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录用考试华图名家讲义系列教材:常识判断模块宝典(第10版)(2016)
- 伍景玉
- 10字
- 2024-12-22 17:31:52
第二部分 经济常识
第一章 经济学一般原理
第一节 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理论
一 宏观经济理论
(一)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供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
影响社会总供给水平或规模的因素很多,而且这些因素对总供给产生影响的方式和途径都不同。总的说来,影响社会总供给的因素主要有:
(1)总需求规模。供给首先是由需求决定的,因为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都只能通过满足市场的需求来实现商品的价值。从微观的角度看,市场对商品的需求引导着生产者向社会提供的商品的品种和数量;从宏观的角度看,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规模,决定着社会总供给的规模。
(2)物价总水平。物价总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值,每种商品的价格高低对其供应量的影响,最后会表现为宏观上的物价总水平对总供给水平的影响。
(3)一定时期内的资源可供量。资源可供量通常是指一定时期内可向生产者提供的资源数量,它是形成潜在的总供给规模的决定因素。
(4)资源利用效率。在资源可供量既定的条件下,单位资源利用效率高,则意味着一定量的资源会有更多的产出,从而形成较大规模的总供给;反之,单位资源利用效率低,则意味着一定量的资源所形成的总供给会减少。
(5)政府及其政策。总供给的形成还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比较重要的是政府及其政策。政府通过若干宏观调控政策直接影响总供给的规模。
(二)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需求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社会有支付能力的购买力总和。
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两点,在不考虑进出口因素的条件下,社会总需求的规模主要取决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规模。
投资需求在总量上表现为投资总规模。投资总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主要因素有企业投资倾向、政府税收与政府支出、货币供应量、市场投资环境等。
消费需求在总量上表现为社会对消费品和劳务消费量的总和,是用于消费的社会购买力。影响消费需求总量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居民收入水平、利率、储蓄倾向、物价水平及其预期及政府转移支付等。
在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活动是分散的,各经济主体的决策从各自的利益出发,不可能完全与国民经济的整体目标相一致。由于市场信息存在不完全性和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价格不一定能够起到自行调节供求使之相互适应的作用。市场存在不完善的一面,市场调节可能使供求双方向不同方向运动。这样,总供求之间就会出现不平衡。总量上和结构上都会出现非均衡的状态。
总供求之间的不平衡,也称总供求失衡,在其表现形式上主要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另一种是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是指总需求绝对或相对不足而总供给绝对或相对过剩的情况,又称总供给过剩与总需求不足,即生产总量大于购买力的需求总量。这种情况下经济的主要表现是:(1)企业市场急剧缩小,产品卖不出去,从而企业开工不足,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失业人口增加;(2)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出现零增长、负增长或只有少量增长的停滞状态,导致国家税收大幅度减少,财政赤字增加;(3)企业生产投资和居民消费减少,货币需求量下降,从而形成通货紧缩。
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指总需求大大超过了总供给,总供给严重不足的状况,这种状况又叫做需求膨胀。需求膨胀的情况下经济的主要表现是:(1)企业市场扩大,产品不愁销售,企业由此而丧失技术改造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形成竞争不足;(2)经济增长过快,超过资源可供能力和国民经济所能承受的程度,引起结构失调、效率下降,短线制约突出;(3)投资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呈现“双膨胀”,信贷规模相应扩张,信贷支出额大于存款额,这种情形的必然结果是出现通货膨胀。在需求膨胀的情况下,社会经济秩序容易失控,价格信号失灵,资源配置扭曲,居民实际生活水平下降,意味着各种经济矛盾趋向尖锐化。
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基本平衡是组织社会再生产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基本条件。由于主客观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平衡只能是相对的,而不平衡是绝对的。社会经济就是在这种由不平衡到平衡的不断循环往复中发展的。但是,如果这种不平衡超过了一定的限度,导致社会供需总量严重失衡,就会给社会经济造成破坏。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一旦总供求发生严重失衡,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会很大。所以,在宏观经济的运行中,还需要有一种市场以外的力量对宏观经济变量施加影响,这就是政府的宏观调控。
二 微观经济理论
(一)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主要指参与市场活动的当事者。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分为个人、企业和国家(政府)。他们在市场活动中有不同的作用和特点。
一是个人或家庭作为市场主体,其参与市场活动的表现是:(1)购买消费品和劳务。其支出直接构成消费品和服务商品市场的需求,其支出方向和结构直接影响市场消费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2)个人投资。这种投资是把货币收入转化为投资,一般通过金融机构间接融资手段,将货币收入转化为投资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需求。(3)进入市场的目的是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经济与非经济利益偏好,其中包括社会公益偏好。
二是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市场活动中的表现是:(1)形成市场供给,其产品直接构成投资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的供给。(2)形成市场需求,企业投资行为直接构成生产资料市场的购买需求。企业集团购买力是消费品市场的重要购买力之一。(3)既接受市场引导,又影响市场运行。
三是政府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的表现是:(1)在微观经济领域内,直接参与种类有限的“公共产品”的生产,用于直接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2)以投资者和投资品购买者的身份,将其掌握的资金,直接投放于生产资料市场,以影响生产资料市场的供给和需求。(3)以消费品购买者和消费者的身份,影响消费品市场的供给和需求。(4)在宏观经济领域,采取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创造良好经济环境,维持正常的经济秩序,制定和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以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二)市场机制
市场机制是市场主体在市场上从事广泛的经济活动形成的价格、利率、税率、竞争、供求等方面的联系和制约机制,它自发调节着社会生产活动。市场机制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
(1)价格机制。价格机制是指在竞争过程中,与供求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市场价格的形成和运行的机理和功能,包括价格形成机制、价格运行机制和价格调节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是指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包括企业自主定价、市场形成价格等环节。价格运行机制,是指价格与供求状况的变动相联系,而产生时高时低的运动过程。价格调节机制,是指价格调节作用实现的机理和过程。
(2)供求机制。供求机制是指在竞争的过程中供求决定价格,价格又调节和平衡供求的自行调节的机能,它是供求规律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包括供求决定价格机制和价格调节供求机制。
(3)竞争机制。竞争机制是指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对价格、供求等市场要素的影响和发生联系的机理和功能。它反映着竞争同供求变动、价格波动、资金和劳动力流动等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有机联系。竞争机制是竞争规律在市场运行中发挥作用的具体形式,竞争规律的要求通过竞争机制来贯彻,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得以形成的基础。
(三)供给与需求
供给是市场活动的一个基本条件。市场的商品是由生产者生产的,某种商品的供给量是指一定价格下卖者愿意出售的这种商品的数量。价格越高,生产者就越愿意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也就有越多的资源投入这种商品生产。反之,商品价格越低,生产者就会越减少这种商品的供给。
需求是市场活动的又一个基本条件。市场需求是指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是指一般意义的人类自然需要。这种市场需求也与价格有密切的联系。一般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越高,人们购买的数量越少;反之,价格越低,人们购买的数量越多,需求量越大。
(四)成本与价格
成本是生产活动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这里的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资本、土地等。与此相对应,生产要素价格则是指劳动者的工资、资本的利息、土地的地租等。成本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总成本和平均成本。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价格归根到底是由商品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在现实生活中,价格高低除了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外,还受到市场供求的影响。需求大于供给,价格就趋于上升;反之,价格则趋于下降。
(五)竞争与垄断
竞争是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经济各主体之间为争夺有利的生产和交换条件而发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排斥的关系。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有卖者与卖者之间的竞争、买者与买者之间的竞争、卖者与买者之间的竞争等。竞争的范围主要有商品价格方面的竞争,商品品种、质量、商标方面的竞争,交货期限方面的竞争,促销宣传方面的竞争,信誉方面的竞争,服务方面的竞争以及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等。竞争有正当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发达的市场经济或者说有序市场经济保护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这也是现代发达市场经济的特征。
垄断是指少数大的或条件好的企业或者市场主体联合或独占生产和市场的行为。它们控制一个或若干个生产部门的生产和流通,从而取得统治地位,操纵这些部门产品的销售价格和某些生产资料的价格,以保证自己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要使竞争机制充分发挥作用,除使企业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市场的各种经济信号(包括价格、利率、汇率等)的形成要有利于竞争的展开外,更重要的是要防止垄断,保护竞争。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产生的,而后又作为竞争的对立面存在。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支持正当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更反对垄断。保护竞争,避免垄断,是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主要特征之一。
(六)市场规则与市场秩序
市场规则是有关机构(政府、立法机构、行业协会等)按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要求制定的由法律、法规、制度所规定的行为准则。市场规则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内容:
1.市场进入规则。例如,对企业有注册资本数量的要求,技术和规模标准的要求,控制污染标准和卫生标准的要求等。
2.市场竞争规则。如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3.市场交易规则。如交易必须公开,除涉及商业秘密以外,一般的交易活动都要在市场上公开进行。交易必须公平,一切交易都必须在自愿、等价、互惠的基础上进行。
市场秩序是指市场主体活动的制度框架,它具体体现为有关的市场法律和各种约定俗成的传统。
(七)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是指由多种市场有机结合而构成的市场总体。市场体系和市场机制紧密结合在一起。市场机制是从动态角度分析市场的构成,市场体系是从静态角度分析市场的构成。市场体系具有下列特征:
1.统一性
市场体系是统一的,它的基本要求是破除商品流通中的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联系,实行统一的市场政策和法规,以达到货畅其流的目的。其具体内容包括:(1)全国市场在空间上的统一;(2)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参与市场活动的统一;(3)所有资源都作为商品在市场进行交换的统一;(4)在企业具有外贸自主权的基础上统一对外。
2.开放性
完善的市场体系,在国内各个地区、各个城市以及城乡之间都是相互开放的,不被自然、经济和行政因素形成的市场壁垒所阻碍。不仅国内市场是开放的,而且所有市场对世界都是开放的。
3.高效性
市场体系的运营是高效的,这种高效性表现在:(1)完善的市场体系具有一定的规模,能够通过规模经济形成规模效益;(2)发达的市场体系要求减少流通环节,做到环节少、周转快、成本低、利润高;(3)完备的市场体系有健全的市场机制,信息灵敏,决策迅速,效率高。
4.规范性
市场体系庞大复杂,其运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参与市场活动的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有严格的规定,各种市场交易活动有严格的约束,市场竞争是公平的。市场体系的规范性从两个方面得以实现, (1)硬件建设,主要指维护市场秩序的组织机构建设;(2)软件建设,即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
(八)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改进
1.帕累托最优
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也称为帕累托效率(Pareto Efficiency)、帕累托改善、帕雷托最佳配置,是博弈论中的重要概念,并且在经济学、工程学和社会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即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也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换句话说,就是不可能再改善某些人的境况,而不使任何其他人受损。
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两种商品的,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
(2)生产最优: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来说,需要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生产者的产量同时得到最大化。
(3)产品混合最优:经济体产出产品的组合必须反映消费者的偏好。此时任意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必须与任何生产者在这两种商品之间的边际产品转换率相同。
2.帕累托改进
如果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状况至少不变坏,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一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
1.社会经济制度的更替
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表现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相继出现了五种基本类型的生产关系:氏族公社制度、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推动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最根本的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最活跃的因素,是决定生产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
二 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
1.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态,它是与较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式。原始社会基本上是自然经济形态。在原始社会末期,由于三次社会大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导致商品生产的产生。但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只是在自然经济的缝隙中生存。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的两个发展阶段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简单商品经济阶段是在小规模的范围内,以货币为交换媒介,以满足私人利益需要为目的,交换商品以满足自身使用价值的需要。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与机器大生产、发达的科技相联系,生产和交换的目的不仅为了交换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更为了获得更多的价值,使价值增值。发达的商品经济阶段包括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
三 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1.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物品的效用,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首要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没人需要,不能成为商品。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能够用于交换别的商品并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上的关系或比例。不同商品之所以能够相互比较,并按一定比例进行交换,是由于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中都凝结了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因此,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商品的二因素,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本质上则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生产出不同的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成为使用价值的源泉;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又是抽象的人类劳动,即撇开了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或两重属性,而不是两次劳动,更不是两种劳动。劳动的这种二重性是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二因素的决定条件。
2.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即价值量的大小如何决定的问题。既然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因此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它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形成的。
3.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应该懂得,商品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取决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只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那么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不变。个别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该部门平均的劳动生产率,他的劳动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以,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都要在竞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高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主要的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熟练程度,生产过程中分工和协作的合理程度,生产管理的效能,生产的适度规模,以及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简单商品经济就是以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小商品经济。它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包括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其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都是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者生产的商品能否卖出去,卖出去多少,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成败兴衰,从而决定其在两极分化中的命运。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发展和灭亡全过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进一步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简单商品经济就发展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5.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一本质说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货币表现出来;而货币自身则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物而存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它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又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中,货币具有五种职能:(1)价值尺度。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的职能。(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3)贮藏手段。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加以贮藏的职能。(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发生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5)世界货币。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的职能。在货币的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个最基本的职能,其他三种职能是在这两种基本职能的基础上,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派生出来的。
6.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商品流通中所需货币量的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二是商品的价格水平;三是货币流通速度,即一定时期内同一单位货币的平均周转次数。前两项的乘积就是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它们相互之间的数量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在货币充当支付手段之后,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会发生变化。因为本期发生的赊卖商品的价格总额无须货币支付,应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中扣除;本期以前发生而本期到期的债务,需要货币支付,这部分应列入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另外,在商品生产者之间,有部分债权债务可以相互抵消,这部分无须实现的货币支付,也应从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中扣除。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赊卖商品延期支付价格总额+到期支付价格总额-相互抵消的支付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7.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客观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要求进入交换领域的商品的交换价值与价值一致。
8.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所谓等价交换是指在商品交换中价格应与价值相一致,但在实际的商品交换过程中,价格和价值经常是不一致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只是偶然的现象,因为商品价格虽然由价值决定,但还受其他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受商品供求关系的影响。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供过于求时,卖方竞相出售商品,价格就降到价值以下;反之,当某种商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时,买方竞相购买商品,价格就涨到价值以上;从理论上来讲,只有商品在市场上供求平衡时,价格才和价值一致。
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以及供求与价格的相互作用表明,一方面是供求关系变动,使价格背离价值;另一方面则是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起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离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从较长的时间来看,价格始终围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种状态不仅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9.价值规律的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即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第二,价值规律自发地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
知识拓展——相关规律及实际应用
1.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国家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追求“价廉物美”,重视产品质量。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国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影响
——当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是供需关系的变化。
4.等价交换原则
——一分钱一分货;货真价实。
5.价值规律的作用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6.货币的职能
——商店对各类商品标价(价值尺度);个人用人民币购物(流通手段)。
7.货币流通规律
——抑制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人们可以改变纸币的面额,但改变不了纸币的实际购买力。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概述
一 古典经济学
时间:18世纪中期—19世纪70年代
创始人及其著作:[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英]托马斯·马尔萨斯——《人口原理》;[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法]让·巴蒂斯特·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
主要内容: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经济政策主张:自由放任主义。
二 新古典经济学
时间:19世纪“边际革命”—20世纪30年代
创始人及其著作:[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英]威廉姆·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法]里昂·瓦尔拉斯——《政治经济学原理》
主要内容: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注: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加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连续消费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其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小,即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经济政策主张:自由放任主义。
重要理论:边际效用价值论。
三 现代西方经济学
时间:20世纪30年代至今
创始人及其著作:[英]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注: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20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而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也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克思的《资本论》并称为改变世界历史的四大著作。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英]琼·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美]萨缪尔森——《经济学》;[美]罗伯特·卢卡斯——《预期与货币中性》
经济政策主张:国家干预主义(又称“凯恩斯主义”)。
知识拓展——重要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