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三昧差别智。何者为十。所谓东方入定西方起。西方入定东方起。南方入定北方起。北方入定南方起。东北方入定西南方起。西南方入定东北方起。西北方入定东南方起。东南方入定西北方起。下方入定上方起。上方入定下方起。是为十。
第三定自在者。由前大智大心故于三昧自在。方处非一。入出不同。故云差别。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大三昧善巧智。
第四智巧现分三。初标。
何者为十。
二徵。
佛子。菩萨摩诃萨以三千大千世界为一莲华。现身徧此莲华之上结加趺坐。身中复现三千大千世界。其中有百亿四天下。一一四天下现百亿身。一一身入百亿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彼世界一一四天下现百亿百亿菩萨修行。一一菩萨修行生百亿百亿决定解。一一决定解令百亿百亿根性圆满。一一根性成百亿百亿菩萨法不退业。
三释中分三。初法说。二举喻。三以劣况胜。今初法说中亦二。初十句别明展转深细。
然所现身非一非多。入定出定无所错乱。
第二总显离相分明。
佛子。如罗睺阿修罗王本身长七百由旬。化形长十六万八千由旬。于大海中出其半身。与须弥山而正齐等。佛子。彼阿修罗王虽化其身长十六万八千由旬。然亦不坏本身之相。诸蕴界处悉皆如木。心不错乱。不于变化身而作他想于其本身生非己想。本受生身恒受诸乐。化身常现种种自在神通威力。
二举喻。
佛子。阿修罗王有贪恚痴具足憍慢。尚能如是变现其身。何况菩萨摩诃萨能深了达心法如幻。一切世间皆悉如梦。一切诸佛出兴于世皆如影像。一切世界犹如变化。言语音声悉皆如响。见如实法以如实法而为其身。知一切法本性清净。了知身心无有实体。其身普住无量境界。以佛智慧广大光明。净修一切菩提之行。
三以劣况胜。
佛子。菩萨摩诃萨住此三昧。超过世间远离世间。无能惑乱无能暎夺。佛子。譬如比丘观察内身住不净观审见其身皆是不净。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此三昧观察法身。见诸世间普入其身。于中明见一切世间及世间法。于诸世间及世间法皆无所着。
第五观超绝中分三。初法。二喻。三合。异前化现故云法身。法性包含故一时顿见。由此异故无能暎夺。故云皆无所着。
佛子。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一普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后总结。
佛子。云何为菩萨摩诃萨妙光明三昧。
二妙光明大三昧。分三。初标。
佛子。此菩萨摩诃萨能入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三千大千世界。于一一世界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身。一一身放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光。一一光现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色。一一色照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世界。一一世界中调伏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众生。
二释。分二。初法中分四。初明身云展入。
是诸世界种种不同菩萨悉知。所谓世界杂染。世界清净。世界所因。世界建立。世界同住。世界光色。世界来往。如是一切菩萨悉知菩萨悉入。
二明身智俱入。
是诸世界亦悉来入菩萨之身。
三明其卷入。
然诸世界无有杂乱。种种诸法亦不坏灭。
四明展卷无碍。
佛子。譬如日出绕须弥山照七宝山。其七宝山及宝山间。皆有光影分明显现。
二喻文有二喻。喻前互入无杂乱义。文分为二。一宝山光影喻。二幻师善巧喻。先喻有五。初明日光影现喻。七宝山者即七金山。如十地末所列其名。但除妙高及雪香二山。山间有七香海。海现日影。山以净金亦能现影。
其宝山上所有日影。莫不显现山间影中。其七山间所有日影。亦悉显现山上影中。如是展转更相影现。
二明两影互现。正喻菩萨自他互入。以彼影明净如今之镜。故能互现。
或说日影出七宝山。或说日影出七山间。或说日影入七宝山。或说日影入七山间。
第三得名不同。谓水中本影现山上影时。此所现影从山上出来入山间。若山上本影现水中影时。此所现影从山间出入七金宝山上。故正入时即名为出。
但此日影。更相照现无有边际。
第四明重现无尽喻。菩萨帝网身土。古德立帝网义。经有帝网之名而无广说之处。以昔未有此品经文。故此一段文可诚证也。
体性非有亦复非无。不住于山不离于山。不住于水亦不离水。
五明体离二边。既离二边。故能互现而无杂乱。谓取不可得故非有。影现分明故非无。不住不离者。谓不住成上非有。不离成其非无。若有定住则不能相入。若其离者则无可相入。故不住不离方能相入。
佛子。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此妙光广大三昧。不坏世间安立之相。不灭世间诸法自性。不住世界内。不住世界外。于诸世界无所分别。亦不坏于世界之相。观一切法一相无相。亦不坏于诸法自性。住真如性恒不舍离。
二法合。直明不坏不住故得互入。无乱明不坏性相。谓若坏性相则无可相入。若住内外则不能相入。谓若住世间内则不能身包世界。若住世界外则不能徧入世界。由俱无住故能互入。次释其所以。由定无分别而不坏相。慧观一相而不坏诸。既事理双游。故不坏不住。若不坏不住。则住真如恒不舍离。既即事不舍。故相随性而融通。如无不在。故同真如而内外互入。
佛子。譬如幻师善知幻术。
二幻师善巧喻二。初总喻。二别喻。初中有三。一总明能幻。
住四衢道作诸幻事。于一日中一须臾顷。或现一日。或现一夜。或复现作七日七夜。半月一月。一年百年。随其所欲皆能示现。城邑聚落。泉流河海。日月云雨。宫殿屋宅。如是一切靡不具足。
二明本时处现幻时处。喻互相入。
不以示现经年岁故坏其根本一日一时。不以本时极短促故坏其所现日月年岁。幻相明现本日不灭。
次本末互不相碍。喻不坏相。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入此妙光广大三昧。现阿僧只世界入一世界。其阿僧只世界一一皆有地水火风。大海诸山。城邑聚落。园林屋宅。天宫龙宫。夜叉宫。乾闼婆宫。阿修罗宫。迦楼罗宫。紧那罗宫。摩睺罗伽宫。种种庄严皆悉具足。欲界。色界。无色界。小千世界。大千世界。业行果报死此生彼。一切世间所有时节。须臾昼夜。半月一月。一岁百岁。成劫坏劫。杂染国土。清净国土。广大国土。狭小国土。于中诸佛出兴于世。佛刹清净。菩萨众会周帀围绕。神通自在教化众生。其诸国土所在方处。无量人众悉皆充满。殊形异趣种种众生。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去来现在清净业力。出生无量上妙珍宝。如是等事。咸悉示现入一世界。
后合中亦五。一明一多相容不同。合上现多时处。
菩萨于此普皆明见。普入普观。普思普了。以无尽智皆如实知。
二明智鉴不昧。合前能幻之术。
不以彼世界多故坏此一世界。不以此世界一故坏彼多世界。
三合不坏本末之相。
何以故。
四徵释所由。先徵意云何以互入得不坏相。
菩萨知一切法皆无我故。是故入无命法无作法者。菩萨于一切世间勤修行无诤法故。是名住无我法者。菩萨如实见一切身皆从缘起故。是名住无众生法者。菩萨知一切生灭法皆从因生故。是名住无补伽罗法者。菩萨知诸法本性平等故。是名住无意生无摩纳婆法者。
释意有三。一由知人无我故。人无我之相已见上文。
菩萨知一切法本性寂静故。是名住寂静法者。菩萨知一切法一相故。是名住无分别法者。菩萨知法界无有种种差别法故。是名住不思议法者。
二知法无我。
菩萨勤修一切方便善调伏众生故。是名住大悲法者。
三得同体大悲故。由此故能融通事理。
佛子。菩萨如是能以阿僧只世界入一世界。知无数众生种种差别。见无数菩萨各各发趣。观无数诸佛处处出兴。彼诸如来所演说法。其诸菩萨悉能领受。亦见自身于中修行。
五结成上义。于中三。一结上多入一。
然不舍此处而见在彼。亦不舍彼处而见在此。彼身此身无有差别。入法界故。
二结上不坏性相。
常勤观察无有休息。不舍智慧无退转故。
三结上明鉴。
上宝山光影喻合竟。
如有幻师随于一处作诸幻术。不以幻地故坏于本地。不以幻日故坏于本日。
第二别喻中有三。逆喻总中三段。一幻不坏本喻。别喻不坏相。二如世幻者下幻必依处喻。别喻前依本时处现多时处。三如彼幻师作诸幻事下明幻师不迷喻。别喻前能幻。今初。先喻。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无国土现有国土。于有国土现无国土。于有众生现无众生。于无众生现有众生。无色现色。色现无色。初不乱后。后不乱初。
后合中有二。先正合。
菩萨了知一切世法。悉亦如是同于幻化。知法幻故知智幻。知智幻故知业幻。知智幻业幻已。起于幻智观一切业。
后释其所以。
如世幻者不于处外而现其幻。亦不于幻外而有其处。
第二幻必依处喻。先喻后合。喻中略无幻必依时。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不于虗空外入世间。亦不于世间外入虗空。
合中分二。先合依处。后合依时。前中初总合。以记物现故。空即事空。
何以故。虗空世间无差别故。
次徵释所由。理无差故。
住于世间亦住虗空。菩萨摩诃萨于虗空中。能见能修一切世间种种差别妙庄严业。
后结成自在。
于一念顷悉能了知无数世界若成若坏。亦知诸劫相续次第。能于一念现无数劫。亦不令其一念广大。
二合依于时。于中先正显。
菩萨摩诃萨得不思议解脱幻智到于彼岸。住于幻际。入世幻数。思惟诸法悉皆如幻。不违幻世尽于幻智。了知三世与幻无别。决定通达心无边际。如诸如来住如幻智其心平等。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知诸世间皆悉如幻。于一切处皆无所着。无有我所。
后释其所由。以得幻智同于佛故。
如彼幻师作诸幻事。虽不与彼幻事同住。而于幻事亦无迷惑。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知一切法到于彼岸。心不计我能入于法。亦不于法而有错乱。
第三幻师不迷喻。文并可知。
是为菩萨摩诃萨第二妙光明大三昧善巧智。
三结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