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声东击西——诱敌深入的口才技巧

有时候在一个问题的讨论中处于胶着状态,一时无法达成一致,聪明的一方总是会改变话题,在对方专心应对这个话题的时候,再伺机设局,让对方不知不觉进入语言制造的逻辑圈套,这样对方无形中就在辩论这个话题的时候同意了上个话题里对方的观点。

1957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出席莫斯科社会主义国家党的代表会议。会议前,中苏领导人就“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提法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论。毛泽东不同意把“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理论写进会议宣言。

有一次,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共同进餐。赫鲁晓夫不失时机地想宣扬他的观点,一上餐桌就拉开了话匣子。毛泽东并不直接回答赫鲁晓夫的种种发问,转而与他就另一个问题展开讨论:

“赫鲁晓夫同志,你对我们提出的‘百花齐放’这个口号怎么看?”赫鲁晓夫摸一下亮晶晶的额头,为难地眨眨眼,但目光仍不失敏锐。他早已请人捎话到北京,表示过对这个口号的忧虑。毛泽东现在还要这样问,什么意思呢?

“毛泽东同志,我想,你们的本意可能是说在文化艺术中,要允许不同的倾向发展,允许不同的学术争鸣。可是,花是各种各样的——有美丽的花,丑恶的花,甚至有毒的花,对于有毒的花就不能让它开。”赫鲁晓夫用手做了一个用力掐掉的动作,“要掐死它!”

“我们不掐死,留在那里做对比,做反面教员。”毛泽东始终微笑地说。

赫鲁晓夫以沉默表示反对这个口号。

毛泽东点了点头:“苏联报刊不发表这个口号,我们是理解的,赞成的。因为各国有各国的实际情况。这个口号对于苏联也许是不适合的,情况不同么,都要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醉翁之意不在酒。毛泽东表面上是讨论“百花齐放”这个口号,实则是不同意赫鲁晓夫把“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理论观点写进会议宣言。会议结束后,“向社会主义和平过渡”的观点也就没有被写进宣言。

声东击西作为一种障眼法,迷惑对方,转移其注意力,然后再突然发出一个意想不到的信息,令对方措手不及。上例中,毛泽东通过讨论“百花齐放”,使赫鲁晓夫不知不觉同毛泽东一道论证了“从各国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不顾别国国情,而把观点强加于别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