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

杨森君

这本书的作者——顾荣兄是我的学长,比我高三届,同就读于宁夏大学政治系。虽在同校同系,却不曾有过交往更不知顾荣兄读大学时居然也是一迷恋诗歌的“狂热分子”,因为事实上,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诗歌在青年学子的心目中占足了席位。写诗基本被看成是有才气的象征。那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时代。显然,顾荣兄是沉得住气的。因创办诗社之故,我几乎认识宁夏大学所有写诗写得小有名气的人,包括已经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唯独不识顾荣兄,直到1985年我大学毕业,才知道,早于我三年分到灵武一中的顾荣兄其实是一位深藏不露的诗人。我们之间渐渐有了交往,当然更多的时候是我向他请教政治教学中的一些经验。这期间我读过顾荣兄的若干诗歌,并且还把他的诗歌刊登在学校油印的诗刊《蓝星星》上,后来又帮他把诗歌推荐到《六盘上文艺》(后改刊名为《六盘上》),据说,这是他在正规刊物上发表的第一首诗歌,也即他的处女作。没过多久,顾荣兄调回石嘴山工作,这一别就是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我们没有过任何联系,只是偶然一次听说顾荣兄离开了教育界,到煤炭系统工作了。

2014年年初,我接到了顾荣兄的电话,虽然这么久没有联系,但是,电话接通,亲切如故,见面才知,顾荣兄对诗歌的热情一直没减,且越来越痴迷,只不过顾荣兄不事声张,写下的作品,也从不示人,当然,他的妻子例外。顾荣兄告诉我,他有一个心愿,希望我能帮他看看诗,提提建议,我说好啊,两天后,他即通过电子邮箱发来了他的一部书稿——《旷野集》。看后,我真有些吃惊,这兄也太低调了啊,写了这么多,足够出一本书了,更让我感动的是,说实话,现在像他这样年龄一大把的人,有多少人还会把诗歌当回事。看在顾荣兄对诗歌一往情深的份上,我主动提出帮他联系出版,了却他年轻时就曾有过的一个梦想。很快,这件事就如愿了。这当然更要感谢资深编辑家、著名作家、银川市原文联主席高耀山先生、著名小说家王佩飞先生,是他们牵线搭桥,将这部诗集编入一套丛书。他们如我一样,感慨于顾荣兄长期怀有的对诗歌敬畏般的热爱。值此,《旷野集》在尘封了二十多年之久之后终于有机会面世了。

说到《旷野集》,我们当然不能太过苛求,也不能抱着过于专业的眼光来审视,它毕竟是作者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其语言风格、思维态势、立意、技巧等毫无疑问都带着那个时代必然带上的气息。读《旷野集》中的诗篇,当然要把它放在那个特定的语境中来读、来理解、来思考。因为,中国的人文环境、中国近三十年来的诗歌生态,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思维、趣味、价值观,早已不再像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样单纯可辨了,而是变得多元、复杂起来。不过,当我们怀着一颗追忆往事、回顾流逝岁月的心来读这些诗篇时,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一颗青春的心曾经是如何沉浸在诗意中的,又是如何在这种诗意的萌动中如杜鹃啼血,如花朵绽放。这部诗集的出版,我想,对顾荣兄而言,一定是一个有意义的纪念,一种有着落的寄托,因为有它为证,顾荣兄曾经与多数正值青春期的年轻人一样,有过迷茫,有过挣扎,有过对爱情的痴狂,有过对信仰的半信半疑,有过对人间是非的心灵定位……等等一切都曾让顾荣兄通过诗歌的方式给出了他个人的样本。

所以,《旷野集》带给我们的,未必时尚,但却是经历未必花哨,但却诚恳。正是在它看似奔放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顾荣兄对待感情细腻、倾心的一面,对待事物谦卑、深情的一面,它是另一个顾荣或者说是顾荣的另一个——隐现在诗学里,不可自拔,如痴如醉。如果以《旷野集》为线索找到生活中的顾荣,可能会令我们大吃一惊,如此斯文十足平和谦逊的一个人,居然在诗歌中可以咆哮如雷;如此看似不争不辨的一个人,居然在诗歌中是非分明,爱憎不二。这也许就是生活与艺术不能等同为一的原因,它们之间必定存有异质性,只有这样,才会使得一个人的人生变得更有张力更富有意味。顾荣兄以诗歌赢取了他可贵、可爱的一面,虽然这一面被他隐藏得有些太久,但最终还是让我们看见了并且让我们分享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往后的岁月里,顾荣兄将会义无反顾地在诗歌创作之路上追索,找到与当下诗歌语境的契合点,洗心革面,立竿见影,继续他的诗人之梦

2014年5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