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民间谚语中的养生智慧(1)
- 民间养生密码:民间养生大智慧
- 薛慧
- 4939字
- 2016-02-26 10:49:15
中医典籍印证民间谚语中的养生智慧
人身三宝精、气、神
我国民间有一句谚语,说“人有三宝精气神”,那么这“精”、“气”、“神”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人的三宝呢?这种说法有什么理论上的支撑呢?下面我们就具体说一下。
这里所说的“精”是指食物的精华,意思是养生首要在于良好的饮食、丰富的营养;“气”可以当做是外在之气,如“地气”、“清气”等,代表了人们生存的外在环境,气还可以当做是人体的元气;“神”则代表了人的思想、心灵、精神、灵魂及其表现。全国著名老中医吉良晨曾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过精气神的内在含义:“这个精就是物质,什么物质呢?你比如说人的津液,人的血液,都可以说算精,有了这个物质基础才能产生气,气本身就是动力,就是能量,就是活力。所以有了精,才能有气,有了精,气充沛了,才能体现出神。”
至于为什么说精气神是人身三宝,《黄帝内经》中有精辟论述:“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养生而周于性命者也。”就是说:人体的血气精神,是奉养形体,维持生命的根本。
既然精气神对于人体非常重要,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养护呢?
首先,精是物质,是食物的精华、水谷精微,要养精,根本的措施就是合理的膳食营养。应该根据个人身体的需要,调整膳食结构,科学配餐。注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比例,粮食、果蔬和动物性食物的合理搭配。“五谷宜为养,失豆则不良,五畜适为益,过则害非浅,五菜常为充,新鲜绿黄红,五果当为助,力求少而数,气味合则服,尤当忌偏独,饮食贵有节,切勿使过。”这是中华民族对传统膳食结构的精辟论述。
此外,膳食应结合四时气候、环境等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由于四季气候存在春温、夏热而湿、秋凉而燥以及冬寒的特点,而人的生理、病理过程又易受外界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要注意对食物的选择与之相适应。此外,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存在差异,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饮食,所以应加以考虑。
对于养气来说,首先要重视环境之气。喧闹嘈杂的环境、污浊的空气不利于身体的健康,更不利于养生。
但是,现代人由于生活、工作条件等方面的限制,不可能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自由选择,但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周围的环境,使室内环境整洁、安静,这对人体健康有直接影响,整洁则会给人以清静、安逸、开阔之感,可使人集中精力学习和工作;安静则能使人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使人思维活跃,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对于养神来说,主要是情绪养生的问题。长寿的人,大多心胸开阔、心地善良、性情温和。情绪健康观要求我们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狂喜、暴怒,理智地驾驭自己的感情。建立积极的心态也是改善情绪的主要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思想修养,用理智代替感情,对人生、社会持正确态度;正确观察分析客观事物,冷静、稳妥处理各种问题,打消不合现实的想法与要求,尽快消除不愉快事情的困扰。心胸宽阔、为人宽容和善,搞好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环境,坚持身体锻炼。古人云:“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体格强壮,才会显示出朝气蓬勃,充满活力,易于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情绪。
总之,精气神是养生的根本,调养精气神的根本目的在于培植身体的固有元气,我们养生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固身体的元气,因为元气是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元气充足,人才会健康长寿。可见,民间说“人身三宝精气神”是非常有道理的,可以看做是养生的总纲。
人活一口气
我们经常说“人活一口气”,这句话适用的语境很广泛,激励一个人时,可以说“人活一口气”,这里的“气”是志气、争气的意思,这里我们从养生的方面对这句话进行阐述,从中体会民间谚语的养生智慧。
前文我们已经说过,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就是元气,对于养生来说,“人活一口气”中的“气”就是元气的意思。
那么为什么说元气就是人生下来活下去的根本呢?
中医学中有“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亡”的说法,这里的“气”就是指人体的元气,元气充足免疫力就强,就能战胜疾病;如果人体元气不足或虚弱,就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或免疫力去战胜疾病;而元气耗尽,人就会死亡。“元气”,亦称“原气”,是由父母之精所化生,由后天水谷精气和自然清气结合而成的阴气与阳气。
之所以说元气是我们生存的根本,是因为“气聚则生”,人先天的元气是父母给的,如果不吃不喝的话,这些先天带来的元气只够维持7天的生命。要想活下去,就要保住先天的精气,就要吃东西、呼吸自然之气。《黄帝内经》中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元气是从天得来的,这里的天是指父母。所以说,母肥则子壮,如果打算生孩子,一定要先把夫妻双方的身体都调养好,这样才能给孩子比较充足的元气,要知道怀胎十月可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
元气虽然是先天带来的父母之精气,再加上后天的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自然之气来补充,但元气毕竟是有限的,有一个定数。人活着的这些年就是不断耗散这些元气的过程,元气足的时候,人的免疫力就比较强,身体也比较健康,随着元气慢慢耗散,人的免疫力开始下降,疾病就容易侵入身体,有一天元气耗尽了,也就是生命结束的时候。总之,人就是靠元气活着的,元气没了,人也就死了。
总之,父母身体都很好的孩子,将来身体也会比较好,免疫力也比较强,不容易得病,但这并不代表他就可以长寿,因为还有一个后天保养的问题。如果他总是倚仗先天的那点元气,不断地透支,不懂得养生之道,寿命也不会很长。而有的孩子父母身体不是很好,先天元气没有那么充足,这样的人自小免疫力低、体弱多病,但如果他知道自己先天条件不好,很注意养生,懂得养护自己的元气,也可能长寿。因此,父母的先天精气会影响孩子的身体状况,而至于能否长寿,还是要看本人能不能好好养护体内的元气。元气是我们生存的根本,大家都要珍惜父母赐给我们的生命力,好好养护元气,这才是长寿的根本所在。
肾为先天之本
我们中国人对肾的话题非常敏感,因为这涉及传宗接代的重大问题,同时也很注重补肾,现在市场上有很多补肾的药品、保健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民间有句谚语说“肾为先天之本”,这句话不知道是不是出自《黄帝内经》,但道理却是确凿无疑的。
为什么说“肾为先天之本”呢?这其中蕴涵着什么养生的道理呢?这就要从肾的功能说起。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如果肾不好,就很可能影响他的生育能力。所以说,肾最为人们普遍所知的就是有繁衍后代的功能。每一个婴儿的出生最初都是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相遇,结合,然后慢慢成长起来的。而精子和卵子与肾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肾能创造人类,难道这还不是最伟大的创造力吗?《黄帝内经》中就说过“肾者,技巧出焉”,这就是在肯定肾的创造力。
肾的另一个主要功能就是主纳气。这个气也是指元气。元气是天生的,元气的重要性我们前面已经讲过了,保养肾也就是在养护自身的元气。
另外,肾还有主水液代谢和生髓化血的功能。中医学认为人体水液代谢主要与肺、脾、肾有关,其中肾最为关键。如果肾虚,会导致气化作用失常,可产生遗尿、小便失禁、夜尿增多、尿少、水肿等症。而所谓“生髓化血”,这里的髓包括骨髓、脊髓、脑髓。中医认为血液的生成,其物质基础是“精”和“气”,精包括水谷精微和肾精,气是指自然之清气。老年易患骨质疏松症,就与肾虚,骨骼失养有关。
那么,怎样判断一个人的肾是不是健康呢?有个很好的办法,看头发。中医理论中认为“肾开窍于耳及二阴,其华在发”,就是说一个人的肾气开始衰弱了,最先表现在头发上。一般人过了40岁开始有白头发,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表明人开始衰老肾气衰退。如果有人少年白头,说明先天不足,在母亲肚子里就亏了一些,应该多从后天之本的脾胃上补偿一些。另外,肾开窍于耳,肾的精气充足则会耳聪,听觉灵敏,如果精气不足,则会耳鸣。
既然肾对于人体来说如此重要,又该怎样养肾呢?
1.保护肾精
在中医抗衰老、保健康的理论中,常把保护肾精作为一项基本措施。对此,前人早有定论:“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六十者,当闭固而勿泄。”总的意思就是要求人们对房事要有节制,既要节而少,又要宜而和。只要做到节欲保精,就会阴精盈满,肾气不伤,精力充沛,从而有利健康,延年益寿。
2.调畅情志
俗话说“恐则伤肾”,只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则肾气不伤。肾气健旺,五脏六腑得以温煦,功能活动正常,身体才能健康。
3.爱护脾胃
养肾一定要重视对脾胃的调养,只要脾胃不衰,化源有继,肾精得充,精化肾气,自然健康长寿。
4.起居有常
古人曾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法则。阳者肾气也,阴者肾精也。所以在春季,应该是“夜卧早起,广庭于步”,以畅养阳气;在夏季应该是“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温养阳气;在秋季,应该是“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收敛阴气;在冬季,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正光”,以护养阴气。若能做到起居有常,自然精气盛,肾气旺,能够达到抗衰老、保健康的目的。
百病生于气
一般人都知道“百病生于气”这句话,劝人的时候也经常说“别生气了,气出病来不划算”之类的话,但是为什么生气就会生病呢,知道真正原因的人却很少。
关于这个道理,《黄帝内经·素闻》中讲到:“百病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下面我们就将这段话具体地论述一下。
怒则气上。人发怒的时候,气是往上走的,“怒发冲冠”就很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怒气上冲,脑血管就会破裂,中医有个应对的方法叫“十宣放血”,就是用针把十个手指尖挑破放血,这样能减轻头部的压力。此外,怒气上冲而胃气不降,就会出现呕血现象。如果气全跑到上边,那么下边的气就虚了,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大便不成形、吃什么拉什么。
喜则气缓。人如果过度欢喜,就会出现心神涣散的症状,气就会散掉,老年人逢年过节时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老年人一般很难见到儿女,节假日时突然见到了就容易“喜则气缓”,气往外散,再加上过节吃点好东西脾胃之气不足,心脏病就很容易发作。
悲则气消。中医认为,一哭就神魂散乱,气就会短,越哭气越短。
恐则气下。生活中,我们常说有人吓得尿裤子了,就是“恐则气下”的一种典型表现。人受到惊吓或过于恐惧时,气就会往下走,人体一下子固摄不住就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惊则气乱。人突然受到惊吓时心会无所依,神无所附,虑无所定,惊慌失措,气机紊乱。在中医看来,人容易受惊吓是胃病的一个表象。现在所说的很多精神症状都表现在胃、肾两经上,比如很多精神病人喜欢跑到高处大声喊叫,很多人喜欢去K歌,也都是因为他们的脾胃受到了极大的损伤。
思则气结。思虑过度的话,人体之气就会凝滞不通,影响消化,久而久之,脾胃就会出现问题。
所以说,生气不是一件小事,很多人生过气后都会有身体不适的症状,如果经常生气,就会对健康有很大损害。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克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不生气,遇事看开一点,把名利看淡一点,不争不抢,这样才能护养自己的身体。
是药三分毒
我们经常说“是药三分毒”,但我们在生病时又需要药物。那么,“是药三分毒”这句话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呢?其实这里的“毒”是指毒副作用。比如,一般去火的药物,都有泻下的作用,但服用适量是不会有毒的。另外,一些药物在治愈某一种病的同时会引发另一种病,最典型的事例就是2002年的一则报道:日本发明了一种能治疗肺癌的药物,效果不错,但当肺癌得到治疗的同时,又导致很多人患上了间质性肺炎,造成80多人死亡。这就是药物的毒副作用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也有观点认为,药物的毒副作用只是针对西药而言的,而中药是纯天然的,不会有毒副作用,这是错误的。明代著名医家张景岳在《类经》中就曾提到“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有所偏也”,这里就把药物的毒性看做偏性,而这种偏性就是药物治疗疾病的机理所在。所以中药也是有毒副作用的,如果服用不当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比如:蟾酥、川乌可使心跳过缓、血压下降,严重者还会引起心源性休克;黄药子、野百合食用过多,可以造成肝脏损害;益母草、苦参可损害肾脏功能等。中医的《十八反十九畏歌》,就是依据相生相克的理论,讲药品配伍不当也会产生毒副作用。所以说,绝对安全的药物是不存在的,无论服用西药还是中药,都要严格遵照医嘱和用法用量,否则很可能会遭到药物毒副作用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