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11)
-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 王桂林 揭臣相 郑瑜
- 4970字
- 2015-12-28 11:40:53
3 .19世纪庸俗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都没能克服18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19世纪50年代德国的庸俗唯物主义仍然停留在18世纪旧唯物主义水平上,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仅成为他们证明否定造物主的新论据,并没有根据自然科学新成果推进唯物主义,他们仍然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史观。他们不但没把唯物主义推向前进,反而使之“江河日下”。
费尔巴哈同样没有克服18世纪唯物主义的局限。首先,费尔巴哈虽然反对“人是机器”的观点,但仍把物质运动归结为机械位置移动,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形式,把社会的人归结为自然的人。其次,他虽然拥护康德的太阳系发生说,但仍是形而上学。他只承认具体感知的物质,把一般与个别割裂开来;他只承认必然规律的客观性,不承认偶然现象的客观存在,把必然性与偶然性完全对立起来。再次,他特别反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认为对立统一只在黑格尔的抽象思辨中才存在,在实际中不存在。因而他的哲学仍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为什么在自然科学迅速发展的19世纪,他的唯物主义还停留在18世纪唯物主义水平上?恩格斯分析了造成这种状况的主客观原因。主观上,是由于他长期脱离实践。他于1836年迁居乡下,过着隐居生活,远离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他虽看到了科学的三大发现,但并没有加以注意,没有从中得出辩证法的结论。客观上是由于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状况和当时德国社会状况造成的。当时自然科学虽提供了大量新观点、新材料,但总的说来还处于剧烈酝酿阶段,没有从中得到系统结论,三大发现当时在科学家中也还有人持不同意见。因而隐居乡下的费尔巴哈不可能充分认识新成就发展唯物主义。
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领域,仍是个唯心主义者。他只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没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底。费尔巴哈停留在唯心史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他的孤寂生活”,即他脱离社会实践,脱离当时的政治斗争。
(三)批判施达克混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标准的错误(19—24段)
恩格斯首先指出,施达克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标准不是根据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来划分,而是依据是否相信人类的进步,是否有追求理想的意图来划分,因此他认为费尔巴哈是一个唯心主义者。
接着,恩格斯从以下三个方面批判了施达克的错误:
第一,从哲学史的事实来看,施达克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错误的,若按施达克的标准,就会把唯心主义者当作唯物主义者。恩格斯以康德和黑格尔哲学为例进行分析。康德把人按道德规则行动称为执行命令。他认为道德分为“假言命令”和“绝对命令”两种,前者是有条件有目的的行为,这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绝对命令”是一种无条件无目的的道德原则,是人生来具有的,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必须遵守的。黑格尔尖锐地批判了康德的“绝对命令”,认为是软弱无力的空话,是根本不能实现的东西,是头脑中空悬的理想。按施达克的观点,康德宣扬“绝对命令”的理想道德是唯心主义,而黑格尔反对“绝对命令”岂不成了唯物主义了吗?然而黑格尔却是典型的唯心主义。黑格尔不是反对康德的唯心主义,而是反对他道德观念中空洞无物的东西。因此,从哲学史来看,施达克的标准是错误的。
第二,从逻辑推论来看,施达克的观点经不起逻辑推敲,也是错误的。恩格斯指出,假若凡是有理想有目的的人就是唯心主义者,那么世界上每个人都是天生的唯心主义者了。因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的任何行为都受一定思想动机支配,都是为了某种目的理想去从事活动的。吃饭是因为饥饿,喝水是因为口渴,任何人都有理想,任何人都是唯心主义,那么,怎么会有唯物主义呢?还有什么必要提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呢?可见,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
第三,从历史实践活动来看,施达克的观点也站不住脚。恩格斯用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事实批驳了施达克的观点。法国的启蒙思想家如伏尔泰、卢梭、狄德罗都坚定地相信人类进步,追求理想的社会制度,为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按照施达克的观点,这些启蒙思想家应是彻底的唯心主义者了。但恰恰相反,伏尔泰、卢梭是自然神论者,狄德罗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
可见,唯心主义与追求理想目的并无必然联系。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施达克之所以犯错误的原因在于他向世俗庸人的偏见作了不可饶恕的让步。当时德国的一些庸人由于受教会神父对唯物主义诽谤的影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了错误的理解,认为唯物主义只追求物质享受,唯心主义追求高尚的精神享受。施达克正是受此影响才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作了错误理解。当然,施达克极力保护费尔巴哈,在回击德国新康德主义者的攻击方面还是有成绩的。
思考题:
1.恩格斯是如何阐述哲学基本问题的?
2.如何理解旧唯物主义的局限性?
3.为什么说施达克把是否追求理想和目的作为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标准是完全错误的?恩格斯是怎样进行批判的?
本章主要分析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特别是集中批判他的唯心主义宗教观和伦理道德观。
(一)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1—8段)
1.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的表现
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宗教观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他把人的感情与宗教混为一谈,认为宗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关系,就是男女之间的友谊、爱情。第二,他过分夸大了宗教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宗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历史运动能否发生发展就看宗教是否深入人心,全部人类历史是一部宗教变迁史,各个历史时期的划分,是以宗教的变迁为标准的。这是把社会意识当作第一性的唯心史观。
2.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第一方面的错误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情关系同宗教混为一谈是完全错误的。人的感情与宗教根本不是一个东西,人的感情、爱情是与人类社会共始终的社会现象,而宗教是在阶级社会中才产生的,它随着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将最终消灭。恩格斯举两个例子来批判费尔巴哈这一错误。
第一个例子:欧洲从12—19世纪这800年间,爱情在文学中获得了很大的意义和极高的地位。在中世纪,宗教神学统治一切,宣扬禁欲主义。中世纪中晚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逐渐发展起来,世俗文学冲破神学的压抑发展起来,爱情是中心题材。这800年间,爱情是一切作品的主题,一切诗歌围绕的轴心。按照费尔巴哈的观点,必然是宗教随着爱情地位的提高而发展,但事实恰恰相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教并非像中世纪那样在一切领域占统治地位,而是社会地位日益低下,现存的宗教不仅不主张性爱,大多数都主张禁欲戒色,最多也不过是为国家规定的婚姻立法做神学上的论证。恩格斯指出,这种宗教也许明天将会消失,但人的感情、爱情在实践中并不发生丝毫变化。可见,宗教与人的感情不是一回事。
第二个例子:在法国大革命期间,1793年雅各宾派掀起反基督教的运动,教会势力在全国范围内几乎消灭干净。拿破仑上台后花了很大力气,直到1805年才恢复了天主教。这十几年中法国没有宗教活动,但人们的爱情友谊的实践活动并未发生丝毫变化。所以费尔巴哈把宗教与人的感情关系混为一谈是完全错误的。
恩格斯进一步指出,费尔巴哈把人的感情歪曲为宗教实质上是唯心主义。他不是直截了当地按照本来面貌看待人们彼此间以相互倾慕为基础的关系,而是把它抬高到宗教地位,使之高度神圣化。费尔巴哈论证问题的方法也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他从语源学上寻找其根据,“宗教”一词是从拉丁语演变而来,最初是“联系”的意思,因此,他就把人与人的联系都看作宗教。但恩格斯指出,这是唯心主义的方法。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每一词义不是一成不变的,费尔巴哈不是根据现在的含义而是根据最初的含义来运用它,这是主观主义的方法;而且主张一成不变,看不到发展,也是形而上学。
3.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的第二个观点的错误
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以宗教的变化作为历史划分的标准是完全错误的。恩格斯指出,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上有宗教变迁相伴随的只是就三种世界宗教而言的,而其他宗教对历史发展并没有多大影响,更谈不上起决定作用。即使是三大世界宗教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与历史转折点相伴随,什么时候革命运动采取宗教外衣,什么时候不需要宗教外衣,这完全是根据当时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在资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初阶段,革命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的。这在13世纪到17世纪末往往是这样。但是当资产阶级强大到可以直接向封建统治阶级宣战时,他们就毫不犹豫地抛开了宗教外衣,直接进行反封建的政治斗争。例如,18世纪法国大革命就是以战斗的无神论为武器,向封建势力和教会作坚决的斗争。法国资产阶级不再用宗教去动员、组织群众,而是以自由、平等、人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理论组织发动群众,进行反封建的英勇斗争。总之,宗教不是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宗教本身存在与否,影响作用的大小,都是由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
恩格斯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从根本上批判了费尔巴哈唯心主义宗教观,揭露了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有害性。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社会是“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为阶级关系,人们交往时的感情本质上表现为阶级感情,纯粹超阶级的人类感情在阶级社会里,已被破坏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条件下,费尔巴哈企图建立超阶级的爱的宗教,只能抹杀人的感情的阶级性,掩盖了人们之间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二)对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批判( 9—19段)
1.批判费尔巴哈唯心主义道德观的出发点
费尔巴哈道德观是以抽象的人、抽象的人与人的关系为出发点的。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所研究的人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阶级,只是纯粹生物意义上的抽象的人;费尔巴哈所讲的人与人的关系也完全是抽象的,不了解现实社会中具体的人的社会关系,因而他讲的“人对人应是上帝的关系”也是空话。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社会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等各方面的总和。费尔巴哈超出一切历史时代研究人的共同本质,实际上什么也回答不了。
费尔巴哈由于从抽象的人和人与人的关系出发,其道德观的内容必然是贫乏空洞的。恩格斯把费尔巴哈伦理学与黑格尔伦理学进行了比较。黑格尔的伦理学(即他的枟法哲学枠)从形式上看是抽象的,因为出发点是“绝对观念”;从内容上看却是现实的,都是研究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他不仅研究人与人的道德关系,而且还研究家庭、社会、国家、法律等一系列现实问题。费尔巴哈的伦理学从形式上看是现实的,他把人作为出发点,但在内容上却十分贫乏抽象。因为他的人是脱离了社会和历史的人。如果说在他的宗教哲学中还有男人和女人的差别,在伦理学中,连这点差别也消失了,只剩下纯粹抽象的人。因而,这样的道德表面上看适合于一切时代、一切社会,实际上由于不具备任何具体的现实的内容,任何社会、时代都无法说明。这样他的道德观在内容上就是完全抽象贫乏的了。虽然费尔巴哈偶尔也出现过一些有价值的命题,但也不过是无用的空话,掩盖不了伦理学的抽象性。就连施达克也认为,“政治领域对于费尔巴哈完全是一个未知地带”。
2.批判费尔巴哈在善恶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的观点比费尔巴哈要深刻得多。恩格斯充分肯定了黑格尔在枟法哲学原理枠中阐述的“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思想,这一思想表现为双重含义:第一,恶是一种否定力量,表现为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推动事物的发展;第二,在阶级社会中,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杠杆。这里恩格斯论述的“人的欲望是历史发展的杠杆”的思想有深刻的意义,正是人们对现实的不满足,促使人们从事各种斗争,力求改变现实,以满足人们更多的欲望,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但费尔巴哈把善与恶绝对对立起来,片面肯定善,完全否定恶所起的历史作用。
3.批判费尔巴哈道德观的基础和准则
费尔巴哈认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应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但追求幸福的欲望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即受到人们行为的自然后果和社会后果的限制。费尔巴哈提出,要使人人都能实现追求幸福的欲望,必须遵守两条基本准则:第一,要正确估计自己追求幸福行为的自然后果,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第二,要正确估计自己行为的社会后果,承认他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对人以爱。总之,“对己以自我节制,对人以爱”就是费尔巴哈伦理学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