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赖克林儿童情绪手册
- (美)盖尔·赖克林 卡罗林·温克勒
- 3676字
- 2021-03-29 15:33:57
1
每个孩子都有不良行为
所有2~5岁的孩子都会给你捣乱,这是不争的事实,只不过有的孩子偶尔制造一次麻烦,有的则整天都不安生。虽然不能预期下一秒钟这些宝贝又会惹出怎样的麻烦,但是当难题出现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选择如何去处理的。
下面的文字帮助大家理解《怎样给孩子立规矩》所遵循的原则与方法。我们倡导大家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地吸收、改造并利用书中提供的方法,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约束与惩罚
我们所谓的“约束”与“惩罚”可不是一回事,也不是说约束采用的温和态度就是让孩子说了算。约束是建立在无条件的爱和严厉的规则之上的,并且绝不姑息孩子的坏毛病,其目的是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与自信。我们所信奉的约束是通过一系列的对策,教会孩子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当然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的言传身教。同样重要的还有适时的探讨、私密谈话或是家庭会议,主要任务是探讨孩子应该改掉的坏毛病。本书遵循的指导原则就是在清晰的规则、价值观与道德的框架里解决问题(而不是用羞辱、谩骂、威胁等手段)。
事实上,正如我们所说,“惩罚”与“约束”相去甚远。惩罚是通过伤害或带给触犯规矩者更多的痛苦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一个处于愤怒之中的家长在与孩子冲突白热化的时候选择惩罚孩子,多半是“报复”的想法在作祟——“让他看看谁才是老子!”而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通常不会认识到错误,而会变本加厉地重复错误以达到报复的目的。一个“被约束好的孩子”和一个“被惩罚出来的孩子”在说法上虽然只差了一点,但家长和老师们都赞同这之间相去甚远。事实上,正是因为有了一定的合理的限制,孩子才会有踏实感,才会感受到爱与安全。
与约束有关的词汇
在要孩子停止某种错误的行为和做某件正确的事的时候,家长都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这就意味着控制,也就是说,家长需要给孩子设定一定的限制,在不伤害他们的身体或是自尊的同时阻止其不恰当的行为。尤其是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约束是父母的主要责任之一,我们要每天不停地重复这项工作,直到孩子不用父母的约束也可以自己主动做到(自控能力的培养)。
而从长远来看,约束还意味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给他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教给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完成对孩子品质的培养。因为一个具有良好自控能力与优秀品质的孩子能够在未来学会控制自己的冲动,通过沟通解决问题,还具有共情力。
约束的积极策略
这是指给予孩子积极的关注并与之沟通交流,而不是采用糟糕的怒吼、体罚、辱骂或威胁等方式。每个家庭是不一样的,我们有着不同的家规以及对孩子的期望。在积极的约束策略的指导下采用的约束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最重要的是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阶段、脾气个性等制定一些实际的目标。比方说,有的家长可能会给孩子提供几个选择来解决问题,有的则会用幽默的方式来分散注意力,还有的会选择继续坚持原则。这些都可能是有效的。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任何一个家长都会有某些失控的瞬间,说过一些并非发自本意的话,或做过一些让自己后悔的事儿。所幸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虽然会花掉一些时间、精力,但是采取积极的约束策略还是非常值得的。
后果
孩子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有时是自然而然的,有时候则需要父母的纠正。关于“后果”一词,大部分人可能更容易联想到其消极含义——就像电视节目里那种快速问答,如果答错就要品尝“后果”。但是我们要注意,惩罚仅仅是后果的一种。
· 自然后果:这是孩子的行为不经家长的干涉从而自然而然得到的结果,是典型的因果关系。例如,孩子不听话,在寒冷的冬天不戴手套就出门,结果把手冻坏了。“冻坏的手”就是“不戴手套”的自然后果。
· 恰当后果:这是在家长的纠正下,孩子的行为所产生的后果,其中家长的纠正过程不仅照顾了双方的自尊心,而且没有暴力、暴怒或者羞辱。这是一种典型的积极约束策略。
· 惩罚:在这种后果中,家长的行为(通常在愤怒中)让孩子品尝到痛苦、失落、羞愧,或者忍受“应得的下场”。有别于父母的规劝,惩罚不是告诉孩子哪里做错了,下次不要再犯了,而是让孩子用实际行动为犯下的错误“付出代价”。更糟糕的是,惩罚非但不会让孩子反省,反而会激发孩子的愤怒甚至复仇心理。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大家在这几种后果中不要轻易选择惩罚的方式。
家长可以采用的策略
选择恰当后果
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怎样做才能获得恰当的后果呢?试试下面的方法吧!
1.应该立刻做的:在问题现场即时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这样既不伤害双方的自尊和感情,又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比如,孩子在堆沙堡时朝其他的小孩扔沙子,我们可以把孩子抱出来,带他回家或者选择他能够遵守规则的其他游戏。
2.预设后果:在问题出现之前预先设想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家庭会议或与孩子沟通等方式制定处理问题的方式。(“约翰尼,时间到了!你不记得我们已经说好打架也得有个时间限制了吗?”)
3.延迟后果:当务之急是让孩子停下来。当我们不确定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先等等,花点时间来思考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管你弟弟叫大头蛋可不好。我得想想怎么处理这件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提倡在两三岁的小孩身上使用这一招,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只关注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旦过去,他们也就忘了。所以用这个方法,很难让他们将犯错及其后果联系起来。
4.无后果: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去处理。如果孩子经过漫长的一天已经累得不行了,而你又由于种种原因找不出犯错的根源,那就“让它去吧”,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良药,这是很多专家的共识。我们也相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各种矛盾都是由沟通不良引起的。因此,选择说什么固然重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也不可小觑。窍门就在于我们对词汇、音调还有肢体语言的运用。运用好了,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沟通用语
· “我”式句:这是一种以第一人称“我”开头的句子。在不攻击对方的情况下,仅表达说话人的情绪、喜好、需求或结论。例如,家长可以用目光与孩子交流,告诉孩子:“我非常生气,我不喜欢看到玩具弄得哪儿都是,我需要你帮我一起收拾好。”然后拉起孩子的手,带着他一起收拾。虽然前文中我们说过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但同时家长自己如何表达情感也十分重要,它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行为将会是乖乖顺从还是轻蔑视之。
· “你”式句:用“你”开头的句子,通常带有攻击性,使倾听者马上进入防御状态。例如,朝孩子(在另一个屋子里)大骂:“你这个邋遢鬼!怎么每次都不收拾?每件玩具都搁在地上!快点出来,否则……”这样火冒三丈的态度通常换不来孩子的合作。如果言辞更激烈,还有可能起副作用,让孩子大哭大闹。这种“你”式句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 “说出来”:鼓励孩子用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采用踢打、尖叫、扔东西或咬人等方式来发泄。我们可以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就采取这种方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姐姐抢了你的玩具,你一定很生气吧!”
· 拥抱:在孩子身后从腋下将其环抱,温柔地限制他的举动。这样的姿势可以让你近距离接触孩子,在他耳边用话语安抚,以防止过激的踢打、挥拳等行为。
· 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亲身示范你希望孩子能做到的那些行为。这是作为家长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还要注意:重要的不仅仅是说了什么,还有怎么说;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做到了。比起听我们说的,孩子可能更乐于效仿我们做的。你就看吧,孩子总会出其不意地让我们知道,他们可是模仿的好手呢!
· 家庭会议:可以是计划好的或临时决定的家庭会议,目的是消除隔阂或重新建立亲子联系。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确认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分配家务,制定时间表或者计划其他特殊事情。
家长可以采用的策略
召开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能够让全家(通常是繁忙的一家子)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孩子和父母应该携手处理问题、做出决定。规律的家庭会议可以消除积攒的误解与烦恼。
我们建议大家采用家庭会议的方式处理家中成员的情感、需求等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就一个问题发表看法,同时也倾听他人的问题。大家要将处理意见或评价写下来,对这些意见先不予置评,等到所有意见都记录完,再由家长逐条朗读,之后让大家讨论。
幽默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拥有否决权,对于那些不可接受的建议可以直接否决。比如孩子说:“让我妹妹搬出咱家吧,好不好?她可以住在奶奶家嘛!”首先,我们可以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比如说:“我们知道妹妹经常把你房间里的东西弄坏,你也很生气。”然后再加上一句:“可是我们太爱你妹妹了,不能让她和奶奶住啊,那样我们会想她的。换一种解决方法吧,你还有什么建议?”
家庭会议也可以用来制订一些共享欢乐家庭时光的计划,比如一次长途或短途旅行,去野餐或者开派对。也可以在家庭会议上讨论如何给亲友准备生日礼物(比如全家动手做一个独一无二的手工大蛋糕),还可以谈谈怎么庆祝即将到来的假期。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会给整件事情增添许多乐趣。
最后,在家庭会议上,我们也可以当众表扬某个家庭成员。鼓励大家一起分享周围发生的事情,哪怕是最小的孩子也能想出让他高兴的事儿。你可以用一道大家最喜欢的甜点来结束会议,或者击掌,亦或其他能让全家人开心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