户核算管理,采取事前与核算单位及时沟通,宣传专项资金管理要求,达到和核算单位共同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防止出现挪用、挤占专项资金的情况,从而保证专项资金的监督与管理落到实处,提高财政性资金的使用效益。严把资金“内控管理关”,强化核算中心内控管理,形成支付各项资金监督制约机制,保证预算单位资金安全。
·财政监察与固定资产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理财水平】
加强财政监督,规范资金供给范围,以管理出效益,以管理增财力,着力提升理财水平。先后出台了《金凤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金凤区预算资金绩效考核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
加强财政监管,积极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和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检查,规范津补贴各项工作稳步推进。2009年,进一步完善财政内控机制,加强制度建设,结合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对83个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对20个行业、部门进行了重点检查,加大对重点项目和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纪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处理,维护了财经纪律,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安全。
【专项资金监督检查】
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开展了专项资金、农业直补资金等项目资金的清理,认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加强部门预算的监督检查日常监控,实行预算公开,财政预算工作阳光操作、开透明,推进基建财务制度建设,财政监督质量进步提高。
【公车治理工作】
围绕项目资金运行情况,加大财政监管力度,深入开展“小金库、公车治理等专项治理工作,对87家预算单位“小金库”进行了全面复查,对辖区所有公务用车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
【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2007年,在金凤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开展国有资产产权转让清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专项调查处理;开展房地产清理办证、闲置资产处置工作,对产权不明、价值不清的国有资产确定权属,办理《产权证》,对废旧、闲置等资产进行处置,提高资产效益质量。
2008年,为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所有行政事业单位土地、房屋类资产情况和资产出租、出借情况以及车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已落实土地资源纳入资产账务管理1446亩,查出违规租金收入9.7万元并收缴财政专户,均纳入固定资产管理,有效地加强了金凤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为保证国有资产安全和完整夯实了基础。
2009~2012年,金凤区财政局以“强管理、促规范、解难题”为出发点,不断加强国资基础管理,创新国资监管方式,提升国资管理水平,确保国有资产增值保值。对金凤区90家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清理核查,通过分类统计、全面盘查等方式,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数量、资产分布和资产结构等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严格内部管理,严禁在资产评估、资产处置过程中的权钱交易行为,坚持资产处置透明化,重大资产处置报政府研究决定。严禁各部门、镇和街道办事处在资产处置中不经审批擅自处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此外,严格执行《金凤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对行政事业单位处置资产的行为按程序进行审批,对新购置及盘盈资产及时入账,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对合法转让的国有资产,按照申请、评估、审批、拍卖等程序,保证国有资产变价收入足额及时上缴财政专户;对申请报废的固定资产,坚持实地查看,核对实物与账面是否一致,是否达到报废标准,并将资产回收后按估算价值找对应机构进行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