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别把曾国藩当“人”(1)

曾国藩是一头狮子,因为他带出了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队伍;曾国藩是一条狗,因为他对其主人大清统治者忠心耿耿到了愚忠的地步;曾国藩是一匹狼,因为他深谙“狼道”!曾国藩还拥有一大批影响力非常大的拥趸,因为他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后一个偶像。

——作者题注

一、曾国藩是一头“狮子”:领导力卓越

由一头狮子领导的一群羊,可以战胜由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狮子。

这是西方非常有名的谚语。它告诉世人,一个组织和团队的成败,领导者是关键因素。为什么在与太平军交战时,清政府的正规军八旗与绿营都被打得闻风丧胆、屁滚尿流,而以农民和文人为主组成的湘军,却能与太平军相抗衡,甚至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呢?根本原因是,湘军拥有一头卓越的“狮子”——曾国藩。

1.“唯涤公马首是瞻!”

历史上的曾国藩,既没有长期真正拥兵,更没有对朝廷挟军威以自重,对来自北京的命令也十分服从,军中一切大事小事都忘不了请示汇报;皇帝在谕旨中也经常申斥和敲打他,对此曾国藩不但口头上很少还嘴,还表现得诚惶诚恐。在战略决策中,即使他认为朝廷是在瞎指挥,不符合前线的实际情况,也会不厌其烦地向皇帝陈述自己的建议,或者在落实的过程中打一点折扣,既实现了自己的决策,看起来又不违背朝廷的意图。这比起那些“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骄兵悍将来,他显然要有智慧得多。

在整个湘军体系中,曾国藩是拥有着绝对的领导地位的。后世一提到湘军,总是以他为实际统帅;同时代的人,也视他为湘军领袖;湘军中的将领,更是对他敬佩有加、生死相随,“唯涤公马首是瞻”。

咸丰七年(1857年),曾国藩因父丧回籍守制,福兴奉旨赴江西会办军务。但福兴来到瑞州视察湘军时,湘军诸将都把他当成是客帅,而非主帅。福兴想调动湘军,大家根本不听他的。但只要有曾国藩的一张纸条,湘军就可以奔赴千里之外,救援身处危局的友军。由此可见曾国藩在湘军中的地位,而“唯涤公马首是瞻”的状况亦可见一斑。

曾国藩这次在籍守制期间,湘军的二号人物胡林翼坐镇湖北,统筹全局,使湘军的东征取得了重大胜利,并一举攻克了江西重镇九江。胡林翼还大力举荐和任用湘军大将李续宾、鲍超等,其声望、地位之隆,俨然有取代曾国藩之势。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备受胡林翼赏识的李续宾,却专门给胡写了一封信,公开提出请胡向朝廷说情,让曾国藩复出。他说,环顾国内大局,唯湘军是赖,而要实现克复南京、平定东南的战略目标,就必须请曾国藩再度出山,由“涤帅”主持前方战事,由“胡公”在后方支撑大局;现在大家都在想念“涤帅”,有的人还说出了一些不利于胡大人的话。

当时的曾国藩身处危难之中,但李续宾等将领并没有抛弃他,反而为了能使他尽快复出而努力奔走。患难见真情,落魄显真心。曾国藩与湘军诸将之间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曾国藩对湘军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是非同一般的。

2.曾国藩是湘军的精神领袖

湘军的高级将领多为书生起家,如人们常说的“悍将”李续宾其实是罗泽南的得意门生,乃一员典型的儒将,水师将领彭玉麟则能诗善画。文人之病,在于“相轻”,而曾国藩却能赢得他们的真心倾服,自然不是只靠严格的上下级控制关系。曾国藩在湘军中的地位,是历史形成的;罗泽南、李续宾、李续宜、彭玉麟等人对他的感情,是在长期交往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事实上,曾国藩卓越的领导力与强大的个人魅力,已经在客观上使之成为了湘军上下的精神领袖。那么,曾国藩的地位是如何形成和确立的呢?

在湘军发展初期,有3个人可以称为统帅:江忠源、吴文镕和曾国藩。

三人中,发迹较晚的江忠源在官场上却素有“知兵”之名声,击败太平军的蓑衣渡一役更使得他一举成名,官运亨通,在两三年间便升至安徽巡抚的高位。曾国藩在衡州练兵时,打出的旗号便是为江忠源补充兵源。可惜江氏命不好,在巡抚的椅子上坐了3个月,就在1854年1月因兵败而自杀。

吴文镕是曾国藩的老师,在曾国藩初练湘军时,他任湖广总督,是湘军的大靠山。遗憾的是,他在1854年2月战死于湖北黄州。江忠源、吴文镕之死,使得曾国藩所率领的湘勇成为了两湖地区的主力部队,曾国藩也由此成为了湘军体系中无可争议的头号人物。

其实早在回籍守制之前,曾国藩就在六部中的五个部担任过侍郎(相当于国家部委的副部长),是和巡抚一样的二品大员,现在又是皇帝钦命的团练大臣,论资历,论声望,湘军之主都非他莫属。

1854年2月,当曾国藩坐在统帅座船上,率领着17000余名湘军将士踌躇满志水陆并进迤逦北上之时,他的职位其实是有点尴尬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非官非绅”。他有“前侍郎”和“现任团练大臣”的空衔,手中却没有实际的权力;他可以为手下的将领向朝廷邀功请赏(他有向皇帝“专折奏事”的权力),但却经常受到地方官员的掣肘,难以大显身手。湘军是“体制外的军队”,像没爹亲没娘疼的孩子,朝廷希望他们多打胜仗,又不愿意对他们有所付出,因此在发饷等问题上就寄希望于他们自行解决。这样,曾国藩实际上成了湘军官兵既得利益的保护者和将得利益的争取者。

他利用“官绅之间”的特殊地位,积极筹捐办厘,保证了湘勇每月都能领到白花花的饷银;他利用“专折奏事”的权力,每次战后都向朝廷列出一份长长的立功者名单和奖励请求,使那些在与太平军作战中不怕死伤、奋勇向前的官兵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对于曾国藩这样的能给自己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锦绣前程的统帅,试问,哪个部属不愿意追随?哪个部属不愿意死心塌地地卖命?

3.曾国藩打造“铁军”有一套

在清末,地方团练的性质只相当于现在的民兵,真正的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因此中央政府历来都不会向地方团练提供军饷与武器等后勤支持。但为什么由地方团练发展起来的湘军,能在曾国藩的打造下异军突起,取代了绿营与八旗这些正规军,成为抗抵拥有数倍于己的军力的太平天国,并最终战而胜之呢?甚至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曾国藩的部属李鸿章、左宗棠的部队,还长期担任清朝末年的主要武装力量,直到甲午战争后才退出历史舞台。这个拥有狮子般领导力的曾国藩,究竟在组建“湘军”时,做了哪些事情呢?

显然,能够打造出一支“铁军”,曾国藩自有其一套非凡的“秘籍”。下面就是曾国藩打造“超级团队”的四大核心秘籍。

秘籍一:重视思想教育,练出“铁军”。

作风顽强:扎硬营,打死仗。

笔者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湘军与八旗绿营相比,堪称“铁军”,其战斗力强大的关键是“扎硬营,打死仗”。所谓的“扎硬营”就是号令严明;“打死仗”就是有压倒对方、以小搏大的必胜决心。

思想教育:拉水准,聚共识。

来自社会基层、熟悉中国国情的曾国藩深知,必须要有严格的思想教育,才足以去管理好由书生(军官与幕僚)与农民(士兵)为主体组成的湘军。

为了把湘军打造成一支纪律严明、敢打敢拼的部队,他拟订出了“勤教、转移与严绳”的思想教育策略,用密集的精神训话(勤教)、赏罚分明的奖惩升迁制度(转移)以及制定严格的部队操练准则(严绳),来统御湘军。

尽管当了很多年的官,但曾国藩对敷衍塞责的官僚习气极为痛恨。为了在湘军中消灭掉“僚气”,他在部队中大力推崇实事求是的“乡气”。

刚开始招募兵勇时,曾国藩会每天都坐到招募处,观察前来报名的每一个人的气质。如果来者说话油腔滑调,曾国藩就会请他另谋高就。如果是朴实言拙者,曾国藩便会盛情邀请其加入湘军。这就是用“乡气”取代“僚气”。

为了让文化程度很低的士兵能迅速明白遵守军纪的重要性,曾国藩写了《爱民歌》、《保守平安歌》等,通过浅显易懂的军歌,来教育士兵们要善待老百姓,不要横行霸道,不能让老百姓反感。

在每个月固定的全军操练日上,他会不厌其烦地亲临训话。他还把“四书”、《孝经》等书籍,下发到每一个士兵手里,营造学习气氛,将部队打造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秘籍二:鼓励内部创业,做大局面。

鼓励独立:与门徒共同做大局面。

作为一个领导者,作为一名领袖,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一直很重视从湘军的内部去培养人才,很注意给左宗棠、李鸿章等顶级人才提供挥洒才华的舞台。其实,一直以来,中国人的传统都是不鼓励门生与属下出去自立门户,甚至超越尊长的。但曾国藩不这样,当湘军的规模日益庞大时,他便鼓励湘军将领搞“内部创业”,支持他们独立发展,一起把局面做大。

当李鸿章向曾国藩提出前往上海操练淮军的构想时,曾国藩不但欣然同意,还亲扶李鸿章上马,这般如山师恩,令李鸿章终生难忘。当李鸿章招募起淮军后,曾国藩除了亲临祝贺,还调拨了八个营的湘军兵力,供李鸿章驱驰。

兵权下放:打通将才舒展能耐的出口。

任何一个建立伟大功业的人,都必定是自己成功的同时让别人也跟着成功,自己发达的同时也让别人跟着发达的人。曾国藩就是这样的人。

当湘军打败了太平天国起义者,成功地挽救了大清朝后,湘军的各级将领和幕僚均飞黄腾达。当时清朝有18个行省,其中的13个省的一把手,是出身于湘军的将领!

要让部队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就必须下放兵权,充分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这是走向上下共赢的最可行之路。事实上,客观因素也逼着曾国藩必须要兵权下放。

到同治三年(1864年)时,湘军的气势达到了顶峰,曾国藩统领着近30万湘军,其中,李鸿章部12万人,左宗棠部6万人,曾国荃部5万人,沈葆桢部1万人。在这样的形势下,曾国藩必须鼓励部将们出去独立发展,否则根本没法纾解人才拥挤的状况,更无法开创新的局面。

曾国藩在150多年前所遇到的人才升迁瓶颈,直到今天,绝大多数的企业与组织也还会经常遇到。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的高阶职位有限,部分高阶人才在碰到升迁的问题时,企业倘若不适时地鼓励内部创业或者提供更大的工作舞台,最终必定会使高阶管理人员流失。事实上,“内部创业”已成为现今众多成功企业发展出新事业的一条快捷方式。

秘籍三:善于识人用人。

曾国藩识人用人的功夫着实了得。他所带出来的左宗棠、李鸿章、刘坤一与沈葆祯等大将,个个都是“超级人才”,影响了清末50年的历史发展。

谈到曾国藩的其他方面,可能众说纷纭,但有一点,100多年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持异议,那就是曾国藩识才用才的能力。李秀成认为太平天国的失败是因为天王不识贤臣,而湘军的成功则是因为曾国藩善识人才。元帅、军事家刘伯承同志也曾说过,曾国藩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就是会用人。

那么,曾国藩在识人用人上,有哪些值得世人学习的呢?

第一,他很懂得人才的重要性。他知道,办什么事要用什么样的人才,办天下大事要用天下才,办的事越大需要的人才就越多。

第二,他很爱才惜才。他认为自己一生有“三乐”:“一乐”是读书时发出金石般的声音;“二乐”是在辛苦劳动之后能好好地休息;“三乐”是奖励人才,使其一天天进步。

第三,他看人很准。他死后的声名比生时更为隆盛,主要原因是找对了接班人。他的学生李鸿章继他而起,执掌晚清的政治、军事、外交足有30年,权倾天下。但李鸿章任何时候对他的老师曾国藩都是发自肺腑地尊敬,这对曾国藩身后地位与形象的巩固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那么,曾国藩是怎样识人的呢?他常用的秘诀有两个:情境测验和日常观察。

情境测验:洗脚难倒李鸿章。

用不同的情境来考验对方,是曾国藩常用的识人之道。

为了考验门生李鸿章的耐心,喜欢洗脚养生的曾国藩想到了很妙的一招。有一天,当李鸿章登门求教之时,曾国藩故意在他的面前继续洗脚洗了一刻钟。这让李鸿章感觉受到了很大的侮辱,于是便脸红脖子粗地拂袖而去。凭借这一观察,曾国藩知道李鸿章尚年轻气盛,在短时间内很难委以重任,于是继续把李鸿章留在身边历练。

日常观察:一颗稻谷见真章。

曾国藩经常利用与部属吃饭的机会,暗中观察他们。每天中午,他都会与幕僚们一起用餐。有一次,大家在用餐时发现,饭里面有没去壳的稻谷,大多数人都是把壳弄掉,然后吃里面的米。但这时曾国藩忽然发现一位戚姓幕僚,他居然仔细地把每一颗稻谷都挑出来扔掉。当时曾国藩并没有说话,但饭后他立即差遣账房拿出20两白银给这位幕僚,请他走人。众幕僚忙问其故,曾国藩解释道:“他从农村到湘军总部还不到一个月时间,就忘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若留在军营里,难免见异思迁。”

在大家为他求情的情况之下,曾国藩最后勉强留下了他,但将他从幕府的参谋调去负责管理菜园。戚某在了解了这件事情的始末后,马上改过,每天都与菜园的仆役一起耕作,甚至比别人更努力地去劳动。

曾国藩则一直都在观察他的改变。一年后,曾国藩又起用他。后来,戚某从一个乡下人,一路因功晋升,最后官至观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