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耕耘集
  • 韩有为
  • 25792字
  • 2020-08-26 16:17:20

宁夏南部山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宁夏南部山区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地区,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改变宁南山区的贫困落后面貌,国家和地方开展了全方位长时间的扶贫攻坚,取得了很大成效。在宁南山区开展的各项工作中,有关经济发展模式所做的探索和实践,对推动宁南山区经济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宁南山区经济结构是以农业为主体的,长期以来,对宁南山区经济发展途径的探索和实践,其主体部分也主要集中在农业或农村经济方面。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由发展新途径到较为完整的发展新模式的逐步演进。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带动下,宁南山区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现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最终改变贫困落后面貌,任重而道远,还须从各方面作坚持不懈的努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履职的由缘,使我对宁南山区经济发展模式问题,有了较多的了解,通过多次调研和深入思考,逐步形成了一些思路和见解,同时亲历或参与组织开展了一些重要工作。本文是对自己参与宁南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与实践的回顾与思考。影响宁南山区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是动态的、变化的,对宁南山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也不能一成不变,需要在已有基础上,不断进行更高层次的新探索和新实践。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同志参加到探索与实践者的行列中来。

一 经济发展模式的科学试验和上黄模式的产生

建国后,对宁南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系统的探索是从科学试验和示范开始的。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宁南山区的贫困状况,引起了中央的重视。周恩来总理指示中国科学院等有关部门,对宁南山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以期在搞清楚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状况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为解决宁南山区当时最为紧迫的吃饭问题寻求出路。中科院等有关部门随即派出专家与宁夏当地科技工作者一道,对宁南山区展开了多次多学科的综合科学考察。由此,拉开了对宁南山区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科学探索的序幕。

在对宁南山区进行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六五”开始,国家及我区有关部门,先后组织中国科学院西北水保所、兰州沙漠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宁夏农科院、宁夏农学院、固原地区农科所等单位的科技力量,陆续在宁南山区不同类型区,布设了一批科学试验示范基点,对宁南山区的经济发展途径进行系统的探索研究。开展的试验研究工作,在上个世纪80年代达到很大规模,先后有数百名科技工作者参与其中,在八个试验示范基点上展开试验工作。八个基点分布宁南山区的有五个:即由西北水保所主持的固原上黄基点,由北京林业大学主持的西吉黄家二岔基点,由西北农业大学、宁夏农科院共同主持的固原陶庄、海原二道沟基点,由宁夏农科院主持的隆德陈靳基点,由宁夏农科院主持的彭阳县果菜基点。分布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上的有三个:即由兰州沙漠研究所、宁夏农科院主持的盐池县沙边子、北六乡基点,由宁夏农科院、宁夏农学院主持的盐池县四墩子基点,由宁夏农科院主持的同心李家岗子、盐池惠安堡基点。除八个基点系统的试验示范外,自治区科技、农业、畜牧、林业、水利等部门,各类农技推广部门也在宁南山区部署了一些科研和推广项目。上个世纪末,八个基点在完成了国家和自治区下达的科技攻关任务,经国家和自治区科技部门验收,大都结束了基点的工作,只有原州区上黄和盐池四墩子的工作延续至今。

这些试验示范基点所取得的丰硕试验研究成果,所起到的示范效果,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远不是一篇短文所能尽述的。现仅以试验示范工作持续时间最长,试验研究最为系统而具代表性的上黄基点为例,做概要的介绍。

上黄试验示范基点位于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上黄村。该村地处宁南泾河、清水河分水岭,为温凉半干旱区。海拔1534.3米~1822米,平均气温6.9°C,年降水量420毫米。气候干旱,地势高,干旱、低温、霜冻、冰雹、风沙五灾俱全,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差,抗灾能力弱,属典型的贫困地区。加速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不仅对该地区广大群众摆脱贫困具有重要意义,对黄土高原西部同类地区的治理和开发,也有着普遍的参考价值。在先期综合科考并完成了固原县农业区划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西北水保所于1982年在上黄村建立了科研基地,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定位试验和示范。通过20多年的科技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试验区已成为宁南山区的科技辐射源和国家级科研基地,为国家治理黄土高原和宁南山区科技兴农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首先将昔日贫穷落后的上黄村建设成为生态环境步入良性循环,农村生产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农村经济向高效集约化转变,农民生活摆脱贫困向小康迈进的区域治理与开发示范样板。

建立试点前,上黄村荒山秃岭,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业生产落后,群众生活十分困难。林地覆盖率仅2.1%,土壤侵蚀模数年高达5000吨/平方公里以上;耕作粗放,不施化肥,不用良种,广种薄收,靠天吃饭,粮食亩产35公斤,人均收入47.5元,仅能维系最低生活水准和简单再生产。

经过多年的努力,现上黄村已实现“三化两提高”的目标,即坡地梯田化、宜林荒山绿化、平川地初步高效集约化;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涌现一大批科技致富能手和农民技术员,他们由科技二传手,成长为科技兴农主攻手;生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目前试区水土流失治理度已达83%,林草覆盖率达51.3%,土壤侵蚀模数年小于1200吨/平方公里,达到泥不下山,水不出沟,化害为利,控制水土流失,高效利用水土资源的要求。从根本上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大大增强了抗灾能力,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已摆脱贫困,开始向小康迈进。

(二)科技攻关取得一批重要成果,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提高了试区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试区科技攻关共取得科技成果36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省部级一、二等奖7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00篇,出版科技论著8部。特别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研究员为首的旱农专家,以上黄试区等地为基地,经过长期田间试验和多次考察,撰写了国内第一部旱农专著《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理论与实践》。专家们一致认为:该书对推动我国以致世界旱作农业的研究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科技攻关中培养研究生28名,其中博士生8名,为国家输送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同时为原州区培养青年科技干部50名,他们现已成长为县、乡科技领导骨干,在宁南山区科技和其他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通过举办各种农技培训班,在县乡开展科技咨询宣传活动等方式,培训回汉农民上万人次。

上黄试区多年来科技攻关方向和主要试验研究内容的确定,始终是在国家和地方科技计划的指导下,紧密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及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的。科技攻关方向主要为:“以降水高效利用为中心,以优化农林牧结构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基础,主攻雨水集蓄利用,协调水肥关系,提高水肥利用率,建造大面积灌木与草地放牧基地,形成农牧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逐步将试区建成高效稳定的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和农业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示范样板、先进的农业科技辐射源与培训基地、国内外旱区节水农业与水土保持合作研究的基地。”

循着上述的科技攻关方向所展开的试验研究工作,到“十五”末期,取得了重要进展,并产生了一批阶段性成果:

1.土地利用结构与治理模式研究有重要创新,并大面积推广。

由于试区生态环境和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主要是以坡改梯为中心的水土保持系统工程的完成)已得到根本改善,试区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已由过去一般退耕还林还牧阶段,发展到在绿化荒山的基础上,以山地梯田增产粮食,以平川地发展庭院经济和高效农业的新阶段。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水土不平衡、水热不同步和水肥不协调的诸多矛盾,而且走出了一条在宁南山区干旱加剧的大环境中,优化小环境,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下发展农牧结合型的高效农业的新路子。试区的治理模式已在宁南山区汝河流域等治理大面积推广。

2.小麦改制与覆膜穴播高产模式研究获突破性进展并大面积应用,成为粮食上台阶和稳定解决温饱的战略措施。

宁南山区历史上为冬春麦混种区,过去由于缺乏适宜的旱作冬小麦良种,加之耕作粗放和投入不足,冬小麦虽有种植,但产量低而不稳,风险较大,而以生长期短、单产较低的春小麦为主,粮食单产长期在100公斤以下水平徘徊。为此,试区开展了“冬小麦在固原生态适应性和改制高产技术研究”,先后引进数十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鉴选出宁冬1号等5个冬小麦良种。通过模式化栽培,表现出抗旱、抗寒、高产、稳产的优良特性。在连续7年试验中,大田平均亩产在150公斤~200公斤,与春小麦相比,增产幅度在1倍以上,采用覆膜穴播栽培,示范田获得400公斤/亩以上的高产,显示了巨大的增产潜力。试区所在的河川乡冬麦面积已占麦田面积的90%以上,在连续春旱,春麦减产,甚至绝收,而冬麦仍然获得大面积150公斤/亩以上的产量。

3.草地建设与畜牧业发展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探索出黄土高原实行草食牧业与农副牧业相结合的新途径和模式。

通过近20年的试验研究表明,试区在传统的自由式放牧阶段,由于草地受气候条件影响,天然草场年产草量大起大落,畜牧业生产原始落后;“六五”后发展到以人工草地为主的放牧阶段,由于试区大面积种植人工牧草,人均5~6亩,产草量增长1倍多,人均羊单位提高到4.1个。“八五”后,由于人工草地水分过耗,加之气候干旱,大面积人工草地衰败,畜牧业的数量有所下降,由于此时,试区农业生产取得长足进步,农作物生产的作物秸秆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饲料,开始进入补饲阶段,“九五”以后,由于农业的更大发展,生产了大量作物秸秆和饲料,结合半人工草地的形成,试区进入了草食牧业与农副牧业相结合的高效牧业阶段,牧业生产得到明显提升。试验研究揭示了农牧交错地区畜牧业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今后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宁南山区相当大的区域属农牧交错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和农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宁南山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才能迈上稳定而高效的可持续之路。

4.干旱温凉山区庭园经济结构与模式研究获重大进展,为宁南山区脱贫致富闯出一条新路。

试区通过近10年的引进筛选试验和综合研究,鉴选出早酥梨、红梅杏等适应当地冷凉干旱气候的良种及高效果园建设技术。并基本形成具有宁南山区特色的果菜型、果苗型、果畜型等庭园经济结构模式。在目前管理水平下,3~4年即可挂果,并通过果菜、果苗间作,以短养长,亩产值可达3000~5000元。这一庭园经济结构与模式,为改变单一粗放的大田农业生产经济结构,充分利用宁南山区人少地多的资源优势和大搞井窖工程的条件,优化生态环境,发展高效集约化经营,使干旱山区稳定脱贫致富,闯出一条新路。

5.基本摸清本地不同土地类型降水再分配动态变化规律,为发展雨水集流工程和节水农业,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对不同土地类型次降雨后的土壤水分系统测定表明:56.9%的降水量为土壤、水库接纳,21.6%的降水由坡面泾流进入平缓地土壤中,21.5%降水一日后便被蒸发。平地由于汇流作用接纳雨水率达94.8~143.9%,而坡地仅为46.7~76%。立足抗旱充分高效利用雨水资源,是宁南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宁南山区雨水集流与高效利用途径“:一蓄”:通过蓄水窖、小坝库最大限度地将地表径流蓄积起来,用于时空调节与补充灌水。“二防”:通过修梯田和覆膜技术,防止泾流和蒸发损失。“三改”:薄改肥,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蓄水能力;老改新,推广良种良法,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特别是深层水利用率;旱改水,通过雨水集蓄和微灌技术,在不同作物需水关键期进行节水补灌,提高水分生产效率

(三)以试验研究成果为依据,及时向各级政府提出重大决策建议,得到采纳,为推动宁南山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六五”、“七五”期间,试区针对宁南山区农业投肥严重不足,总结出“关键在水,出路在肥”的科学结论。向自治区提出深施化肥的建议,自治区主管领导亲笔回信,指示有关部门调集大批化肥,大力推广深施化肥技术。10多年累计推广1200多万亩,为改变宁南山区粮食产量长期在低水平下徘徊的局面,解决群众温饱,发挥了战略性作用。

“八五”期间,针对宁南山区持续干旱,在总结试区和一些地方利用窖窖等节水微灌干旱夺丰收经验的基础上,及时向自治区提出“大力发展山区窖窖农业”的建议,自治区主要领导立即指示《宁夏日报》公开报来信内容,为促成宁南山区大规模开展井窖工程建设,发挥了主要作用。

“九五”以来,试区根据宁南山区气候变暖和春旱加剧的趋势,及时示范推广小麦改制与高产栽培模式,并向固原县政府和自治区科委提出扩种冬麦的建议,很快变成政府行为而大面积推广。这对推动宁南山区粮食上台阶和稳定解决温饱将发挥重大战略作用。试区试验研究出的“果菜型”、“果苗型”、“果畜型”等多种庭园经济模式,同样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原州区委、区政府做出决定,在全区大面积推广。

为了将试验研究工作与当地经济发展更紧密的结合起来,同时也为争取地方对试区工作的支持和配合,试区的主持人中,先后由山仑院士和程积民教授担任过原州区的挂职副区长。

(四)“上黄模式”在中尺度区域的全面推广。

上黄基点所产生的示范辐射作用,在长达20多年的期间,始终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领导及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2000年春季,我向时任自治区计委主任的项宗西同志推介固原上黄基点和盐池北六乡基点的情况,建议他去视察,如有可能,给予支持。宗西同志率计委有关同志在深入基点调研后,决定在上黄村所在的河川乡全面推广“上黄模式”。尽管20多年间,上黄所产生的许多单项科技成果,在宁南山区早有推广,但将完整的发展模式,以自治区批准立项的方式,在乡一级这个中等尺度的区域全面推广,这还是首次,其意义重大。该项目2000年秋季申请立项,自治区计委于2001年3月批复下达实施。项目建设时间为三年(2001~2003年)。项目总投资3345万元,资金来源为国家补助投资200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650万元、水保专项资金1350万元),县乡村及农户自筹1345万元。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为:小流域治理面积89平方公里,治理小流域10条,建骨干坝4座,结合小流域治理,建设“三田”3.2万亩,种林草4.5万亩,荒山造林、地埂造林、经济林、村宅绿化等造林6万亩,人工种草2万亩,建培训科研综合楼2400平方米,建种子基地4000亩,生态温棚100栋,修建集镇道路1.5公里,机井配套5眼,人畜饮水工程1处,发展养殖示范户300户。项目建设目标为:人均收入由624元增加到1335元,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10公斤提高到510公斤,人均“三田”达到3亩,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7%,林草覆盖率达到60%。

固原河川乡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全乡总土地面积202.5平方公里,有耕地13.2万亩,辖12个行政村,67个自然村,2000年底总人口15421人,人口密度为76人/平方公里,海拔1504米~1900米,年平均气温7°C,年降水量420mm,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大部集中在7、8、9三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2%以上。该乡植被稀疏,土壤侵蚀模数年2000~3000吨/平方公里,气候干旱,以旱灾为主的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条件差,2000年底农业总产值1389.7万元,人均有粮210公斤,人均纯收入只有624元,相当一部分人徘徊在温饱线上,经济发展十分缓慢。

项目实施三年后,2003年9月18日至22日,自治区发改委和自治区科技厅先后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组认为,经过三年的实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项目实施的意义重大,成效显著:1.经济效益:项目经过三年建设,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已有很大提高,年增加收入1400万元,农民纯收入提高到现在的1380元,人均粮食占有提高到520公斤,达到了设计目标。2.生态效益: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以及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措施的实施,基本达到了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治理效果,土壤侵蚀模数由项目建设前的每年2000吨~3000吨/平方公里降到1500吨/平方公里以下,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67%,林草覆盖达到61%,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农、林、牧三业并举协调发展。3.社会效益:项目实施中,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先后举办大小培训班26次,累计培训干部群众2.5万人,使项目区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得到提高,良种普及率由原来的70%提高到95%以上,农业新技术普及率由原来的40%提高到80%,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河川乡推广“上黄模式”所取得的成功,验证了上黄基点所总结的“三化两提高”(宜林荒山绿化、坡地梯田化、平川高效集约化;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生态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和“三大技术体系”(以结构调整和水肥高效利用为中心的旱作农业增产技术体系,以适宜干旱温凉山区种植名优经果林菜的高效庭园经济技术体系,以退耕种草舍饲养殖为基础的农牧结合技术体系)的“上黄模式”,是正确的,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宁夏南部山区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普遍的推广价值。河川乡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科技成果的推广模式也作了成功的探索,这就是,在政府支持下,各部门通力合作,统一规划,统一检查验收,相关的专项资金捆绑使用,连片综合治理建设。这些做法和经验,对科技成果的大范围应用推广,具有重要作用,应该在宁南山区普遍采用,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以促进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

回顾上黄基点25年的探索历程,在科技攻关中,主要是攻克了宁南山区同类型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几个重大问题:一.宁南山区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主要是大气降水的流失及由此而引发的土肥资源的流失。上黄基点,提供了能实现“水不下山,泥不出沟”要求的水土流失治理的完整模式;二.水资源总量不足,是宁南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上黄基点提供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三.大幅度提高土地的产出,是宁南山区摆脱贫穷奔向小康的前提和基础。上黄基点提供了比较完整的避灾节水旱作高效农业技术体系。这些重大问题的解决及在同类地区的普遍推广,对推动宁南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将发挥战略性作用。

二 加快宁南山区基本农田改造建设的建议案

2003年9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我写了《宁夏南部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一文(该文已收入《拓荒集》一书,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出版)。在送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同志参阅后,区党委办公厅以《参阅文件》予以了转发。2003年12月18日《宁夏日报》刊登该文的摘要。中国《水土保持研究》2005年第3期,刊登了该文。

2004年初,自治区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召开前夕,考虑到我在文章中所提出的建议,对实现宁南山区的可持续发展确有重大意义。作为自治区人大代表,自己有责任继续倡导这些建议。经与我分管的自治区人大农环资工委的同志们商议后,将我所写文章中提出的两条主要建议,分别改写为两份《自治区人大代表建议案》草案。待代表大会召开时征求意见,如获代表同意并联合签署,即可作为正式议案向大会提出。征求意见时,关于扩大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加快大六盘生态经济建设的议案,由于涉及到要将过去已下放给各县的林场重新划归六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一管理,固原市领导层对此认识不够统一,没有获得联合签署,议案没有向大会提交。但此后,这个问题的解决,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4年2月,自治区发改委委托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编制《宁夏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总体规划》。2005年5月,自治区人民政府58次常委会原则通过了该规划。7月,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了自治区发改委《关于实施宁夏大六盘生态经济圈总体规划的意见》。至此,宁夏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开始启动。现正在实施的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其规划面积约300万亩,超出我当时提出的200万亩的规模,其建设内容更是大大超出我所提的建议。这是特别值得欣慰的。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总体规划的最终实现,必将对宁南山区可持续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关于加快宁南山区基本农田改造建设的议案,得到固原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何学清等10名代表支持,由他们联合向大会提出,得到代表大会同意,被列为自治区人大九届二次会议的第2号议案。议案全文如下:

宁南山区地处黄土高原,海拔较高,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土地贫瘠,植被稀疏,是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农业生产主要在15度以上坡耕地上进行,产量低而不稳,极大地制约着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从宁南山区发展的历史经验教训和现状来看,对于天然降水较为丰富的宁南山区,加强高质量的基本农田建设是实现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高质量的基本农田改造建设不仅是保土、保水、保肥,提高降水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旱作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草畜业和特色种植业和确保退耕还林还草不反弹的根本保障。多年来,以天然降水增产潜势研究为中心的旱作农业科研硕果累累,在高标准的水平梯田地上加以应用和推广,每毫米天然降水的粮食产出可由0.1公斤~0.15公斤提高到0.3公斤~0.5公斤。在水土保持方面,按“水不下山,泥不出沟”的基本要求,以小流域为单元,以改造建设高标准机修水平梯田为中心,实施山、水、田、林、路和农村能源建设的连片治理工程,也已在宁南山区多个点上取得了成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从宁南山区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后续接替产业培育的角度来看,大搞基本农田改造建设工程也是必然选择。中国工程院一研究报告中指出: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的成败关键是在退耕还林和退耕休牧还草后,能否建成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条件。目前,在已退耕还林的地区,大体有三种可替代的生产条件:(1)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2)高产稳产的人工饲料基地和相应的舍饲畜牧业;(3)高产稳产的经济林果业。就宁南山区而言,上述三种可替代的生产条件中,第三种条件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因为受水分条件的制约,退下来的耕地和荒山,营造的基本上都是灌木林,其保水固土的生态效益是显著的,但经济效益不高,后续开发的难度不小,短时间难以形成产业规模。只有第一、第二两种生产条件,建成后即可尽快发挥作用。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后,由于耕地减少,更有必要适时推进宁南山区旱作农业的生产方式变革,要组织和引导农民由过去的广种薄收,变为精耕细作多收。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自治区和宁南山区各县党委和政府、自治区各有关部门抓了宁南山区的基本农田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据统计已建成约375万亩。但从指导思想到实际工作部署,大规模改造建设高标准机修水平梯田的主题不突出,工作力度小,补贴标准低,建设标准不规范,发展也不平衡。由于补贴标准远低于实际,使得每年下达的计划和实际建成的数量有不小出入。现在统计在册的375万亩是有水分的。到目前为止,宁南山区的大部分土地仍然是坡耕地。如果把退耕后剩下的坡耕地全部或大部改造为高标准的水平梯田,并大规模推广已经成功的旱作农业科研成果,其生产潜力是巨大的。不仅能完全弥补减少耕地的产出损失,还为大幅度提高产出提供了先决条件。对宁南山区而言,不论目前要稳定的脱贫,还是长远的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都要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为其基本前提,舍此,没有其他的捷径。在农业结构由以农为主调整到以牧为主后,这个基本前提也仍然存在。我们认为,建成可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条件,为宁南山区第一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当务之急。为此,我们建议自治区人民政府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有利时机,果断决策,把宁南山区基本农田改造建设工程列为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项目,尽快组织实施。

其具体内容是:一是集中力量,形成声势,大干三年,在宁南山区改造建设800万亩左右的高标准机修水平梯田(含川台地、淤坝地及标准不高的人修梯田的改造),使人均达到4亩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提出这样的人均指标,是考虑到宁南山区土壤积温较低和无霜期较短,即使推广目前较先进的旱作农业耕作技术,其土地的产出(不论是粮还是草)还是不可能很高,人均基本农田数量少了不行。也考虑到在作好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建设800万亩基本农田是可能的。二是加强领导,使基本农田改造建设工程和正在进行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三是在彭阳、西吉等县已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建设标准,确保建设质量,并对各县提出明确的任务要求;四是提高现行补贴标准,由现在的100元/亩的造地补贴标准提高到180元/亩;五是整合现有资金渠道,集中财力和物力,在争取得到国家更大支持之前,整合现有财力,先行起步;六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把各有关部门和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聚焦在这个重大决策上;七是加大检查验收力度,不作虚功,真正做到建成一亩,发挥一亩的效益。

自治区政府认真办理了此议案,虽没有全部采纳《建议案》的各项建议,但采取了有力措施,确实加大了宁南山区基本农田的建设力度:一是将宁南山区基本农田建设规模扩大,由每年建设30万亩,扩大到每年建设35万亩;二是提高了基本农田建设的补助标准,由原来每建设一亩补助100元,提高到120元/亩;三是2004年8月3日,在隆德县召开了宁南山区基本农田建设现场会,对加快宁南山区基本农田建设步伐作了部署。四是下达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宁南山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意见》,为加快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

为促进宁南山区的可持续发展,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开展了对《退耕还林条例》和《水土保持法》的执法检查。把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及政策落实、后续产业的培育、基本农田建设的进展等三个问题作为检查的重点。每次执法检查报告在经人大常委会审议后,都及时向自治区政府提出了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连续的执法检查,我们看到,当前宁南山区农田基本建设的形势很好,干部群众建设基本农田的积极性高涨,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对促进宁南山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了明显作用。我们相信,随着宁南山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的持续改善,不仅能巩固住退耕还林还草的成果,维系好宁南山区的生态环境,还将为宁南山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

三 隆德县建成全国第二个梯田化县

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西麓,黄土丘陵沟壑区和土石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5%,水土流失面积74%,人口密度191人/平方公里,海拔高、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人多地少,农业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缓慢。针对恶劣的自然条件,隆德县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全县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领导下,科学规划,务实苦干,把梯田建设作为扶贫开发、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措施来抓,采取人修和机修结合,长年大干,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干到底。经过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奋斗,全县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55.2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5.9%,坡耕地梯田化率达到93.1%,农民人均基本农田3.2亩;近五年全县退耕还林还草25.48万亩,禁垦坡度以上的耕地全部实现了退耕,森林覆盖达到25.9%,林草覆盖度达到42.8%;地埂利用程度约66%;梯田完好率达到9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72%。

隆德县以梯田建设为主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01年以来,连续四年农民人均有粮稳定达到400公斤以上,2004年与1990年相比,粮食播种面积减少了20.1%,而总产量增长了35.9%,全县农业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3.4倍、1.5倍和2.9倍, 2004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1502元。

2004年8月3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隆德县召开山区基本农田建设现场会,进一步安排部署山区基本农田建设工作。与会同志实地观摩了隆德县的基本农田建设,自治区扶贫办主任李文录通报了近年来山区基本农田建设的情况,隆德县领导介绍了他们在基本农田建设中的作法和创建全国梯田化县工作的进展,自治区发改委、财政厅、水利厅的负责同志就促进山区基本农田建设的问题谈了意见。赵廷杰副主席对加强山区基本农田建设的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会议印发了我在2003年9月26日发表的《宁南山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一文。该文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比较充分的阐述了山区基本农田建设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议。我也在会上发表了讲话,根据会前在宁南山区就基本农田建设和生态建设所做的调研,进一步阐述了建设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对根治山区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改善、高效利用水资源、进而使宁南山区经济社会迈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大意义;对隆德县在基本农田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山区基本农田建设的安排部署表示赞同和支持。这次会议对宁南山区基本农田建设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对隆德县创建全国梯田化县起到了鼓劲的作用,隆德县当时高标准基本农田已占耕地面积的74.6%,距国家规定的85%的标准已很接近,所以,隆德县在会上提出,再大干一年,力争在2005年建成梯田华县。经过一年多的务实苦干,到2005年,隆德县如期实现了奋斗目标。2005年7月16日隆德县先通过了自治区验收,9月10日通过了水利部专家组的验收,10月25日水利部作出了《关于命名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为“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的决定》。

2005年12月24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在隆德县召开了“隆德县荣获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命名表彰大会”,同时还举行了纪念碑揭碑仪式,各有关方面的领导出席了会议。隆德县人民政府也向我发了与会邀请,因忙于别的公务不得脱身前去参加,为表示由衷的祝贺,向大会发去了贺信,信的全文如下:

值此自治区命名表彰隆德县荣获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大会召开之际,我对隆德县委、县人民政府带领全县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改变基本生产条件方面所取得的里程碑意义的进步,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水资源相对不足而又流失严重,是宁南山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也是宁南山区长期贫困落后的主要根源。宁南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其根本前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实现宁南山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战略性课题,也是宁南山区脱贫致富的根本大计。对宁南山区而言,不论是目前稳定的脱贫,还是长远的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实现,都要以大幅度地提高土地的产出为其基本前提。舍此,没有其他的捷径。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土地产出的大幅度提高,要求我们必须在建成可替代的生产条件上做大文章,在建设高标准机修水平梯田上下大功夫。隆德县被命名为全国第二个梯田建设模范县,其彰示的意义特别重大。相信在已建成的新的生产条件的平台上,经过全县人民的继续努力,经过多种举措的综合应用,隆德县的济济发展定会迈上新的台阶。

为表示我由衷的敬意,特向大会赠送10本《拓荒集》,因为文集中有着包括隆德县在内的宁南山区干部和群众前进的足迹,也是我从宁南山区梯田化建设实践中所吸取的思想营养的结晶,理应做一个回报。

最后,衷心祝愿隆德县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更大步伐。

隆德县继甘肃省庄浪县后,第二个荣获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对促进宁夏南部山区的可持续发展会产生意义重大的深远影响。隆德县梯田建设的实践证明,梯田建设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长期有效的根本措施;是提高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资源利用率的重要途径;是提高黄土丘陵沟壑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山禁牧的根本保证;是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富民工程;是山区扶贫开发、整村推进的主体工程;是促进社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惠及子孙的民心工程。相信,在已搭建好的全县梯田化的这个基础台阶上,在进一步配套完善之后,通过一系列科学种田措施的不断有效应用,大幅度提高土地的产出,辅之以其他方面的进步和发展,隆德县将会大有希望。

四 在全国黄土高原类型区推广“彭阳经验”的建议案

2004年5月27日至31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来我区视察工作。在听取汇报并深入宁夏山川、工厂和农村调研后,提出在宁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有两个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好:一是水资源不足的问题;二是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宁南山区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他认为,宁夏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实际工作也已取得很大进展。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自治区政府已完成《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纲要》,正待最后作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重大决策,一些节水工程和节水措施也已开始实施。在生态环境治理建设方面也已取得不小的进展,特别是宁南山区的彭阳县,在生态建设和水土流失治理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并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如果在国家更大力度的支持下,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不论对推动宁夏经济社会的更快发展,还是为全国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典型示范作用,都具有重大意义。视察结束时,盛华仁同志希望宁夏很好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在依靠自己的力量继续做好工作的同时,争取得到国家更多的支持。

当年8月份,自治区人大副主任马昌裔、张小素同志在北京列席全国人大常委会。8月25日,盛华仁副委员长在人民大会堂专门约他们和有关人员一起座谈。座谈中,盛华仁副委员长提出了建议宁夏将上述两个问题作为重要建议案向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意见,希望自治区人大组织力量,抓紧起草好代表建议草案。马昌裔、张小素同志回银后,很快约我商议此事,农业与环境资源方面的工作是我分管的,他们建议由我牵头完成这项工作,我答应了。我提出,关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问题,自治区已完成了《宁夏建设节水型社会规划纲要》,在此基础上起草代表建议案比较容易,由区水利厅负责即可完成。推广“彭阳经验”的建议案,因没有现成的参考材料,只能由我们组织力量从头做起。他们同意我的建议。起草工作也就照这样的安排展开了。我负责重点牵头起草推广“彭阳经验”的建议案。

在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等有关部门及固原市的配合下,到9月中旬,就形成了两个建议案的初稿。为了使起草的建议案能符合全国人大的要求。9月24日,我与张小素率有关同志赴京,向全国人大办公厅汇报起草情况。全国人大副秘书长刘镇出面召集汇报会,请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宋照肃、农委副主任万宝瑞等有关同志与我们座谈。在汇报会上,张小素汇报了两个建议草案的起草工作进展。我汇报了起草两个建议草案的主要思路和主要内容;之后听取参加会议的全国人大机关领导的意见。他们在发言中,强调了搞好这两个建议案的重要性;肯定了宁夏在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建设上所做的工作;对建议草稿提出了修改建议。总的要求是,希望我们能进一步拓展思路,站在全局的高度把握宁夏所提建议的典型意义,建议案中有关具体建设项目的建议要和国家正在实施的建设计划紧密结合,才便于得到国家支持。北京汇报会后,又经过几次修改,最终完成了两份代表建议案送审稿。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召开时,以宁夏代表团的名义,将这两件建议案向大会提出,均被列为2005年全国人大办公厅重点办理的10件代表建议案。《关于建议在全国黄土高原类型区推“彭阳经验”的议案》(编号为第1798号)全文如下: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沟壑残塬区,总土地面积2529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156个行政村。2003年底,全县总人口24.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94万人。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干旱少雨,自然环境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经济社会发展十分缓慢,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贫困县。1983年建县初,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65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7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元,农业生产条件非常艰苦,群众生活水平十分落后。针对这一现状,县委、政府找问题、理思路,坚持不懈地走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主,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之路。历届党、政领导班子坚忍不拔、“愚公移山”, “人接班、事接茬,一张蓝图干到底”,几十年如一日,团结带领全县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修山治水、打坝推地、拦沙蓄水、退耕还林,探索出了一套治山治水、治穷致富、改造生态条件的成功模式,生态环境和山川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人变富”的目标。

彭阳县在改造自然条件的艰辛征程中形成了“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精神,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探索出了一条通过改善生态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依靠外部政策拉动,激活内在动力,加快扶贫开发,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经济、扶贫协调发展的“多赢”之路,在宁夏南部山区率先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

彭阳县的惊人变化和成功做法引起了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央部委等方面的高度关注。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盛华仁等领导人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西部办、国家林业局、国务院扶贫办等有关部委都对彭阳县的实践经验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肯定,先后获得全国水土保持、造林绿化、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等多项荣誉,并创造出了“四个新”农村党建工作经验,被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全国农村党建工作联系点。彭阳县之所以有如此引人注目的成就和变化,是该县干部和群众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创新并坚持如下经验的结果:

1.坚持生态建设不动摇,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建县20年以来,县委、政府在认真科学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立县、科教兴县、特色富县、工业强县、依法治县”的20字建县方针,始终以建设“绿色彭阳”为目标,以小流域为单元,积极实践治理一条流域,建立一个基地,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做出切实可行的“10年初见成效、20年大见成效、30年实现山川秀美”的宏伟蓝图。围绕这一目标,历届县委、政府念一本经,几套班子合唱一支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任接着一任干,一级干给一级看,保持了生态建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坚持综合治理,确保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他们把小流域作为水土治理单元和经济开发单元,实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沟、坡、梁、峁、塬综合治理。扎扎实实抓好四项工程:一是改土工程。坚持人修、机修结合,常年修与集中会战修结合,累计修建高标准基本农田72.6万亩,粮食总产由建县初的4000万公斤增长到1.2亿公斤。二是治水工程。围绕合理利用“三水”尤其是“天上水”,新建与维修并举,截流与疏导同步,在北部干旱片带田间地头打井打窖,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在沟底河道筑库打坝,截流蓄水。累计修建水利水保工程5600多处、打井窖5万多眼,发展灌溉农业8万多亩,有效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三是林草工程。按照“山顶沙棘、柠条、山桃戴帽,山坡地埂两杏缠腰,庭院四旁广种核桃、花椒,河谷川台规模发展苹果、梨、桃,杨、柳、椿、槐下滩进沟上路道,土石质山区封造结合、针阔混交”的林草布局模式,大规模植树、种草。全县累计造林139.6万亩,种草83.6万亩,植被明显好转。四是道路工程。流域治理到那里,道路就延伸到那里。累计修建流域道路680公里,形成了比较通达的村道网络。

通过工程、生物、技术措施齐上,农、林、草镶嵌配套,构建了“山顶林草戴帽子,山腰梯田系带子,沟头库坝穿靴子”的立体治理模式。山顶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山坡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坡耕地修建高标准水平梯田;干支毛沟修建谷坊、塘坝、水窖,拦蓄径流发展灌溉,并适当开发沟坝地,基本做到了质量一次达标,流失一次控制。

3.坚持以科技为支撑,提高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推行科技承包责任制,建立集科技培训、示范、推广为一体的服务机制,把科技真正渗透到生态建设的全过程。治理模式从零星的单一治理到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治理方式由以前简单的坡改梯到退耕还林、封山禁牧,打井打窖、沟道治理相结合;树种选择由单一的林木栽植到乔灌草结合,多树种、多林种镶嵌配套;造林整地先后实施了鱼鳞坑、带子田、水平阶和“88542”整地等技术,提高了截流蓄水能力和林木的成活率。

4.坚持全民参与,形成生态环境建设氛围。通过宣传教育和广泛发动,形成了以农民为主体,以干部为补充,全民参与的生态建设氛围。特别是按照农村党建“四个新”的要求,把基层党的建设与生态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领导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广大群众一呼百应,不断掀起生态建设的高潮。先后建立机关单位义务植树基地27处5.6万多亩,植树330多万株。县级领导都有自己的绿化点,乡镇负责人每年各抓一个百亩以上的造林绿化示范点。

5.坚持产业开发,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效益。始终坚持把生态建设同产业开发相结合、同扶贫开发相结合,着力培育发展特色型种植业、致富型草畜业、生态型林草业、增值型加工业、增收型劳务业和带动型流通业,初步建立了以红、茹河流域为主的瓜菜,以土石质山区为主的菌草,以中部塬区为主的地膜玉米和以北部山区为主的小杂粮种植业基地,使生态建设向基地化、规模化、市场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采取从宣传教育入手,重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一系列地方配套法规,完善管理和监督执法网络,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切实做到了治理一片,管护一片,受益一片,较好地巩固了生态建设成果。

6.坚持建管并举,有效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彭阳经验”在宁夏南部山区的总结推广,并把彭阳引导示范宁夏南部山区发生深刻变化的现象概括为“彭阳现象”。“彭阳现象”在宁夏及周边地区,已有广泛的效应。进入新世纪,为了加快宁夏南部山区扶贫开发进程,自治区党委、政府先后专门召开固原工作会议和盐池会议,全面总结推广彭阳县生态建设的成功经验,按照南部山区和中部干旱带不同的生态和资源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在南部山区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还草力度,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在中部干旱带实施围栏禁牧,使生态建设与畜牧业协调发展。经过几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生态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400多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45%;退耕地造林456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98万亩,草原围栏450万亩;沙化面积由70年代的165万公顷,减为120多万公顷,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历史性转变。特别是从去年5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以省为单位实行了全面封育禁牧,380多万只羊只改变了延续几千年的放牧方式,下山舍饲圈养,使草原休养生息,实现了“绿起来”的目标。二是农业基础建设有效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保证山区农民有稳定的口粮田,基本构建起了粮食生产能力的保障体系。三是与生态建设结合,大力培育和发展草畜、马铃薯、劳务、特色种植等后续支柱产业,基本构建起了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体系,农民收入快速增长,扶贫开发和地方经济发展呈现良性发展态势。

在贫困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类型区推广彭阳经验具有普遍的典型意义。彭阳县地处阴湿、半阴湿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地貌在全国64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极具代表性,可称为黄土高原的“盆景”和缩影。在黄土高原覆盖的青、甘、宁、蒙、陕、晋、豫7省区200多个贫困人口集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县区推广“彭阳经验”,对这一地区进行以生态建设为重点的扶贫开发,推进生态扶贫,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重要影响,也将对我国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为此,建议把彭阳县作为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将彭阳的成功经验在全国黄土高原类型区全面推广。也恳请全国人大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对彭阳县引起高度重视,帮助并支持我们进一步做好彭阳经验的总结和完善,使其真正成为具有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典型。

成功的典型需要认真总结、完善和提高,也需要必要的政策和物质支持。当前,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在以下几方面对彭阳县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一是增加退耕地造林指标。目前全县林木覆盖率为16.6%,也还存在质量不高、总量少且分布不均等问题,不能满足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对林业建设的要求。全县还有40万亩可退耕地,需要给予安排支持。

二是加大对以基本农田建设为骨架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支持。累计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00万亩(已完成72万亩),保证农民有4亩稳定的口粮田,这是巩固生态建设成果,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基础。

三是对水资源开发和水利设施建设给予支持。帮助新建水库及水源工程,加固改造病险水库,治理红河、茹河河道,新建和改造库井灌区灌溉条件,新建人畜饮水工程,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解决好节水灌溉和人畜饮水问题。

四是对农业产业开发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帮助发展草畜产业、小秋杂粮开发、建设冷凉蔬菜基地和中药材种植等,打牢农民稳定增收的基础。

议案确立后,全国人大办公厅高度重视议案的落实工作。2005年4月12日,全国人大办公厅首次以专门会议形式对代表建议案进行统一交办。第1798号建议由水利部会同农业部、林业局承办,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督办。当年5月、6月间,水利部、农业部、全国人大办公厅联络局等相关人员两次赴彭阳县调研,形成的调研报告中指出:“在黄土高原同类型区推广彭阳生态立县,综合治理的成功经验,对加快该地区生态建设,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彭阳经验,调研结束后,水利部、农业部和全国人大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反复协商,决定对彭阳经验先完善后推广。8月30日,水利部部长汪恕诚签署《对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798号建议的答复》。答复全文如下:

宁夏代表团:

您们提出的关于在全国黄土高原类型区推广彭阳经验的建议(第1798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残塬区,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贫困县。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干旱少雨,林草植被覆盖率低,水资源缺乏,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退化,干旱、冰雹、霜冻、大风、扬尘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基本上是“十年九灾、十灾九旱、年年抗灾”的状况,严重影响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彭阳县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方针,坚持“愚公移山、改造彭阳”、“人接班、事接茬,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精神,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以小流域为单元,修山治水、打坝推地、拦沙蓄水、退耕还林,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探索出了一套治山治水、治穷致富、建设生态的成功模式,初步实现了山变绿、水变清、地变平、路畅通、人变富的目标,生态环境进入良性循环的重大转变。近年来,彭阳县先后获得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县、水利建设先进县、水土保持先进县、造林绿化先进县等称号,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为第八批全国生态示范区。

彭阳县坚持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通过改善生态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依靠政策拉动,激活内在动力,加快扶贫开发,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经济、扶贫协调发展的多赢之路。彭阳县的做法在黄土高原地区有很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和重要途径。特别是他们在长期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形成的“勇于探索、团结务实、锲而不舍、艰苦创业”的彭阳经验,具有普遍意义,应在黄土高原七省(区)大力推广。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43万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67%,是我国水土流失地区,土壤侵蚀剧烈,生态环境脆弱,农业生产落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有200多个重点扶贫县,是全国主要贫困地区,也是控制和减少进入黄河泥沙、实现黄河下游防洪保安的重要地区。今后,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在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工作中,将大力倡导和积极推广彭阳经验,发扬彭阳艰苦奋斗精神,以生态建设为目标,加快水利、农业和林业建设,持之以恒地艰苦奋斗,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必将有根本性的改观,实现西北地区的秀美山川。

多年来,水利、农业、林业等部门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十分重视,给予大力支持,仅1998年以来中央水利基建投资就达28.9亿元。各部门对彭阳县都给以特别关注,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土保持工程、人畜饮水解困、农村沼气建设、旱作农业节水、植物防疫、退耕还林等方面都给以倾斜,对彭阳的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大作用。据统计,2003年至2004年,国家对彭阳的水利基本建设投资5086万元,水土保持工程投资1281万元,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014.7万元。2000年至2004年,国家共安排退耕还林任务98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4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44万亩。

为了进一步完善、提高彭阳这个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典型,经协商,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拟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以支持:

水利建设。对纳入水库近期建设、水土保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饮水安全等相关规划、中央拟给予补助投资的彭阳县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利部将按照计划安排,在地方按基本建设程序完善前期工作后,适时给以投资支持。其他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水利部将根据中央财力情况,商国家有关部门,争取予以适当支持。水利部今年将加大彭阳县水土保持淤地坝、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重点治理的支持力度,请自治区水利厅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农业建设。宁夏“关于建设西北生态与现代农业省域示范区”规划已获批准,部分建设内容有望今年启动,建议自治区农牧厅将彭阳县示范区纳入该示范区。农业部正在编制《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0年)》,彭阳作为黄土高原小杂粮适宜区,在规划中将予以体现。建议宁夏农牧厅把彭阳县列入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报农业部,以便予以支持。农业部正在申请沃土工程二期建设内容,建议农牧厅将彭阳列入该项目。

林业建设。根据国家关于退耕还林工作的总体部署,将把彭阳纳入正在编制的退耕还林“十一五”规划,并在年度退耕还林任务上给予适当倾斜,以满足彭阳县生态建设的需要。

宁夏代表团提出的另一项建议案《关于发展西北干旱地区节水农业的建议》(第1792号建议案),也得到很好落实。宁夏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内第一个以省为单位的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重点抓好宁夏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已被写进《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中。

2005年底,全国人大办公厅组织中央有关新闻媒体来宁夏采访,对上述建议案落实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水利部当年加大了彭阳县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对黑洼小流域坝系试点工程继续补助资金408万元,此外选择适当地点再建设一条坝系,补助300万元。林业建设方面,2005年安排彭阳县退耕还林任务3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18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0万亩,封山育林2万亩。

五 西吉县聂家河小流域治理模式

西吉县兴坪乡高崖村是自治区政府确定的“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的试点村之一,由自治区供销社负责包村扶贫。该村地处西吉县西部聂家河小流域,总面积6.6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半干旱地区。从1996年驻村扶贫开始,10年间,扶贫组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扎实的工作作风,不仅使该村摆脱了贫困面貌,而且他们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突破口,以退耕还林还草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大力培植后续接替产业为主要内容,走出了一条开发扶贫的新路,对宁夏南部山区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了成功的实践。

2003年8月、2005年8月我两次深入该村调研,看到了该村的新面貌。对他们的治理模式进行了重点调研。感到该村在开发扶贫中探索出的模式,对促进宁南山区同类型地区的发展有借鉴意义,值得在更大范围内推广。聂家河小流域的治理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下大工夫搞好水土保持这个基础性工作。水土流失严重是当地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是造成贫穷的主要根源。搞好水土流失的防治,就是抓住了扶贫的根本,就是给贫困地区恢复或重建了造血功能。扶贫组正是抓住这个主要矛盾,用水保工程与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方式,使小流域综合治理面积达4.4平方公里,占小流域总面积的66%,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使严重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他们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举措:一是通过退耕还林还草、荒山绿化,做到保水固土,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二是把治沟和治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坡改梯,建设大面积高标准的水平梯田,大大减少大气降水资源的坡面流失,做到水不下山。通过淤地坝系建设,拦蓄大气降水资源,做到泥不出沟。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使当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更为重要的是使当地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后续发展创造了前提和基础。

(二)以大气降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突破口。水资源相对不足而又流失严重,是宁南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是克服这种制约的主要途径。扶贫组以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突破口,坚持以淤地坝系建设为龙头,把水保工程建设和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结合起来,总结出了寓治理与开发为一体的“坝、窖、池、田联网使用”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其主要做法是,把7、8、9月三个月集中的雨水拦在沟内,待其澄清,用扬程水泵注入村中修建的水池中,进一步澄清后再从池中分送到各农户饮水水窖和田间农作水窖,以备缺水期补灌使用。为减少水的蒸发和渗漏,水窖用水泥盖严封,上面仅留约10公分直径的圆顶,供安装手压泵提水用。这种组合方式一方面扩大了坝系蓄水量,使“池、窖”小型水保工程成为坝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拓展了坝系的存水空间,有效地调整了用水时序,提高了用水保证率;另一方面,通过二次澄清,再分水到各水窖,解决了长期难以解决的洪水入窖所造成的水窖淤积问题,保证了水窖的蓄水容量,延长了水窖的使用期。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途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部分旱作农业改制为灌溉农业,大大提高土地产出;二是将水资源利用方向拓展到用于经济效益好的经果林建设,从而提高了单位水资源的产出。

(三)以大力培植后续接替产业,提高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立足点。退耕还林还草是西部大开发中,由国家推动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这一工程成败的关键是退耕还林还草后能否建成可替代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条件。扶贫组对此作了有益探索,取得了成功。他们主要是作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设高标准的旱作基本农田,确保农户的吃饭问题。已在坡改梯的基础上建成基本农田3600亩,人均6亩以上,使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使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有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种植木樨2200亩,为草食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全村养牛380头,羊只存栏1000多只,户均5只以上,獭兔养殖业已成为西吉县有名的种兔培育、销售、兔肉、兔皮供应基地,农户人均实现养殖收入300元。三是建设经果林。他们从先后引进的48个品种中,试种筛选出适合当地生长的中原杏梅、新疆包核杏、玫瑰红李子、绥李5号等优良品种,现已建成科技示范果园,还建成了80余亩苗圃,农户种植果树达140余亩。每亩果树目前收入300~500元,待进入盛果期后,收入还会有大的提高。另外,他们还进行了山毛桃、山杏嫁接杏梅、包核杏的试验,取得成功,这对宁南山区经果林的发展也有重大意义,因为,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过程中,宁南山区种植了大量的山毛桃、山杏等适合当地种植的树木,这些树木保水固土的生态效益很好,但经济价值不高,如果通过嫁接,将其改造为效益更高的经果林,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这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脱贫致富,要靠锲而不舍,务实苦干。

自治区供销社扶贫组,积十年之功,不仅圆满完成了帮扶脱贫的任务,还创建了宁南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新模式,靠的就是锲而不舍务实苦干的精神。扶贫点上的勃勃生机是他们用心血和汗水换来的。路是人走出来的,没有扶贫组坚持不懈的务实苦干,就不会有新治理模式的产生。推广他们的治理模式,也必须倡导发扬他们的务实苦干精神。改变宁南山区的贫困面貌,要靠国家和地方的大力支持,要靠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更要靠务实苦干的干部组织带领群众去奋斗。

通过调研,我感到有必要总结他们的经验,以便在宁南山区推广。调研中,对扶贫组马霆同志提出进一步完善治理模式的一些设想,我认为有必要向自治区有关领导反映,争取到支持,使他们创建的模式更完备些。2006年初,马霆同志根据我调研时提出的建议,对他们的工作做了初步总结并将总结材料送来。我于当年3月8日,给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王正伟同志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前不久,区供销社马霆给我送来两份材料。一是《自治区供销社扶贫工作的总结调研报告》;二是《引进美国油桃等品种的种苗基地项目的建议》。他说已给你谈过一些情况,你也表示可以给点支持。他找我的意思是:我已两次去他们的扶贫点上调研,对他们积10年之功所创建的治理模式给过高度评价,现正在倡导将他们的模式在宁南山区推广开来。通过我向自治区领导作推介工作,以期引起重视,给他们一些支持,使治理模式更完备些。

他送来的两个材料,文字虽粗糙些,但对问题的说明分析是质朴而正确的,值得一读。我已通过环保世纪行安排由区科技厅牵头,在总结宁南山区多年多点试验示范所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的治理模式和推广对策,以供有关方面决策,使立足于改变宁南山区基本生产条件,从而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工作得以加强。建议你协调有关方面,给他们一点支持。也建议你在今年夏天,到他们点上亲自看看,百闻不如一见,相信你看过后,对宁南山区的发展建设就会有新的认识。”

正伟同志收到信后,协调有关部门,拨出50万元专款,资助扶贫点用于经果林苗圃建设。扶贫组用这笔资金在原有基础上,又增建了300亩苗圃,2007年将会有3万株出圃。相信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聂家河小流域治理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完善。其所彰示的典型示范效应,将会在宁南山区进一步放大。

六 对宁南山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再思考

宁南山区作为宁夏的半壁河山,改变其贫穷落后面貌,对宁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关系极大。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宁南山区的发展,近四年间,召开两次“固原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快宁南山区发展的问题。明确了宁南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宁南山区各县区下工夫抓了两次会议精神的落实,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明显进展。

宁南山区各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好的,但贫困面貌并未根本改观。宁南山区的贫穷,既穷在当地政府,更穷在当地农民。政府穷,表现为财源很少,财政收入严重不足,不仅无力办事,就连吃饭和维持政府正常运转,都需要靠中央和自治区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地方建设发展项目主要是靠国家的专项资金安排。作为国家级的贫困地区,国家和自治区政府给予这样的支持是完全必要的,实际上,随着国家和自治区财力的增强,对宁南山区各县的财政支持也是逐年增长的。从地方财政支出水平的角度来看,宁南山区各县财政支出水平与川区各县差距并不很大,主要差别是,川区多数县财政支出中,有一部分是各县可以自主机动安排的,而山区各县则很少,或几乎没有。我区仍属国内的欠发达地区,地方财力不足是突出问题。不论川区,还是山区,各县区的财力都非常有限,相对来说,宁南山区各县政府穷的程度还不是很突出的。而宁南山区各县农民的穷则是很突出的,其表现:一是收入增长缓慢;二是收入增长来源单一且不稳定,来自农业的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大,而农业收入受自然气候影响,年际变幅大;三是收入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呈现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趋势。所以,我认为当前在研究宁南山区经济发展问题时,应更加关注宁南山区农民的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包含的内容很广泛,目前成为全社会焦点的诸如,教育、医疗、就业、住房、治安等问题,在宁南山区也都突出的存在,国家有关改善这些民生问题的政策和重大措施,应该在宁南山区各县得到落实。而且国家对宁南山区这些方面的投入力度应该比其他地区大一些。因为,宁南山区各县在这方面的基础差,欠账多,地方自主投入能力很低,给以投入方面的倾斜是必要的。宁南山区民生问题的特别之处,在于占宁南山区各县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仍在继续拉大。近年来,宁南山区各县认真抓了固原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特别是在会议确定的大力发展四大支柱产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马铃薯种植及深加工、草食畜牧业、劳务输出这三个直接关系农民增收产业的发展,使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首次比较接近甚至超过了川区各县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决策是正确的。实施也是得力的。我认为,在认真研究解决这些决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还会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如:马铃薯淀粉加工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布局乱、规模小、污染重、产品单一档次低、原料供应不稳定、加工周期短、企业效益差的问题;劳务输出中的方式单一,外出采收农作物这种季节性强且仅靠体力的劳务输出比重大,靠技能的劳务输出比重还较低,劳务输出的现状还不能说是已成为稳定发展的支柱产业,面对劳务输出市场的竞争,还存在着潜在的不稳定因素的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下大力气解决好,才能使确定的支柱产业健康发挥,最终成为真正的支柱产业。

分析宁南山区农民收入的构成,我们看到,来自农业的比重仍然是很高的。2006年,宁南山区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来自农业的763.5元,占农民纯收入的40.5%,这和宁南山区各县仍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的现状是相一致的。提高宁南山区各县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就成为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提高农民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其核心问题是要提高土地的产出和劳民的劳动生产率。目前,山区各县土地的产出和农民的劳动生产率都还处在很低的水平上。造成土地产出低和劳动生产率低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自然条件的制约,如属高寒山区,积温低,生长期短,气候变幅大,灾害多,水资源不足等;二是基本生产条件差。荒山秃岭。坡耕地,广种薄收,现代农业科技应用的基础条件差;三是农民素质低,创业能力差。提高土地产出和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就要分析造成产出低和劳动生产率低的诸多因素中,那些是经过努力可以改变的,那些是不易或不能改变的。显然,地处高寒山区,积温低,生产周期短,气候变幅大,灾害多,这些既定条件难以改变。既定条件中,只有水资源不足是相对的,宁南山区水资源主要是来自大气的降水,短缺而时空分布不均匀是其特点。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利用方式的改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或改变。基本生产条件差和农民素质低的问题,是经过努力可以改变的,这应该成为工作的着力点

改变宁南山区基本生产条件和提高农民素质的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及山区各县是重视的,实际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卓有成效的实施,隆德县建成全国第二个梯田化县,其它各县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内容的改土治水工程的较大面积的实施等。但从宁南山区各县经济发展的全局来看,立足改变基本生产条件,稳定而较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增加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使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题还不够突出,主攻方向还不够集中,力量也比较分散。本文概要回顾宁南山区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过程,得出的基本结论就是:不论从多年科学试验取得的成果,还是从多点多层次实践的结果来看,提升土地产出和劳动生产率,在宁南山区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改变宁南山区基本生产条件,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可能的。基本生产条件的改变对宁南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作用。在改变宁南山区基本生产条件方面,我们已有着深厚的科学技术积淀,已取得丰富的经验,已展现出很好的前景。只要我们抓住当前的有利时机,更加明确这个主题,集中力量突破这个关键,就会争取到宁南山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主动权。改变基本的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土地产出,就会使已确定的发展草食畜牧业、马铃薯种植及深加工这两个支柱产业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的发展,又会带动农业的发展,良性的互动局面就会形成

提高农民素质的问题,要靠教育的发展,更要靠农民在直接从事经济发展的实践中逐步养成。不同的生产条件,不同的生产方式,对生产者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生产条件、生产方式变了,农民在实践的过程中,其素质自然会发生相应变化,如在坡耕地上,只能搞广种薄收,这种生产条件和方式,对农民素质提不出高的要求,而在水平梯田上搞精耕细作多收,要综合运用农业机械和农业耕作新技术,对农民素质就会提出高的要求。实践中我们看到,只要创造了条件干起来,农民自然就能学会,实践是最好的课堂。这也就提示我们,抓住大力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这个主要矛盾,不仅能为解决好宁南山区绝大多数农民的民生问题奠定基础,也会大大提高农民的素质,这对宁南山区的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固原上黄基点》,李壁成在1999年8月《宁南山区八大基点座谈会》上的交流材料,作者系博士生导师,上黄基点“十五”课题主持人。

2.《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5日,第13版《第1798号建议办理的“时间表”》。

3.《水利部关于“隆德县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验收意见》,水利部验收组,2005年9月10日。

4.关于印发《固原市原州区“农业生态建设上黄经验推广示范项目”验收意见》的通知,自治区发改委,宁发改地〔2003〕6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