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

古谚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之说。所谓“套”,指的是黄河上游的“河套”段,是一个地理概念,包括宁夏、内蒙古、陕西三省区的引黄灌区,总称为“河套灌区”。宁夏灌区称为“西套”或“前套”,内蒙古灌区称为“后套”。河套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马曲(约古宗列渠),从巴颜喀拉山脉雅拉达泽山麓和卡日曲流出各恣雅山麓,在鄂陵附近汇合,然后从青海省流向四川省,再由四川省进入甘肃省,经甘肃省中、东部流入黄土高原。从此,河水带着丰富的泥沙,如同金色的洪流,一路昂首东向,浩浩荡荡,斩山辟谷,穿越荒原、大漠,流经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省(区),最后由山东省利泽市汇入大海(渤海)。黄河在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属于上游,流长3472公里。

从广义上说,黄河在其上游区段的甘肃、宁夏、内蒙古和陕西、山西五省(区)境内形成一个马鞍形的大弯曲,其中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起,至内蒙古清水河喇嘛湾止,被称为“河套”,因形似游牧民族驯马中使用的套马索,故名。河套灌区的总面积大约3.4万平方公里。由宁夏平原、后套平原(又称“五原—陕坝平原”)、前套平原(又称“土默特平原”)组成。河套地区在历史上曾称“河南地”,是一大片广阔无垠肥沃的黄河冲积平原,所以在地理上又称做“河套平原”。早在秦汉时代,中原王朝就把大批内地民众迁徙到这里进行屯垦戍边,河套平原在那时就得到大规模开发,农牧业生产发展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时人曾赞誉“河南地”为“新秦中”。当时陕西渭河灌区的八百里秦川为天下首富的地区,有“得关中(秦中)者得天下”之说,而河套灌区的成功开发,有再造一个关中天府的意思,故被誉为“新秦中”。

从狭义上说,所谓河套,是指黄河从宁夏牛首山与贺兰山之间的青铜峡出口“入套”算起(亦有从银川横城堡入套说),北流经贺兰山东麓、阴山以南至芦芽山以西,再东折至内蒙古托克托县,又南折至陕西省府谷县黄甫川“出套”为止(亦有山西省偏关出套说),河水走向所形成的一个“几”字形的大弯曲地区称为“河套”,总称为“河套平原”。也有更狭义的说法,即河套仅指内蒙古境内的黄灌区。1999年9月新版《辞海》给河套的解释是:“指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贺兰山以东、狼山和大青山以南的黄河沿岸地区。因黄河由此流成一个大弯曲,故名。以乌拉山为界,东为前套,西为后套。又称黄河以南、长城以北的地区为前套,和黄河北岸的后套相对称。主要是黄河冲积平原。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沟渠纵横,素称‘塞上江南’,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河套”这一地理概念的形成,最初出现于明朝。据清朝乾隆七年(1742年)编修的《河套志·李绂序》说:“其地三面距河,明称为河套。”而明朝又于何时形成这个地理概念并叫出这一大区的地名呢?经查考《明实录》,“河套”作为一个特定的地理概念名称,首次出现于明景泰元年(1450年)五月壬戌。当时朝廷在给宁夏总兵张泰所颁敕文中写道:“有延绥来者言,今春鞑贼过河犯宁夏,因冻解有数千人不能还,尚在黄河套里时来抢掠。”天顺八年(1464年)十二月丁亥,又有“镇守宁夏太监王清曾搜河套……遍历河套搜寻所在,并力擒捕,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的记载。成化二年(1466年)闰三月乙酉又记:“兵部言虏贼毛里孩尚在河套窥伺。”成化七年(1471年)十二月乙未,兵部奏:“虏寇由花马池、定边入寇宁夏……缘此寇潜往河套日久困甚,臣等料其必入寇。”成化八年(1472年)二月乙酉,兵部尚书白圭曾上书言:“必须于明年二月大举搜剿河套,庶收一劳永逸之功。”从《明实录》的记载中分析,“河套”名称大约出现在正统初年(1436~1438年),到景泰至天顺年间(1450~1464年)才普遍使用。这从《明孝宗实录》记录都察院左都御史马文升于弘治元年(1488年)五月甲子给朝廷的奏章中可以看出。他在奏章中先追述了河套的历史,当述至明朝时,他写道:“(对于河套地区),我朝立行都司,太宗文皇帝命官镇守。正统初,虏酋朵儿只伯为患,赖靖远伯王骥、定西侯蒋贵克平之。天顺间,孛来、毛里孩为患,诱败宁夏副总兵仇廉,丧师数万,自是虏入河套寇抄不已。”十四年以后,南京刑部员外郎李祚于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二月乙丑,在给朝廷关于经营河套的上书中,也是首先回顾了周与汉唐以来中原王朝经营河套成败得失的历史。在讲到明朝时,他说:“我朝正统己巳之变,虏从大同入……宋西北二害,我朝实兼之……天黄河为华夷大限,今弃之夷狄,失中国险……使虏据之以为巢穴……”前后两位大臣对河套的论述,一致认为河套形势的变化起于“正统初”“正统己巳”(即正统末年和景泰初年之交)。可见河套问题引起明廷的关注,当在正统朝,其河套名称的出现,亦应在此时。从此以后,明史相关书籍和资料中才大量出现河套,不绝于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