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 仪礼注疏
  • 郑玄
  • 3910字
  • 2015-12-26 15:10:39

释曰:宾西面者,虽不对君,由是臣道,异於前誓时,示威信也。知贾人侧幕者,以其幕所陈皆贾人所主,此圭虽不陈,亦宜侧近於幕以开圭也。知贾人坐者,下文聘时於庙门外,贾人开圭坐授上介,故知此亦坐。

遂执展之。(持之而立,告在。)

[疏]“遂执展之”。

注“持之而立告在”。

释曰:此经告讫,下文乃云“上介北面视之”,则此所告者告宾,云在上介乃视之。

上介北面视之,退复位。(言退复位,则视圭进违位。)

[疏]“上介”至“复位”。

注“言退”至“违位”。

释曰:郑言此者,见经直有退文,不见其进,故云“则视圭进”也。“违位”之言,出於《曲礼》。《曲礼》云:“揖人必违其位。”郑云:“礼以变为敬。”今此进违位,亦是敬也。

退圭。(圭璋尊,不陈之。)

[疏]“退圭”。

注“圭璋尊不陈之”。

释曰:尊不陈,对下文拭璧加于左皮上,陈之为卑故也。上不言璋,直言圭,下乃言夫人之聘享,则璋未拭而并言璋者,欲见皆不陈故。

陈皮,北首,西上,又拭璧,展之,会诸其币,加于左皮上。上介视之,退。(会,合也。诸,於也。古文曰陈币北首。)

[疏]“陈皮”至“之退”。

注“会合”至“北首”。

释曰:璧言合诸币者,享时当合,故今亦合而陈之。故《小行人》云:“合六币。”六币亦是所享之物故也。

马则幕南,北面,奠币于其前。(前,当前幕上。)

展夫人之聘享,亦如之。贾人告于上介,上介告于宾。(展夫人聘享,上介不视,贬於君也。贾人既拭璋琮,南面告於上介,上介於是乃东面以告宾,亦所谓“放而文”之类。)

[疏]“展夫”至“于宾”。

注“展夫”至“之类”。

释曰:知面位如此者,其贾人北面,在幕南,上介亦北面,明贾人既拭夫人聘璋享琮讫,乃回身南面告上介,上介於是还东面告宾可知也。云“所谓‘放而文’之类”者,所谓《礼器》文。案《礼器》云:“有放而文也。”注云:“谓若天子服日月以至黼黻。”是天子衣放象日月以下而为文。今夫人聘享展讫,但上介不视,至於贾人南面告上介,上介东面告宾,放象君礼而为文变,是其类也。

有司展群币,以告。(群币,私觌及大夫者。有司,载币者,自展自告。)

[疏]“有司”至“以告”。

注“群币”至“自告”。

释曰:云“群币,私觌及大夫”者,上展君及夫人币讫,此言有司展群币,故知是私觌及大夫者。私觌者,行君夫人聘享讫,宾以私礼已物见主君。云大夫者,亦谓宾以已物面主国之卿。必知私觌之币是宾介自将己物者,以经记上下唯有君及夫人聘享,及问大夫聘之币付使者之文,不见有付宾介私觌之币。又案下文宾将还,云“遂行,舍于郊”,公使卿赠如觌币,使下大夫赠上介亦如之,使士赠众介,如其觌币,还至本国,陈币于朝。云“上宾之公币、私币皆陈,上介公币陈,他介皆否”,注云:“此币使者及介所得,於彼国君卿大夫之赠赐也。”其礼於君者不陈。公币,君之赐也;私币,卿大夫之币也。至於宾反命讫,君使宰赐使者及介币,以此言之,彼国所报私觌之币还与宾介。明知私觌是宾介私赍行可知也。《夏官校人》云:“凡国之使者,皆供其币马。”郑注:“使者所用私觌。”若然,彼使者谓天子使卿大夫存┹省问诸侯之事,使者得之行私觌。私觌之马,校人供之,与诸侯礼异也。

及郊,又展,如初。(郊,远郊也。周制,天子畿内千里,远郊百里。以此差之,远郊上公五十里,侯伯三十里,子男十里也。近郊各半之。)

[疏]“及郊”至“如初”。

注“郊远”至“半之”。

释曰:云“周制,天子畿内千里”者,《周礼大司徒》云:“制其畿方千里。”据《周礼》而言,其自殷已上,亦畿方千里。《商颂》云:“邦畿千里,唯民所止。”夏亦千里。《王制》云:“天子县内方千里。”郑据夏时《禹贡》方千里曰甸服,据唐虞畿内是也。云“远郊百里”者,《司马法》文。畿方千里,王城面五百里。以百里为远郊。若公百里中置国城,面二百五十里,故远郊五十里。自此已下,至子男差之可知。云“近郊各半之”者,亦约周天子远郊百里,近郊五十里,亦无正文。《尚书君陈》序云:“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郑注:“周之近郊五十里。今河南、洛阳相去则然。”郑以目验知之。若然,天子近郊半远郊,则诸侯近郊各半远郊可知也。

及馆,展币於贾人之馆,如初。(馆,舍也。远郊之内有候馆,可以小休止沐浴。展币不于宾馆者,为主国之人有劳问己者就焉,便疾也。)

[疏]“及馆”至“如初”。

注“馆舍”至“疾也”。

释曰:案《周礼遗人职》云:十里有庐,三十里有宿,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畿内道路皆有候馆,郑云“远郊之内有候馆”者,据此。候馆在远郊之内,指而言之,不谓於此独有也。以行道之停息,故云“小休止沐浴”,又得展币也。云“展币不于宾馆者,为主国之人有劳问己者就焉,便疾也”者,若并在宾馆,则事烦不疾,若展币於贾人之馆,其宾馆受劳问,是以就贾人之馆展币,便疾也。案《大行人》诸侯朝天子,上公三劳,侯伯再劳,子男一劳,孤不问,一劳。诸侯自相朝,无过如朝天子,遣臣相聘,无过一劳。此下文使卿近郊劳,此乃远郊之内,得有此劳问己者,谓同姓舅甥之国。而加恩厚者,别有远郊之内问劳也。

宾至于近郊,张旃。君使下大夫请行,反。君使卿朝服,用束帛劳。(请行,问所之也。虽知之,谦不必也。士请事,大夫请行,卿劳,弥尊宾也。其服皆朝服。)

[疏]“宾至”至“帛劳”。

注“请行”至“朝服”。

释曰:自此尽“遂以宾入”,论主君使大夫及卿行请劳之事。入近郊张旃者,示将有事以自表也。知皆朝服者,以卿劳礼重,尚朝服,明以外士大夫轻者,朝服可知也,故举後以明前也。

上介出请,入告。宾礼辞,迎于舍门之外,再拜。(出请,出门西面,请所以来事也。入告,入北面告宾也。每所及至,皆有舍。其有来者者,皆出请入告,于此言之者,宾弥尊,事弥录。)

[疏]“上介”至“再拜”。

注“出请”至“弥录”。

释曰:云“入北面告宾也”者,此时宾当在宾馆,阼阶西面,故上介北面告宾也。云“每所及至,皆有舍。其有来者,皆出请入告,于此言之者,宾弥尊,事弥录”者,道皆有庐、宿、市,来之舍前,出请,士大夫请行,亦当出请入告。於此始言之者,先士,次大夫,後卿,以是先卑後尊,今复见此言,故云宾弥尊事弥录也。

劳者不答拜。(凡为人使,不当其礼。)

[疏]“劳者不答拜”。

注“凡为”至“其礼”。

释曰:言“凡”者,非直此卿为君劳,宾不敢当其礼,不答拜,聘宾亦初入大门,主君拜宾,辟不答拜也。如此之类皆然,故云凡以该之。至後,傧劳者与之答拜,为己故也。

宾揖,先入,受于舍门内。(不受于堂,此主於侯伯之臣也。公之臣,受劳於堂。)

[疏]“宾揖”至“门内”。

注“不受”至“於堂”。

释曰:知“公之臣,受劳於堂”者,案《司仪》云:“诸公之臣相为国客,及大夫郊劳,三辞拜辱,三让,登听命。”是公之臣受劳於堂之事。

劳者奉币入,东面致命。(东面,乡宾。)

[疏]“劳者”至“致命”。

注“东面乡宾”。

释曰:宾在馆,如主人当入门西面,故劳者东面向之也。

宾北面听命,还,少退,再拜稽首,受币。劳者出。(北面听命,若君南面然。少退,象降拜。)

[疏]“宾北”至“者出”。

注“北面”至“降拜”。

释曰:云“北面听命,若君南面然。少退,象降拜”者,下文归饔饩,“大夫东面致命,宾降阶西面,再拜稽首”,是此象之也。若然,此行尊卑礼,讶受法,归饔饩时,上北面受币。此在庭,亦当北面,讶受币,劳者南面可知也。

授老币。(老,宾之臣。)

[疏]“授老币”。

注“老宾之臣”。

释曰:大夫家臣称老。若赵魏“臧氏老”之类也。

出迎劳者。(欲傧之。)

[疏]“出迎劳者”。

注“欲傧之”。

释曰:《司仪》注云:“上於下曰礼,敌者曰傧。”此言傧者,欲见宾以礼礼使者,故云“欲傧之”。

劳者礼辞。宾揖,先入,劳者从之。乘皮设。(设於门内也。物四曰乘。皮,麋鹿皮也。)

[疏]“劳者”至“皮设”。

注“设於”至“皮也”。

释曰:庭实当三分庭一在南设之。今以傧劳者在庭,故设於门内也。云“皮,麋鹿皮”者,郑於下注云:“君於臣,臣於君,麋鹿皮可者。”以无正文,知用麋鹿皮者,案《郊特牲》云:“虎豹之皮,示服猛也。”彼诸侯朝享天子法,用虎豹。此臣聘君,降於享天子法,用麋鹿皮。故《齐语》云:“齐桓公使诸侯轻其币,用麋鹿皮四张。”亦一隅也。

宾用束锦傧劳者。(言傧者,宾在公馆如家之义,亦以来者为宾。)

[疏]“宾用”至“劳者”。

注“言傧”至“为宾”。

释曰:云“言傧者,宾在公馆如家之义,亦以来者为宾”者,凡言傧者,谓报於宾。今以宾馆,故宾若主人。故云“傧劳者”,即以劳者为宾故也。

劳者再拜稽首受。(稽首,尊国宾也。)

[疏]“劳者”至“首受”。

注“稽首尊国宾”。

释曰:《周礼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首至地,臣拜君法;二曰顿首,头叩地,平敌相於法;三曰空首,首至手,君答臣下拜法。《郊特牲》云:“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辟君也。”今此劳者与宾同类,不顿首而稽首,故云“尊国宾”也。下宾亦稽首送者,以是为君使,故亦稽首以报之也。

宾再拜稽首,送币。(受、送,拜皆北面,象阶上。)

[疏]注“受送”至“阶上”。

释曰:知“受、送,拜皆北面,象阶上”者,此经面位无文。案归饔饩宾傧大夫时,宾楹北面授币,大夫西面受,此宾亦宜与彼同。北面授,还北面拜送。若然,云“受送拜皆北面”者,误,当云“授送拜皆北面”,并据宾而言也。

劳者揖皮出,乃退。宾送再拜。(揖皮出,东面揖执皮者而出。)

[疏]“劳者”至“再拜”。

注“揖皮”至“而出”。

释曰:知“东面揖执皮”者,以其执皮者在门内,当门,劳者在执皮之西,故知东面揖皮,可知揖之若亲受之。又执皮者是宾之使者,执皮者得揖从出劳者,从人当讶受之,是以《公食大夫礼》云:“宾三饭,公侑食以束帛,庭实设乘皮,宾受币,宾出,揖庭实出。”郑云:“揖执皮者,若亲受。”云“上介受宾币,从者讶受皮”,则此从者亦讶受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