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今初地体。文中初句标告。诸佛子下正显。于中初句总明。后无杂下别显。总中言菩萨愿善决定者。标人显法。故云菩萨。于大菩提立誓趣求。故名为愿。即下初地中发菩提心也。此愿所以明善决定者。以真实智摄故。谓摄导此愿皆令顺理。决择楷定故。此已入初地。是证决定。非是地前信地所摄之愿受决定名。后别中此善决定。有六种。即经六句。一无杂者即观相善决定。真如观一味相故。谓正体缘如境智一味。为观之相。则无带相之杂。二不可见者是真实善决定。非一切世间境界。出世间故。谓此真智超出世间可坏之法。故云真实。真实故非世智所见。三广大如法界者胜善决定。论总释云大法界故。一切诸佛根本故。四究竟如虗空尽未来际是因善决定。以此智寂而常用故为无常因。用而常寂故为常果因。谓涅盘永寂而智体不无。故穷未来际。五徧一切佛刹救护一切众生者是大善决定。谓随顺作利益他行故。即普覆名大。谓由前因善则不住生死。由此大善则大悲不住涅盘。六为一切下是不怯弱决定。上入智地不怯弱故。六相圆融。类前可知。

上六决定以显地体。

下徵列地相。

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智地。

次列地相中文有四节。初寄问徵起。次佛子下举数显同。三何等下徵数列名。四佛子此菩萨下结名显胜。且初。

佛子。菩萨摩诃萨智地有十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我亦如是说。

二举数显同。以生成住持故三世同说。同说之言文在地相。义兼地体。以三世同说者地体六决定也。

何等为十。一者欢喜地。二者离垢地。三者发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难胜地。六者现前地。七者远行地。八者不动地。九者善慧地。十者法云地。

三列地名中为对治十障。证十真如。成十胜行。说于十地。疏引论文广释其义。今略取十障者。一凡夫我相障。二邪行障。三闇钝障。四解法慢障。五身净慢障。六微细烦恼障。七细相习障。八无相有加行障。九不能善利益众生障。十于诸法中不得自在障。唯识论说一一障中各有二愚。除障断愚。证十真如。至下别释。今依本论略释地名。论云一成就无上自利利他行。初证圣处多生欢喜。名欢喜地。由前三位修习。今得初成。圣位新得故生欢喜也。二离能起误心犯戒烦恼垢故。清净戒具足故名离垢地。三随闻思修等照法显现故为明地。谓得四地慧光明相故名明地。唯识此经皆名发光。谓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此约后位得名。四不忘烦恼薪智火能烧故名焰地。焰乃慧焰。即根本智火。能烧前地闻持不忘。恃以成慢之烦恼薪故。五得出世间智方便善巧能度难度故名难胜。谓真俗无违极难胜故。既能出世又能随俗。巧达五明能度偏滞。实为难胜。六般若波罗蜜行有间大智现前故名现前地。谓妙达缘生引无分别名般若行。亲如目覩名曰现前。七善修无相行功用究竟。能过世间二乘出世间道故名远行。此有三义。一善修无相到无相边。二功用至极。三望前超过故。八报行纯熟无相无间。故名不动。此有三义。一舍三界行生。受变易果。故云报行。依此起行任运而成故功用不动。二得无生忍。无相妙慧。则有相不动。三此二无间故烦恼不动。九得无碍力。说法成就利他行故。名善慧地。得无碍慧。尚未称善。徧说徧益。方名为善。十得大法身具足自在故名法云。此有二义。一得大法身如云。能说法如雨。自在用故。二诸佛大法云雨。悉能受故。

佛子。此菩萨十地三世诸佛。已说当说今说。

四结名显胜。

佛子。我不见有诸佛国土其中如来不说此十地者。

释文第三举十方同说彰地要胜。为欲令物生渴仰故。文中二。初云不见不说。反显十方报化皆说。

何以故。此是菩萨摩诃萨向菩提最上道。亦是清净法光明门。所谓分别演说菩萨诸地。佛子。此处不可思议。所谓诸菩萨所证智。

二徵释所由也。徵云佛国不同。化仪亦异。如何十地要皆说耶。释意云此最胜故。谓万法皆如。体如成圣。离斯证智。皆是随宜。故为要胜。已上本分竟第六尔时金刚藏菩萨说此下请分。中三。初说已默住。二是时下三家五请。三尔时金刚藏观察下许说分齐。所以默者将欲说之必固默之。欲令大众渴仰请说故。所以俟请者略有二义。一增诸菩萨尊敬法故。二前举地叹胜为增乐欲。令此请中生解胜故。云何生解。谓由请故得说默之由。显地体甚深离于言念。令众先解。后闻说分不随声取。离谬解故。即复由此故有第三示说分齐。今初。

尔时金刚藏菩萨。说此菩萨十地名已。默然而住不复分别。

此初说已默住。第二请中三家请殊。即分三段。谓初解脱月请。二大众请。三如来请。所以要三家者。众首显扬。当机渴仰。化主加劝。事方周故。又佛请者。即名为加。谓众虽已请。要假主佛威光方堪说故。亦名为教。如来教说显刚藏说传佛教故。又前二家请显此地法因人修故。后一家请显此地法佛所证故。三请三止文有六段。止请相乘。且为五段。一怪默腾疑请。二法深难受止。三叹众堪闻请。四不堪有损止。虽有堪者。亦有不堪故。五双叹人法请。谓不堪闻者以法深故。亦得佛护固应为说。于是刚藏理穷更无违请。

是时一切菩萨众闻菩萨十地名不闻解释。咸生渴仰作如是念。何因何缘。金刚藏菩萨唯说菩萨十地名而不解释。

就初请中分二。初明大众覩默生疑。二解脱月下腾疑为请。今初。言何因何缘者疑怪之辞。为因说者不能说耶。为缘听者不堪闻耶。

解脱月菩萨知诸大众心之所念。以颂问金刚藏菩萨曰。

二腾疑为请。初叙请因领众疑念。

何故净觉人

念智功德具

说诸上妙地

有力不解释

一切咸决定

勇猛无怯弱

何故说地名

而不为开演

诸地妙义趣

此众皆欲闻

其心无怯弱

愿为分别说

众会悉清净

离懈怠严洁

能坚固不动

具功德智慧

相视咸恭敬

一切悉专仰

如蜂念好蜜

如渴思甘露

二以颂正请。文有五偈。显说听无过。是以应说。初一偈说者无过。遣大众何因之疑。后四偈听者无过。亦遣大众何缘之疑。今初。叹说者净觉无过何故不解释耶。然说法之过有三种。一悭嫉不说。二懈怠不说。三无辩力不乐说。今离此三过。谓由无瞋等功德具故离悭嫉过。二由前已说上妙地名。故无说法懈过。三由有乐说辩力。无不乐说过。二叹听者无过中四偈。初二偈叹同生众。次一偈叹异生众。后一偈双叹。今初二偈叹根欲。前偈叹根。故云决定。次偈叹欲故云欲闻。若有欲无根虽闻不解。有根无欲设闻不受。故须双叹。此中意明但有根而无欲不堪闻法。今前偈于教决解。于理决证。具二决定。为非现前之根。复有今偈现前之欲。教证决定。故堪受也。根欲双具诸地妙义愿为说之。第二一偈叹异生众。但云众会。故双叹根欲。初句为总。心无浊故名为清净。后三句为别。别离六浊。一不欲浊。谓心无飡采故。离懈怠治之。二威仪浊。不恭肃故。严整治之。三五盖浊。贪名等故。洁净治之。四异想浊。谓贡高杂染轻慢杂染等皆名异想。今说行坚固。不动治之。五不足功德浊。善根微少。于彼说不乐住。具功德治之。六愚痴浊。谓愚暗不了故。智慧治之。后一偈双叹二众瞻侍则徧四偈。然蜂之念蜜。渴之思浆。喻希法喜解脱之味。复言好蜜甘露。显法之妙。思渴情深。大众如此故应说也。

尔时大智无所畏金刚藏菩萨闻说是已。欲令众会心欢喜故。为诸佛子而说颂言。

第二法深难受止。先叙意为众欢喜。是总酬答相。

菩萨行地事

最上诸佛本

显示分别说

第一希有难

微细难可见

离念超心地

出生佛境界

闻者悉迷惑

酬中五偈分四。初二颂法难说。遣上何因之疑。于中难者是总相云何难。谓难得难证故。难得有四。一微细难得。显非闻慧境故。二难见难得。亦非思慧心眼见故。三离念难得。亦非世间修慧境故。以地智是真修。故非地前分别心数缘修之境。四超心地故难得。非唯非地前之境。亦非登地已上报生善得修道智境。谓变易所起异熟心识。名为报生。生便能知无常等智。故名善得修道智。以非照实之智故亦不测地智。知无常等未忘心境。名为心地。以七地已前皆容出观故。又善得修道智。即后得智。非根本智。既非四心之境。是谁境耶。即佛智故。何者是智。见实义故。所以难说者。恐闻者随闻取着生迷惑故。

持心如金刚

深信佛胜智

知心地无我

能闻此胜法

第二一颂显难闻者。然具德能闻。反显难闻。兼欲使人学能闻故。初句为总。谓持听法心坚如金刚则能得闻。第二句即决定信坚。深信者谓于佛智设心智不及。仰推佛智非我境界。是深信相。佛胜智即法华所说权实二智。经云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故云胜智。坚证者有二义。一知是能证。二心地是所证。即二空真理所依之事。谓唯识相。言无我者通能所证。于此二类如实了知。我法二空成无成智。末句结成。既知难闻之义如是。具上二坚。方闻上来微细胜智。

如空中彩画

如空中风相

牟尼智如是

分别甚难见

第三一颂。喻显说闻。

补义云此二喻疏取论有多释。今约义总释。空喻佛无依智。经云佛智如空无所依故。画喻说相。风喻音声闻相。二者皆无所依。以喻地智难闻。故合云牟尼智如是。分别甚难见。

我念佛智慧

最胜难思议

世间无能受

默然而不说

第四一颂举难结默。意云说闻本在证见。难见说之何益。况复难信。故我默然。

尔时解脱月菩萨闻是说已。白金刚藏菩萨言。

第三解脱月叹众堪闻请。前已叹竟。此复叹者由闻上言证信难得。显示此众有信有证。有堪能故。长行先叙请。

佛子。今此众会皆悉已集。善净深心。善洁思念。善修诸行。善集助道。善能亲近百千亿佛。成就无量功德善根。

此下发言正请。于中三。初陈众集。次云善净下叹德。文有十句。初句为总。余九为别。初善净深心。离教证过故名善净心。一具修诸善行故即下教净。二与理相应故即下证净。善洁思念下九句。前五句教净。后舍离下四句证教净。谓顺教修行名为教净。证理起行名证净。今初五句中一善洁思念即欲净。二善修诸行求净三业。三善集助道即生得净。四善能等即受持净。五成就善根即行净。

舍离痴惑无有垢染。深心信解于佛法中不随他教。

次此四句证净也。舍离痴惑者。真见道中决理无惑。皆破无明故。二无有垢染即不行净。修道中一切烦恼不行故烦恼即是垢染。不行即是无有。三深心信解。即无厌足净。谓不乐小乘。决定信佛胜功德故。四于佛法下不随他教净。谓于趣菩萨地尽道中。自正行故。

叹德竟。

善哉佛子。当承佛神力而为演说。此诸菩萨于如是等甚深之处。皆能证知。

二结请。

尔时解脱月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愿说最安隐

菩萨无上行

分别于诸地

智净成正觉

此众无诸垢

志解悉明洁

承事无量佛

能知此地义

二重颂中二偈。初偈直举法请。次偈重颂前义。

尔时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虽此众集善净思念。舍离愚痴及以疑惑。于甚深法不随他教。

第四不堪有损止。长行中先领所叹。对下有损所以言虽。

然有其余劣解众生闻此甚深难思议事。多生疑惑。于长夜中受诸衰恼。我愍此等是故默然。

后正举损违请。劣解之人通凡小等。皆是迷法之器故。多生疑者正行相违犹豫义故。惑者心迷于理。能破坏善法故。此明现损。长夜下明其当损。我愍此下结默违请。

尔时金刚藏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虽此众净广智慧

甚深明利能决择

其心不动如山王

不可倾覆犹大海

有行未久解未得

随识而行不随智

闻此生疑堕恶道

我愍是等故不说

偈中亦二。前一偈颂领前段。后一偈颂后段不堪有损。下文第五双叹人法请中。复重请者示彼疑惑应须断之。岂可避之。避之不说有多过咎。何等过咎。不得成就一切佛法。

尔时解脱月菩萨。重白金刚藏菩萨言。佛子。愿承佛神力。分别说此不思议法。此人当得如来护念而生信受。何以故。说十地时。一切菩萨法应如是得佛护念。得护念故于此智地能生勇猛。何以故。此是菩萨最初所行成就一切诸佛法故。譬如书字数说一切皆以字母为本。字母究竟无有少分离字母者。佛子。一切佛法皆以十地为本。十地究竟修行成就。得一切智。是故佛子。愿为演说。此人必为如来所护令其信受。尔时解脱月菩萨。欲重宣其义而说颂曰。

善哉佛子愿演说

趣入菩提诸地行

十方一切自在尊

莫不护念智根本

此安住智亦究竟

一切佛法所从生

譬如书数字母摄

如是佛法依于地

第五双叹人法请中亦二。先长行中初标请。何以故下释请。是故下结请。

补义云此段长行有多释。大义谓虽有不堪之机。今说此大法。佛必护念。若得护念。亦令信受。故所以佛必护念者。以诸佛之法必以教证为本。故设字喻。今说地智是佛法之本。必为如来所护念也。次重颂义亦可知。

尔时诸大菩萨众。一时同声。向金刚藏菩萨而说颂言。

上妙无垢智

无边分别辩

宣畅深美言

第一义相应

念持清净行

十力集功德

辩才分别义

说此最胜地

定戒集正心

离我慢邪见

此众无疑念

唯愿闻善说

如渴思冷水

如饥念美食

如病忆良药

如蜂贪好蜜

我等亦如是

愿闻甘露法

善哉广大智

愿说入诸地

成十力无碍

善逝一切行

第二海会大众同请者。自陈有根有欲。于中前有四偈半叹人。后善哉下有一偈叹法成益。叹人中二偈。前五句叹说者自成教证。后三句叹能令他入。后二偈半叹听者。初定戒下一偈。叹众有根。后如渴下一偈。叹众有欲。显示大众求法转深。后善哉一偈。叹法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