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2016彩印版)
- 华图教育
- 253字
- 2020-08-28 01:38:09
题型早知道
1.(单选)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运动规律
2.(单选)社会意识形态的突出特点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长期性
D.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
3.(单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实践,充分地说明( )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A.改革
B.发展生产力
C.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D.充分利用资源和优势
4.(多选)“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 )。
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
D.理想主义
5.(判断)唯物主义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庸俗唯物主义、自然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答案
1.C 2.D 3.A 4.AC 5.×
第1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本章要点·核心归纳
本章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等内容。考查难度相对来说较大,但考生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根据熟练掌握的相关考点知识来解题,一般不会做错。因此,备考时,考生尤其要注意对相关哲学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
本章核心要点如下:
1.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等。
2.唯物论。包括物质和意识及两者的关系等。
3.唯物辩证法。包括联系和发展、三大基本规律、五大范畴等。
4.认识论。包括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的本质等。
5.历史唯物主义。包括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等。
视频讲解
第1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述★
考点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特别注意
A.“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真题再现
(判断)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解析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历史上的全部哲学斗争始终都是围绕着这一问题而展开的。故本题说法是错误的。
考点 2 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
真题再现
(多选)下列说法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
A.万物皆备于我
B.吾心即宇宙
C.理在事先
D.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解析 CD。宋明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这是一种客观精神,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成事在天”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A项和B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思想。因此,本题选择CD。
考点 3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
(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3)自然科学依据与前提: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发现的提出,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4)直接理论来源: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哲学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
产生条件
真题再现
(单选)下列表述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C.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D.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视频解析
解析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项夸大了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项只承认事物之间的联系,否认事物的区别,是相对主义的观点,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C项把“心”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项中,“天灾不由人”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抗灾不由天”则体现了人能够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造福人类,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故本题选D。
第2节 辩证唯物论★★★
考点 1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1.物质的概念
列宁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观
考点 2 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
1.意识的概念
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产生经历了四个决定性环节: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也是社会的产物,社会性劳动活动在意识产生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产物。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脑是意识的客观物质基础,外界才是意识的源泉。不论是正确的思想,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外部世界某种形式的反映。正如恩格斯所说:“一切观念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或歪曲的反映。”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人把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分析和综合,从个别事物中抽出一般属性加以概括,形成经过主观能动加工过的关于客观世界的形象、本质和关系等。
2.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与作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这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之一。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第三,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第四,意识对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能动性
真题再现
(单选)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表明了( )。
A.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C.意识本身具有创造客观事物的能力
D.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东西
解析 B。人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订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所以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物质进行改造和创造,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考点 3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物质与意识
真题再现
(单选)不少农民习惯“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农产品走俏,今年就种什么,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 )。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解析 A。题干材料中的“跟风种地”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没有从变化中把握市场,没有能够真正做到从实际出发。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 4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与时空观
1.运动与静止
(1)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静止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2)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
特别注意
物质都是运动着的物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
2.时间与空间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与运动着的物质不可分离,世界上既没有脱离时间和空间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运动的时间和空间。
第3节 唯物辩证法★★★
考点 1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1.世界的普遍联系
(1)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多样性、系统性。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例: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直接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间接联系;
唇亡齿寒——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时势造英雄——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联系
真题再现
(单选)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不光获得满意的收视率,还引发了美食连锁效应,带旺了美食图书、烹饪器具、土特产等相关销售。这体现的哲理是( )。
A.价值评价具有主体性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解析 D。纪录片的热映带动美食图书、烹饪器具、土特产等周边销售,反映了事物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的哲理。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①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离不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实现最优目标。②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制约整体,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例:“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滴水不能行舟,独木不能成林”——整体统率部分;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部分制约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着不慎,全盘皆输”——关键部分决定整体。
整体和部分
真题再现
(单选)近年来,某旅游城市的部分公园免费向社会开放,公园门票收入锐减,旅游总收入却大大增加,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
A.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
B.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C.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关系
视频解析
解析 B。公园免费向社会开放,门票收入锐减,但门票收入仅是旅游总收入的一部分,而此项措施却带动了旅游产业整体总收入的大大增加,体现的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旧事物区别的根本标志在于它们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发展
考点 2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真题再现
1.(单选)我国延迟退休政策将采取小步走、渐进式,并充分考虑不同群体的退休年龄现状和诉求,让相关群体有必要的准备期。这体现的哲理是( )。
A.客观规律限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B.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C.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
D.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视频解析
解析 B。从题中“小步走、渐进式”“必要的准备期”可以看出,这反映的是量的积累的问题,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2.(单选)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解析 C。否定之否定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从表现形式上看,呈现的是一种螺旋式上升或者波浪式前进的状态。选项C正确。
3.(单选)下列关于习近平同志用典语句反映出的哲学原理,与其他三项不一致的是( )。
A.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B.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有强必有弱,有兴必有废,有与必有取
C.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
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视频解析
解析 C。A项,“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项,“有张必有翕,有强必有弱,有兴必有废,有与必有取”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对立统一;C项,“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强调实践的作用,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学道理;D项,“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强调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体现了矛盾的特殊性。A、B、D三项都反映了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相关哲学原理。故本题选C。
4.(单选)人类在太空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天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危害。这段话反映的哲学原理是( )。
①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②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③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双方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视频解析
解析 D。太空活动为人类造福的同时,造成的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巨大危害,这体现了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哲学道理,③④正确。题干中并未体现矛盾双方的融合以及分离的趋势,①②与题干不符,均排除,故本题选D。
考点 3 唯物辩证法的五大基本范畴
1.原因和结果——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
一种现象引起另一种现象或者一个过程引发另一个过程,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因果联系有时间顺序的联系,总是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但并非任何前后相继的现象都存在因果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因果关系
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的因得到“立”的果,“不预”的因得到“废”的果)
地球公转与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和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公转、自转是因,产生四季和昼夜是果)
2.必然性和偶然性——揭示事物发生、发展、灭亡的确定趋势和不确定趋势之间的关系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性质或趋势,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确定的性质和趋势,对事物发展的必然过程起着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必然性离不开偶然性,偶然性背后都隐藏着必然性,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例:“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而某一具体人物来充当这一历史角色,则是偶然性的)
必然与偶然
特别注意
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偶然事件上。
真题再现
(单选)“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体现出来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
A.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向质变转化的过程
B.偶然性存在于必然性之中,必然性背后隐藏着偶然性
C.偶然性通过必然性来表现自己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
D.必然性通过偶然性来表现自己并为自己的发展开辟道路
视频解析
解析 D。A项与本题无关。必然性总是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由此为自己开辟道路,没有脱离偶然性的纯粹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必要补充,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并受其制约,没有脱离必然性的纯粹偶然性,因此B、C两项说法错误,D项正确。
3.本质和现象——揭示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之间的关系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内在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现象的根据,决定现象,本质总要通过现象来表现;现象总是表现着本质,没有不表现本质的现象。一切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
例:“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热闹”和“门道”分别是现象和本质)。
“听其言,观其行,知其心”。(“言”“行”为现象,“心”为本质,即通过现象来认识本质)
闪电(现象)的本质是云层中的正电和负电相遇而发生的猛烈的放电过程。
现象与本质
4.可能性和现实性——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与现实
5.内容和形式——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与这些要素的结构、表现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容是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事物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的方式。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例:东施效颦。(东施学到的只是西施的“形式”,并未学到“内容”)
形式与内容
第4节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考点 1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表现在:
(1)它把反映论原则贯彻到底,是全面的、彻底的反映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反映论的认识路线:“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先验论的认识路线:“从思想和感觉到物”。
(2)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强调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从而坚持了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3)它把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从而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克服了直观的被动的反映论。
考点 2 实践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观点。
实践是人以一定的手段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对象性活动。实践的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调控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实践的特点: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活动是不断发展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实践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例: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说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实践的作用通过生产实践表现出来——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例:我国部分省区试行高考“3+X”科目的改革(科学实验);
治理“三湖二河”污染行动(生产实践);
十月革命(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天文观测(科学实验)。
真题再现
(单选)下列属于社会实践中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
A.农民播种小麦
B.演员登台表演
C.警察侦破案件
D.科学家进行物理实验
解析 A。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在人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中,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其一,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人类本身。其二,生产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故选A。
考点 3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题再现
(多选)与“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反映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 )。
A.防微杜渐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视频解析
解析 BC。“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的意思是接触了实际后才知道真相,亲自实践后才知道困难,这句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理。A项,“防微杜渐”的意思是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体现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与题干反映的哲理不同,排除。B、C两项都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与题干反映的哲理相同,当选。D项,“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意思是生于淮河以南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变为枳树,比喻环境变了,事物的性质也变了。这句话既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及其具体性、客观性,又体现了外因是事物变化的重要条件,与题干反映的哲理不同,排除。故本题选BC。
考点 4 感性认识VS理性认识
真题再现
(单选)没有理性的指导,眼睛是最坏的证人,意在强调( )。
A.感性认识的重要性
B.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重要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重要
解析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不同阶段,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指导。“理性的指导”是指理性认识,“眼睛”所见到的是感性认识。这句话意在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性,指出离开理性的感性是盲目的,甚至会歪曲事物的真相,但并不是说理性认识地位高于感性认识。故本题选B。
考点 5 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从认识到实践)(认识的根本目的)。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升性上。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不是一帆风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的认识是不断发深化、扩展、向前推移的;认识具有上升性,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回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辩证法的“个别→一般→个别”、认识论的“实践→认识→实践”、群众路线的“群众→领导→群众”,这三个公式是一致的。
特别注意
考点 6 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凡是真理都具有客观性,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特征: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2.真理的绝对性
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质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真理的相对性
一是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二是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乎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三是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
4.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相互联结、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两者又是辩证转化的。
真理
真题再现
(多选)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这表明( )。
A.真理具有相对性
B.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
C.真理具有客观性
D.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开放的理论
解析 ABCD。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具有客观性。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具体表现在: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的近似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体现了真理的相对性。科学发展观是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理论,这正说明了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开放的理论。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考点 7 真理的具体性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真理的具体性所包含的内容和要求: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二者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是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相互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例:在平面内,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
俄国“城市中心论”取得胜利,中国“农村包围城市”取得胜利。
考点 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包括以下含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凡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一切认识都是客观真理,都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包含以下含义:一定历史阶段的具体实践都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思考一下
意识、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真理、谬误、科学理论之间的关系
(1)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属于唯物论的范畴,与物质概念对应。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它既指反映过程,又指反映结果,属于认识论的范畴,与实践概念对应。二者都正确、错误之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之分。
(2)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发展过程两个不同质的阶段,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3)人们对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把真理性的认识系统化,按其内在逻辑构成一定体系,就形成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真理既有可能是理性认识,也可能是感性认识,科学理论属于理性认识。
第5节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考点 1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坚持社会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
1.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即意识形态在依赖和反映社会存在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
例:《红楼梦》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的衰亡史;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的历史”。(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VS社会意识
真题再现
1.(单选)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提出:“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途上,我们必须传承好江苏人民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培育与弘扬‘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的新时期江苏精神。”
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基础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性作用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解析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新时期的江苏精神作为先进的、积极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必须大力培育与弘扬,因此D项正确。
2.(多选)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18世纪的法国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后来的德国对英法两国来说也是如此。这表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D.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解析 ACD。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表现为:(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2)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3)具有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诸形式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5)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CD。
知识拓展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社会意识的发展水平未必都是最高的;②某些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却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它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3.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对立的历史观的基本依据。凡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就属于唯物史观;凡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就属于唯心史观。
基本问题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
考点 2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1)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不适合时有矛盾,基本适合时也有矛盾,只是矛盾的性质和特点不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过程,就是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新的基本适合,生生不息,万古常新。正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这种矛盾运动,推动着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1)经济基础即经济结构,是指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与此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上层建筑既具有对经济基础的依赖性,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就使上层建筑不会完全地、绝对地适应经济基础的需要,它们之间总会有矛盾。
考点 3 社会发展的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阶级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质变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革命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导致革命,即社会革命。其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4.改革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5.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推动了对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社会组织方式等的变革。
基本矛盾
考点 4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表现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
名家之言
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上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关于费尔马哈的提纲》
知识强化,技能巩固
1.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专项练习。(建议在 WiFi环境下扫描测验)
2.错题难题记录:__________________
在线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