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组织保证

●申卫东

平罗县崇岗镇党委书记

第44期贫困地区乡镇

领导干部培训班学员

当前,在广大农村党员中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村党员和农村能人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我们处在西部地区属于欠发达地区,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成分比较单一,基层组织更应该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更应该摆在各级党组织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农村党员处在农村和生产建设的第一线,农村党员数量多、分布广,他们直接跟广大农村群众打交道,处于农村工作的最基层,他们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农村党员的形象和执政水平的高低,最直接、最具体、最生动地反映了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使党的方针、政策、目标任务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得以贯彻和执行。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基层组织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党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基层组织来落实。江泽民同志说过,“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如果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那么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和政权基础就不牢靠、不巩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我们党历来都很重视党的基层政权建设,我们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农村建立和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立巩固的农村根据地和基层政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同样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第一线直接接触群众、联系群众,直接树立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与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广大农村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依靠基层党组织。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组织保证。

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任务紧迫。办好老百姓的事情,关键在基层党组织。我们党是一个有着几千万党员和几百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执政党,党的性质、宗旨、地位和任务,决定了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各项事业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党要始终保持先进性,就必须把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全党的实际行动,贯彻到全部执政活动中去。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伴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创新过程,在每个历史时期,由于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不同,先进性要求也具有不同的内涵。当前,“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现实课题。从一定意义上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在农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点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正因为如此,党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三农”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历史任务,也必须有坚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因此,借这次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机,在广大农村党员中形成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把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这项工作列入重要议程,形成党支部书记亲自抓,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织保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只有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应有作用,激发农村党员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推动农村各项工作的开展。只有很好地把当前正在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有效的搞好,并形成长效机制,才能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巩固下来,并不断加以扩大。同样,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贯彻落实,农民群众生活的改善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推动,党在农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来维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任务的实现,要靠基层党组织团结和带领群众艰苦奋斗。农村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经济能不能得到发展,各项工作能不能得到群众的满意,关键是要看是不是有一个好党支部,尤为重要的是看是否有一个能带领群众致富、有一定经济头脑并能驾驭市场的好党支部书记。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可见,选好领头人至关重要,因而我们要结合当前开展的“三级联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在选好党支部书记上下功夫,把一些懂经济、会管理、善经营、跑市场、搞营销的农村能人选进党支部班子里,努力发挥他们的作用,用他们的特长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1.抓住根本,提高每位党员的个人素质。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提高每位党员的素质上下功夫,不断提高农村党员的政治素质和致富本领。党组织要充分利用“双带”“双向培养”“设岗定责”“民主评议党员”等一些好的激励约束机制,规范每位党员的行为,激发他们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他们的头脑,要用党章来规范他们的言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新世纪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也对如何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的十六大精神,组织农村党员学习中央、自治区、市、县领导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文件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其他相关文件和文献,教育和引导农村党员自觉地对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查找思想和行为上的差距和不足,增强先进性意识,明确先进性标准,实践先进性要求,树立先进性形象,做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共产党员,进一步提高党员的个人素质。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教育广大党员增强党的意识和党员意识,始终牢记共产党的责任,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各级党组织要加大培训力度,使农村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真正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遵纪守法的模范人、社会稳定的维护人、文明新风的倡导人、村容村貌的管护人。

2.把握关键,提高领导班子的素质。牢牢把握建设好农村基层领导班子这个关键,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计。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教育和引导基层领导班子和带头人站在时代的前列,增强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掌握致富本领。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团结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争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带头人,要带头坚持解放思想,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带头遵纪守法,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带头树立正气,保持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争做为农民群众办实事的带头人,在带领农民群众致富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尊重群众意愿,倾听群众呼声,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尤为重要。既要继续整顿软弱涣散的基层组织,把那些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好党员选拔到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中来,又要着眼长远,加强班子后备力量的储备和培养。要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村党支部中的核心作用,确保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同时,又使他们在组织实施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受到党性锻炼,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

3.与时俱进地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我们党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与做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各项事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党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构建和谐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的要求相比还有不适应的地方,这就需要结合新情况新问题,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服从服务于构建和谐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探索“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机制,并使之制度化。要针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辨证施治,切实加以改进。

三、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是要切实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威信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各级党组织还要注意帮助解决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了解农村群众所思所想,不断满足群众的需求,是搞好基层组织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深入了解农村群众的需求,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群众的所思所虑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1.农民盼望致富的愿望更加强烈。尽早致富是农民群众最关注的话题,也是实现农民群众奔小康的现实物质基础。当前围绕致富问题,农民群众希望有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在政策方面,农民群众既希望上级能够破除一些体制性束缚,又希望上级出台有关政策加以引导,帮助其更新思想观念融入市场经济,并能够通过政策保障增强共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在资金方面,农民群众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尽快出台措施,采取自由度大、额度小、安全性高的借贷方式,不断扩大借贷覆盖面,为农民群众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在技术方面,农民群众既需要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的优良品种,也需要科技含量高、成本较低的高效农药、肥料及相关管理使用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加工业、养殖业、运输业、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农村实用技术,在单个或部分农民群众达到一定基础和能力之后,还需要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2.农民渴望增加就业机会。随着社会开放度的不断加大,部分农村人口已经离开了土地,走向务工就业的道路,农民的流动性越来越大。农民群众中的青壮年劳力和部分有一技之长的人员,大部分选择外出就业增加收入这条道路。当前,农民群众就业一方面是受自身素质的限制,主要表现在靠体力打工的人员多,掌握专业技术人才少,企业用工形成普通劳动力的过量饱和与专业技术人才的极端匮乏两个极端。另一方面,农民群众“入城”还存在种种约束。首先,信息不畅,特别是地处偏远的农民群众无法在第一时间得到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其次,相关政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农民群众入城后医疗、保险、子女就学等问题还无法和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存在着较多的后顾之忧。再次,农民群众就业还存在权益保障上的诸多漏洞。如存在劳动强度过大、加班加点过多的问题,工作环境差导致的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频发、身心健康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工资待遇太低、社会保障不到位、随意辞退工人、随意克扣工资等问题,都很大程度上对农民群众入城就业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3.农民希望改善公共生活条件。由于一些社会性因素的制约,农村公共设施与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依然存在着很多矛盾,突出表现在水、电、路、医疗、教育等方面。由于受自然条件和财政方面的限制,部分村庄很多公共基础设施存在的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农民群众希望政府能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改善其生存条件,提高自身发展能力。

4.农民期望着能够解决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养老等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农民的后顾之忧,随着农民群众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的提高,要求依法保障其自身合法权益的愿望日益增强。

加强农村党组织先进性建设要从群众所盼做起,解决实际问题。要采取上下联动、结对帮扶等办法,在关心和帮助困难群众的同时,尽可能帮助农村生活困难的党员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形成上级党组织关心帮助农村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关心帮助生活困难党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关心帮助困难群众的生动局面。

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立足长效,循序渐进,求得实效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加强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但我们也要注意到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我们应立足长效,从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总结经验,加强基层组织先进性建设,促进新型农村建设。

1.注意把握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先进性建设的关系。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有时间限制的,而先进性建设则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要认识到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先进性建设的一个探索和实践,是先进性建设的一部分。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注意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先进性建设的关系,把握好相关政策,不可过急过躁,注意从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总结经验,从长计议,把更多的问题纳入到长期的先进性建设中来,促进新农村建设。所以,在短期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注意以自我教育为主,宣传先进,树立标杆,多做凝心聚力的工作,激发基层组织的活力。要及时发现和妥善解决带有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对涉及农村社会治安、征地拆迁、民主选举等方面的敏感问题,更要慎重对待、妥善处理。既要引导和帮助农村党员干部解决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又要注意关心、爱护、鼓励和支持他们开拓创新、干事创业,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立足于教育转化那些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党员,要认认真真做好教育帮助工作,对经教育不改、不符合党员条件的,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组织处理。要注重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探索理论和制度成效,结合新农村建设,探索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促进和谐农村建设。

2.立足长效,探索加强先进性建设的方式方法。先进性建设需要我们与时俱进,不能刻舟求剑,我们应该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为目标,针对基层组织的现状和不足,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注重理论研究,寻求不断完善基层组织革新的好制度、好办法。首先,要完善目标机制。根据先进性建设的任务,按照细化、量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确定先进性建设的目标任务,推进目标管理,层层签订了责任状,把“软任务”变成“硬指标”,避免先进性教育活动流于形式、走过场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其次,要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不仅要把党建、党员教育工作的任务、措施、绩效纳入责任目标管理体系,更要把人民对于党员干部的满意度也纳入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总目标管理体系中,并与经济工作一样进行量化考核。最后,要完善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制度。坚持通过发展党内民主带动和推进村务、政务公开,建立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全面推进基层财务规范化管理,扩大党员对基层事务的知情权、决策权、管理权和监督权,彻底改变农村基层干部封闭指定任命的做法,通过竞争择优制、任前公示制、述职制、末位淘汰制、谈话诫勉制、引咎辞职制、离任审计制等机制的有效运作,循序渐进,求得实效,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