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做孩子人生的范本(2)

总之,想要让孩子达到预期的要求,父母就首先要做模范,规范自己的行为,给他们做一个榜样。当父母要求孩子不说脏话时,自己首先要做到谈吐文明;当父母要求孩子思想端正时,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到思想端正;当父母要求孩子勤俭节约时,自己也应注意不要大手大脚;当父母培养孩子的修养和爱好时,自己首先应该从一些低俗的游戏中脱离出来;当父母要求孩子不说谎时,自己首先应做到诚实;当父母要求孩子勤奋刻苦时,自己也应该把好逸恶劳的习惯改掉。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来自父母,因为孩子的心理和行为都和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关。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父母,因为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所以,父母要改变孩子身上不良的习气,应该先从改变自己做起。

以身作则:父母是最佳的教育范本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首先要给孩子做好榜样。孩子小的时候,不仅是智力启蒙的大好时机,也是对其进行道德启蒙的重要时机。因为孩子不仅在智力方面处于蒙昧无知的状态,在道德方面其实也是一片茫然。对于孩子来说,究竟什么是是非,什么是美丑,他们并不清楚,而且分辨能力很差。因此,父母应该给予其必要的指导或者以身作则地教育孩子。

现在的孩子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很广泛,所以他们更容易受外界影响,因此对于父母来说,更要对孩子进行以身作则的教育。

上网是小辉寒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他放松身心的主要手段之一。可是这却让小辉的爸爸很着急,小辉上网的时间太长了,这已经影响了他的正常学习,而且爸爸发现小辉已经有上网成瘾的前兆了。爸爸因此教训了他很多次,但小辉不是当耳边风,就是明着和父亲对抗。有一天,爸爸再次批评他的时候,小辉生气地对爸爸说:“为什么你能上网我却不能?我上学和你工作是一样的,你放假就能玩通宵,为什么连我白天玩你都要管呢?”

小辉的爸爸听完顿时哑口无言,他这才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光靠嘴上说,还要落实在行动上,因为孩子都是有样学样的,所以以身作则才是教育的最好手段。原本小辉爸爸想:快过年了,自己忙了一整年,可以借机好好休息一下,好好玩玩,于是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行为和平时相比有一些偏差,而对小辉的要求依旧是高标准。小辉的反抗其实是因为不服气。

后来,小辉爸爸和小辉进行了一次长谈,并约法三章:上网时间不能过长,一次不要超过2小时,每天上网不超过4小时,不可以玩通宵;上网以查找学习资料为主,玩游戏或做其他事都是次要的;双方互相监督,共同遵守。小辉爸爸以身作则,看起了书和报纸,上网玩游戏的时间明显减少了,他起到了表率的作用。小辉也开始跟着爸爸学,虽然他偶尔会上网,但大多是查资料、看新闻,即使偶尔聊天、玩游戏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玩很长时间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些孩子的行为本身就是父母行为的缩影。所以仅用训导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他们往往不会听话,即使听,也不过是因为你是高高在上的父母,而听话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那些习惯了听话的孩子只能说明他们在父母的管束之下,变得习惯性顺从或者放弃自己思考问题了。让自己的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相信不是父母所希望见到的,所以不如为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让孩子学习。

在生活中,除了上网事件外,小辉也有不肯听爸爸话的时候。每次吃饭的时候爸爸都不许小辉看电视,当他还留恋卡通片中的情节时,爸爸总会毫不犹豫地把电视关掉,每次小辉都以哭闹来反抗,但爸爸从来不会因此手下留情。

直到有一次爸爸在吃饭的时候看新闻,这时小辉对爸爸说:“爸爸,你不是说吃饭的时候不能看电视吗!”这时爸爸才意识到每次强行关掉电源对小辉来说是不公平的,自己都不能做到的事情却强求孩子去做。

于是爸爸动手关掉电视,并对小辉道歉:“以后我们要互相勉励,一起戒掉这个不好的习惯。”后来,每到吃饭时间,小辉总会跑过去把电视关掉。爸爸也再不犯类似的错误,每次要求孩子之前,都会先检讨自己。

由上述案例中可以得出结论,只有父母以身作则,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范本。

著名教育家洛克告诫父母说:“儿童早期的启蒙教育一定要慎而又慎,不可掉以轻心。假如父母在言行上出现失误,给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将难以补救。”由此可见,以身作则是教育孩子的关键。家庭环境和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最深的。父母的榜样力量可以帮助孩子拥有一个好的人生,父母应该从现在开始改变一下教育模式,不要只说不做,而是以身作则,为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父母说脏话,孩子抛弃文明孩子天生具有模仿意识,所以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有时会沾染上说脏话的坏习惯。假如父母长期纵容孩子说脏话,就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父母应该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

如果父母喜欢说脏话,孩子往往也会抛弃文明。由此可见,这种不良的影响多来自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他们的辨别能力很弱,往往分不清什么话当讲什么话不当讲,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将最亲近、接触最频繁的父母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所以,在家中父母应该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文明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而不是把说脏话当成一种习惯。

文文刚刚5岁的时候,爸爸不经意间发现他偶尔会说出一些脏话。刚开始爸爸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为没有人教过孩子说这些话,后来经过确认,文文的确是在说脏话。但是,文文好像并不清楚这些话所代表的意思,只是单纯地模仿这种说话的方式。这让爸爸非常诧异,同时也非常担心。

后来,爸爸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自己确实在和朋友说话或是气愤的时候,会偶尔说一些脏话,文文说的脏话和说话的口气,不正是平时自己开玩笑或生气时的口头禅和口气吗?

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爸爸开始对自己的言行举止格外注意。文文的爸爸和妈妈约定不在孩子面前说脏话,并互相监督,平时在生活中也尽可能地用“请”、“好吗”、“谢谢”、“对不起”这样的言语来表达他们的需要或歉意。

过了一段时间后,爸爸就很欣喜地听到文文说:“爸爸,帮我拿一下东西好吗?”而且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文文会表示感谢了。

现在不管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面,爸爸再也不用为文文的礼貌问题而担心了,因为他已经养成了好习惯。

不管是父母随意说出的一句不文明的话或是在争吵时的攻击性语言,都可能被孩子学习,从而污染孩子的语言环境。当然,孩子也可能从电视或其他方面受到污染,不过,这也是可以改变的,想阻止孩子说脏话,父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为孩子创建一个文明的语言环境。很多父母都有这样的想法,在和不熟悉的人说话时,文明一些是必需的,可是在自己孩子跟前用那么多文明用语简直是浪费时间。所以,很多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都是命令式的,很少顾及孩子的感受,也很少对孩子使用礼貌用语,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考虑文明与否。

一天,玲玲的妈妈在外面和邻居聊天,一阵风吹来把门关上了。妈妈赶紧喊玲玲:“请帮妈妈打开门可以吗?”玲玲回答:“好的,我马上来。”玲玲很快为妈妈打开门。这时妈妈对玲玲说:“谢谢”。当时邻居就笑了:“真没看见过你这样的妈妈,对自己的孩子用不着这么礼貌。”邻居在说话时,他的孩子正在一旁看着她。

父母不应该因为孩子是自己的至亲就省略了应有的礼貌,因为孩子是在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成长的。假如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文明,他们又怎么能学会文明呢?所以父母应该通过提高自己的修养给孩子做出榜样,平时多用文明用语。其次,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感受。发现孩子说脏话时,父母不仅要注意检讨自己,还要引导孩子用文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孩子生气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用“我很不高兴”或“请您先离开”等话表达想法,时间久了,孩子在处理矛盾的时候也会用一些文明用语。

因为父母是自己最亲近的人,所以孩子对父母潜移默化的教导丝毫不加防范。不管父母做的是对还是错,也不管父母的言行是否得当,孩子都会把父母看成是他们心目中伟大的榜样,并照着父母的行为去做。假如父母总是语言粗俗,满口脏话,那么教育孩子不说脏话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如果你为孩子做了这样的“榜样”,孩子则很难听你的。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父母想要让孩子讲文明,自己首先应该戒掉说脏话的毛病。

父母尊老,孩子礼貌孝顺正在成长阶段的孩子模仿力极强,他们就像成人的一面镜子,见到的是什么就会反射出什么,而陪伴孩子最多的父母更是孩子最信任的模仿对象。可以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影响了孩子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人说:“从孩子的行为里可以看出其父母的品行”,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许多人都看过一则热播的公益广告:一位年轻的妈妈在给孩子讲故事。之后,她起身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水洗脚,孩子见了,也跟着进了卫生间。妈妈给奶奶洗完脚,回到房间时,发现孩子不见了,在她回过头时,孩子正蹒跚地端着满满一盆水走过来,让妈妈洗脚。广告播完,画面上出现“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