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养育好孩子,首先要了解孩子(1)
- 我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什么
- 魏小暖
- 4949字
- 2016-06-24 13:25:42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给自己的孩子以最完美的关爱,可你是否知道这爱的背后隐藏了多少个“为什么?”勿庸置疑,每个父母给孩子的爱都是发自内心的、无私的、无偿的,可你知道你付出的这些爱的真正价值有多少么,它是否是孩子所真正需要的?要知道这些,每个父母都必须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成长中最好的陪伴者。
了解孩子的心
人们都说世界上最纯净的地方是孩子的心灵,可你是否知晓孩子的心里隐藏了多少个“为什么?”都说父母最爱孩子,可每个父母是否知道孩子的一举一动又代表了他们怎样的需求?
童心有“十万个为什么”的求知欲望,他们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更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来探索和征服这个世界。家长只有善解孩子的行为,才能真正地与孩子的心相通,说出孩子最贴心的话语,给予孩子最适合的关爱,成为孩子最知心的朋友,做孩子成长中最好的陪伴者。
孩子从生下的那一刻起,就努力用自己力所能及的行为和这个世界进行沟通:响亮的哭声、甜甜的微笑、清澈的眼神对妈妈进行细细端详……可是,你可知道,这其中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包含着大学问!
曾经听很多家长说过这样的话:带孩子真是太累人了,每天晚上孩子都要莫名其妙地哭,真是没办法;有的父母说自己的孩子爱吃手,认为这个行为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利,可是纠正起来又非常困难;也有的家长说孩子胆子太小,不让生人抱,担心这样会影响孩子将来的社交能力;还有的家长抱怨自己孩子太黏人,不愿去上幼儿园。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的困惑也会不断地推陈出新:孩子淘气、任性、什么都要自己来、跟家长对着干、不让他做什么他偏要做什么,甚至说谎、撒泼、乱发脾气和不懂感恩……这就要求我们家长从孩子的每一个细小行为中,明白他们的需求和心理动向。要想理解孩子的行为语言,首先要了解他们成长中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
有一篇题为《美国孩子对父母的“告诫”》,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加以限制。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不要严厉地批评、威吓我。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备我本人。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请让我和您一起娱乐,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欢乐,正像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多么优美的文字,而这也正道出了孩子们的心声。当孩子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时,父母是他们最信任的人。面对未知的一切,他们的无助感可想而知。但他们还不能用语言和你进行沟通,把自己的困难向你倾诉,这就需要你能从孩子的行为中读懂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需求;当他们渐渐长大,面对诱惑和不解,他们更想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这同样需要你从孩子的行为中去洞察他们的心理动向。
因此,要想做一个好家长,不仅要在生活上对孩子进行悉心的照顾,让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学到更多的知识,更要有读懂孩子行为的能力。在对孩子具体的教养中,让孩子体会到成长的快乐,保护和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让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有问题,先了解真相后发表意见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孩子与父母顶嘴的现象,这样父母和孩子双方都闹的很不愉快,在父母看来:
“现在的孩子真不听话,你明明为了他好,他还不领情,你说他一句,他顶你十句……”
那么,是孩子太不听话了,还是我们的教育方法有问题呢?
佳佳快过生日了,妈妈准备为她在家中开一个party,于是母女俩开始商量着都请哪些人,当妈妈确定邀请姗姗的时候,佳佳说:“我不想邀请她参加。”
“怎么会?她是你的好朋友啊?”
“不,她不是。”
“这样讲不好,如果让姗姗知道会怎么想。你也不希望她这样讲你对吗?”
“我不管,我不想请她。”
“如果是这样或许你根本不该开这次party。”
“不开就不开。”
话虽讲到这里,party还是要开,生日一年一次,孩子们都很喜爱用这种方式庆祝生日,妈妈当然不愿让女儿的情感受挫伤,但如何转弯呢?妈妈不禁为自己说出去的话烦恼起来。
这里,妈妈有些自食其果的味道。同孩子讲话也一样要负责任,不能妄下结论。否则,话说出口了,却不能兑现,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的话是没有多少分量的,可听可不听。因此,同孩子的谈话要讲究艺术,避免走入死角。要做到这一点所需要的是认同,理解与尊重孩子的意志与认识。
比较起来,孩子说话可以更随意一些,他们可以很快地转变态度,“收回”自己刚刚意气昂扬讲出的话,对父母提出完全相反的要求。这样一比,父母占了劣势,因为他们不能出尔反尔,去向孩子“耍赖”,因此要格外慎重,不能顺着孩子的逻辑向下走。
反观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长犯了这样几个错误:
首先,当女儿提出不让好友参加派对时,妈妈没有意识到这里有问题,应该去听一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简单地说:“她是你的好朋友啊?”以此来否定佳佳的愿望或对姗姗的反感。这样就给对话加上了阻力。当女儿很负气地说姗姗不是她的好朋友时,妈妈还有机会让女儿说一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妈妈又一次使用了成人的判断:小孩子真是很片面很极端,或许她们有一些争吵,还没有平静下来,所以才这样“绝情”。她这样想也就这样说了出来,但这种想法是否正确呢?客观地讲是很对的,孩子之间今天吵了,明天又会很快和好,还会有什么大事吗?用不着过问。几天就过去了。的确如此,但妈妈忽略了一点,就是对孩子来讲,和好朋友闹矛盾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她们很可能希望向妈妈抱怨一番,如果父母不能给孩子机会让她将心里的话讲出来,反而对她讲“你这样做不对”,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不会认真听取、考虑你的意思,而是反应得十分极端。而孩子的“不讲理”又进一步引发父母的气恼,变得也像孩子一样极端起来。
如果我们领会到孩子内心的真实感受,就会采取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当女儿说出意外的话,负气决定不邀请好朋友参加派对,妈妈应当意识到这里一定有原因,应先了解一下,比如说:
“怎么,你们闹矛盾了?”
“是的,她总是随便拿我的书翻着看,你知道我最不喜欢别人动我的书。”
“她那样做让你很不舒服?”
“是的,我同她讲过许多次,她总是这样,我很不喜欢。”
“要不要想想别的办法可以避免她动你的书呢?”
“我可以将书柜锁起来,有些书放在外面,别人动也没有关系。”
“这倒是个好办法,如果是这样,还是请姗姗来吧!”
“我想没问题。”
表面看,妈妈在这里给女儿设了一个“小圈套”,诱使女儿做出了妈妈认为正确的决定,是不是有失“正直”。公平地讲,这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技巧。
我们当然希望能够对孩子直言不讳,用正确的道理“沐浴”他们成长,然而同时我们也应当考虑到效果。如果我们浇灌下去的甘露对孩子来说变成了令人厌恶的苦雨,拒绝领受,又怎能保证孩子顺利汲取到所需要的精神养料呢?
父母与子女的争吵在很多家庭都很普遍,父母觉得孩子不尊重自己,自己挣得钱尽着孩子花,给他东西买最好的,衣服买最贵的,可是没想到花了这么大的心血却换来了孩子对自己的顶撞。此时的孩子也是万分委屈,父母只顾自己的物质需要,一点也不理解自己,本来自己心情不顺,需要找人倾诉,可是父母竟然一点儿也不理会自己的感受,仍然按他们的想法指挥自己,烦死了。因此,双方就很容易对立起来,吵得两败俱伤为止。而事后,父母又觉得自己对孩子太严厉,孩子也觉得对父母不尊重。可是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仍然会争吵不休。父母为何不换个思路,仔细找一下原因,是孩子故意顶撞自己吗,到底什么原因让孩子今天心情这么糟糕?平静下来,试着和孩子认真沟通一下,你就会发现孩子并不是你认为的那样不可理喻。
善于读孩子的肢体语言
现实中,有些性格内向、自尊心过强的孩子在要求或表达意愿时不爱吱声或不善用语言表达,但他的某些肢体动作已经体现着他的思想,对于孩子的肢体语言,父母们理应掌握。
可可三个月大时就对一些小玩具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等到快一岁时,爸爸妈妈觉得可可是个男孩,应该给孩子一些适合男孩子玩的电动玩具,比如电动小飞机、会跑的小火车、会翻跟头的小跑车之类的,以培养孩子的阳刚之气。可是一向很喜欢玩具的可可,看到这些新玩具的时候突然变得很害怕,有时候会主动探索,但总是拿着玩具要和父母一起玩,父母一离开,他就不玩了。
其实,可可的肢体语言已经很明白地告诉了父母:他想和父母一起玩这些新玩具。不满一岁的可可并不是要跟父母分享他的快乐,因为他还没大到可以想这么多。而是他对玩具为什么会发出声音,为什么会动产生了兴趣,他之所以要和父母一起玩,是想让父母示范给他看,这是孩子探索客观世界的表现。因为他还不懂得如何给玩具装电池、如何使玩具动起来,好奇心驱使他找父母来解决。
谈到肢体语言,我们都知道诸如鼓掌、顿足、搓手、摊手、捶胸、高兴、悲伤、发呆、发抖、咬手指头等。都是肢体语言,做这些肢体动作,虽然没说话,但意思已经表明了,善于体察肢体语言的父母,从孩子做的这些肢体动作就可以解读孩子要表达的意思。
三到五岁的孩子可能又会有不同的肢体语言,比如总是对桌子上、抽屉里的东西产生兴趣,总是趁大人不在的时候偷偷地去抓桌子上的东西,翻翻抽屉,或是要求父母拿下来给他看看。比如孩子指着墙上的钟,想让父母拿过来看看,想要弄明白为什么钟会发出“滴答滴答”的声音。这时,父母要解释给孩子听,为什么钟会发出声音。当孩子还无法完全掌握与人沟通的语言时,正是他求知欲望强烈的时候,但他只能用肢体语言与人交流和沟通,如果他得到正确的回应,将会对他的成长和一些重要个性的形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你是细心的父母,就能不断读出和理解孩子的肢体语言,这无疑是对孩子极大的肯定,而孩子也更乐意和你交流。这些非言语的交流不仅使你的孩子有安全感和被爱的感觉,还能促进他对外部世界的认知。
一般来说,父母理应能读懂以下几种孩子做出的肢体语言:
1.吮吸手指
一般情况下,吮吸手指是孩童时期吮吸母乳、奶瓶的延伸。如果一个平时不吮吸手指的孩子最近却经常吮吸手指,这可能是孩子的“安慰行为”。
“安慰行为”说明人的心里不自在。成人也有这些动作,比如有人紧张时会不停地拨头发、旋转手指上的戒指等。回想一下,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孩子感觉孤独、紧张或者担心。
这时,不要强硬地去制止,而是需要你更多的关注。最好的亲子关系当然是照顾、关爱和倾听。如得不到,有些孩子宁可找茬、叛逆、闹事而招致打骂等手段寻求关注。父母的关爱与拥抱能让孩子转移注意力,增强安全感,不需要再做出安慰自己的动作。
2.限制手臂活动
限制手臂活动是不积极、缺乏自信的表现。
比如:孩子每天上幼儿园都高高兴兴地和阿姨、园长、老师问好,但这天到幼儿园却冷淡地拒绝某位阿姨的牵手。孩子显得非常不愿意回应对方的肢体行为。
“你怎么了?”“你今天怎么那么不礼貌啊!”不要如此简单粗暴地指责孩子,孩子的反应说明他感觉到了某种威胁或感到害怕,可能毫无缘由,只是突然情绪不好,也可能和对方在上次见面时产生了不愉快事件,或者老师特别偏爱某个小朋友,他感到自己受到了威胁。
这时往往还伴随着另一个动作——“腹侧否决”,就是孩子把整个身体转向另一侧,仿佛在说“不要靠近我”。有趣的是,孩子也能注意到这些,在孩子眼中,人体像布告板,能通过姿态手势、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表达思想。他们都能读懂这种表达。如果你正忙着工作、家务、打电话、看电视、上网,孩子高兴地向你奔来,展示劳作课做的一件手工玩具或者抓来的一只金龟子,你却给他一个“腹侧否决”,他会感到被拒绝和孤独。
3.躯干伸展
有些孩子在受到责难或惩罚时,会坐在椅子上伸展四肢,这是对抗权威的动作。
孩子放松地把四肢摊开,这是他感到舒适的信号。但是当人们正在讨论严肃事情的时候,这个动作就成了霸道的表现。假如孩子在面对严肃问题时有这样的表现,你可以要求他立刻坐直,如果要求无效,就立刻进入他的领地出于对空间入侵的反应,他会立刻坐直。如果没有及时矫正,而是听之任之,他会对你,以及你代表的权威——爸爸、妈妈、长辈、老师等越来越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