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_集部
- 永瑢
- 4997字
- 2015-12-26 16:11:54
《明宣宗诗文》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按《明史艺文志》载《宣宗文集》四十四卷,今未见传本。此册仅《广寒殿记》一篇、《玉簪花赋》一首、诗歌词曲三十九首,非其全帙也。朱彝尊《明诗综》所录宣宗诗,多此册所未载,意者彝尊尚及见其集欤?
《御制回文诗》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案此集载朱当氵眄所辑《国朝典故》中,惟题曰“御制”,不著朝代。《明史艺文志》不著录,不知何帝所作。其诗以春夏秋冬四景为题,有龙文、连环、八卦诸体,凡二十八首。盖偶然游戏之作,流传於外,与他书宣示颁赐,见诸国史者有殊,故史不载也。
《元宫词》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自序》,称“永乐元年钦赐余家一老妪,年七十矣,乃元宫之乳姆。女知宫中事为最悉。闲尝细访之,一一备陈其事。故余诗中所录,皆元宫之实事”云云。末题“永乐四年夏四月朔日,兰雪轩制”。后有《毛晋跋》,亦不知为何许人。案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曰:“《元宫词》百首,宛平刘效祖序,称周恭王所撰。”考定王以洪武十四年之国,洪熙元年薨。序题永乐四年,则为定王无疑矣。定王名橚,太祖第五子也。《明史周王橚传》用彝尊之说,盖以所考为允矣。诗凡一百首。其中如《东风吹绽牡丹芽》一首、《灯月交光照绮罗》一首、《玉京凉早是初秋》一首、《深宫春暖日初长》一首、《二十馀年备掖庭》一首、《月明深院有霜华》一首、《珊枕冷象牙床》一首、《金鸭烧残午夜香》一首、《恻恻轻寒透凤帏》一首、《憔悴花容只自知》一首、《小楼春浅杏花寒》一首、《御沟春水碧如天》一首、《燕子泥香红杏雨》一首、《春情只在两眉尖》一首、《白露横空殿宇凉》一首、《纤纤初月鹅黄嫩》一首、《梦觉银台画烛残》一首、《晓灯垂焰落银釭》一首,寻常宫怨之词。殆居五分之一。非惟语意重复,且历代可以通用,不必定属於元,颇为冗泛。其他切元事者皆无注释,后人亦不尽解,不及杨允孚《氵栾京杂咏》多矣。
《枫林集》十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明朱升撰。升有《周易旁注》,已著录。是编前八卷皆诗文,而以《官诰》及《太祖手敕》编入第一卷首,与升文相连,殊为非体。第九卷载《徽州府志》本传一首、廖道南所撰《诗赞》一首,并《翼运节略》十馀则。第十卷为《附录》,皆当时投赠诗文也。升於明兴之初,参赞帷幄,兼知制诰,一切典制,多出其手,与陶安、宋濂等名望相埒。陈敬则《明廷杂记》尝称其李善长、徐达、常遇春、刘基四诰,惜《明文衡》未及收入。《明史》本传载太祖大封功臣,制词多升撰,时称典核,盖据是文。然统观全集,文章乃非所长。诗学《击壤集》而不成,颇近鄙俚。故朱彝尊《明诗综》绝不登其一字,况升身本元臣,曾膺爵禄,而《贺平浙东赋序》肆言丑诋,毫无故君旧国之思,是尤不可为训也。
《槎翁集》八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刘崧撰。崧有《槎翁诗集》,已著录。是编乃其文集,罗允升所校正,而吉安知府徐士元为之刊版。其文颇伤流易,殊不及其诗。
《野庄集》六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王钝撰。钝字士鲁,太康人,元至正丙午进士。洪武初徵授礼部主事,历官浙江布政使。建文中召为户部尚书。燕王篡立,仍故官。后以布政使勒致仕。
事迹具《明史》本传。是集凡诗二卷、文四卷,皆未能入格。前有《王崇庆序》,谓嘉靖中其后裔曰朝献者,始谋梓之。盖集中多称建文为今上皇帝,故靖难后惧触语禁,久而不敢出也。
《沧浪棹歌》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陶宗仪撰。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是编诗词合为一卷。前有正德丁丑松江《唐锦序》,称其集不传,惟得此一卷为宗仪所自编。今考其中诗词皆已载《南村集》中。惟《题卞庄子刺虎图》七言古诗一首、《题岳王庙》七言长律十四韵一首,为《南村集》所未载耳。又《对月》七言律诗“甘旨未能娱彩侍”句,《南村集》作“娱彩服”,疑此本为误。《南浦词序》中“一水并九山,南过村外以入於海”句,《南村集》作“一水兼九山”,则《南村集》误也。
《危学士全集》十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危素撰。素有《草庐年谱》,已著录。其原集本五十卷,世久无传。明归有光得其手稿,因编为《说学斋稿》,凡一百三十馀篇。又所作诗名《云林集》,乃纳新所编。此本文十三卷、诗一卷,乃其乡人取二集汇辑而成。虽名全集,实非原本。故今仍录《说学斋稿》、《云林集》以存其旧,此本则附《存目》焉。
《元释集》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明释克新撰。克新姓余氏,字仲铭,自号江左外史,又称为雪庐和尚,鄱阳人。元末住嘉兴水西寺。洪武初召至南京,尝奉诏往西域招谕吐番。所著有《雪庐南询稿》。此本别题《元释集》,仅古今体诗六十馀首。考赖良《大雅集》载有克新诗四首,而此本皆无之。盖后人於《雪庐集》中摘录抄存,非其全稿也。
《爱礼集》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刘驷撰。驷字宗道,龙谿人。洪武初徵秀才入试者八千人,驷为第一,授都御史,寻坐事徙滇卒。门人私谥爱礼先生,故以名集。凡文三卷、诗二卷、《中庸说》一卷、书启三卷、附录一卷。驷宗陈淳之学,诗文多涉性理,略似语录之体。《中庸说》乃讲授口义,亦无所发明。集为弘治六年浙江参政林进卿所刊。附录《慎独翁行状》,纪驷父宝与驷平生行实颇具,乃其门人漳州陈拯所述。
又附《赵先生书》一首。则驷之师赵彦进也。
《坦斋文集》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刘三吾撰。三吾字如孙,自号坦坦翁,茶陵人,洪武中官翰林学士,事迹具《明史》本传。案郑晓、雷礼、王世贞并谓三吾於洪武三十年以罪诛死。蒋一葵又谓三吾以作大诰漏言赐死。《明史》则称以考试不实戍边,建文初召还。今集中有《赖下御制大明一统赋》,实建文时所撰,与《史》相合。是晓等所载皆不确。知其集在明代不甚传,故以晓等熟於掌故者亦未之见矣。此本乃成化中桐江俞荩官茶陵时所刊。万历戊寅,茶陵知州韩城贾缘又重刊之。三吾於洪武中典司文章,颇被恩遇。然其文钩棘而浅近,未能凌轹一时也。
《一斋集》十六卷(福建巡抚采进本)
明朱善撰。善有《诗解颐》,已著录。是集首载聂铉所作《墓志》,称名善继。然集中自称曰朱善,而《诗经解颐》亦题曰朱善,则“继”字殆刊本误也。
是编《前集》十卷,《后集》五卷。又《广游集》一卷,附刊於后。善以文章为明太祖所知。然核其品第,究不能与宋濂诸人雁行。
《甘白集》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张適撰。適字子宣,苏州人。明初以儒士徵,授水部郎中,旋放归。见集中所作其妻《沈氏圹志》。而其《祭西平侯文》则自署“云南滇池渔课司大使”。
是洪武末又尝官云南,故集中每自称“滇池老渔”也。集为正统丁卯其子收所编。
文体修洁,而未造深厚。如在嘉、隆以后则为雅音,在元、明之间则未能与诸家壁垒相当也。
《秫坡诗稿》七卷、《附录》一卷(浙江孙仰曾家藏本)
明黎贞撰。贞字彦晦,秫坡其自号也,新会人。洪武初举邑训导,不就。坐事戍辽东,寻放归。《明史文苑传》附见《孙蕡传》中。是集初刻於嘉靖庚戌,岁久散佚。国朝康熙丙寅,其后人搜辑重刊。凡诗词赋三卷、杂文四卷,卷八附以赠言。贞少从孙蕡学诗,蕡集即其所编次。虽所造未深,而风格尚为遒上。惜此本掇拾於残阙之馀,其菁华已不概见矣。
《竹居集》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王珙撰。珙字廷珪,常熟人。是集为其曾孙仲申所辑,其六世孙古始刊版。
朱彝尊《明诗综》不载其名,盖偶未见也。其诗多用《洪武正韵》,盖当时功令使然。大致出入於月泉吟社一派,亦时有秀句。而边幅单窘,兴象未深,数首之后,语意略同。观卷中绝无古体,其根柢可知矣。
《别本袁海叟诗集》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袁凯撰。凯有全集,已著录。此本乃正德元年陆深同李梦阳所删定,而何景明授其门人孙继芳刊於松江,深及梦阳、景明各为之序。其版久佚,今所存者传钞之本也。后有万历己丑《王俞跋》,已佚其前半,不能考见始末。惟篇终有“偶续前刊,辄附数言”之语,似乎俞又有所续入。然题下多注“选入诗综”字,又似朱彝尊以后之本,非其旧编矣。
《安分斋集》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郑本忠撰。本忠自号安分先生,鄞县人。洪武癸丑举明经,不起。郡教授赵思盛荐,授昌国训导,寻升秦府教授。是集乃永乐中其子复言、永言所编。凡记三卷、序二卷、赋诗四卷、杂文一卷。《宁波府志》称本忠少笃学,从乡先生舒卓受《尚书》。方国珍据浙东三郡,擅爵禄人,本忠义不食其粟,杜门不仕。
益务综览,涵濡渟蓄,为文必中矩度。又称同时有郑恕者,字本忠,亦为昌国训导。建文四年,靖难兵至,不屈死。事载《逊国名臣传》,疑为一人。然考是集诗文有作於永乐间者,姓字官爵偶尔相同,未可合而为一也。
《三畏斋集》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朱吉撰。吉字季宁,吴县人。洪武初官中书舍人。是集凡诗二卷、杂文二卷。据其《后序》,当时盖尝刊版。今印本久佚,惟抄本存。元末明初,作者林立,吉之所著,殊未能伯仲其间,所以世不甚传欤。
《新本白石山房稿》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明张孟兼撰。孟兼有《白石山房逸稿》,已著录。是编乃其十一世孙思煌所重编。《思煌序》称孟兼旧有《白石山房文稿》二十卷,与《蜀山遗集》并遭回禄,无片纸只字之存。及观焦竑《国史经籍志》,载《孟兼集》六卷,乃知万历初犹存文渊阁。(案竑书虽名《国史经籍志》,实钞合诸史《艺文志》及诸家书目而成,非明文渊阁所贮之书,杨士奇、张萱二目可以互勘,思煌此语殆误,谨附订於此。)然秘之内府,人间不得而观。兹不过残编断简中采而辑之,仅存什一於千百云云。今计编中五言古诗九首、七言古诗三首、排律一首、五言律三首、七言律六首、七言绝句四首、乐歌八章、联句二首、记四首、行状二首、传一首、杂文一首,皆掇拾他书而得者。附以诸家跋语,分为二卷。其三卷至五卷皆载同时投赠及后人诗文传志。卷帙虽增於旧本,而孟兼之著作则无所增也。
《静菴集》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张羽撰。羽有《静居集》,已著录。此本删存原集四分之一,改名《静菴集》,不知何人所选,其去取未为精当。
《陈竹山文集》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陈诚撰。诚有《使西域记》,已著录。是集分内、外二篇。《内篇》二卷,皆其奉使时所撰述,仅文十馀首、诗一百三十馀首。《外篇》二卷,则皆当时投赠诗文并其先世诸状也。
《退菴遗稿》七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邓林撰。林初名彝,又名观善,字士齐,后成祖为改今名,新会人。洪武丙子举人,任浔州府贵县教谕。秩满入京,预修《永乐大典》。凡五年,出为南昌教授。后又秩满试高等,迁吏部主事。宣宗时以事谪杭州。在杭多湖山之游,倡和甚富,田汝成作《西湖志》多采之。此本乃太常寺少卿会稽陈贽为广东参议时掇拾遗稿而成也。
《尹讷菴遗稿》八卷、《附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明尹昌隆撰。昌隆字彦谦,泰和人,洪武丁丑进士,永乐二年擢左春坊右中允,改礼部主事。为尚书吕震诬构见杀,事迹具《明史》本传。昌隆死非其罪,史称其为厉鬼以报震。然当燕王构逆之初,昌隆即劝惠帝以禅让,其说甚谬。燕王篡立之后,独以是奏得贷死,则其人亦不甚可重。是集为其八世孙应中所梓,邹元标序之。《附录》二卷,则载其诏敕、行状、序传之属也。传中称为中允时进讲,有《穿杨集》,仁宗命其家录进,中途舟覆没於水云云。朱彝尊《明诗综》只称有集而不载其名,盖未见此本。然所选《送孟潜阳先生教授邵武府学》五言古诗一首,是编亦不录。盖采自他书,编此集者又未见也。
《黄介菴集》十一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黄淮撰。淮有《省愆集》,已著录。案《千顷堂书目》载淮所著有《介菴集》、《归田稿》,均不著卷数。此本总名《介菴集》,而分《退直》、《入觐》、《归田》三稿。疑黄虞稷未见此本,但据传闻载入也。据《目录》,本十二卷。
今第七卷已佚,故以十一卷著录焉。
《冢宰文集》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明张紞撰。紞有《云南机务钞黄》,已著录。此集为嘉靖中富平训导王道所编。《道序》称烽火之馀,仅存什一於千百,盖其所遗者仅此也。卷首有道所纂《宦绩》一篇,言紞以永乐之故,勺水不入口,如是者七日,终於吏部后堂。考《明史》本传,成祖咎建文之改官制者,乃令紞解职务,月给半俸居京师。紞惧,自经於吏部后堂。妻子相牵,投池中死。道所云云,固善善从长之意,然非其实也。
《王天游集》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明王达撰。达有《笔畴》,已著录。是集乃其门人王孚所编。卷末又有其门人《翟厚跋》,谓其馆阁钜制及《诸子辨》等篇,咸未见录,乃重为增补编次,仍为十卷云云。则厚所重定,非孚之旧本矣。据孚称达所著有《天游小稿》、《梅花百咏》、《古今孝子赞》,俱已梓行。《诗书二经心法》,学者多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