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美国归来,上下求索成就百度伟业(3)

诚实合伙投资公司出于对李彦宏的信任和对百度未来的判断,为百度找到了第二笔融资的公司,即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该投资基金的负责人对百度进行了一番细致、全面的观察之后,决定把资金投给百度。喜讯接二连三,德丰杰全球创业投资基金确立了投资意向之后,又有一位投资商IDG也要投资百度。李彦宏喜出望外,仿佛看到了百度美好的明天。

2000年9月,李彦宏收到了由德丰杰和IDG共同投资的1000万美元。德丰杰的负责人称赞李彦宏的百度是一家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公司;IDG的负责人说:“我相信李彦宏的魄力和能力,在他的领导下,百度一定能够发展起来。”事实证明这两家投资商的眼光没错——后来百度上市之后,他们获得了百倍的回报。

收到这笔资金之后,李彦宏就召集了公司全体人员,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在大家一阵欢呼之后,他又马上宣布了更让人激动的消息:公司的全体员工涨5%的工资!从此以后,员工们的干劲更足了,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百度发展了,个人才能更好地发展。

虽然资金到位了,李彦宏却又为公司缺少搜索引擎技术人员而发愁。当时在中国,真正懂得搜索技术与产品的人才并不多,百度作为专业的搜索引擎公司,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拥有一支相当专业的队伍。但如何寻找这方面的人才来组建队伍呢?李彦宏把这个重任放在了王湛身上。王湛当时是百度的市场经理,主要负责市场调研及制定百度现有产品的改进策略等工作。为尽快搜索到这样的人才,王湛提出在网上成立一个由关心中国搜索引擎的网友组成的搜索俱乐部,以此为平台,共同探讨中国搜索引擎的发展,从而笼络一部分人才。

这个成立搜索俱乐部的计划很快得到了李彦宏的同意,于是王湛给所有员工发邮件,招募俱乐部成员,同时在百度网页服务器上架设了论坛。经过一番筹备,搜索俱乐部开始运作了。

结果也正如王湛预料的一样,搜索俱乐部为百度聚拢了一批对搜索引擎技术及产品感兴趣的中国网友。他们在俱乐部上发表自己对搜索引擎的看法,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让王湛受益不小。百度前任产品副总裁俞军,就是通过这个搜索俱乐部被王湛发现,从而加入百度的。当时,俞军的网名非常显眼,叫“搜索引擎9238”,他经常在搜索论坛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并对百度提出了不少建议。王湛把他写的建议转给百度的技术员,根据这些意见修改百度产品。王湛知道这是个不可多得的搜索引擎技术天才,后来当王湛看到“搜索引擎9238”写的极度热爱搜索引擎的求职信时,便邀请他加入了百度。

面对互联网的寒冬,百度阔步向前,在寒冬中绽放春意。此时,好产品有了,好团队有了,而且产品销售量也在不断提高,百度的发展前景可谓一片大好。

但世事难料,谁也无法预知明天,等待百度的将会是什么呢?

5.在迷茫中寻找未知的突破

2001年前后,中国承受着网络泡沫破灭的疼痛,并且这种疼痛还在延续着。有许多互联网公司已从昨日的辉煌跌入黑暗,底子薄弱的以破产告终,底子厚实的紧勒腰带,咬牙死撑,希望能撑到温暖的春天。和这些互联网公司相比,李彦宏经营的百度算是稳步发展,一切按预定计划前进,没受到什么影响。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得益于李彦宏及百度其他领导人的决策和商业掌控能力,二是得益于此前产品的成功让百度的员工对公司充满信心。

但是,这种局面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同年夏天,以李彦宏为首的百度领导者察觉到了公司面临的困境——公司正从一条宽阔的汽车道逐渐走向一条狭窄的人行道,如果照此发展下去,百度就会一条窄道走到底,距灭亡也就不远了。对此,李彦宏及百度的领导人认真分析了造成这种困境的原因。

当时,百度垄断了国内的门户网站搜索引擎技术服务市场,国内80%的门户网站都采用百度的搜索技术,并且随着搜索量的不断增加,属于百度的这一块市场也一直增长,这称得上是一件喜事。但是尽管付出这么多的心血,做出这么好的成绩,百度的资金却入不敷出,根本不赚钱。如果一个公司光赔钱不赚钱,就根本坚持不了多久,换而言之,就是离破产不远了。

之所以会有这种局面,并不是公司内部出现了问题,而是因为百度公司和其他几大门户网站的利益问题。当时使用百度搜索技术服务的有好多网站,比较有实力的有新浪、搜狐、网易等,他们深知自身对搜索引擎的需要,并且自从使用了这项服务之后,网站流量就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他们在搜索引擎方面不但不愿意付出更多资金,而且还把这一块的技术费压低甚至拖欠。极富商业头脑的他们认为,向用户提供搜索服务,加载一个搜索框,除了能提升流量之外,网站自身根本没有赢利,根本不像新开个频道那样赚钱。

此时,百度陷入了两种困境之中,它们犹如两把利刃插在了李彦宏及百度领导者的面前,让他们进退两难。随着各大门户网站的流量不断提升,来自门户网站用户的搜索请求量也在不断扩大,以当时的硬件设施根本达不到要求,必须进行升级,而这就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是,一些门户网站还在搜索引擎技术服务上讨价还价,一再压价,更别说多支付一点钱了。百度作为一家公司,特别是由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的企业,如果不赢利,拿什么去偿还股东们的投资?所以百度一定要赢利,如果继续目前这种入不敷出的商业模式,最终只有死路一条。此时,李彦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中,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将百度狭窄的路子拓宽呢?

为了探寻一条新路子,李彦宏和徐勇等人白天奔波,晚上开会,为公司的发展绞尽脑汁。这时他们已经意识到,公司以前的定位不是十分理想,毕竟为门户网站打工不是公司发展的长久之计。如果门户网站连他们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就根本不可能把食物分给为他们打工的百度。所以,公司必须重新定位,找出新的赢利模式,从而拓展公司发展的路子。

有人认为做软件比较合适,把搜索技术打包成一个软件,然后卖给各大网站,这些网站不仅仅是门户网站,还有其他的一些中小型网站,比之前专为门户网站做搜索引擎服务要全面。但是,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之后,大家发现这种模式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轻松好做。因为当时互联网正处于冷淡期,各网站考虑的是如何坚持下去,毕竟生存才是最主要的,其他的根本没法顾及,毕竟像搜索引擎这样的功能是可有可无、只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因此,市场对于这种软件并不买账。

软件的路子不通,大家又集思广益。有股东提出开发出售“互联网内容分发系统”,又称CDN软件,它的主要作用是为网站加速。因为在当时,由于中国互联网硬件设施比较落后,上网速度很慢,有时候打开一个网页需要等很长时间,急性子而又有重要事情的网民气得直跺脚。而这一款软件却可以把网民的搜索请求链接到空间上离他最近的服务器,如此一来,就加快了打开速度。

百度股东的这一想法是借鉴美国的一家公司,这家名为Akamai的公司是由麻省理工大学的学生创办的,他们成功研究出了互联网内容分发系统,并且在美国得到了广泛运用,市场反馈很好。

百度股东们认为这一模式可以在中国打开市场,让百度重新焕发光彩。看着股东们态度坚决,而且眼前也没有更好的路子,李彦宏只好同意了。于是,百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发这一系统。然而,当系统做好,他们满怀信心地把产品推向市场时,结果却让他们大吃一惊——许多网站将他们拒之门外,说根本不需要。这时,股东们才明白,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和美国人毕竟不一样。由于两种文化环境、文化性格之间存在太大的差距,所以造成了中国和美国市场的巨大差异。但此时后悔已晚,没有人会为他们的产品埋单。

当时正是互联网的寒冬期,国内许多门户网站都面临困境,各大网站的业务冷冷清清,他们为了省钱,宁愿选择最便宜的技术也不要最好的技术。更让李彦宏想不到的是,互联网泡沫之后,有许多门户网站意识到搜索引擎的重要性,改变了发展策略,不再购买百度的服务,而是自己开发搜索技术。至此,李彦宏意识到,百度转换商业模式已迫在眉睫,而且势在必行。

李彦宏深深地思索着,试过几条新路子均行不通,究竟如何才能找到适合百度发展的新路子呢?这段时间是李彦宏最痛苦、最迷茫的时候,都说万千大道通罗马,可百度的这条道在哪里呢?李彦宏总感觉身上有一股巨大的力量,却无处可施,以致这股力量让他浑身难受,所以他需要马上找到突破口,把这股力量释放出来。而这突破口就是挽救百度的办法,但是好办法岂是一天两天就能想出来的!

当时的互联网世界风云变幻,一些网络游戏、短信平台也被有眼光的人复制到国内,并且很快被中国人广泛接受,特别是网络游戏,更是深得青少年的热爱,乃至有部分青少年因为网络游戏而成瘾,变得疯狂,失去人性。可见,它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深深毒害着青少年的心灵。但不管怎样,网络游戏让很多人赚了许多钱,即使是后来的跟风者,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因此,百度的股东们也劝李彦宏搞网络游戏和短信平台,以摆脱百度的困境,先把长远发展放在一边,等赚到钱之后再为百度定性。可是李彦宏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改变公司的发展策略,对公司以后的发展极为不利。他不能为了一时赚钱而放弃长远计划,更不可能放弃搜索技术。他认为,中文搜索这一领域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找到适合百度成长的发展模式才是主要的。

但是适合百度成长的发展模式究竟是什么呢?李彦宏左思右想,历经无数次的探索之后,他终于想到了真正适合百度的发展模式——做独立的搜索引擎公司,直接面对终端用户。

李彦宏终于找到了他想要的,但他的决定,百度股东们会同意吗?

6.确立搜索引擎,上马竞价排名

早在1996年,李彦宏就发现了搜索引擎存在着严重的作弊问题。他当时在美国负责《华尔街日报》网络版实时金融信息系统的设计,所以很喜欢用搜索引擎,时间长了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在当时根本没有解决的办法。

同年4月,Excite首期200万股股票上市,李彦宏也在此时想到了如何解决搜索引擎的作弊问题。经过自己的苦心研究,他终于创建了超链分析(ESP)技术,这项技术率先解决了如何将基于网页质量的排序与基于相关性的排序完美结合的问题,而且该技术还获得了美国专利,并被成功地应用到Infoseek的Go.com的搜索引擎中。这一项专利技术的发明及成功运用,对世界互联网搜索引擎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世界互联网的搜索引擎进入了第二个技术时代。

到1999年年底,超链分析技术已被全世界主流的搜索引擎公司所使用,但它并没有促进搜索引擎公司的发展。有关人士分析,这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商业模式的问题。任何一家企业,无论拥有多么超前的技术,如果这项技术不能让企业产生相应的经济利益,得到相应的回报,企业还是无法生存,更谈不上发展。像早期的一些知名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LookSmart、Inktomi,它们后来都相继消失了。为什么会这样?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搜索引擎技术不好,而是因为这些技术都不能为企业产生相应的经济回报,也就是说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没有得到解决,而这却是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才得到解决。美国Goto.com搜索引擎公司发明了付费排名的商业模式。这个模式可以这样理解:所有商业类词汇,都以关键词竞价,按竞价网站的出价多少,决定搜索结果的排列顺序,搜索结果被点击时支付费用。实际上,就是一种按效果支付费用的网络推广方式。这种推广方式有独特的优点,即少量投入就能给企业带来许多潜在的客户,从而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提高产品的销售量。而这种投入与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投入相比,花费要少得多。事实上,一般的中小企业也根本不可能会花巨资在电视、报纸上作宣传,Goto.com公司推出的这种网络推广方式,既便宜,覆盖面又广,正满足了它们的需求,因此深受它们的欢迎。毕竟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大企业都是少数,中小企业群体才是占据主导地位的。虽然这种模式的推广投放额度很低,但由于中小企业的数量群非常庞大,让Goto.com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以致起初的收益数字让Goto.com公司的内部人员都大吃一惊。

1998年2月,作为首推付费排名的Goto.com大获全胜,一年之后,利用这一商业模式赚取巨大资金的Goto.com公司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上市时,因为该公司的年收入要高出其他搜索引擎公司,所以该公司的每股股票价格高达30多美元。2001年,该公司正式更名为Overture,现在,它已发展成为全球商业搜索界的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