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奉献一腔赤诚,收获和谐的企业氛围(1)

1.我的公司奉行官民“一家亲”

福特公司建立之后,我们的员工数量就不断增加,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从几百人增加到了现在的上万人,这种速度在当时是不可思议的。员工的增加表面上说明企业的强大,但随着工人的数量不断增加,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人毕竟不是机器,不可能每个人都按照我的想法运行。

企业首先面临的是招聘问题。福特公司有专门的招聘部门,在招聘工人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工人的基本情况,以及是否为福特公司工作过。在我们的调查表中,有一栏是“特长栏”,我们希望当需要某种人才的时候,就能直接从工人中挑选出来。比如我们曾经需要一个钟表修理工,于是就从调查表中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人。

还有一点和许多公司不同,我们对于所有进入福特公司的员工,从不在乎他以前的经历,也不在乎他的工作经验有多少,我们重视的只有他的能力。有些公司可能拒绝那些出身不好,或者曾坐过牢的人,因为他们担心这些人会给他们带来麻烦。

我并不认同这一点,我们雇用的是一个人的现在,而不是他的过去。就我而言,我不认为一个人的过去有多重要,每个人身上总有一些优点,只要给予他一个适当的机会,他就能做得很好。

如果一个人曾坐过牢,但他适合福特公司的一个职位,那么我们依旧会雇用他。在我看来犯过错误的人更懂得生活和工作的不易,如果我们能够给他一个合适的机会,他就会全力以赴,努力做到最好,这一点,已经在福特公司得到证实了。所以,不论曾经是十恶不赦的人,还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才生,在我们这里都会得到一视同仁的对待。

除了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员工之外,我们的工人在升迁方面也都一律平等,只要一个人能把他的工作做好,那么公司就会考虑提拔他担任更重要的职务。比如我在底特律郊外的一家工厂厂长,他起先是一名普通的工人,后来我发现他具有领导才能,并且能对公司负责,便升他做了厂长。还有我们公司的一位重要部门的主管,他曾经只是一名清洁工,但我看到了他在工作中的负责态度,于是一步步提升他为主管。

如果说我们公司对员工的提升有一个原则的话,那么这个原则就是:做任何事都应该比他已经做过的做得更好一些。一个人做事情不能总是想着“我做的已经够好了”,而是应该想我该如何做得更好。工作效率并没有所谓的尽头,永远有更利于工作的改变存在。

我喜欢那些讲求效率的人,对他们来说,可能效率的提升只利于他们,但对公司来说,这种效率会令公司得到几倍的提升。就公司而言,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是两个概念,成本是可以直接通过数据得出,并可以通过机械性设计减少的。

但对于生产效率来说,这就要牵扯到人们复杂的内心。因为生产离不开人,就算我们不断改变流水线的速度,但在流水线上工作的工人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不论我们如何改进生产线,但在生产线上工作的人不愿意工作的话,生产效率将会很低,但我们确实节约成本了。

所以,当我们将员工招进来后,并且给予他一个公平的晋升机会,那么他就应该以更高的生产效率回报我们。其实,对于“我们给予晋升机会”的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实际上是那些想要得到晋升的人,自然而然地就会脱颖而出,这是他们自己争取的,而不是我们给予的。很多人说自己缺乏机会,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只希望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并不会在工作上做更多的努力。

对于这些人来说,并不是他们不希望赚钱,只是不希望在得到更多钱的时候,同时担当更多的责任。可以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希望保持自己的地位不变,这是他们主要的任务,而提升只是在保证这一基础后的事情。因此,不管企业中有多少人,困难的不是发现那些需要提升的人,而是发现谁愿意被提升。

公司和员工之间存在的不仅仅是利益关系,我希望公司的员工都能极尽所能在工作中表现得很好,但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严格的制度。对于拥有上万人的企业,就如同一个小型社会,里面的每一个人只是在做他们必须做的事情而已。

我们在管理工人的时候,依靠的是严格的制度,而不是那些烦琐的规定。我们不需要为一件事立几条规定加以约束,事实上我们只要定一条与之相关的规定,并且严格按照这一规定执行就可以了,不论是公司的高管,还是公司的工人,我们都一视同仁,这才是一个公司建立制度的原则。

1919年,我们进行了一次统计,这一年中福特公司共有30555起工作变动。有10334起是因为旷工十日,并且没有给出理由而被开除的。因为拒绝分配的工作,而主动离开的有3702人。另外,大约有3000多人主动辞职去了其他工厂。

在旷工问题上,我们是最严格的,工人们不能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如果他确实有事,那么他可以和工头提出来,如果他之前不说,那么回来后就必须解释清楚,否则就一定会被开除。这一点对任何人都是一样的,不论他是管理层,还是新来的员工。

我认为企业应该是这样的,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尽可能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尽可能得到更多的工资。整个公司处于高度的专门化中,一个部门的运转依赖另一个部门,而另一个部门依靠的是其他部门。如果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工作,那么对于公司来说,总产量就会下降,工人的工资也就会降低。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说明,企业和员工应该融为一体,用最公平的方式对待员工,同时员工以更高的效率回报企业,如此一来,企业就能更快地得到发展,员工也会相应地增加收入了。

2.要效率不要阶级,员工可将所有领导

“一视同仁”

一般情况下,一个企业在创立之初,因为员工的数量较少,而且没有那么明显的任务区分,所以员工和管理层之间可以直接进行对话。福特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就经常在车间和工人一同劳动,我们还会讨论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当一大群人聚在一起时,为了方便管理,便出现了过多的组织和随之而来的繁文缛节。组织分工越清晰,就会越容易导致官僚体系的诞生。

在一家官僚化严重的公司里,如果一个员工想反映一些工作上的问题,或者是有什么好的建议想要告诉总负责人,他就要经过下级工头、工头、部门经理、助理总监,最后才能到达总负责人那里。

当到达总负责人那里的时候,说不定他的问题早就成了历史。一般来说,下层提供的意见往往需要六个星期才能到达董事会的主席手里,而且这些意见往往被之前经手过的管理层修改得面目全非了。

在这种体制下,根本没有办法迅速有效地执行一项政策,因为当政策落实到基层的时候,它的最佳实施时机往往已经错过了。另外,这种制度让人变得懒惰,许多并不难办成的事情,反而被推来推去,所有人都在这样回避责任。

为了避免官僚化现象,在福特公司内部并没有严格的组织,也没有一系列上下级之间权力等级的区分,更没有那些烦琐而毫无意义的会议。我们需要的只是职员,而不是那些欺上瞒下、只懂钻营的官员。

有些人认为这样做会很危险,会让一些人逃避责任、偷懒不工作。但实际上并不会这样,我们所招聘的都是那些富有积极主动精神的员工,他们会主动工作,不用别人监督,当公司将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之后,他们会在得心应手的工作上发挥最大的潜力。

没有了这些毫无实际作用的限制,也没有了各种繁文缛节,自然就不存在工作以外的念头。每个人只需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有问题可以直接越过工头去找负责人,这样效率就大大增加了。

对于我们的职工来说,我们只需要他对自己负责,也就是对他的工作完全负责。那些工头对手下的工人负责,部门经理对部门负责,总负责人对工厂负责,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在自己的责任范围内发生了什么事情,而不用了解其他人工作的情况。我这里说的“总负责人”,其实并没有这样的头衔,我总是指派一个人管理整个工厂,并且给他配两个助手,但他没有任何头衔。

事实上,许多人因为头衔的问题,导致工作做不好,他总是认为,我拥有了这个头衔,那么我的地位就很重要了,至于我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能保住这个位置就好。但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应当是一个善于计划和命令的人,他根本不在乎头衔是什么,因为工作才是他最关注的问题。

而且,因为头衔过多,就需要分出更多的部门,虽然初衷是为了划分责任,但实际情况却完全脱离了责任本身的意义了。当责任被分成许多份,并且分派在各个部门的头上,每个部门都有一个有头衔的领导者,而这位领导者下面还有许多拥有头衔的人围着,这时候领导者就很难看清自己真正的责任了。

当企业发生一件事情时,领导者总是希望能从下级中找到一个人来负责这件事情,而这个人同样会在自己的下面找另外一个人负责,最终这件事情就被分派在最底层员工的身上。但实际上,往往最底层的员工有最实际的工作,但他们被迫要从事属于他们领导的工作。如果每个人都这样推卸责任,最底层的人拿着最低的工资,但却做着好几份工作,那么这家企业最终一定会解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