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善用内在能量

心以简单为主,一门心思才成事

大家小时候都有过理想,想当伟大的人,想在某一个领域成功,想富有,想有很高的地位。随着年岁的增长,这些理想中的一部分可能实现,另一些可能就被你们忘掉了,放弃了。我们当中有很多人会嘲笑自己小时候的理想,因为踏足现实社会之后,知道生活艰难的一面,自然就会觉得过去的想法太幼稚,太天真,太不切实际。

真正可以从始至终坚持理想的人,其实是很少见的。在现实中遭遇挫败,或者欲望太过炽盛,贪求的东西太多,那么,不切实际的理想就成了你的障碍,你发现坚持下去远比放弃来得艰难,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抛弃理想,对现实、对心底的欲望妥协。

艰难漫长的人生里,保留最初的心确实很不容易。那意味着你要去品尝很多的困苦,要去冲破很多的困境,磕磕绊绊走到最后,可能还会失败,所以,没有坚毅的决心和内在的力量,你很难坚持到底。佛总强调发心、发愿,因为“心”和“愿”是成事的基础。但是,佛也说你不要离开、不要退却、不要忘掉所发之心。试想,如果此刻发了心,到下一刻就忘得一干二净,那就等于是做了一场无用功嘛。

既然发出心愿,就要去实践它,别因为外界的变动轻易改变它。弟子对我说,师父这一辈子,不管遭遇什么样的困难,都没有动摇过,真是“不改初发一寸心”啊。我听了之后,很有感触,由此联想到有很多人对我抱怨自己人生坎坷,屡遭失败。

人为什么会失败呢?是因为心里太脆弱,内在的能量不够,吞不下失败的苦果。你失败了一次,能够站起来,失败了好几次就站不起来了,然后你就妥协,就放弃,结果当然是一败涂地。其实啊,人要是能够守住最初的心愿,一直向前,不轻易言败,到最后总会有收获的。

最初的心愿是什么呢?打个比喻,初心像什么,就像一颗花生仁,你们把一颗花生拿在手上,用力一捏,就能把壳捏开,再用手指一搓,红色的外皮就会脱落,但是,不管你再怎么捏那颗花生仁,它也不会随随便便就被捏碎。有时候,外在的打击、折磨就像施加于花生上的力量,它们会摧折你心外的一切,包括健康、财富、家庭、友谊、名声、地位……可是呢,就算你失败到了一无所有的地步,只要你的心还在,没有改变,也没有被击倒,那就还有成功的可能。好比花生失去了壳和外皮,它也仍然是花生,并没有失去它的根本啊。

成功还是失败,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外在的境遇,而是你的心。你的心坚守住了,再困苦的境遇也能跨越过去;你的心简简单单,不去计较攀援,事情也就变得简单了。有人可能觉得社会很复杂,为了应对这样的环境,自己也需要变得复杂一些,不能太单纯。他不放心,总觉得自己老老实实做事,容易受欺负,容易被别人伤害。那么,复杂的代价是什么呢,是随波逐流,斤斤计较,忧心恐惧。你总在缺失和遗憾里面生活,高不成低不就,永远没办法活得坦然,当然也就没办法真正有所成就。

简单一些,本真一点,你就能触摸到这世间究竟的真理。过去的高僧大德常言,得道成佛无非就是砍柴担水,吃饭睡觉,没什么特别的。这是说,真正的智慧真理往往是最平凡的。世上关于成功的说法和秘诀那么多,究竟哪一个才是正确的?说到底,成功的道理很平凡,就是把一件事用心做到了极致。

东晋的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字写得很好,闻名于当世,也流传千古。据说他平日练字时,经常在家门前的池子里洗笔砚,天长日久,竟然将一池水都染黑了,后来这池子就被人称作墨池,作为他刻苦用功的见证。你们看,他的书法成就这么高,也无非就是不断练习的结果。

抬头看看过眼云烟,低头瞅瞅红尘旅客,好似匆忙,但与天上地下的万类万生放在一起,哪里都不复杂。思想也是这样,只要不纠结,要做成一件事就很简单,你便一门心思不断地做就行了。别一毫一厘地计算得失,也别被一时的挫折吓跑,更不要被外面的浮华迷失心眼,一辈子就做这一件事,一心一意地去把事做好,最后怎么可能一无所获。

有好的心态就有好的行为

我常跟人强调信仰的重要性,信仰对一个人来说可以说就是他的人生方向,是他对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选择。不是说每个人都来出家,都来信仰佛,你信仰善,信仰美,这同样是很好的信仰,它一样能够给你一个好的心态,好的行为,引导你的人生朝好的方向发展。

佛家很看重心的力量,信仰也是从心里头来的。说得更明白一些,你相信着某一种信念,期待着某一种未来,你的心就有了力量,用这样的心去做事,就能够无事不成。有人可能认为言过其实,其实一点也不夸张,你心里头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要去做什么事,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折磨,自然就能以坦然乐观的心态去应对,就算失败了也能够重新振作起来,这样的话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有很多人总觉得自己付出很多,却没有收获,所以逐渐的心灰意冷,不肯积极地再去做出努力,其实他们没有看到,那些有成就的人,付出的努力比他们多了不知几倍。宋代有位法远禅师,他是怎么悟道的呢?他在归省禅师座下参禅时,还只是一个负责厨房事务的僧人。当时的寺庙生活很清苦,也没什么好东西可以吃,一次趁归省禅师外出,寺里的人都要求法远煮一锅好粥来吃,也好改善改善伙食。法远就同意了,结果粥还没来得及吃,归省禅师就回来了。问清楚前因后果之后,归省禅师责骂法远私自拿寺中食物做人情,然后就没收了他的衣钵,把他赶出了寺门。

法远从此住在了另一座寺庙的廊房里,每天上山听归省禅师说法。半年后,归省禅师下山,见到他的住处,就跟他说:“你在这里住了半年,赶快交房钱给庙里!”法远于是每天到城里化缘,还了房钱。归省禅师一看,这个人受得住侮辱,也经得起磨难,很不错啊,就对他大加赞扬,最后把衣钵传给了他。

面对归省禅师的苛责时,法远如果心生嗔念,拂袖就走的话,也就没有以后一系列的修为成就了。因为他心怀一份对佛法的信仰和执著,所以能够始终保持乐观向前的心态,忍下苛责,化解考验,默默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时刻有好的心态,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这样的人很不简单。他明知前方有很多艰难险阻,却可以不在乎,不动摇,照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或者说,他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却仍然能够把这些成就抛到脑后,沉下心去做事,真正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得不喜,失不忧,实在很难得。

佛陀过去开示弟子,很注重“因材施教”。他的一个弟子天性很愚笨,于是佛陀只教给他一首佛偈,叮嘱他牢牢记住,用心体会,并且告诉他即使只将一首佛偈领悟透彻,也可以得道。这位弟子便抱持着得道的目标,一心用功,刻苦参学,最后果真悟出了深妙的佛法。这个佛陀弟子能够成功,就是因为他有了正确的求知态度,也能够付出努力。假如他一开始就认定自己很愚笨,认定佛法修持的道路很难走,从而心生退却之意,那结果就不会是这样了。

心态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呢?比方说,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里头有烦恼障碍,你肯定就做不好。有个小徒孙要学英语,跟他的师父嘀咕说,念来念去总是读不好,自己不是那块料。我在一旁听得摇头,才学了几天就说自己不是块料,过去、现代的那些大学者们哪一个不是寒窗苦读,就是天才不用功也会变成庸才。

做什么事,假如你心态很好,很乐观,不吝惜付出,也不会去计较得失,能够全心投入地去做,最后当然就有好的结果。诵经默经,也不是三两遍的成就,读千遍才能默下,默万遍才能些许理解。没有这番功夫,得道是不可能的。所以要放下负面的情绪,放下内心的压力和失落,因为这些压力和失落恰恰来自你内心的不坚定、不明朗。同样的一件事情,让一个信念坚定、内心从容的人去做,他就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失落,反而乐此不疲,念经亦是如此,你说对不对?

你的眼里只盯住一个目标,心里没有那么多的情绪、挂碍、是非,也不会担忧、恐惧、满是怨尤,更不会喜形于色,得意忘形,只是朝着你认定的目标走下去,你的资质可能愚钝,才华或许不够显眼,但是,一心追求,努力地去突破,终会有回报。

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

常去寺庙里拜佛的人,经常能够看到佛堂里供奉的菩萨像。仔细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菩萨通常是端坐在莲花上的。为什么呢?因为莲花是最清净的,它不沾东西,莲花上放了墨,它会滚下去,水放上面像珠子一样滚掉了,所以它不染污,很是清净,象征菩萨的一颗菩提心。布就不行,见了墨是黑的,见了红是赤色,见什么染什么。

人刚刚降生于世时,心就像一匹没有染污的白布一样干净美好,渐渐的,年龄增长了,心就会染上各种颜色。出家人修行,就是将心上的种种颜色去除,回复最本真的色彩,修一颗不染污的莲花心。

人活一辈子,摸爬滚打的,要真正保持心灵的本色,很不简单。前几年与本焕法师交谈,常听他笑言自己还是个小baby,实际上那个时候他已经年逾百岁了。他说的当然是玩笑话,但是可以见出他洗净铅华之后的一身本色,真是身老而心不老。

心不老,其实就是心不被染污。你心里头没有外物,没有烦恼,没有争执和计较,坦坦荡荡,干干净净,就像莲花那样,墨水放上来了,也会滚下去,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特有的质地,那么你怎么会老呢?

具体来讲,怎么保持自己特有的质地,就是说你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你要去走自己的路。我们很多人都崇拜偶像,身在哪一个领域,就会崇拜那个领域里的成功者,甚至去模仿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2007年去苏州灵岩山,当时就有僧人过来说:“顶礼和尚。”我跟他说:“要拜就拜佛,拜菩萨,多读经。别拜我,拜我没有用。”

这不是谦虚,而是很实在的话。现在也常有人尊我为国宝,我总是告诉他们,只是草包一个,不值得大家这样尊崇。大家与其来崇拜我,不如用心去琢磨自己。修行是自己的事,非关他人,是自身建设啊。

唐代有一位丹霞天然禅师,这位禅师为什么叫“天然”呢,据说这是著名的马祖道一禅师给他取的法号。当时,丹霞禅师到了马祖道场,却不去拜见马祖,而是先进了僧堂。这个僧堂里正好有一尊圣僧的塑像,丹霞一进去,就骑到了塑像身上。旁边的人一看不得了,赶快去叫马祖道一禅师。马祖过来一瞧,知道这个人悟了道,于是赞叹说:“我子天然。”这才有了后来的“丹霞天然”的法号。

丹霞禅师的“天然”就像婴孩的天真无邪,他的心里没有势利,没有机巧,没有世俗的高下之分。他并不觉得圣僧的塑像是高不可攀的存在,对他来说,那只不是一尊塑像罢了。退一步讲,即使真正的圣僧站在他面前,他也不会自惭形秽,因为他心底有堂堂正正的力量,他知道自己是谁也替代不了的存在。

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有你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有适合你自己的人生道路,你活在世上,要完全用你自己的力量站住了,挺直了,而不是总看着别人,总希望跟着别人的脚步走。跟着别人的脚步走,你很轻松,什么也不用想,可是最后你可能什么也做不成,因为你的心里有了惰性,有了依赖,就懒得去努力了,也不愿意去探索了,那你说你能走到哪一步,只能原地打转啊。

凡圣一条路,悟迷岂有歧?再厉害的成功者,也有他的起点,他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的。佛在开悟前,也不过是一介凡人。你盲目地去崇拜别人,躲在别人的影子里,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只会把自己独一无二的光芒掩盖掉。

你的光芒可能至今都深藏在体内,这需要磨砺才会显露出来。总用别人的双脚走路,怎么能够磨砺自己呢。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必要看着别人的眼色而活,也没有必要去羡慕别人,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这说明你的内在有坚实的力量:你有你自己的看法,去走自己的路,至于这条路走得好与不好,也可以自己去承担。总而言之,首先得独立地站起来,然后你才会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千年铁树都能开花,还有什么事做不成

2002年,圣严法师带领了500僧人组成了佛教民间交流团礼访中国佛教协会,后来他到江西的宝峰寺和江西佛学院参观访问时,我过来与他相见。恰在那时,宝峰寺供奉释迦牟尼佛像的大雄宝殿前,两棵千年铁树竟然开了花。我们看了,心中都忍不住惊叹,这真是百年不遇的奇事和巧事啊。于是便想,心中如果有愿,千年铁树都能开花,还有什么事是做不成的呢?

释迦牟尼佛不辞辛劳四处传法,是因为他相信任何人都有开悟、解脱的可能,但他也强调前提是要“发心”,要“用心”。出家人修行,先要有诚心、信心、恒心,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然后才能得道。这个道理和社会人才成功的道理是一样的。要成功,做成一件大的事情,没有大的志气和坚定的信念是不行的。

人人都想做一番大事业,但到头来有成就的人总是少数。人哪,恐怕都是会失败的,因为总是将一时的失败看得太严重,没有在一次两次的失败之后继续咬牙挺住,一遇挫折磨难就停住脚步,心里没有对“目标”的执念,做事的时候当然就禁受不住艰难困苦了。

菩萨之所以成为菩萨,是因为愿力大。观世音菩萨发愿“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地藏王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他们有这样大的目标,又有实践它的勇气和信心,所以能成为菩萨。有愿力,才会看到奇迹啊。

我给你们讲个故事,有只名叫欢喜首的鹦鹉,它与许多鸟兽同住在大竹林中。竹林有一次起了大火,鸟兽们都非常害怕,四处逃窜。欢喜首心中不忍,就飞向远处的大海取水,希望扑灭大火。它在大海与竹林间不停地往返奔波,几乎累死。欢喜首的举动惊动了天主释提桓因,他下凡到人间,对欢喜首说:“竹林这么大,你来回用翅膀沾的水不过几滴,根本无法扑灭大火,为什么还要坚持啊?”欢喜首就说了,“我相信只要我有这个愿望,就一定能灭火。如果牺牲了性命也不能扑灭大火,我愿意来生再继续,直到大火熄灭为止!”

欢喜首的宏愿看起来不切实际,但它这种精神和大慈大悲却可以撼天动地。很难说世上有什么做不成的事。在虚云禅师座下礼佛时,禅师主持复建云居山,殿堂的石匾,建造道场的一砖一瓦,都是由僧众在参研佛法之余亲手打造、搬运。如今想来,这么浩大的工程,竟然能够单凭寺中僧众完成,实在不可思议。后来,常住云居山期间,我主持修建云居山的上山公路,当时既少人力,也少物力,但我凭着一腔兴旺佛法事业的心愿和一股坚持到底的韧劲,从筹划到勘察、设计、施工,亲自上阵,闯过了许多难关。想着这条公路将来能为很多人带来便利,心中就无比欢喜,浑然不觉劳累艰苦了。

发多大的心,就能办成多大的事。在还没做之前就觉得自己这个做不了,那个也完不成,带着这样的心情去做事,就会束手束脚,最后什么也做不成。不过,要办成一件事,发心、发愿都只是基础,重要的是放开手脚去做。

首先,我们的心态上要乐观一些。人常说万事开头难,但是别被这种“难”吓倒了,要相信结果是好的。中途遇到挫折的时候,也别悲观等待,或者一味期待外面的助力来帮忙,要自己乐观积极地去想办法克服。

第二点是做事情要胆识。不管前面是荆棘还是刀山火海,都敢往前闯;还要有智慧,时时刻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然后就是有耐心,能吃苦。不管事情是大是小,都耐心地做好,还要高高兴兴地去做,你不高兴的时候,心中就苦了,怎么能面对它,处理它,突破它呢。

最重要的是,别轻易放弃了,认定要做的事,或者已经开始做这件事,那就千万不要中途放弃。一旦放弃,就等于失败。

要做成一件事情,很不容易,需要很多的因缘助力,可是因缘和助力不会凭空就有,要争取才行。你得先有目标,有信心,有胆量,有坚持,别人才会来帮忙,好的因缘、命运才会来光顾。

有大企图心,也要做好眼前的事

在中国佛学院,常对学生讲起古人的一句话:“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很重要,在勤修苦学之前,首先要志存高远。没有立下一个高远的志向,勤修苦学就没有一个方向。我给他们打比方说,如果你的目标只是糊口,只想在这个领域有一小块立足之地,那你的学习就会浅尝辄止,假如说你的目标是把自己造就成为出色的大学问家、大修行家,大弘法家,那你学起来就会有无穷的动力,你会钻研得很深,会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努力。

别总给自己框出一个界限来,敢想,才有可能去做。你立下一个大的志愿,即使最后没有做到,至少也接近了它嘛。所以说,我们的心眼要放得大一些,视野要放得远一些,这样脚步才迈得开。佛经里讲“芥子藏须弥”,一粒小芥子里面可以藏一座须弥大山,你们可能觉得很荒唐,但是这跟人心可以容纳整个宇宙其实是一样的意思。这些道理听起来玄乎,实际上很实在。心有多大,我们能够触摸到的世界就有多大。有大的企图心,事业的格局自然也就大了。

什么是大的企图心,就是你在过着今天的日子时,能想到明天、后天、一年后,甚至十年后的生活,而不是只盯着眼前的这点得失计较。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两个住在山上的和尚每天都要下山去挑水喝,后来呢,几年时间过去了,一个和尚仍旧下山挑水喝,另一个和尚却不用再去挑水了,怎么回事?原来这几年间,这个和尚利用空闲的时间挖了一口井,从此可以喝井水啦。

天天担水的那个和尚安于现状,他没想过要改变,所以他的生活当然也就不会有改变。如果你们以为自己的人生只能这样,那它就真的只能这样了。你们看历史上著名的白衣皇帝刘邦,如果他没有当皇帝的企图心,恐怕一生只能当个布衣百姓,也就不会开创出延续几百年的大汉朝了。

当然,人光有志气,光有大的企图心还不够,你的眼睛一直盯着远方,就容易好高骛远。你不去留意脚下,不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就容易被这些问题所阻碍。你们看那个挖井的和尚,他心里头能够为未来打算,但同时也能够沉下心来,每天在忙碌的修行中抽出时间去挖那口井。这可不是一件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每天付出努力,并且能够坚持下去。所以说,一方面,你能够高瞻远瞩,另一方面,你又能够把这种高远的目光收回来,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去走好脚下的路,这是一个需要去协调的问题。

怎么去协调呢,首先需要理解一点,你的志向抱负不是生活中的全部,它最多能够指引方向,而不能成为脚下实实在在的道路,人生的道路还是需要实际的行动去开辟。然后,在你埋头苦干的同时,也别忘记了苦干的目的和意义。要安住于当下,努力过好今日,同时也要懂得从当下抽身,不要被现状黏住了,有人问,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从当下抽身是说你不要安于现状,更不要沉溺于现状,而是要去为未来打算,但是你不可能真正活在未来,所以你只能活在今天,专注于当下的日子。

我一直鼓励我的弟子和学生要有“高高山顶立、低低海底行”的信心和决心。也就是说,大家可以有很高的志向目标,但仍要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过去释迦牟尼佛开导十八罗汉中的注荼半托迦,就告诉他扫地也能开悟。这当然不是叫每个人都通过扫地来成佛,佛陀的苦心是希望他的弟子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因为追求遥不可及的目标而忘记去做好眼前的小事。

很多人可能的确有大的志向、企图,胸中装下了很大的抱负,但是,饿了的话,你仍然需要吃饭;困了也需要睡觉;当屋子脏了的时候,你还是应该和别人一样拿起扫帚去扫地。你的心再大,也不意味着可以脱离大地生活;同样,你胸怀大志,也不表示你高人一等,可以跳过做小事的这个步骤,直接成就大业。古人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有做大事的眼光和魄力固然很好,但同时也要有做小事的细致和耐心。先将眼前事做好,先把眼前的障碍搬走,然后才有向前迈进、到达远处的可能。

心里放不下,是因为不想放下

与人谈起佛教里“放下执著”的说法时,很多人对这个说法有误解,以为“放下”是把什么都放下,甚至有些人会问,人要是把执著都放下了,还能够做成什么事呢?难道做一件事情不需要百折不挠的执著心吗?

佛教所说的“放下”,不是叫你放下一切人生内容,工作、事业、生活、家庭、感情,这些外在的人生内容不但不能放下,还应该用心提起来。佛真正叫人放下的是什么呢,是心头的挂碍,是你对外在人生内容过分的沉溺、贪恋和苛求。过去佛在世的时候,有个弟子拿着鲜花来供养佛。佛叫他把花放下,他把花放下了。佛又叫他把身放下,他不知道怎么放。佛再叫他把心放下,这可好,他一下子就开悟了。

所谓的“放下”,不是放下实实在在的东西,而是要放下心里对烦恼的执著。有人可能会说,人躲开烦恼还来不及,怎么会执著于烦恼呢。实际上,我们是执著于烦恼而不自知。给你们举个例子,一个人丢了工作,或者家庭里面闹了矛盾,他很痛苦,每天心里头都想着这些事,寝食不安的,甚至还因此迁怒于他人,结果又造成新的问题,他自己可能是想着要逃避烦恼,可是你们看,他仍然日日夜夜执著在烦恼里。不懂得去排解,不知道怎样放下,这样当然只能徒然地在烦恼里打转,跳脱不出来呀。

为什么你的心里放不下?这是因为你不想放下,你的心里有妄想,有奢求,有执著,所以会因为得不到而痛苦,会对委屈、悲伤、烦恼念念不忘。以前常有居士找到我,诉说他们在生活中是如何的烦恼痛苦。我跟他们说,不管你们是因为什么样的遭遇而感到烦恼痛苦,解决的方法都只有两个字,那就是“放下”。

当然不是让他们放下工作、生活、日常应酬、人情世故,这些都不必放下,也不能放下,应该放下的是自私自利、名闻利养、物质生活的丰盛,是一切对人、事、物控制和占有的念头。譬如身在职场中要放下,就不能放下对工作的热心和努力的态度,而应抛下过度的欲求和钻营;做一名管理者,也不能放下对事务和员工的控制和管理,而应放下控制的念头,占有的念头。

放下了私心、欲望、贪婪、执著,就不会有满心的遗憾和追逐不舍。在经营生活、工作、感情、家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做出很多努力,也收获很多幸与不幸,这些收获会让你经历快乐和悲伤,然后成长,但无论是幸还是不幸,都不要念念不忘,时刻挂在心上。这就好比你在过河的时候,自然需要一艘船,可是过河之后,你还会扛着这艘船继续赶路吗?

生命里经历的失败、遗憾、伤害,过去了就要放下,否则它们就会成为你的包袱。要是有不想放下、放不下的东西,就很难腾出心力去处理其他事。你不放下过去,就很难重新开始;不放下欲望,就容易为外物所缚;不放下名利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就会拖累前行的脚步。

假设你能够坚持、不放弃地去做一件事,这样的执著心是很好的,但是,你不能因此走入偏执的路子。什么意思呢?你在做事情的时候,行为上可以执著一些,心理上却仍要随时放下。比方说,做事的过程中遇到挫折障碍,这个时候,你可能用你百折不挠的执著劲闯过去,挺过来,也可能就此失败;或者说,到最后这件事情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成功,你可能只做成了一半,真到了这种地步,你要是还执著不放,心里放不下成败得失,硬要钻牛角尖,那你就苦啦,这等于是把自己逼入一条死胡同,做的事情既没有转机,心里头又痛苦。

佛告诉你做事的正确方法是该止即止,该行则积极地去行。“止”一方面是行为上的“止”,当一件事情超出你承受的极限,或者你发现自己并不适合去做这件事时,就要懂得适时止步。舍不得也好,不甘心也好,这些情绪都要洒脱地放下来。另一方面,“止”还包括心理上的“止”,就是说当你的心里充斥着负面的想法时,要懂得开解自己,止住内心的失望和悲伤,始终用一种明朗的、从容的心态去对待事物,然后完全积极地去做你要做的事,这样一来,才不至于被执著心给困住。

不能求到就随他去

有一次,在广济寺,有居士来问:“一个月之内,总有一两次特别的因缘,吃肉了,犯戒了,怎么办?”和尚回答说:“做事就有应酬,在家居士能严格最好,不能的话就随缘一些。”这位居士显然是对“犯戒”一事深感不安,所以我才以“随缘”二字作答,希望他不要过分纠结于此,应该这样想,“戒”存在的意义是约束行为,助益修行,不是为了让人苦恼不安。

任何事情都是如此,你一旦对它拘泥,就免不了苦恼。只要有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但是大家不要误会了,不是说你有信心、有恒心地去做事,就一定能够做成所有的事,而是说既要有把自己引向成功的内心能量,也要有面对和处理失败的心理上的能量。你可以面对得,也可以应对失,这样子人生才真正是“无事不成”。

信心也好,恒心也好,如果把它们变成一种偏执的心态,就是本末倒置。佛说世事无常,这是为了让众生看透人世的起伏变化。看透了这一点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能够坦然地接受无常,知道人世的许多起伏变化不可避免,就不会执著于某一件事情、某一种结果上,能够求到的时候就努力去追求,不能求到的话就随缘。

随缘是说我们不要心存对抗。大家对周遭的环境和因缘的变化应该要有一种洞察,不然就没有办法做出恰当的应对。有的时候,你可能需要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魄力,因为很多事情正是在看似不可能做成的紧要关头咬牙坚持一下,结果就做成了,但是,当因缘的大趋势摆在面前,而你偏要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之,这就是自寻苦恼啊。

平时我们做一项事业,遇到挫折、阻碍,不被人理解,没有人支持,或者遭受失败,这都是常事,为了这些一一纠结,实在没有必要。好比天总要下雨,雨后也总会放晴,这本是自然的现象,你为了下雨而烦恼,根本就是无谓的事。有句话说,开花结果是自然,开花不结果也是自然,我们眼中的所谓“好事”、“坏事”,放在宇宙里来看,也不过是一场再正常不过的生灭现象。既然如此,又何必分得这么清楚,徒然给自己制造烦恼。

一切烦恼皆从心里头来,有和无,得和失,成和败,都是自己在分别。过去,常有居士拿自己的书画作品,珍藏之物,或者事业上的某件成果来给我看,我每每总是道一声“好”,时间长了,弟子就问,为什么师父您见了什么都说好?有时候那些作品明明不好,为什么您也说好呢?这不是骗人吗?我跟弟子讲,好与不好,只是主观上的判断,你觉得不好,也许别人觉得好,退一万步讲,即使东西真的一无是处,他们的用心也值得称赞。道一声“好”,既给人欢喜,又给人希望,何乐而不为呢。

心里不要放进去那么多分别和成见,遇到事情你才会觉得简单、轻松。真正的随缘是什么,就是冷了穿衣,困了睡觉,不聪明别装聪明,拿不起,就放下。说得再明白些,就是要顺其自然。我们这一生,总要努力去进取,求得一份人生的价值,但是在关键时刻,一定要懂得退下来。这个世界这么大,求不到的东西这么多,不可能每一件都去计较、烦恼,不能求到的时候,就要把它放下来。

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可以说身无长物,一无所有,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地得到很多东西,最后在撒手西去时,又回复到一无所有的状态。所以说,在人生的这个过程里,拼命地执著于“有”是一种很不明智的举动。因为一切本不属于你,拿起的东西再多,这些东西到最后也不会归属于你。

平日里,看到大家言及人生的不顺遂时,面上总是忧愁感伤。有时我忍不住反问一句:“你的烦恼有多大?”对这个问题,多数人都答不上来。为什么答不上来?因为大家心里头其实都明白,再大的烦恼,也脱不了一己的范围。一己的范围能有多大?无非沧海一粟。把人生放到宇宙里去看,几十年的时间也不过极微小的一瞬,有什么放不下?

任何烦恼,任何人生里的不顺遂,隔了一段时间回过头去看,都会觉得微不足道。大家只是在当下把它们放大了,所以被困住了,走不出来。这个时候,关键是要把心打开,眼光不要总盯住眼下、自身,要看到长远的过去未来,辽阔的宇宙人生,明白所有的遭遇都是自然的过程。

强大的人,智慧的人,不一定是把事业做得多大,把人生过得多么辉煌,而是能够面对人生的不顺遂,处理好由此而生的烦恼忧愁,无论顺境逆境,都可以随缘以对。

佛不能直接给你什么

和身边的弟子和居士们谈话时,不免常把“拜佛”二字挂在嘴边。可能有些人因此产生了误会,以为任何事情都能够靠拜佛解决:想有好的因缘,就拜佛;要想有顺遂富足的人生,也拜佛;具体到对治烦恼,减轻痛苦,同样可以通过拜佛来实现。这恐怕是对“佛”的一种误解。

佛不是万能的,拜佛也不是实现愿望的方便快捷的法门。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叫大家拜佛呢?有位记者问我:“佛教是无神的宗教,它主张即心即佛,人人皆可成佛。那人们为何还要到寺庙中拜佛,祈求佛的保佑?”我的回答是,这是一种恭敬。父母不是神,君王不是神,为什么人们要拜父母和君王?佛不能直接给他什么,佛只能给他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人们可以按照佛所说的方法去做,但自己的困难只有靠自己去解决。

拜佛是帮助你给自己信心,锻造心灵的强大和坚实,然后让你用这颗强大的心去面对世事。在《周易》里头,我们的祖先早就讲过“人必自助而后人助之,而后天助之”的道理,人先得靠自己努力,努力到一定程度,才会有人来帮助你,最后老天也会来成全你。否则,自己都没有努力的心,神佛就更不会来管你的闲事。

一遇事就忙着求神拜佛,或者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求菩萨保佑,这个叫做迷信。我们常说,学佛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正信就是一切从自身出发,佛在自我心中,所以要自己觉悟,自己成佛。假如事事都求佛,那么佛又求谁去保佑?

大家平日里拜佛,有没有想过佛是什么?或许你们以为佛天生就有神通,大慈大悲,普度众生,其实呢,佛在度人之前,也需要自度,所有的佛都依靠自我的修行来获得圆满和成就。在成佛之前,佛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就跟你我一样。佛也有痛苦、困惑,也会遇到坎坷磨难,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不同的是,佛完全依靠自己去应对,完全相信自己,他知道内在的力量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宝藏。

佛度众生,认为人人可以成佛,也是因为他相信世人之心皆怀宝藏,每个人心中的能量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只是欠缺了一个自我发现的时机。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事都不成问题,这才是拜佛的真正用处所在。

事到临头,一味地祈求佛祖保佑,只是在逃避现实。过去的很多皇帝,一遇天灾人祸,就下罪己诏,或者迷信鬼神,大摆排场去祭祀、祷告,说到底还是没有直面问题,靠自己去处理问题,而是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外部的力量上。唐朝的玄宗皇帝就不一样,他在位时,山东遭遇蝗灾,这位皇帝却没有留在神佛面前祈求,而是亲自去到灾区,一边帮助农民消灭蝗虫,一边烧起大油锅,并且第一个品尝了油炸的“蝗虫”,以此显示靠自己治蝗灾的决心。

智者一切求自己,愚者一切求别人。清代的才子郑板桥老来得子,生怕溺爱生害,在临终前还不忘告诫儿子:“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任何事情,不靠自己去做,就没有做成的可能。生活只能由自己掌控和承担,即便是佛,也无法代替世人去做任何事。就如佛陀说:“我如良医,应病与药,汝若不服,咎不在医;我如善导,导人善路,汝若不行,过不在导。”佛可能会告诉你离苦得乐、解脱烦恼的方法,但也仍然需要你自己努力去实践这些方法,才能真正达到目标。

像我们佛门中人,不是为了从佛祖身上得到什么而学佛,而是为了善用佛的精神去应对世间一切繁杂,度脱一切苦厄,创造一个有情世界。大家也是一样,在家可以依靠父母,在学校依赖老师,在社会上依靠朋友,在工作上依靠同事和上司,在生活上依赖伴侣,遇到困难,可能也是依靠身边人的帮扶来解决,但是,很多事情还是要靠自己去做,自己去扛。比如说,自己的学业、事业,身体上的病痛,还有情绪上的问题等,这些都没有人能够代替。他人给你的帮助再多,也不能代替你度过这一场人生啊。

所以,遇到问题,一定不要先想着找人帮忙,而是要先试着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街上要扛起一件重物,你自己先得用尽全身力气去扛,这个时候要是仍然扛不起来,街上的路人看见了,可能就会过来搭一把手,反过来讲,如果你把重物放在地上,袖手旁观,不打算花费自己分毫力气,谁会来帮你呢?

要相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自己能够办得成事情,相信自己身上无限的可能,我们把自己做好了,用内心的力量把自己撑起来了,就不会事事祈求他人和命运。万事靠自己,也就不会在失去外力的时候束手无策,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