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州民间旅游(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丛书)
- 吴万俊主编
- 1872字
- 2020-08-26 16:09:45
序二
据考古发现的“半山类型文化“”齐家文化”遗址证明,距今约4500年前,原州区境内已有人类居住。西周时大原之名见于史册。自战国时期秦置乌氏县开始的2000多年间,绝大多数时间受中原王朝的直接管辖,先后以安定郡、高平镇、原州、镇戎军、开成路、固原州、固原县等称之,行政建置或升或降,屡有改变。
清代以前,原州区一直是中原抵御外族入侵的前沿,周伐猃狁,汉击匈奴,唐与吐蕃争夺,宋与西夏对峙,明与鞑靼、瓦剌交锋,无不首当其冲。历朝历代都视其为战略要地,重视有加。秦始皇朝那湫渊祭龙神,汉武帝六巡安定郡,唐太宗瓦亭观马政,成吉思汗避暑六盘山,安西王冬居京兆、夏居开城;秦筑长城,汉置萧关,唐设中都督府,元为安西王屯军之地,明为三边总督封疆驻节之所,清代陕西提督移驻于此。古人喻其为“西塞之口”“关中屏障”“左控五原,右带兰会”“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
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地位,原州区遂成为中国古代北方多民族繁衍生息、交往融会之地。西周时,以义渠、乌氏戎为主。西汉时,华夏汉族由秦、晋、吴、楚大量迁入,梁氏、张氏和皇甫氏为当时的名门望族。东汉时,羌人聚居。魏晋南北朝时,匈奴、鲜卑、敕勒、柔然、氐、羌等族先后生息、争雄、融合。唐代,吐蕃进入,居住百余年。宋代,当地汉族与西夏党项族交往频繁。元代,蒙古族和中亚、西域色目人进入,信仰伊斯兰教者发展成回族。明、清两代,形成了回汉民族杂居的格局,延续至今。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聚居在原州区这块土地上的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不仅创造了古长城、丝路遗址、须弥石窟、砖雕五龙壁、砖包城、文澜阁等一批特色鲜明、光辉灿烂的物质文化遗产,更创造了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泥塑、生产商贸习俗、岁时节令、传统体育与竞技等多姿多彩、内涵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社会的文明,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无声地滋养着民族世代相承的文化土壤,体现了原州区文化的多样性。
从世界发展的历程看,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实力,不仅取决于经济、科技等硬实力,还取决于文化软实力。作为保留民族历史记忆、凝结民族智慧、传递民族情感、体现民族风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历史的“活”见证,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保护好、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就是守护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维护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对增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激发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5年6月,根据国务院和上级文化主管部门的指示精神,原州区开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4年多来,全区文化工作者,肩负使命,进乡入村,调查走访,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摸清了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种类、分布区域和生存状态,其代表性的项目有15大类55项,其中六盘山花儿传承人张明星和朱小平的六盘山抟土瓦塑制作技艺分别列入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名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原州区各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创造智慧,体现了原州区各族人民卓越的创造力和雅致的生活情趣。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和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民族精神和人民智慧的生动体现,是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和社会的急剧变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重视抢救和保护传统文化,尤其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已成为一项非常紧迫和重要的任务。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工作力度,使原州区优秀文化传统薪火相传、绵延永续。要把发掘和保护文化遗产作为建设宁南山区文化中心区的一项重要任务,抓好资源普查,注重整理和研究,建立科学传承保护体制,合理开发利用,形成具有鲜明原州特色的先进文化,服务于和谐文化建设,体现于文化精品创作,作用于文化发展,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丛书,对原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展示,是我区文化建设的又一大硕果,可喜可贺!这套书的出版,有助于读者认识与了解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也必将激励全区各族人民通过对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把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共同开创原州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式发展的美好未来。
是为序。
2009年11月
(作者系中共固原市市委常委、原州区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