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职官十六(1)

  • 通典
  • 杜佑
  • 4758字
  • 2015-12-26 16:33:22

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

汉文帝元年,始用宋昌为卫将军,位亚三司。后汉章帝建初三年,始使车骑将军马防班同三司。同三司之名,自此始也。殇帝延平元年,邓骘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之名,自此始也。又献帝以伏完为辅国将军,仪比三司。魏黄权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之名,自此始也。汉末奋威将军,晋江右伏波、辅国将军,并加大,而仪同三司。江左以来,将军则中、镇、抚、四镇以上或加大,余官则左右光禄大夫以上,并得仪同三司。齐开府仪同三司如公。梁开府仪同三司,位次三公。诸将军、左右光禄大夫优者则加之,同三公置官属。自晋以来,又有如开府同三司之仪者,自羊祜始焉。汉末吕布开府如三司,其它无闻。至晋羊祜为车骑将军、荆州诸军事,加开府如同三司之仪。累年谦让,不辟士,不备僚属。及始有所命辟士,未到而卒,不得除署。后当阳侯杜元凯表哀其家无胤嗣,官无命士,请更议之。诏不许。江左亦多有之。梁沈约为侍中、右光禄大夫,徐勉为约请三司之仪,武帝不许。又邵陵王纶为平南将军,湘州刺史王茂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骠骑将军,并同三司之仪。后魏亦有之。普泰初,特以尒朱世隆为仪同三司,位次上公。北齐亦有仪同三司者,任城王湝等诸王多为之。湝,户皆反。又有开府仪同三司及仪同三司。后周建德四年,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仍增置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又改仪同三司为仪同大将军,仍增置上仪同大将军。隋文帝并以为散官。又诸卫各置开府,左勋卫开府、左翊一开府、二开府、三开府、四开府,及武卫、武候、领军、东宫领兵开府准此。府置开府一人。又有仪同府,仪同以下置员与开府同。初开府仪同三司为四品散实官,至炀帝,又改为从一品,同汉魏之制,位次三公。大唐武德七年,改上开府仪同三司为上轻车都尉,开府仪同三司为轻车都尉,仪同三司为骑都尉。后又以开府仪同三司为文散官。开元以前旧例,开府特进虽不带职事,皆给俸禄,得与朝会,班列依本品之次,皆崇官盛德、罢剧就闲者居之。天宝六载正月制,内外文武五品以上官,父祖无资荫者,其所用荫,宜同子孙用荫之例。

特进

汉制,诸侯功德优盛、朝廷所敬异者,赐位特进,位在三公下。故成都侯王商以特进领城门兵,置幕府,得举吏如将军,是也。后汉皇后父兄,率为特进侯,朝会位次三公。隋志曰:「特进旧位从公,光武以邓禹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是特进引见之称,无官定体也。」而窦笃进位特进,得举吏,见礼依三公。自二汉及魏晋以为加官,从本官车服,无吏卒。太仆羊琇逊位,拜特进,加散骑常侍,无余官,故给吏卒车服。其余加特进者,唯食其禄赐,列其班位而已,不别给特进吏卒车服。晋惠帝元康中定令,特进位次诸公,在开府、骠骑上,冠进贤两梁冠,黑介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食俸日四斛。太康二年,始赐春绢五十疋,秋绢百五十疋,绵百五十斤。元康元年,给菜田八顷,田驺八人。立夏后不及田者,食俸一年。置主簿、功曹史、门亭长、门下书佐各一人,给安车黑耳,驾御一人,辂车施耳后户一乘。无章绶。齐时位从公,陈因之。后魏北齐用人,皆以旧德就闲者居之。隋文帝以为散官,不理事。炀帝即位,废特进官。大唐为文散官。余具开府篇。

光禄大夫以下

秦时,光禄勋属官有中大夫。汉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大夫。汉志曰:「夫者,扶也,肤也。诗曰:『殷士肤敏,灌将于京。』明当以其肌肤知能侍君父也。」银章青绶。掌议论,属光禄勋。门外特施行马,以旌别之。无常事,唯顾问应对,诏命所使,无员。后汉光禄大夫三人。凡诸国嗣王之丧,则掌吊,多以为拜假赗赠之使及监护丧事。魏氏以来无员,转优重,不复以为使命之官。其诸公告老,皆家拜此位;及在朝显职,复用加之。魏文帝以杨彪为光禄大夫,赐几杖衣袍。因朝会引见,令彪着布单衣、鹿皮冠,杖而入,待以宾客之礼。及晋受命,置左右光禄大夫,假金章紫绶,而光禄大夫如故,加金章紫绶,并与卿同。进贤两梁冠,黑介帻,五时朝服,佩水苍玉。并禄赐、班位、吏卒皆与特进同。复以为优崇之制,而诸公逊位,不复加之。其以为加官者,唯假章绶、禄赐、班位而已,不别给车服、吏卒也。或更拜上公,或以本封食公禄。其诸卿尹中朝大官年老致仕者,及内外之职加此者,前后甚众。由是或因得开府,或进加金章紫绶,又复以为礼赠之官。本已有卿官者,不复重给。其余皆给。其假银章青绶者,位在金紫将军下,诸卿上。泰始中,唯太子詹事杨珧加给事中光禄大夫。加兵之制,诸所供给依三品将军。晋宣帝子平原王干拜光禄大夫,加侍中,特假金章紫绶,班次三司。其余自如旧制,终武惠孝怀三世。食俸日三斛。太康二年,始给春绢五十疋,秋绢百疋,绵百斤。惠帝元康元年,始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置主簿、功曹史、门亭长、门下书佐各一人。宋氏因之。齐左右光禄大夫,皆据旧齿,位从公,开府置佐吏如公。年重加亲信二十人。魏晋以来无员。以左右光禄大夫、光禄三大夫皆银章青绶,其重者诏加金章紫绶,则谓之金紫光禄大夫。其重者既有金紫之号,故谓本光禄为银青光禄大夫。晋时王翘之为银青光禄大夫。乐安任遐为光禄,就王晏乞一片金,晏乃启转为金紫,是也。犹属光禄勋。梁又有左右金紫光禄大夫,视吏部尚书,左右光禄大夫视诸曹,并养老病。陈因之。自晋以后多为兼官。后魏有光禄大夫,金紫、银青光禄大夫。北齐皆以旧德就闲者居之,与特进同。后周有左右金紫、左右银青四光禄大夫。隋有光禄大夫、左右光禄大夫,皆为散官,不理事。大唐初犹有左右之名。贞观以后,唯曰光禄大夫、金紫光禄、银青光禄,并为文散官。按前代光禄大夫,始加金章紫绶及银章青绶者并尊崇之,合在光禄之上。后魏定令误,遂因仍不改。

正议大夫、通议大夫,皆隋置散官,盖取秦大夫掌论议之义。大唐并因之。

太中大夫,秦官,亦掌论议。汉因之。哀帝初立,御史大夫王嘉奏曰:「苏令发起为盗,欲遣大夫使,时见大夫无可使者,召盩厔令尹逢,拜为谏大夫,遣之。今诸大夫有材者甚少,宜预畜养也。」后汉置二十人。后汉张湛字子孝,拜太中大夫,居中东门候舍,故人号为中东门君。又隗嚣广置职位,以自尊高。郑兴止之,曰:「夫太中大夫、使持节官,皆王者之器,非人臣所当制也。」胡广云:「谏议、光禄、太中、中散大夫,此四等于古礼皆为天子之下大夫,列国之上卿。」魏以来无员。晋视中丞、吏部,绛朝服,进贤一梁冠,介帻。泰始末,诏除王览为太中大夫,禄赐与卿同。梁、北齐皆有,大唐亦有之。

中大夫,秦官。汉武改为光禄大夫。自后无闻。北齐有之,大唐又置之。龙朔二年七月制,诸王承嫡封郡王者,出身从四品下叙。

中散大夫,王莽所置。后汉因之,后置三十人。汉官曰:「光武中兴置。」魏晋无员。齐梁视黄门侍郎,品服冠帻与太中同。陈亦有之,大唐又置之。

朝议大夫,隋置散官,以取汉诸大夫得上奉朝议为名。大唐因之。

朝请大夫,隋置散官,取汉将军公卿年高德重者,以列侯就第特进奉朝请之义。大唐因之。龙朔制,诸王众子封郡公者,出身从五品上叙。

朝散大夫,隋置散官。大唐因之。自正议以下,今并为文散官。

朝议郎、承议郎,并隋置散官。大唐因之。显庆五年八月制,郡公出身正六品下叙。

通议郎,隋置散官。隋文帝于吏部别置朝议、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奉、儒林、文林等八郎,武骑、屯骑、骁骑、游骑、飞骑、旅骑、云骑、羽骑八尉。其品则正六品以下,从九品以上。上阶为郎,下阶为尉。散官番直,常出使监检。至炀帝皆罢。大唐改通议为奉议郎。显庆制,县公出身从六品上叙。

通直郎,隋置,三十人。盖采晋宋以来诸官皆有通直,谓官高下而通为宿直者也,因此为名。大唐因之。

朝请郎,隋置散官。盖采晋、宋、齐、梁、陈并有奉朝请员为名。大唐因之。显庆制,侯出身正七品上叙。

宣德郎、朝散郎,并隋置散官。大唐因之。显庆制,伯出身正七品下叙,子出身从七品上叙。

游骑尉,隋置散官。大唐改为宣义郎。盖取梁宣义将军之名。显庆制,男出身从七品下叙。

给事郎,征事郎、承奉郎,并隋置散官。大唐因之。

承务郎,大唐置,盖因隋尚书省二十四司承务郎之名也。

儒林郎,隋置散官,盖取前史儒林传之义。大唐因之。

登仕郎,大唐置。

文林郎,隋置散官,盖取北齐文林馆征文学之士以充之义。大唐因之。

将仕郎,隋置散官。大唐因之。自朝议郎以下,今并为文散官。其散官,自五品依本品衣服而无禄俸,不朝会。自六品以下,黄衣执笏,于尚书省分番上下。两番以上,即便随番许拣,通时务者始得参选。武德令:职事高者解散官欠一阶不至者为兼,职事卑者不解散官。贞观十一年改令,以职事高者为守,职事卑者为行。其欠一阶依旧为兼,与当阶者皆解散官。官阶相当,无行无守。其子孙用荫,皆依散官。其后类例纷错,难可悉举。干封元年正月制,内外官九品以上加一阶,七品以上加二阶,八品以下更加勋转。干封以前未有泛阶,应入三品,皆以恩旧特拜。入五品者多因选叙,计阶至朝散大夫以上,奏取进止。每年量多少进叙,余依本品授官。若满三计至,即一切听入。干封以后,始有泛阶入五品、三品。

武散官

骠骑将军

汉武帝元狩二年,始用霍去病为骠骑将军。定令,令骠骑将军秩禄与大将军等。光武中兴,以景丹为骠骑大将军,位在三公下。明帝初即位,以弟东平王苍有贤才,以为骠骑将军,以王故,位在公上。苍为骠骑辅政,开东合,延英雄。及苍归国,有骠骑时吏丁牧、周栩,以苍敬贤下士,不忍去之,遂为王家大夫,数十年事祖及孙,帝闻褒美之。数年复罢。其官属附见大将军后。魏、晋、齐并有之。梁杂号中亦有。陈后主以萧摩诃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加左光禄大夫,特开黄合,施行马,听事寝堂置鸱尾,如三公制。后魏初,加大则在三司上。太和中制,加大则在都督中外诸军下。后周亦有之。隋开皇中,置骠骑将军府,每府置骠骑、车骑将军各二人。十七年,颁铜兽符于骠骑、车骑府。炀帝改骠骑为鹰扬郎将,改车骑为鹰扬副郎将。大唐复改为车骑、骠骑,其制如开皇而益复微矣。故武德元年诏,以军头为骠骑将军,军副为车骑将军。又诏太子诸率府,各置骠骑将军五员,车骑将军十员。后皆省之。显庆元年,乃复置骠骑大将军,为武散官。

辅国将军

后汉献帝置辅国将军,以伏完为之。晋王浚平吴后,拜辅国大将军。有司奏辅国依比未为达官,不置司马,不给官骑。诏依征、镇给五百大车,增兵五百人为辅国营,给亲骑百人,官骑十人,置司马。宋明帝泰始四年,改为辅师将军,后废帝昱元徽二年复故。梁、后魏、后周、隋并有之。大唐辅国大将军为武散官。

镇军将军以下

镇军大将军,魏置,文帝以陈群为之。晋则杨骏、胡奋并领镇军将军。齐、后周、隋亦有之。大唐因之。

冠军将军,魏置,以文钦为之。盖因史记楚义帝以宋义为卿子冠军、汉武帝以霍去病功冠三军封冠军侯之义也。晋亦有之。金章紫绶,给五时朝服,武冠,佩水苍玉。历代并有。隋文帝置翊军等四十三号将军,品凡十六等,为散号将军,以加泛授。居曹有职务者为执事官,无职务者为散官。武官上柱国以下为散实官,将军为散号官。至炀帝时,定令罢之。大唐因之。

云麾将军,梁置杂号。陈及大唐并有之。

忠武将军,梁置杂号。陈有之,大唐因之。

壮武将军,梁置杂号。陈有之,大唐因之。

宣威将军,大唐置。

明威将军,梁置杂号。后魏亦有之。大唐因之。

定远将军,梁置杂号。大唐因之。

宁远将军,晋置。大唐因之。

游骑将军,魏置。陈有之。大唐因之。

游击将军,汉置。武帝以苏建、韩说为之。后汉邓晨亦为之。晋及陈并有之。大唐因之。又置怀化大将军、归德将军以授蕃官。

诸校尉

汉武帝初置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等校尉为八校,各有司马。后汉以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为五校,皆掌宿卫兵,按大驾卤簿,五校尉在前,各有鼓吹一部。各有司马,蔡质汉仪曰:「五营司马见校尉,执版不拜。」并属北军中候。时五校官显职闲而府寺宽敞,舆服光丽,伎巧必给,故多以皇族肺腑居之。至灵帝,又置西园八校尉。其名曰上军、中军、下军、典军、助军、佐军及左右校尉。自魏晋以下,五校之名与后汉同。唯后魏五校各置二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