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方法是,可以听有节奏的音乐的同时让孩子练习拍手,空心掌和实掌交替拍,1岁以下的孩子50下,1~3岁的孩子为100下,3~6岁200下。幼儿力度以把掌边拍红、手发麻为适合。此方法目的是让气血循环起来,带动肝气游走全身,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特别有效。体质虚弱、心火肝热的孩子,应该早晨5~7点起床,其间配合双手鼓掌50下,带动全身血液加速循环,快速提高体质。肝气郁积导致的睡眠问题、长斑点,抑郁和经常生气的父母也可以按照此方法调整身体,每天500下,对心火大的体质尤其有效。这样长期锻炼出来的孩子,心胸开阔、乐观豁达、抗压能力强。
儿童四季食疗之冬季篇
宝宝的耐寒力以及身体抵抗能力远不如大人。通过合理的膳食安排来调整和增强宝宝的抵抗力和御寒能力,让宝宝安然过冬,是爸爸妈妈的必修课。
冬季给孩子多吃点热食
寒冬天气,幼儿活动量相对减少,人体生理活动需要的热量增加,幼儿容易产生饥饿感,需要从食物中得到热量来补充。因此,幼儿膳食中可适当加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注意进食米面搭配、荤素搭配、粗细杂粮搭配的食品,要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深绿色蔬菜和水果,菜肴的味道可烧得味浓一点,使宝宝爱吃。另外,给孩子吃些羊肉、鹅肉、鸭肉、红薯、红枣、赤豆、栗子、核桃、萝卜等,能提高幼儿的免疫力,增强幼儿抵抗感冒的能力。
受寒冷气温的影响,人的机体无论是生理还是食欲均会发生变化,儿童冬天的营养应以增加热量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糖类和脂肪的食物,还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耐寒和抗病能力。冬天,相比其他季节,蔬菜的数量和品种也比较单调,因此儿童容易出现维生素不足,所以应尽量扩大孩子的食源。
对儿童来说,合理的膳食安排是其成长发育的必要保证。虽然在不同季节,对营养需求略有不同,但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冬季来临时,口干口燥、便秘、咳嗽等小儿常见疾病也会随之而来。这期间,聪明妈妈需要了解冬季饮食的基本原则,从饮食着手,增强宝宝的身体抗寒和抗病力,帮助孩子平安过冬。
重视补充维生素A,多吃些硬壳类食品
冬季是儿童发病率较高的季节。有关资料显示,冬季儿童体内缺乏维生素是患病的另一大诱因。如补充增加食用含维生素A的食品,可使儿童相关疾病发病率降低75%。维生素A不仅具有防治眼干燥病、夜盲症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抵抗力,减少感冒、冻疮等冬季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
动物的肝、肾以及肉类、乳类、鱼类、蛋类、植物性食物,如胡萝卜、番茄、红薯、菠菜、卷心菜、南瓜、紫菜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当然,最简单的方法是口服维生素A,不过,像鱼肝油、浓鱼肝油、维生素AD胶丸、浓维生素AD胶丸等药品、保健品,都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免超量引起毒副作用。而身体健康发育良好、患急性病尚未痊愈或慢性病在活动阶段的小儿不适宜进补。
此外,儿童在冬季应适量吃些硬壳类食品,如核桃、小核桃、栗子和松子仁等,有益智健脑的作用。对于容易感冒、咳嗽的儿童,可用黄芪、百合、核桃仁和甜杏仁熬粥,有补气益肺的作用,而对于厌食的儿童,可用山药、粳米等熬粥,有健脾开胃的作用。冬季还适宜多给孩子食用鸽子粥、虾米,有强身健肾的作用。
冬季节日多,避免成为“叠食”儿童
圣诞、元旦、春节……冬季是众多传统节日到来的季节,伴随合家团聚的欢乐气氛,爸爸妈妈时常会纵容儿童饮用或食用过多的饮料和小食品,这样做会使胃黏膜受到寒冷刺激,血管收缩,导致消化不良性腹泻。所以一到这样的节假日,因为吃东西多而杂引起的叠食儿童特别多,如红薯和花生,红薯和鸡蛋,冷热食物混合吃,尤其是先吃热食后吃冷食,更容易造成胃内“打架”。吃过多油腻的食物后腹部受凉,也是导致胃肠功能失调的诱因。冬季要帮助宝宝合理安排健康饮食,避免成为“节日病”儿童。
冬季儿童必备食材
每到冬季,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就会明显上升,尤其是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的感冒人数明显增多。不过,专家临床发现,十个感冒小儿八成大便不通。医生提醒,冬季温差大,忽高忽低的气温是儿科诊室门口大排长龙的主要原因。调查发现,小儿感冒的发生很多与不良饮食习惯有关。现在,许多父母一见孩子咳嗽、发烧,就急着喂药、输液,但是孩子的病情却时好时坏,其实病因就是只注意给孩子的“吃”,却没注意给孩子“通便”。
医生提醒,冬季儿童预防感冒一定要注意节制饮食。平时应让孩子多吃富含粗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芹菜、苹果、猕猴桃等,还可以多吃些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蜂蜜、香蕉、银耳、芝麻等,还要适当增加孩子的室外活动量。
儿童冬季营养食谱
苹果蜜枣瘦肉汤
原料
苹果1~2个,瘦肉100克,蜜枣4枚。
制法
苹果去皮、心,切片;与瘦肉、蜜枣同放入锅里;加适量清水,煲1小时便可食用。
功效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润筋脉。适用于秋季天气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燥。一般小儿秋天常食用,可润燥生津。
太子参炖排骨
原料
太子参1根,上好猪排骨200克,调味品少许。
制法
将猪排骨切成小块,洗净焯水,捞出沥干;太子参洗净,泡15分钟,用小刀在参背上切一小痕;将排骨、太子参、黄酒、作料放入小砂锅,大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炖60分钟即可。
功效
孩儿参又名太子参,对儿童来说,较为平和,用它来炖排骨,滋味醇厚,味道很不错,有补气的功效,可用于先天性体弱儿童的调理和滋补。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炖滋补汤,切忌放葱、姜、花椒等作料,因为这类作料可能与补品的药性相冲。
紫薯茶干
原料
紫薯3个,豆沙泥适量。
制法
紫薯洗净,切开,蒸15分钟;紫薯剥皮,捣烂成泥;取手心适量紫薯泥放保鲜膜上,擀扁,放适量豆沙泥;紫薯泥收口,再将保鲜膜扭紧收口,拆开保鲜膜,完成。
功效
紫薯富含纤维素,可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胃蠕动,清理肠腔内滞留的黏液、积气和腐败物,排出粪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保持大便畅通,改善消化道环境,防止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花生山药薏米粥
原料
花生仁250克,薏米50克,山药50克,粳米50克。
制法
将花生仁、薏米、山药和粳米,加水适量煮至粥稠为止。每天2次,每次食用1小碗。
功效
清热润肺和胃。主治小儿肺炎后期,身体虚弱,食欲不振,四肢乏力者。
冬季攻略一:提高宝宝免疫力6秘诀
冬天到了,年轻的妈妈们又开始犯愁了,这个季节气候多变,宝宝总是爱生病。病在宝宝身上,痛在妈妈心里,于是,年轻的妈妈们希望知道更多的提高宝宝免疫力的好办法。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6个月前的宝宝从妈妈那里获得了天生的免疫力,所以妈妈不用过多担心;6个月~1岁半的宝宝天生的免疫力正逐渐耗尽,不过不用担心,到了2岁左右,此时的宝宝又重新获得免疫力,虽然成长的速度并不尽如人意;3岁宝宝所获得的抵抗细菌、病毒的免疫力已经能达到成人的90%。
总的来看,宝宝6个月~3岁是免疫力最脆弱的阶段,此阶段,要强化宝宝的免疫力,就该帮宝宝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睡好
科学研究表明,宝宝在熟睡时的生长速度是清醒时的3倍,而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宝宝生长荷尔蒙分泌最旺盛的时期。宝宝睡眠姿势以右侧卧最佳。
宝宝睡好觉有以下5要素
(1)妈妈的心跳:对于宝宝们来说,最好听的音乐便是妈妈的心跳声了,妈妈可以像喂奶那样把宝宝抱在怀里,也可以躺下让宝宝趴在自己的胸口上,宝宝听着妈妈的心跳声,很快就能入睡了。
(2)古典的音乐:3个月以内的宝宝不能区分昼夜,因此睡觉容易黑白颠倒。这个时候可选些舒缓的古典音乐给宝宝听,让宝宝一听就知道,啊,黑夜来临。
(3)适宜的室温:宝宝睡觉时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摄氏度~25摄氏度,这样才不会让宝宝着凉。秋冬天还要注意防干燥,可用加湿器或在室内挂些湿毛巾、湿衣服等来保持室内的湿度。
(4)安静的环境:有些宝宝特敏感,一些轻微的动静就能把他们吵醒,因此宝宝睡觉时要拉上窗帘使室内光线不要太亮,也不要开洗衣机或其他家电,以免噪声吵醒宝宝。
(5)妈妈的抚慰:如果宝宝没有睡意,闹得厉害,妈妈可以把宝宝抱在怀中,轻轻地拍打宝宝的后背,宝宝会逐渐安静下来并很快进入梦乡。
2.吃好
“民以食为天”嘛,宝宝也不例外,饮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宝宝的健康,吃得好身体才会好!当然,“吃得好”并非一味地摄取高蛋白、高营养的食物,而是指让宝宝均衡地摄取各种营养成分。妈妈亲手做的饭菜保留的营养成分更高。
让宝宝吃好有以下5原则:
(1)肥腻的肉食或加工食品少吃。
(2)碳酸饮料、甜食和油炸食品少吃。
(3)汉堡等快餐让宝宝少吃。
(4)盐、酱油等调味料少吃。
(5)勿让宝宝囫囵吞枣。
3.勤动
生命在于运动,虽说人的体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但同时也受后天的影响。那些天生免疫力较差的宝宝,只要能够坚持不懈地锻炼身体,也会健康成长,但宝宝疲倦时应立刻停止运动。
(1)抚触体操:妈妈给婴儿进行全身抚触。做胸部抚触是从中线做到对侧,四肢抚触则从上臂慢慢向下抚触,脚部抚触则应从脚心到脚跟,脚趾也要揉到,手指也一样。做背部抚触时,则要注意到将宝宝的手臂放到身体两侧,头向侧放,以免发生窒息,从上到下进行抚触,可以用手掌向外轻轻揉宝宝的小屁屁,对于那些已能坐一会,走一走的幼儿,则可在妈妈的帮助下做做徒手体操。
(2)游泳:游泳不仅能提高宝宝的心肺功能,还会使宝宝全身的肌肉都得以锻炼。4~5岁的宝宝可以开始学习游泳。
4.零压力
宝宝从妈妈肚子里来到人间,外界的刺激会使宝宝感到有压力,尤其对那些过于敏感的宝宝,他们感受的压力会更大。当感到压力过于强烈时,宝宝就会有痛感,免疫力也会下降,尤其是经常感冒或积食的宝宝。减少宝宝压力要做到以下“三不”政策。
(1)不要频繁更换保姆:频频更换保姆会对敏感的宝宝造成压力。
(2)不要相互比较:在教育宝宝改正错误时,不要拿他与其他宝宝进行对比。这种做法会使宝宝丧失自信,变得颓废不振。
(3)不要当着宝宝的面吵架:当看到与自己最亲近的爸爸妈妈发生战争时,宝宝受到的冲击远远大于父母。如果家庭气氛不和谐,就不要妄想把宝宝培养得明朗、健康;相反,如果爸爸妈妈互敬互爱,宝宝就会从中体会到爱。
5.四个关键词
(1)抱:宝宝只有感受到爱时才会获得心理上的安定,才不会觉得有压力。最好的方法就是要经常抱一抱他,经常贴贴他的脸,抚触对宝宝来说是最好的爱的表现方法。
(2)赞:在称赞中长大的宝宝会充满自信,善于迎接各种挑战,积极向上。因此,即使宝宝失败了,也要鼓励他继续努力。
(3)玩:只在家中玩耍的宝宝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压力。因此,要多让宝宝到户外活动,那些玩起来很投入,甚至大汗淋漓的宝宝往往在做其他事时也会注意力很集中。
(4)吃:压力过大会让宝宝消耗大量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所以应让宝宝多吃蔬菜和水果,少吃盐、糖以及加工食品。
6.给免疫力差的宝宝来碗药粥
(1)宝宝脾虚——山药粥做法:用水把糯米面调匀倒入锅中,点火,边煮边加入山药搅匀,煮5分钟即可。
(2)宝宝闹觉——牛奶粥做法:用水把糯米面调匀倒入锅中,点火,把牛奶倒入锅中,煮5分钟,加红糖即可。
(3)宝宝体虚——胡萝卜粥做法:把胡萝卜擦碎或用刀剁碎。用水把糯米面调匀倒入锅中,点火,加入碎胡萝卜,再煮5分钟。
(4)预防感冒——核桃粥做法:把核桃捣碎,用水把糯米面调匀倒入锅中,点火,把核桃粉倒入锅中,煮5分钟即可。
冬季攻略二:不宜给宝宝常泡脚
在幼儿时期,宝宝的足弓还没有形成,骨头和关节很有弹性,宝宝脚底堆积的脂肪也会使足弓变得不明显,所以当他们站立时脚底比较平坦,因此选鞋时要非常小心。由于宝宝的脚骨还没有完全钙化定型,脚踝稚嫩娇弱,且孩子的这种“平”足会一直延续到6岁,直到他们的脚变得较硬,足弓才会显现。
在这期间穿鞋不合理不仅容易造成脚部永久性畸形,而且还可能使脊柱的生理弯曲发生变形,严重时甚至使大脑、心脏、腹腔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带着宝宝出门,就要给他穿上软底的鞋子,免得束缚足弓。
宝宝在家里最好光着脚,因为这样可以增加脚趾抓攀的能力,有助于学步。与成人比较,宝宝的骨骼较柔软、肌肉力量弱;心脏收缩力也弱,不能适应长时间活动,因此宝宝在学走路时应适量,动静结合。同时需要注意,在宝宝足弓尚未较好形成时,勉强练习走路,易使足弓过重而导致扁平足。
常用热水洗脚或烫脚,足底的韧带会遇热变得松弛,不利足弓发育形成和维持,因此不要经常用过热的水给宝宝洗脚,更不能用热水给宝宝长时间泡脚。
中医也不赞成给宝宝泡脚。小孩是“纯阳之体”,本身就容易发热,爱上火。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热上加热。特别是婴幼儿,对温度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觉得水温稍热,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烫了。但他们又不太会表达,所以很容易烫伤柔嫩的皮肤。从这个角度说,也不建议用热水泡脚。每天用温水把小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