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初涉人脉:打开你的人脉网(1)

想要有好的人脉,你就必须拥有圆通的人际关系智慧。为此,你既要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敢于突破自我、纠正自我,也需要像个心理学家一样,去读懂别人的内心和需求。这样,才能与他人达成有效的沟通,也为自己赢来好人缘。那么,为什么总有人打不开人脉的网?好的人脉究竟从何而来呢?

怀才不遇为哪般

著名成功学家陈安之研究了世界上100多位成功人士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成功=知识30%+人脉70%。陈安之称之为成功的秘诀。

乍一看这个公式,很多人都会感到迷惑: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像“时间就是金钱”、“知识就是力量”这样的口号在我们的脑海中已经根深蒂固了,而且实践已经证明了知识的重要性。为什么在陈安之的公式中,知识占的比重反而比人脉更小呢?

如果你质疑陈安之教授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再拿出另外一份研究报告来看看。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对成功者的调查结果是这样的:在事业有成的人士中,26%靠工作能力,5%靠家庭背景,而人际关系则占69%。

从以上两份研究报告可以看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知识(工作能力)和人脉(人际关系)所占的比例基本上是三七开,甚至知识(工作能力)所占的比重还要小一些!

看了这些,有的人也许还不死心,他们会说:“既然成功主要靠人脉、靠人际关系,那么,我们大家都不要学习了,不用学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了。我们大家都四处跑人脉去吧,每天呼朋唤友,觥筹交错,比呆在图书馆、实验室里惬意多了。”这样的说法当然也不对。在成功公式里,虽然知识占的比重比较小,但是我们依然把它排在了前面,因为它是成功的基石,你没有知识做铺垫,人脉的积累和经营就会受到影响。

要成功,你首先得是个人才,也就是说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过硬的工作能力。有了这个基础,你再善于经营你的人脉,就比较容易达到成功的彼岸了。

我们从来不忽视知识的重要性,但遗憾的是,有很多才高八斗的“能人”们,却往往忽视了人脉的作用,结果空有一身学问,也没有机会获得成功,最终落得个怀才不遇,郁郁而终。

在学术界、艺术界、商界都有这样的人,他们满腹经纶,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高不可攀,一说话就高深莫测,似乎要拒人于千里之外。这样的人对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经济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不善于交际往往会使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过程中遇到阻碍,好成果成了“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老姑娘”。这样,不仅是对专家研究成果的一种忽视,更是对社会现有资源的一种浪费。

虽说是学无止境,但在工作中,如果我们把所有的经历都放在学习专业上,忽视了人脉的培养,我们便会变成“躲进小楼成一统”的闭塞者,很可能会英雄无用武之地,给自己空留一身遗憾。

因此,作为普通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应该在知识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积累人脉资源,或是把自己的知识展现出来,或是寻求他人的合作和帮助。如果你不善于经营人脉,无法让别人知道你的能力,看清你的潜力,你就很难顺利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更不用说在人生的征途上扬帆起航了。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人际交往能力;而那些有学识的人之所以一辈子平庸,则可能是他不善于经营自己的人脉,常常使自己处于孤立的位置。

李倩是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学毕业以后,她应聘进了一家跨国公司做文员。刚进公司的时候,她可谓志得意满,信心十足,在她的床头上挂着两幅激励自己的大字:一幅写的是“努力”,一幅写的是“勤学”。

在公司里埋头苦干了整整一年后,李倩满以为能够得到公司高层的认可,顺利升迁。但出乎她意料的是,公司的高管似乎并没有提拔她的意思,反而提拔了和她同处在一个办公室的女孩张莹。李倩的心里非常郁闷,张莹的工作能力虽然不错,但跟自己比起来还够不上一个档次,她凭什么升职?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李倩找到了大学时代的师哥,向他倾诉了自己的苦恼。师哥对李倩目前的境遇大为吃惊,他没想到品学兼优的李倩会遇到这样的挫折。带着疑问,师哥来到了李倩的公司做客,和李倩的同事、上司进行了初步的接触,这位师哥还通过自己的关系侧面了解了大家对李倩的真实评价,这才找出答案:李倩的专业太优秀了,优秀使她过度自信,自信得都看不出自己在人缘上存在的缺陷了!

平常的时候,李倩工作热情很高,但对待同事和上司的态度却很冷淡,同事们背地里都叫她冷美人。这直接导致了办公室气氛的不和谐,大家虽然平常都客客气气的,但心里对李倩都带着一种戒备。大家这种情绪,自然就会影响到领导对李倩个人能力的判断。你想,一个连身边人都团结不起来的人,怎么能够委以重任呢?

根结找到了,师哥建议李倩先改变自己的态度,遇事多跟他人商议,学会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让大家愉快地认可她的意见。同时,注意在适当的时候表现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在工作繁忙的时候,要显出自己的果断和利落。

最后,师哥建议李倩做一张图,最上方写上对自己升职握有决定权的人的名字;下面一字排开,写出可能对这位主管产生影响的人的名字,每个人名字下面注明自己可以帮助对方做什么,对方可以给自己什么样的帮助。然后,按照这张图指示的内容去做,看一看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半年以后,师哥接到了李倩的电话:经过办公室同事和部门主管的一致推荐,她现在已经担任经理助理了,不仅提了薪,更重要的是,她的才华有了更为广阔的施展空间。

李倩的经历告诉我们,在社会工作中,光有优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人脉有时候比专业知识更重要。因此,如果你不想一辈子都怀才不遇,除了提高专业知识素养之外,别忘了还有人脉这把走向成功的金钥匙。

有这么一个故事,几年前一家德国报纸接受了一项挑战,要帮法兰克福的一位土耳其烤肉店老板找到他和他最喜欢的影星马龙·白兰度之间的关联。

结果经过几个月,报社的员工发现,这两个人只经过不超过六个人的私交就建立了人脉关系。原来烤肉店老板是伊拉克移民,有个朋友住在加州,刚好这个朋友的同事,是电影《这个男人有点色》的制作人的女儿的结拜姐妹的男朋友,而马龙·白兰度主演了这部片子。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惊呼——哇!这个世界真的这么小吗?要知道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真的很大,仅地球陆地面积就大到了149000000平方千米,那是将近15亿啊!地球上的人口呢?据目前最新的统计,已经超过65亿了!这么大的世界,这么多的人口,一个人要联系到另外一个素不相识的人,那简直是大海捞针。但是却有人用实践证明了一个几乎不可思议的理论:这个星球上的所有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可以通过个人的关系网联系起来,任意两人之间的最短距离都不超过5个人!

这个理论叫做六度分离理论,也叫“小世界理论”,是1967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伦提出的。理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根据这个理论,你和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之间只隔着五个人,不管对方在哪个国家,属哪类人种,是哪种肤色。

走出你的“舒适圈”

在每个人的人际交往中,都有这样一个圈子,在这个圈子里你可以自得其乐,我们将这个圈子称之为“舒适圈”。然而,要想获得好的人脉,就必须走出心中的这个“舒适圈”。

有这样一位高中生,名叫阿莲,是一名正在读高中一年级的女生。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她慢慢地产生了摆脱父母的心理。有了自己的书房和小书桌后,每天偷偷地写日记,写完后将日记本藏在抽屉中,不让妈妈看。

她希望用自己的内心去感受世界,可是面对形形色色的现实世界,繁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沉重的学习压力,阿莲内心又有一种不安全感。于是,她开始变得孤僻,害怕人际交往,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封闭心理。有时,一个人跑到小河边望着静静的河水流泪,顾影自怜。她渴望与同学进行交往,羡慕其他同学快快乐乐、轻轻松松地参加集体活动,可她却又害怕主动与别人交往,还抱怨别人对她不理解、不接纳。

这种心理特征就是心理自我封闭,与外界隔绝,生活在个人的小圈子里,难以与人交往。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一种疾病。

因为阿莲给自己营造了“舒适圈”,把自己锁在了安逸的窝里,把外界想象得过于深不可测。其实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尝试从你的“舒适圈”走出去,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鲜空气,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在一个小村庄里,由于过去曾发生过几件不愉快的事,导致村民之间相处得很不融洽。家家户户自扫门前雪,别说互相帮助了,见了面也熟视无睹而且还时不时为一些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争得面红耳赤,闹得整个村落鸡犬不宁。

村长很想改善目前的窘境,不希望这股相敬如“冰”的风气继续蔓延下去,于是请来了一个外地人帮忙。

这个外地人自称是技艺精湛的魔术师,并通告乡里说:“我有一个神奇的魔法铲,用这个铲子炒出来的菜,会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一道菜。口说无凭,我可以当场试验给你们看!”村里的人听说了这件神奇的事,开始议论纷纷,有人搬来了家里的大锅,有人搬来了家里的大炉子,有人自愿提供木材,有人点火,全村的人围着村子中央的空地,静心等待魔术师的精彩表演。

魔术师煞有介事地在锅里放了油,把青菜放入锅中,魔法铲翻炒几下,然后带着遗憾的神情对大家说:“这么一点点哪里够这么多人吃?如果可以再多一点菜,那么大家就都可以吃得到了。”

于是,有人飞快地从家里拿了青菜出来。魔术师把青菜放入锅中翻炒,试了一口,然后兴奋地说:“味道真是太好了!如果可以再加一点盐,或是一点肉丝,那就更可口了。”

大伙儿听了口水直流,盐、肉和其他的调味料也很快地送到了魔术师的手上。没多久,魔术师的锅里已经装满了佳肴。

这盘菜刚端上桌,就已经被大家你一口、我一口地吃得盘底朝天。村民们发现,这果真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一道菜!

虽然是一则小小的故事,但它的寓意很深奥:各家自扫门前雪,各家吃各家的饭,天天都一样的菜,一样的调料,当然吃不出新鲜来。但如果和大家一起吃,那肯定会有滋有味。

人际交往也是一个道理,一个人整天蒙在自己狭小的圈子里,如井底之蛙,当然不知道井口之外的天是多么地奇妙。若是和大家一起分享,把你知道的和他知道的汇合,那就不只是井口大的一片天了。

那么,我们究竟如何才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呢?

所谓有米才成炊,“圈子”也是靠自己一点点聚拢才能成型的。号称“台湾第一报人”的高信疆先生,在创办《人间副刊》之际,没人愿意为其投稿,只能自己“造米下锅”。但他坚持不懈,每天会写20封信,不管认识不认识,不管能否接到回信。坚持的结果是,“米多锅少”,就一再扩版,成就了以副刊带动整个报纸的辉煌。而他自己的“圈子”同时也扩大了规模。另外你可以推而广之,每天发20封电子邮件,不怕陌生、不怕不熟。联系多了,顺其自然就成了你“圈”中之人了。

成功建立关系网的关键是和适当的人建立稳固的关系。好的人际关系能提高你生活的情趣,让你了解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并提高交流的能力。

当然,“圈子”不能一成不变。你目前的联络网是奠定你未来关系网的原料。他们都有自己的熟人,而他们所熟识的人又有自己的熟人。总是几张熟得不能再熟的脸相对,哪里还有新鲜感?现在,高先生虽说已无暇每天写20封信,但他依然约束自己每天至少给新朋老友打5个电话,所以他的“圈子”还在扩大。你的“圈中人”不可能只认识你一个,不妨互相交换,带好各自的朋友扩大联盟。这样交叉着,你的“圈子”很容易扩张,你的获得也就永远新鲜。

都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分”当然有其特定的标准和规则。但当这个标准或规则太具有功利性时,“圈子”有时就会变成阻碍你迈出脚步的套子。这时,“圈子”便不知不觉变成了圈套。而别让圈套套住你的最好办法,就是拥有几个不同的“圈子”。

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拥有多大的权力和影响力,与恰当的人建立稳固关系至为关键。不想做个平庸的人,那就走出来吧!

在聚会中行动起来吧

朋友间、同事间甚至陌生人之间的聚会,是拓展人脉空间、提升自己人脉竞争力的绝佳时机,但有的人参加完聚会后,却再也不愿参加同样的聚会了。他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于参加聚会的其他人身上,说他们老谋深算,浅薄轻狂,因而和他们很难沟通交流,更不要说产生什么心灵的共鸣了。

也许,这样的感觉很多人都有过。在大庭广众之下,人们的表现大致分为三种类型:有的人就一直静静地呆着,微笑着看着众人在眼前来来往往;有的人却呼朋唤友,高声唱和,全然一副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姿态;还有一种人,他们热情而不张扬,含蓄而不内敛,真诚而不唐突,自信达观,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汪深深的但又清澈见底的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