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四事訖起定四。初警覺令起。

爾時彌勒菩薩摩訶薩(至)告善財言善男子起。

亦彈指者。前來得旨。所謂忘言。此中得旨。令不滯寂。

二略示體相。

法性如是。

上句標示。下釋所見之相。

此是菩薩知諸法智(至)如幻如夢如影如像。

從法智緣生。緣生故無自性。故云如是自性如幻夢等。

悉不成就。

結成上義。從緣無性故。事不成就。無性從緣故。理不成就。由不守自性。故能隨緣。成上之法。雖成不離法性。故即事同之。法性如是。亦是性德自具。

三得旨而起。

爾時善財聞彈指聲從三昧起。

二問答所見二。初問。

彌勒告言善男子汝住菩薩(至)知菩薩德了如來願。

問約親證。推之在因。云住不思議。

二答。

善財白言唯然聖者是善知識加被憶念威神之力。

答約謙敬。推之在緣。云善友力。師資互推。反常情也。

二顯法名二。初問。

聖者此解脫門其名何等。

二答。

彌勒告言善男子此解脫門名入三世一切境界。

即此所入所見之境。

不忘念智。

即能入能現之智。良以三世一如故。念劫圓融。隨一世中。現三際之境。智入三世。了法空寂。與如冥契。故一念中。無所不見。

莊嚴藏。

有其二義。一以法性嚴故。一莊嚴中。包含出生無盡嚴具。如一閣中。見多閣等。二以無礙智。契圓融境。嚴如來藏。則本具諸法。故上文云。法性如是。非是新成。故此門中。具不可說解脫。上明主門。下眷屬門。

善男子此解脫門中(至)一生菩薩之所能得。

三窮嚴因之本源。於中乃有二番問答。初番窮其所歸二。初問。

善財問言此莊嚴事何處去耶。

由上覩希奇攝力之後。忽然而失。故問其去處。

二答。

彌勒答言於來處去。

以從本流末故來。攝末歸本故去。去不異來。故引之於來。一時併答。

後番彰其本起二。初問。

曰從何處來。

雖蒙引歸來處。既不究終歸。寧知本起。故復尋之。

二答二。初法。

曰從菩薩智慧神力中來。

謂智力緣作故來。

依菩薩智慧神力而住。

智力緣加故住。上相。下性。

無有去處亦無住處。

既從緣來。則無來去。故此嚴事。非在閣中而住。亦非別處特來。

非集非常。

從緣而來故非集。緣謝則滅故非常。若先定有處所。則墮常過。先有今無。則為斷滅。則墮斷過。

遠離一切。

既離斷常。何有生滅一異等相。故云得離一切。

二喻二。初龍王降雨喻。

善男子如龍王降雨(至)如是境界不可思議。

偏喻無來之來。

善男子彼莊嚴事亦復如是不住於內。

菩薩力故。

亦不住外。

自善力故。以內外因緣互奪。則內外兩亡。

而非不見但由菩薩威神之力汝善根力見如是事。

二幻師現幻喻。

善男子譬如幻師(至)以幻力故分明可見。

雙喻來去。則無來去。

彼莊嚴事亦復如是(至)大願力故如是顯現。

四覈正報之性相二。初問從來二。初問。

善財童子言大聖從何處來。

上見慈氏從餘處來。遽即設敬問法。未遑諮問所從。故此因前嚴事之來。便問來處。

三答具有三來處。初法身。

彌勒言善男子諸菩薩(至)不斷不常如是而來。

約體實法身。即無來之來。來即無來。文有十對。

二報身。

善男子菩薩從大悲處來(至)猶如影像而化現故。

約相實報。從萬行中來。亦猶淨名從萬行道場來矣。

三化身。

然善男子汝問於我(至)摩羅提國而來於此。

約用化現。隨機熟處而來。此三即是法報化身。亦體相用。亦理行事。又初唯理。後唯約事。中具理事。摩羅提者。具云摩羅耶提數。摩羅耶者。此云鬘施。即山名也。提數云中。謂其山在此國中故。或國中近此山故。

善男子彼有聚落名為房舍有長者子名瞿波羅。

瞿者地也。波羅云守護。即守護土地及心地故。

為化其人令入佛法(至)故住於彼而從彼來。

二問答生處二。初問。

善財童子言聖者何者是菩薩生處。

由前經云。從生處來。故今窮之。

二答二。初通明諸菩薩生處三。初正答生處。

答言善男子菩薩有十種生處何者為十。

十中皆上句為能生之行。下句為所生之家。

善男子菩提心是菩薩生處生菩薩家故。

謂若發菩提心。則是菩薩名為生家。

深心是菩薩生處生善知識家故。

若有深心。則見善友。

諸地是菩薩生處生波羅蜜家故。

若得諸地。則滿諸度。

大願是菩薩生處(至)是菩薩生處生佛家故。

教化眾生。即是覺他。

智慧方便是菩薩生處生無生法忍家故。

有智慧故。了法無生。有方便故。不取無生之相。不滯二乘之寂。故生無生忍家。餘可思準。上句亦通所生思之。

修行一切法(至)生過現未來一切如來家故。

二明生緣眷屬。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方便善巧為父。

般若為母。方便為父。略有三義。一實智虗凝。與陰俱靜。權智流動。與陽齊波故。二親生法身。實由般若。若無方便。多共二乘。成菩薩種。乃由方便故。三內解外濟。如父母故。

檀波羅蜜為乳母。

檀以福資。

尸波羅蜜為養母。

尸以防護。餘可思耳。

忍波羅蜜為莊嚴具(至)成就菩提為能淨家族。

三校量顯勝二。初總辨生家勝。

善男子菩薩如是(至)沙門婆羅門恭敬讚歎。

二別彰智勝。

善男子菩薩摩訶薩(至)於一切趣通達無礙。

二別顯慈氏生處。文二。先彰實報等周法界。

善男子我身普生一切法界。

文有十句。上句總。次八別。

等一切眾生差別色相(至)一等切菩薩願。

後一結。

而現其身充滿法界。

二顯為順機當現生殊二。初現生。

善男子我為化度(至)拘吒聚落婆羅門家。

拘吒此云樓閣。此聚落中。多樓閣故。或慈氏閣。在此中故。

善男子我住於此大樓閣中(至)種種方便教化調伏。

二當生二。初正顯當生所為。

善男子我為隨順(至)於此命終生兜率天。

如蓮華者。有其三義。一釋迦下種彼華開故。二昔因含果。如華未開。因亡果現。故如蓮開。三聞熏含實。如蓮未開。見實亡言。故云開悟。智論云。菩薩善根不遇如來智慧日光。翳死無疑。通證前義。

三結會三聖。

善男子我願滿足(至)汝及文殊俱得見我。

俱見我者。亦有三意。一俱助化故。二善財表行。文殊信智。成正覺時。俱證此故。三文殊古佛。善財當佛。慈氏現佛。三世圓融。浩然大均。故云俱見。

四指示後友三。初勸往教問。

善男子汝當往詣文殊師利善知識所。

因位將極。令反照心源故。

而問之言菩薩云何(至)彼當為汝分別演說。

二釋勸所由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文殊已見。何為勸往。

二釋。釋意云。彼德深廣。宿緣重故。於中有二。初明其行廣。

文殊師利所有大願(至)一切菩薩功德無有休息。

出生菩薩功德者。主信法門。長養一切善根故。

善男子文殊師利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諸佛母。

為佛母者。主般若門。住甚深智。見法實故。

常為無量百千億那由他菩薩師。

為菩薩師者。具善巧智。通達解脫。究竟普賢行故。

教化成就一切眾生(至)究竟普賢所行諸行。

二顯其緣深。已多成益。

善男子文殊師利(至)與汝往昔同生同行。

三結勸重釋三。初結勸。

是故善男子汝應往詣文殊之所莫生疲厭。

具上二義。應往勿疲。

文殊師利當為汝說一切功德。

二徵釋二。初徵。

何以故。

徵意云。何以的知。具前二義。

二釋。

汝先所見諸善知識(至)皆是文殊威神之力。

釋意云。以所成益。皆是彼力。故知行廣緣深。若當見者。獲益尤增。

三結德究竟。

文殊師利於一切處咸得究竟。

前見為信之首。後見為智之終。故云一切究竟。

五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頂禮其足(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此下入第八十卷。

第四明智照無二相。顯前因法生果。體無分別。絕境智等諸二相故。又善財障盡惑除。未始動念。是故反照。唯是初心。更無二也。即信智無二。文但有三。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至)經由一百一十餘城已。

百一十義。已見上文。然此游城復有二義。一但從彌勒。至於文殊。自經百一十城。非連取前。二者加前百一十友。故云餘城。即通取前友。普收諸法。歸一照故。若爾前友此城。豈得同耶。亦有二義。一者友必依城。則一城一友。二者或於一城。值於多友。或求一友。歷於多城。而要具一百一十。以順表法故。

到普門國。

晉本中云。至普門國。顯法差別。歸無二相。即普門故。

蘇摩那城。

蘇摩那此云悅意。即華名也。謂智照一性。悅本心故。即德生城。

住其門所。

顯解心已極。將入般若無二之門故。

思惟文殊師利隨順觀察周旋求覓希欲奉覲。

二見聞證入。此下即是所漏脫。文義如前說。然以極照無二心境兩亡故。略無敬問。信解雙絕。故不見現身。而反照未移信心。故申右手。又不見乃為真見。但了自心空般若故。文三。初摩頂攝受。

是時文殊師利遙申右手。

始信該於極果。故曰遙申。隨順行成。故曰右手。

過一百一十由旬。

徹過前位故。然過城約超封域。由旬明超數量。又前越諸位斷德。後越諸位智地。

按善財頂。

按頂表於攝受。亦以普法置心頂故。信至極故。

二誨示法門。即舉失顯得。謂若離信根等。不了法性等。反顯善財有信根等。能了法性等。於中有二。初列所闕行法。

作如是言善哉善哉善男子。

文有九句。前七闕因。

若離信根。

一闕行本故。

心劣憂悔。

二求小故心劣。處生死而憂悔。

功行不具。

三橫不具。

退失精勤。

四豎不進。

於一善根心生住著。

五滯一善。

於少功德便已為足。

六不廣求。

不能善巧發起行願。

七不起無住行願。後二闕緣。

不為善知識之所攝護不為如來之所憶念。

二不能成益。有十五句。

不能了知如是法性(至)如是所行如是境界。

前五約所知事理。

若周徧知若種種知(至)若證知若獲得皆悉不能。

後十約能知分齊。例前諸文思之。又前九中。初一信根。是所闕因。餘皆不能成就利益。若約法功歸於信。若約人論前友之法。皆由文殊。

三結益歸本。文有十句。

是時文殊師利宣說此法(至)成就阿僧祇法門。

前九結益甚深。初一總。餘八別。

具足無量大智光明。

即般若方便。

令得菩薩無邊際陀羅尼(至)無邊際神通無邊際智。

即智波羅蜜。

令入普賢行道場。

舉足下足皆與普賢行相應故。

及置善財自所住處。

即是法界。是文殊大智。無住住故。又普賢道場。即法界理。自所住處。即文殊智。此亦義同。示於後友普賢之境。

文殊師利還攝不現。

後之一句。攝用歸本。所作竟故。信窮智境。信相便亡。故云不現。

三轉遇勝緣。修行敬事。

於是善財思惟觀察(至)受行其教無有違逆。

然此諸友及後普賢皆無指授者。表證法界。離此彼相故。此三千友乃有多義。一者成前。尚是文殊之益。二者順後。為入理方便。又通論諸友。更分三分。初文殊一人。為信心之始。次至後文殊。為智滿之終故。此總見三千等友。後之普賢。理智無二。又前諸友一一各逢。即是純門。此中諸友一時頓見。即顯雜門。後普賢一人具前諸友。即純雜無礙。又此諸友所得法門。受行各別。文所不具。結廣從略。故總云三千耳。

大文第五。顯因廣大相。以前照理無二。顯其甚深。方堪成佛。廣大之因。以隨一一因皆稱法性。故文殊般若。即攝相歸體。普賢法界即祕密重重。若以二聖相對。則文殊為能證。若以二聖對善財。則文殊亦為所證。未得般若。今證得故。文中分三。初依教趣求。有二十六句。

增長趣求一切智慧。

上一標求佛果。後一總觀圓因。中間諸句義通前後。皆是趣佛之因。並是解脫境。故攝為十對。

廣大悲海益大慈雲(至)安住菩薩寂靜法門。

上四四等。普周寂靜即捨故。

普緣一切廣大境界學一切佛廣大功德。

此二福智。無外緣境。是智慧故。

入一切佛決定知見增一切智助道之法。

此二入正增助。

善修一切菩薩深心知三世佛出興次第。

此二修因知果。

入一切法海轉一切法輪生一切世間。

此三入法現生。

入於一切菩薩願海住一切劫修菩薩行。

此二證願修行。

照明一切如來境界長養一切菩薩諸根。

此二照上增下。

獲一切智清淨光明普照十方除諸暗障。

此二得實照權。

智周法界於一切佛剎(至)普現其身靡不周徧。

此二智周身徧。

摧一切障入無礙法住於法界平等之地。

此三摧障入理。其入無礙法。向上成無二礙。向下即成無礙法界。其住平等地。即前文殊自所住處。

觀察普賢解脫境界。

後總句即前普賢行道場。以是顯因廣大相故。文殊通指善財普觀。不同前文一友指於一友。良以普觀方是普賢故。

二聞覩前相二。初聞有十三句。

即聞普賢菩薩摩訶薩名字。

上一聞人名。即聞二字貫下諸句。此中聞者。非從一人多人聞之。即稱法界而聞耳。後十二句聞於行位。

行願助道正道。

上三可知。

諸地。

普賢位中自行依地。及圓融所攝地也。上句為總。下八句別。

地方便。

加行。

地入。

入心。

地勝進。

出心。

地住。

住心。

地修習。

修施戒等。

地境界。

即第一徧行真如等。為所證境。亦是所得分齊之境。

地威力。

即神通作用摧邪攝生等。

地同住。

即同依佛智而住。

二明覩二。初仰德修觀。

渴仰欲見普賢菩薩。

聞前人法。故生渴仰。

即於此金剛藏菩提場(至)一切寶蓮華藏座上。

正明修觀菩提場者。是所觀處。金剛藏者約表。即於本所信自心佛果菩提體中金剛智內。起一切因陀羅網普賢心觀。約事即前其地金剛。而蘊德具嚴。故名為藏。然此經體勢。應具十會以順無盡。又始起覺場。義應歸本故。今且依文。對前本末二會。即是攝末歸本之義。是以善財不假別指。便於初會始成之處如來座前。而起觀求。

起等虗空界廣大心(至)趣如來十力究竟心。

正顯觀心。有十一句。皆稱普賢境而起於心。故後得見。

二覩見希奇二。初結前生後。

善財童子起如是心時(至)普賢菩薩同善根力故。

兼顯見因。

二正覩希奇二。初見瑞相。

見十種瑞相何等為十。

十句五對。各前句明所依淨土。後句明其住處眾生。

所謂見一切佛剎清淨(至)心常念佛是為十。

二覩光明。

又見十種光明相(至)廣大誓願周徧法界是為十。

前瑞則直見一重淨剎。此明重見。又前麤此細。前體相此業用。然皆是普賢依報之剎。

三見聞證入三。初結前生後。

時善財童子見此十種(至)我今必見普賢菩薩。

由覩前相生必見心。

增益善根見一切佛(至)生決定解得一切智。

二起觀增修。

於時善財普攝諸根一心求見普賢菩薩。

攝散住定。

起大精進心無退轉。

策勤無退。

即以普眼觀察十方(至)皆作得見普賢之想。

觀其體徧。以法界為身故。

以智慧眼觀普賢道(至)大悲堅固猶如金剛。

悲智橫廣。

願盡未來常得隨逐(至)入如來境住普賢地。

得果圓因。此乃總攝諸觀。行人欲見。當倣此修。離此觀心。見亦非勝。

三正明見聞證入二。初正見聞證入二。初得益因圓四。初見身得益二。初見勝身四。初總見勝德身相。

時善財童子即見普賢菩薩在如來前眾會之中。

由前於菩提場師子座前起勝想故。

坐寶蓮華師子之座(至)一切菩薩無能觀察。

二別見毛孔出生。

見普賢身一一毛孔(至)令諸菩薩生大觀喜。

毛孔出生。廣徧法界。實則重重無盡。略顯二十重。亦對前善財渴仰所起十一心故。其初等虗空廣大等五心。徧此諸句。餘之六心。別生諸句。且除初句。

見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剎(至)眾會道場雨摩尼寶。

此之五句。由前觀道場明了心故。出雲等皆嚴道場。

見一一毛孔出一切佛剎(至)護持一切如來法輪。

此三句由前入佛法海心。

見一一毛孔念念中出(至)無依止者為作依止。

此一句及最初一句。由前化眾生界心。

見一一毛孔念念中出(至)令純染眾生皆得清淨。

此四由前淨一切國土心。亦兼化眾生心。

見一一毛孔念念中出(至)增長大法成一切智。

後六句由前住一切劫及趣如來十力究竟心。並如文思之。是知各由自心所見分齊。

三重觀體內包含二。初結前生後。

爾時善財童子(至)身心徧喜踊躍無量。

二正顯包含亦二。初見三千。

重觀普賢一一身分(至)如是等事悉皆明見。

二類通十方三際。

如見此世界十方所有(至)各各差別不相雜亂。

四結通周徧。

如於此毗盧遮那如來(至)一切如來游戲神通。

文有四重舉類。遮那末句總結塵中普賢。是知前則身中包含法界。廣無邊故。顯其普義。今則全此含法界身。潛入塵中。調柔無礙。明其賢義。內外周徧。限量斯盡。故名普賢。

二得深益。

善財童子見普賢菩薩(至)皆現在前智波羅蜜。

既得智度。已彰地滿。況十表無盡耶。

二摩頂得益三。初摩頂。

善財童子既得是已普賢菩薩即申右手摩觸其頂。

二得益。

既摩頂已善財即得(至)微塵數三昧而為眷屬。

前向外觀。故得智度。此摩頂親證。故得三昧。

一一三昧悉見昔所未見(至)微塵數一切智淨光明。

三結通。

如此娑婆世界毗盧遮那佛(至)所得法門亦皆同等。

良以善財等普賢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