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二所依住通染淨。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

二釋。

所謂或依一切莊嚴住。

然依異者。由於心樂。有差別故。上一樂飾好故。

或依虗空住。

樂無礙故。

或依一切寶光明住。

樂即質光故。

或依一切佛光明住。

怖眾苦故。

或依一切寶色光明住。

愛離質光故。光作寶色。非寶發光。

或依一切佛音聲住。

奉聖教故。

或依如幻業生大力阿脩羅形金手住。

求神護故。

或依一切世主身住。

求天護故。

或依一切菩薩身住。

菩薩願力所任持故。

或依普賢菩薩願所生一切差別莊嚴海住。

普安眾生故。如何廣大世界。依有情等小類而住。此有二義。一外由內感。故說依身。此復有二。一宿因力。頌云。業力之所持故。二現在轉變力。即世主菩薩神力任持。攝屬己故。二由無漏體事。大小無礙。得相依住。

三結。

諸佛子世界海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所依住。

二頌有二十二。文分兩別。初總顯。

爾時普賢菩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徧滿十方虗空界(至)處處現前皆可見。

一切世界依佛神力而住。故梵本云。一切依佛神通現。長行不列者。若列則餘九非佛神通故。偈以此文。該於前十。皆佛神力。

二別頌前文。分九。初依莊嚴住。

或有種種諸國土(至)熾然普現光明海。

舉能顯所。莊嚴之具。皆寶成故。

二依空住。

或有清淨光明剎依止虗空界而住。

三依寶住。

或在摩尼寶海中復有安住光明藏。

四有一頌依佛光住。

如來處此眾會海(至)眾生見者心歡喜。

稟佛教光。成世界故。

五寶色光明住。

有以摩尼作嚴飾(至)覆以妙寶光明網。

以嚴及覆。影顯依住。

六有二頌。佛音聲住。

或有剎土無邊際(至)常見無央廣大寶。

謂妙善所惑音聲。有威神故。

七有一偈。頌七八二住。

或有住於金剛手(至)常於此處轉法輪。

兼顯說法。

八有六偈。頌依菩薩身住。

或依寶樹平均住(至)斯由業力之所化。

若樹若水。皆菩薩身。菩薩現故。長行但云菩薩。此中兼依佛身。此中雖有願力。是上宿善所持。非普賢願。

九餘八頌。皆頌普賢願所生住三。初廣大國土周法界故。

或有國土周法界(至)佛力顯示皆令見。

前偈明淨識所生。心外無體。故如影像。後偈難思業起。起不離空。

二明微細國土調生自在。

一一國土微塵內(至)毗盧遮那悉能現。

然佛力現此。亦普賢願収。故二段文皆兼佛力。

三彰剎體性結歸有在。

一切廣大諸剎土(至)廣大業力之所持。

初偈明剎依性有。有即非有。次半成壞更起。猶若尋環。後半結歸普願。兼顯廣業。

三形相亦通染淨。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世界海有種種差別形相。

二釋。

所謂或圓或方或非圓方(至)或如眾生形或如佛形。

非圓方者。三維八隅。皆非圓方。故云無量差別。山燄形者。如山似燄。皆取上尖。對上方圓等故。餘並可知。

三結。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二偈頌有十。分二。初一總讚勸觀。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諸國土海種種別(至)汝等咸應共觀察。

二餘七正頌前義。兼舉因顯果二。初二頌前十段。

其狀或圓或有方(至)斯由業廣意無雜。

摩尼輪者。即水漩之類。淨燄莊嚴。頌上山燄門闥競開。義兼宮殿。

二七頌前無量差別二。初剎由因異。

剎海無邊差別藏(至)諸流轉法恒如是。

二有四頌。自在由佛。

一毛孔內難思剎(至)毗盧遮那法如是。

一毛孔內難思剎者。更有一理。謂修行者居自報土。各各不同。佛攝眾生。所現國土似彼報故。重重而現。不離一毛。

四剎體唯約淨剎。文二。初長行。

爾時普賢菩薩(至)或以佛言音為體。

略辨二十種體。然其剎體。諸教不同。或以八微為體。或以唯心為體。或法性為體。或一切法為體。今皆具之。謂眾寶等即是八微。加佛音聲。即九微也。一念心現。是唯識頓變。佛變化者。或通果色。或一切法。令三世間互相作故。又融上諸說。為無礙剎體。言日摩尼輪。即日輪也。香通質氣。佛言為體者。無礙體事故。又依如來說力起故。

二偈頌有十。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或有諸剎海妙寶所合成堅固不可壞安住寶蓮華。

頌初二及第六不可壞金剛也。

或是淨光明出生不可知(至)依止虗空住。

此一偈頌第三及第四。

或淨光為體復依光明住光雲作嚴飾菩薩共游處。

頌第五一切莊嚴光明。

或有諸剎海從於願力生猶如影像住取說不可得。

頌二種體。願力生者。頌佛力加持。如影像現。頌妙寶相。若兼二事。頌佛變化。

或以摩尼成普放日藏光珠輪以嚴地菩薩悉充滿。

頌二種體。上半頌日輪。下半頌微細寶。

有剎寶燄成燄雲覆其上眾寶光殊妙皆由業所得。

頌寶燄。殊妙之言。亦兼香也。

或從妙相生眾相莊嚴地如冠共持戴斯由佛化起。

頌寶冠。寶冠亦佛化變。非正頌佛化也。

或從心海生隨心所解住如幻無處所一切是分別。

頌一念普現境界。

或以佛光明摩尼光為體諸佛於中現各起神通力。

頌一切寶莊嚴示現。及頌後三體。摩尼光者。頌菩薩形寶。及寶華蘂。佛光明者。頌佛音聲。聲光成剎故。

或普賢菩薩化現諸剎海願力所莊嚴一切皆殊妙。

結歸普賢。

五剎莊嚴。唯明淨剎。文二。初長行。

爾時普賢菩薩(至)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其中或寶為嚴。或人或法。或說法修行。示現融攝。皆為嚴剎。以人法為寶故。人由說法因等。得莊嚴果。以果詺因。為莊嚴也。

二偈頌。十頌分二。初一總顯剎嚴。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廣大剎海無有邊(至)一切十方皆徧滿。

二有九偈。別頌上文。

無邊色相寶燄雲(至)皆由諸佛能演說。

初一偈頌初妙雲。次一偈頌第二菩薩功德。及第四菩薩願海。次一偈却頌說眾生業報。

三世所有諸如來(至)一切處中皆顯現。

上六偈如次。頌後六事。

六剎清淨二。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有世界海微塵數清淨方便海。

方便者。唯約淨也。若約隨宜攝物。佛應統之。則淨穢皆稱佛土。若就行致。唯淨非穢。

然淨有二種。一世間淨。離欲穢故。以六行為方便。上二界為淨土。二出世間淨。此復二種。一者出世。所謂二乘以緣諦為方便權教說之。無別淨土。約實言者。出三界外。別有淨土。二乘所居。智論有文。二出世間上上淨。此謂菩薩即以萬行而為方便。以實報七珍無量莊嚴而為其上。今此正明菩薩。兼顯二乘。

然出世上上淨中復有二種。一者真極。佛自受用。相累兼亡。而為方便。二者未極。等覺已還。故仁王云。三賢十聖住果報。唯佛一人居淨土。未極之中復有二種。一八地已上一向清淨。以永絕色累。照體獨立。神無方所。故其淨土色相難名。二七地已還未出三界。無漏觀智有間斷故。非一向淨。若依瑜伽。入初地去。方為淨土。三賢所居。皆穢非淨。此分受用變化別故。約此經宗。十信菩薩即有淨土。故今此文。始自近友。終成佛力。皆淨方便。故通萬行。

然淨方便即是淨因。長行亦可為等流果。如云久近善友。得生有善友之剎中。故即十事皆淨相也。

然望莊嚴有同。約門別故。望具因緣。當知亦爾。

又起具因緣。通於染淨。此則唯淨。莊嚴多約其果。清淨多約其因。又前多修善。此多治惡。故於世界。此如洗滌。彼如粉繪。

二釋。

所謂諸菩薩親近一切善知識同善根故。

近友同善根。如善財夜天處廣說。

增長廣大功德雲徧法界故。

知導慈雲。大彌法界。

淨修廣大諸勝解故。

法門勝解。皆已淨治。上三約位。地前也。

觀察一切菩薩境界而安住故。

即初地證徧行如。故云觀察一切境界。生如來家。故云安住。

修治一切諸波羅蜜悉圓滿故。

見道之後。修道位故。餘雖未滿。一切皆修。若約圓融。亦得稱滿。

觀察一切菩薩諸地而入住故。

初地勝進徧學十地行法。後後但是法行故。上三皆初地。

出生一切淨願海故。

初地發願順行。至第八地。一切皆成。故名出生一切願海。而言淨者。純無漏故。

修習一切出要行故。

即九地二乘出要。唯止與觀。菩薩出要。唯無礙辨。令眾出故。

入於一切莊嚴海故。

十地二嚴皆成滿故。

成就清淨方便力故。

即是普賢佛功德也。十中前三變化淨因。後七受用淨因。上欲總收諸土故。依次豎配。若約橫修。初心即可圓具。

三結。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一偈頌。九偈分二。初一總明能所淨。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剎海諸莊嚴(至)無量清淨業力起。

前半方便。後半清淨。皆上句果。下句因。

二八別頌前文。

久遠親近善知識(至)國土無邊悉清淨。

初四如次。頌上四淨。初地慈悲為首。故云為生修行。徧滿真如。故云廣大。第五偈頌修治淨。及超頌第七願淨。以願通初地八地。此據初地。故超頌也。第六偈頌前第八出要。第七偈頌第九。及却頌觀菩薩地。地義通前後故。第八偈頌方便力。上來且配長行。其間亦兼餘義。

七佛出差別二。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有世界海微塵數佛出現差別。

二釋。

所謂或現小身或現大身(至)或示調伏無邊眾生。

十事五對。於海及種。有此差別。五中初二隨彼類故。次一緣廣陿故。次一隨機宜故。五熟未熟故。

三結。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二偈頌。十頌分三。初總標。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諸佛種種方便門(至)此是如來善權力。

二有五偈。別釋如次。頌前五對。

諸佛法身不思議(至)開悟群迷無有數。

三四總結。

或於毛孔出化雲(至)一切國土皆周徧。

既隨心總徧故。剎海塵數。未足為多。

八劫住不同。調剎住經。停時分也。隨能感因。有長短故。文二。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有世界海微塵數劫住。

二釋。

所謂或有阿僧祇劫住(至)或有不可說劫住。

略列有十大數。更有多少不同。如標結中及頌所顯。並通諸剎。不謂淨長。如大地獄。其壽更長。人趣却促。故極惡極善受時即多。更約異門。亦不可定也。十中唯九者。欠不可說不可說也。並如阿僧祇品。

三結。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二偈頌。然劫但時分。無別義理。故此偈文轉勢頌之。分三。初二總標。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世界海中種種劫(至)以佛音聲今演說。

許說頌上標也。

二一通頌上列。

我見十方諸剎海(至)以願種種各不同。

兼顯脩短之因。以願力故。

三有七頌。總結。

或有純淨或純染(至)以一方便皆清淨。

偈各一義。一明修短。通於染淨。結以心想。二淨劫住久。釋以因深。三列諸劫名。染淨相攝。四佛興願異故。入劫不同。五一多互融。齊攝雙現。六時法相攝。普入無邊。七結由心想。示以方便。一方便者。即了唯心也。一念與劫。並由想心。心想不生。長短安在。非長非短。是謂清淨不壞於相。則劫海無邊。

九住劫轉變差別二。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至)有世界海微塵數劫轉變差別。

此有二種。一者但約感。成住壞劫皆名轉變。二唯約住劫之中居人善惡。令染淨轉變。

二釋具二。初一即是前義。

所謂法如是故世界海無量成壞劫轉變。

言法爾者。法爾隋業轉也。若爾何異起具因緣。因緣意在於因。轉變意彰於果。又因緣通有。唯成不壞。如自受用因是也。

二九釋後義。

染汙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汙劫轉變。

遇惡緣故。淨變為染。下文云。泉池皆枯涸等。

修廣大福眾生住故世界海成染淨劫轉變。

修人天大福。令世界多染少淨。故先云染。如下文云粳米自然生等。

信解菩薩住故世界海成染淨劫轉變。

即地前以未斷障。故非純淨。以淨多故。故先云淨。經多云染淨。與前何別。或譯人之失。或傳寫之誤。

無量眾生發菩提心故世界海純清淨劫轉變。

即證發心居受用土故。但云純淨。

諸菩薩各各游諸世界故世界海無邊莊嚴劫轉變。

各各游者。即二地至十地諸菩薩。游戲神通。以多莊嚴而嚴一剎。或以一嚴而嚴多剎。所至染剎。則能莊嚴也。

十方一切世界海諸菩薩(至)無量大莊嚴劫轉變。

大莊嚴者。即普賢位。嚴於微塵內剎。如上口光召眾等是。

諸佛世尊入涅槃故世界海莊嚴滅劫轉變。

莊嚴滅者。明失善緣而惡現。謂如來示滅。能事隨滅。佛滅百年。乳不及水。況今之世。況於減極。稗為上味。鐵為上嚴。

諸佛出現於世故一切世界海廣博嚴淨劫轉變。

如彌勒來也。

如來神通變化故世界海普清淨劫轉變。

以佛神通。于何不淨。淨名足指案地。法華三變淨土。即其類也。

上之十事。初總餘別。不出業故。又初二屬凡。次四菩薩。後三屬佛。又約佛菩薩。即染令淨。約於凡夫。即淨成染。

三結。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

二偈頌。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一切諸國土皆隨業力生(至)一切普清淨。

十頌如次頌前可知。

十無差別二。初長行三。初標。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至)有世界海微塵數無差別。

謂前九辨諸世界。約相不同。隨業染淨。由於眾生有差別故。今云無差。性無二故。故偈云業性起也。

又約權設。則種種差別。今約實說。則一切無差。如教法中。或說三乘。即是差別。說華嚴時。一切無差。

又皆是諸佛之所用故。一一融攝。等無異故。故前九差別。是此無差之差。今此無差。即是前九差之無差也。故法華云。眾生見燒。淨土不毀。二皆相即。由依此義。說淨土中十八圓滿。一一稱真。皆周徧故。

二釋。

所謂一一世界海中有世界海微塵數世界無差別。

海中包數同。則盡海之塵。一塵一剎。已是含攝之義。

一一世界海中諸佛出現所有威力無差別。

佛示威力同。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道場徧十方法界無差別。

道場同。同真性故。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如來道道場眾會無差別。

眾會同常隨眾故。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佛光明(至)法輪方便無差別。

次四光明名號音聲法輪方便。文並可知。上七皆約不動一。而普徧無差。

一一世界海中一切世界海普入一塵無差別。

塵含剎海。

一一世界海中一一微塵(至)皆於中現無差別。

塵容佛剎。此二約不壞相。而廣容無差。

三結。

諸佛子世界海無差別(至)微塵數無差別。

二偈頌。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一微塵中多剎海(至)以願力故徧世間。

十頌如次頌上十義。但第六約身。與前名體異耳。而前但約平漫無差。今顯塵內重疊融攝無差之義。若云約共同事者。何以不言染同苦同。豈世界海中都無此耶。

此下入第八卷經。

○華藏世界品第五

初來意者。前品通明諸佛剎海。今此別明本師所嚴依果。答世界海問。故次來也。

二釋名者。準梵本。具云華藏莊嚴嚴具世界海之徧清淨功德海光明品。譯者嫌繁。乃成太略。處中應云蓮華藏莊嚴世界海品。謂蓮華令子之處。目之曰藏。今剎種及剎。為大蓮華之所含藏。故云華藏。其中一一境界。皆有剎海塵數清淨功德。故曰莊嚴世界。深廣故名為海。有云世界依海。故立海名者。恐非文意。以下云華藏莊嚴世界海。住在華中故。

其梵云嚴具。即是能嚴。其徧清淨功德海光明。即顯嚴之相用。依體有用。故致之言。今文舉體攝用。但云華藏。

約事可爾。何因剎海。相狀如期。略舉二因。一約眾生。如來藏識。即是香海。亦法性海。依無住本。是謂風輪。亦妄想風。於此海中。有因果相恒沙性德。即是正因之華。世出世間未來果法。皆悉含攝。故名為藏。若以法性為海。心即是華。含藏亦爾。然此藏識相分之中。半為外器。不執受故。半為內身。執為自性。生覺受故。如來藏識。何緣如此。法如是故。行業引故。

二約諸佛。謂以大願風。持大悲海。生無邊行華。含藏二利。染淨果法。重疊無礙。故所感剎。相狀如之。

是以出現品中。多將世界。以喻佛德。細尋文意。乃由佛德。世界如之。

三宗趣者。別顯本師依報具三世間。融攝無盡為宗。令諸菩薩發生信解。成就行願為趣。餘如前品。但總別異耳。融攝之相。亦見前文。賢首立華藏觀。復有十德。大同小異。如彼文說。

四釋文。一品分三。三段如次。釋華藏莊嚴世界之名。今初華藏因果自體二。初長行二。初舉果屬人。顯因深廣。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是毗盧遮那如來。

謂指此剎海。是我本師。修因所淨。然因深廣。有三勝相。

往昔於世界海微塵數劫修菩薩行時。

一長時修。剎海塵劫故。不唯三祇。

一一劫中親近世界海微塵數佛。

二於多劫。一一遇多勝緣。不唯勝觀釋迦等佛。

一一佛所淨修世界海微塵數大願之所嚴淨。

三於多勝緣。一一淨多大願。願淨國等。不唯淨一無生忍等。由上三重。故云深廣。然瑜伽起信等。約三乘教。一方化宜。一類世界。定說三祇。今約一乘。該通十方。及樹形等界。故云剎海塵數。是以寶雲經言。我為淺識眾生。說三僧祇劫修行。然實經無量阿僧祇劫。修諸勝行。又時無別體。依法上立。法既無盡。時亦無窮。況念劫圓融。文應尅執。

二彰果體相者。植因既深。果必繁奧。然所依剎量。諸教不同。小乘但一娑婆。三乘有大小之化。或色究竟為實。或他方別有淨邦。今一乘十佛之境。大小無礙。淨穢相融。且依一相。說有邊表。實則一重橫尋無邊。況復重重塵含法界。然準下別顯。應有十事。一所依風輪。二風持香海。三海出蓮華。四華持剎海。五繞臺輪山。六臺面寶地。七地有香海。八海間香河。九河間樹等。十總結多嚴。今文之中。唯闕一河。文且分四。第一能持風輪。第二所持香海。第三海出蓮華。第四華持剎海。然其剎因有其總別。已見上文。為顯別義。且明一因。成於一果。

今初風輪之因。即大願等。亦如前釋。於中文三。初總標數。

諸佛子此華藏莊嚴(至)有須彌山微塵數風輪所持。

二略列名。

其最下風輪名平等住(至)一切寶色香臺雲。

平等住者。一徧持諸位故。二稱實性故。餘名可知。風並在下。寶在臺面。以力遙持。

三別舉最上。

諸佛子彼須彌山微塵數風輪(至)名殊勝威光藏。

舉最上者。勝力能持香海。故立其名。

二所持香海。

能持普光摩尼莊嚴香水海。

以摩尼發光。普照一切。嚴海底岸。及寶色香水。故立此名。又藏識名海。其德深廣。故流注名水。剎那性故。又佛性名水。遠熏名香。聞未證故。涅槃亦云。有人聞香。

三所出蓮華。

此香水海有大蓮華名種種光明蘂香幢。

蘂放異光。又發勝香。高出降伏。故立此名。又所發萬行。一一覺性。故曰光明。皆能普熏。即香義也。

四所持剎海。

華藏莊嚴世界海住在其中(至)地海眾樹各有區別。

四方均平。總顯形相。清淨堅固。彰其體性。金剛圍等。別明所有。即下別顯。此為其本。一山。二地。三海。四樹。各別區分。即總顯多嚴。但闕一河。以下有別顯。故此略明。下亦略頌。

二偈頌。然長行偈頌有十例五對。謂有無。廣略。離合。先後。為八。九或超間。十或頌已重頌。故釋頌文。不可一例。上下準之。此文略有四例。一宿因現緣。經離頌合。二所成果相。經略頌廣。三現緣風輪。經廣頌略。四山地海樹。經有頌無。十頌分二。初二頌上因相。

是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即說頌言。

世尊往昔於諸有(至)今此世界無諸垢。

即辨因招果也。

二餘偈頌其果相四。初頌風輪。

放大光明徧住空(至)以昔願力空中住。

皆上句所持。下句能持。初半偈以果持果。後偈兼明能成之因。前半離障願。令清淨故。後半無礙願。依空住故。

二頌香海。

種種堅固莊嚴海(至)普詣十方光熾然。

尋此了名。

三有三偈半頌蓮華。

光燄成輪妙華飾(至)普應羣心無不盡。

初一偈半釋種種光明蘂。則顯此華。以寶為體。次一偈釋香義。就法以明。寶中出佛。佛出世主。如從質發香遠熏之義。後一釋幢義。演佛是高出義。調生是摧伏義。

四有二頌。明剎自在。總頌上所持剎海。

華藏世界所有塵(至)所有莊嚴從此出。

初偈自在。一一稱性故。即同時具足相應門也。心塵準思。寶光現佛者。依正互融故。後偈結歸普因。故能含攝。

二別顯安布莊嚴。文六。初輪山。則是本師清淨戒德內攝外防之所成也。長行中三。初總舉所依。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言(至)住日殊王蓮華之上。

山所依處。即地面四周。日珠王者。所依處地。故舊經云。依蓮華日寶王地住。亦有言。大華之上。別有此蓮。為山所依。義似不順。所以地受此名者。前華名種種光明蘂。偈中云光燄成輪。又云一切寶中放淨光等。明知此華以寶為體。是則如日輪之珠王。以為蓮華也。斯即總華之稱。

二別顯體相。

栴檀摩尼以為其身。

前取堅利。且云金剛。今明具德。略有十相。上句身為總形。摩尼圓明。栴檀芬郁。皆戒之德也。

威德寶王以為其峯。

山峯。謂秀出孤絕。威伏諸惡。

妙香摩尼而作其輪。

山輪。古有二義。一山彎曲之處。二山腹朓出。如師子座。半月為輪。準下偈文。輪居山下。為山所依。

燄藏金剛所共成立。

成山之緣。上舉三事。各別有體。今顯金剛內含光燄。徧成其體。如世土石雜而成山。金剛徧故。得金輪名。上四自體圓滿。下六外相莊嚴。

一切香水流注其間(至)摩尼為網周帀垂覆。

並在山間。文顯可知。

三結德無盡。

如是等有世界海微塵數眾妙莊嚴。

三應頌有十。分二。初六山體相莊嚴。頌前別顯五。初一總頌圍山。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世界大海無有邊(至)此由如來神力起。

初句所圍。次二句能圍。後句出因。言無邊者。有其二義。一但總相顯多。故云無邊實有邊表。二說有圍山外者。是無邊之邊。不礙理而即事故。今云無邊者。是邊之無邊。不壞相而即理故。

二有一頌。頌前山輪。

摩尼寶輪妙香輪(至)清淨輪圍所安住。

三有一頌。頌前山體。

堅固摩尼以為藏(至)內外映徹皆清淨。

四成山緣。

金剛摩尼所集成(至)放淨光明普嚴麗。

五有二頌。頌前水等諸嚴及加衣等。

香水分流無量色(至)光雲四照常圓滿。

二四頌辨山妙用自在。亦顯依正無礙。即頌前結文。

無量無邊大菩薩(至)佛自在力或令徧。

二臺面寶地。即體心性定之所成也。長行三。初標所在。

爾時普賢菩薩復告大眾(至)大輪圍山內所有大地。

二別顯體相莊嚴。

一切皆以金剛所成堅固莊嚴不可沮壞。

一地體。標以金剛。釋以堅固不壞。徧華藏地。盡是金剛。故上菩提場地徹華藏也。

清淨平坦無有高下。

二地相平淨。下八皆莊嚴。

摩尼為輪。

飾以寶輪。

眾寶為藏。

畜以寶藏。

一切眾生種種形狀諸摩尼寶以為間錯。

間以異寶。

散眾寶末布以蓮華。

散寶末。布蓮華。此二文顯。

香藏摩尼分置其間。

分置香藏摩尼之寶。

諸莊嚴具充徧如雲(至)所有莊嚴而為校飾。

充以莊嚴具。但云諸嚴。嚴有多少。三世佛國之嚴。而為嚴者。顯無盡之嚴具也。

摩尼妙寶以為其網(至)如天帝網於中布列。

覆以寶網。隱映莊嚴。網有何用。普現佛影。此網何相。如天帝網。而布列也。又此帝網重現無盡。成上普現如來境界。及上一一境界。皆無盡也。

三總結。

諸佛子此世界海地有如是等世界海微塵數莊嚴。

二偈頌。十頌分二。前七頌前別顯三。初四頌前八句。

爾時普賢菩薩欲重宣其義(至)觀察十方而說頌言。

其地平坦極清淨(至)普覆於地為嚴飾。

小不次者。顯前無優劣故。或重或廣者。顯義無方也。恐繁不配。可以意得。

二頌嚴具如雲。

密雲興布滿十方(至)於此寶中無不見。

三一偈。頌如天帝網。

其地所有摩尼寶(至)一切國土亦入中。

謂一寶既收一切。則彼剎諸塵復攝一切。即重重也。

三總結。

妙寶莊嚴華藏界(至)如是一切諸神變。

結其所屬。初偈結屬道場。次屬佛力。後結能知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