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球体能训练:高水平足球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证
- 刘丹编著
- 15字
- 2024-12-22 12:55:37
第四章 现代足球比赛体能负荷特征
第一节 足球运动员比赛的活动距离
众所周知,在所有球类项目中足球运动场地最大,因而比赛中跑动距离最长。随着足球比赛对抗的不断加剧,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强,比赛的强度和跑动距离还会逐渐加大。如果说20世纪50~60年代的一场足球比赛,运动员平均活动总距离在4000~6000米,那么在80年代之后的一场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平均活动的总距离至少不低于8000米;90年代,一场比赛运动员的跑动距离经常在10000米以上。根据利森对1990年世界杯统计,运动员在场上跑动最低为8706米,最高已达到14273米(表4-1)。2002年日韩世界杯,韩国队在同意大利的比赛中,前锋、前卫的跑动距离平均都超过12000米。
表4-1 各年代运动员比赛活动距离(米)
(依孟宪武等.我国甲级足球队运动员体能状况研究.1997)
尽管没有报道70年代的统计数据,1978年荷兰人倡导的全攻全守的打法,是80年代比赛跑动距离突飞猛进的根本原因。比赛打法的改进使各位置的成员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只在一定的区域内活动。80年代,足球比赛的跑动距离有了较大提高,根据日本学者大桥等的研究结果,自1981年第1届丰田杯赛起连续调研至1987年的第8届为止,欧洲及南美冠军球队每场比赛的移动距离为7900~12000米,其中,南美队平均活动距离为9791米,欧洲队平均活动距离为9858米,两者没有明显差距。全部16支队伍平均活动距离为9825米(表4-2)。
表4-2 历届丰田杯参赛队平均移动距离(米)
进入90年代以后,包括世界杯比赛在内的国外球队比赛跑动距离基本在9000~12000米。然而,近年来国外足球专家通过对比赛的统计后认为:“除了个别久远的陈旧数据外,10公里左右这个数字没有因为时代变迁而出现较大变化。跑动距离与球员的位置、对手以及战术水平、打法还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有的研究认为:“跑动距离长并不代表技战术水平高,队员良好的技战术能力和全队默契的配合,能减少球员的无效跑动距离而提高跑动的效率。”日本星川佳广对日本J联赛球员的跑动距离的研究表明:虽然在日本国内的J联赛中出现了逐年增加(10公里→12~13公里)的倾向,但是世界强队的优秀选手基本还保持在10公里左右。这说明,选手在赛场上的移动距离同球队的整体水平不存在必然联系。通过录像观察,我们还看到在2004年的世界上韩国球员的跑动距离明显高于欧美球队,但球队的整体打法还与世界优秀球队有较大的距离,韩国运动员正是通过积极的跑动弥补了技战术上的缺陷,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们应正确地认识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距离,积极的跑动能弥补技战术上的不足,但是片面地寻求球员跑动距离的提高,并不能促进球队整体水平的进步。
尽管世界优秀队伍普遍采用全攻全守,全面性的打法,足球运动员的移动距离还是由于位置的差别而有所不同。表4-3显示,从对荷兰、英格兰优秀职业运动员不同位置的移动距离看,后卫的平均移动距离都相对较少,他们之间的差异差距一般都在1000米左右。几乎所有国家报道的资料都是中场队员移动最多,前锋次之,后卫最少,这与足球运动的实际情况非常接近(表4-3)。
表4-3 国外优秀足球运动员各位置移动距离(米)
国外研究者相继报道了许多有关国际足球运动员上下半时的活动距离的差别情况,从对英国、澳大利亚、瑞典、比利时和丹麦运动员的统计资料看,足球运动员上半时的活动距离一般比下半时有所减少,但差距并不十分突出(表4-4)。我国运动员整场比赛跑动距离虽然较少,但上下半时的活动距离也相差不大。
表4-4 国内外足球比赛上下半时活动距离(米)
表4-5反映的是我国运动员参加国内最重要赛事第1~第6届全运会和90年代国内联赛的活动距离情况。可以看到,从50~90年代,我国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距离一直在5000~7000米之间徘徊,没有根本性的提高。无论是60年代,还是90年代,我国运动员移动距离的统计都是采取目测统计的,尽管尚不清楚国外运动员是采用什么方法记录的,但可以看到我国的前锋队员和后卫队员的跑动距离明显低于国外队员。这是否也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无论是70年代全攻全守打法的出现,还是90年代整体性和快节奏的改变,在我国联赛中体现全攻全守和快节奏打法等先进技术并不十分明显。从表中也可看到,我国球员在总的移动距离、走动、慢跑、快跑距离都明显低于国外运动员(表4-4、表4-5)。
表4-5 我国运动员比赛中活动距离(米)
虽然跑动距离与球队水平无明显的关系,但我国球员在1998年前的跑动距离明显低于国外足球比赛中正常跑动距离,不能满足现代足球对运动员跑动距离的要求,反映在比赛中即表现为攻防节奏缓慢、缺乏对抗、比赛激烈程度不足,进而制约了技战术的提高。在国际赛场上则表现了明显不适应国外球队的节奏,尤其在下半场体力明显下降,多次大赛在最后几分钟失球与我国球员的体能不能满足足球比赛对跑动距离的要求有重要的关系。我国球员还暴露出在紧逼的情况不能正常的发挥其的技术水平的弱点,这也是国内比赛中球员跑动距离不够,在防守时不能形成有效逼抢,使进攻队员始终在较宽松的环境中完成技术动作及战术配合造成的。
第二节 足球运动员比赛的跑动强度
只有正确地把握足球运动的体能特征,才能有效地指导足球训练的实践。足球运动是在90分钟时间里完成的以高强度爆发性的跳跃、拼抢、冲刺等运动形式及低强度的走、慢跑交替进行的混合性运动项目,这决定了对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的要求为:长时间运动的有氧工作能力,良好的中短距离加速跑的无氧工作能力、有氧无氧混合工作能力,以及在较短时间内的快速恢复能力。
国外也有许多研究根据足球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将足球运动员的跑动强度分为四类:(1)强度1,有氧低强度类。这类跑动是低于每秒2米的慢跑,由有氧代谢系统供能,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为最大摄氧量;(2)强度2,有氧高强度类。这类跑动是以运动员的亚乳酸的负荷强度跑动,一般速度以每秒在2~5米之间,具有代表性的生理指标为乳酸阈。(3)强度3,由无氧乳酸系统供能。跑动速度在每秒5米以上,持续时间在8秒以上,具有代表性的生理指标为,最大血乳酸值。(4)强度4,由无氧非乳酸系统供能,跑动速度在每秒8米以上,持续时间在8秒以下。这里所说有氧供能与无氧供能并不是绝对的,有氧供能中有无氧供能的存在,无氧供能时也有有氧代谢系统的参与。
然而要确定足球运动员有氧工作能力和无氧工作能力贮备达到什么水平才能满足一场激烈足球比赛的需要,就要求我们对运动员在足球比赛中负荷强度、负荷量和运动方式进行精确量化的分析。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对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活动情况进行研究,根据国外学者温格、梅林、布莱恩以及国际足联的统计资料,运动员在比赛中冲刺快跑的比率由7.5%~25%不等(表4-6)。
表4-6 比赛中运动员活动强度表(%)
运动员在比赛中冲刺跑和带球跑一般速度为5米/秒以上,跑动距离为30米以内,一场比赛运动员冲刺跑和带球跑动总距离为810~1130米。这部分跑动强度大、时间短,是由机体内非乳酸系统供能决定的。马休与温格的研究表明,足球运动员无氧供能系统供能占比赛总能量消耗的12%,非乳酸供能是主要的无氧供能方式。在较长时间的高速跑动时,以及反复多次冲刺跑时则需要运动员机体的无氧糖酵解系统供应能量。以下是德国部分足球运动员在德国顶级职业比赛中活动统计数据(表4-7)。
表4-7 德国顶级职业运动员比赛强度和活动方式(米/次)
表4-7是德国学者对WSV-fck足球队运动员跑动强度和活动方式的研究结果。比赛强度分为强度1(少于2米/秒的活动)、强度2(2~5米/秒的活动)强度3(大于5米/秒的活动)。实际上,强度1的活动方式主要是走和慢跑,由于负荷强度较低,负荷量较小,对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水平要求不高;在足球比赛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是强度2,即2~5米/秒的跑动;强度3是高于5米/秒的冲刺跑。研究得知,一场足球比赛运动员以高于2米/秒低于5米/秒的速度跑动次数为182~262次,跑动距离为3467~6663米,也就是说足球运动员每分钟里强度2的跑动出现2.02~2.91次,每次跑动距离为19.05~25.43米,可见足球比赛中运动员活动方式是以有氧供能的中速跑为主,并且伴有一定的间歇时间。强度3反映了足球比赛对运动员无氧耐力的要求,其中1~15米跑动次数为5~7次,16~30米跑动次数为2~6次,31~50米和51~100米各1次。从以上分析可看出足球比赛对运动员无氧耐为的要求主要是1~30米的冲刺跑和加速跑能力。根据日本学者对对足球比赛的统计分析,这一强度的跑动往往对比赛的结果具有决定性意义。
第三节 足球运动员比赛的活动方式
现代战术打法也影响着足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负荷特征和跑动方式。强调控制球、慢节奏地推进渗透式进攻打法,现已逐渐被快速移动式进攻打法所替代,这种“直接打法”在英格兰超级联赛和德国甲级联赛随处可见。近年来,许多学者用高科技手段对运动员比赛各类型跑动距离和方式及出现频率进行了统计,认为运动员的活动方式由0~2.22米/秒的慢跑、2.22~5米/秒的高速跑和5~8米/秒的冲刺跑,以及走动和后退所组成(表4-8)。
表4-8 每场比赛各类型跑动距离和方式及出现的频率
《足球运动医学与科学手册(Reilly&Thomas)》
由表4-8可以看出,运动员在比赛中慢跑平均为3187±746米,共239±48次;冲刺跑为974±246米,共62±15次。班斯伯等人对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的跑动距离与强度的研究结果也与以上研究相近似。足球运动员的跑动距离与有氧耐力密切相关,有氧耐力包括最大摄氧量和氧利用率。据White(1988)的研究,足球比赛队员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为75%,相当于马拉松比赛能量的消耗。从对足球运动员的跑动特征的分析研究中可以看到,比赛中运动员强度1的活动是由有代谢供能,占足球比赛总移动距离的62%以上,其中慢跑占上37%,为3187±746米,走动距离占总距离的25%,由于这部分的活动对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要求较低,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从运动员的跑动距离看,足球比赛有氧耐力的特点是有氧供能范围内的较高速度跑动能力。从比赛统计来看,要求运动员具备比赛中完成这一强度的跑动距离6000米以上的有氧耐力贮备。
在国外运动员有关走、慢跑、快跑的运动方式的研究中,慢跑所占的比率基本相同,达到40%~50%;而快跑的比率中差距较大。英国的瑞利报道过快跑达到2800米,快跑的比率达到32.2%,最低的比率为比利时运动员为7.8%,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某些比赛场次比赛的质量,也可能是有关快跑的速度统计标准不同所致(表4-9)。
表4-9 国外足球比赛运动员活动距离和方式(米)
在我国有关对比赛活动方式的统计中,虽然跑动总距离与国外运动员有比较大的差距,但是,慢跑所占的比率也在40%~50%之间。瞿煜忠对我国甲A、甲B运动员活动距离的统计只达到6022米和5526米,而快跑分别为1501和1287米,所占的比率分别为24.9%和24.3%。根据殷铁生、周卫民、王永权等人的研究,我国足球运动员最高水平的联赛中,跑动距离只达到5000~6000米,在这种极低的跑动距离下快跑的距离和所占的比率可能相对比较集中。无论怎样,1997年、1998年统计的数字不应该代表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也不应该代表我国最高联赛的现状(表4-10)。
表4-10 国内足球比赛运动员活动距离和方式(米)
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由于比赛阵形的位置不同,活动距离也不尽相同,一般中场队员是全队中跑动距离最多的队员,其中绝大部分是慢跑,是典型的有氧代谢供能活动;而中卫、自由人和前锋却进行大量的冲刺、快跑,对无氧代谢供能形式要求较高,同时跳跃的频率也较后卫和前卫多;守门员的活动距离不大,站的时间较其他队员多。现代“快速型”打法大大增加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负荷,强调的是从防守转换到进攻、射门的速度,用简练长传的方式代替了短传渗透。他们进攻时往往在中场控球便快速传给前面穿插扯动的前锋,快速地攻进对方防守的薄弱区域,使对手不断出现错误,其风格要求无球队员要承受大量高强度跑的运动负荷。同样,风靡足坛的“整体型”打法更需要高水平的有氧耐力素质作保证,国外专家对足球比赛的临场技战术和队员跑动的统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任何一支球队运动员的耐力水平一定要与球队的战术风格相适应,否则是不能适应现代足球比赛对运动员提出的要求的。
第四节 足球比赛的间歇形式
足球比赛时间为90分钟,但是由于比赛形成死球(发界外球、角球、球门球、任意球、点球),以及伤员的处置、换人等会浪费相当多的时间,因此,实际比赛时间只有55分钟左右(表4-11)。研究实际的比赛时间、间歇的形式,对研究足球比赛的训练学负荷,进而搞清楚能量代谢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表4-11 足球纯比赛时间的统计
(引自王方等,1999)
另据研究,在每45分钟(半场)的比赛中,比赛平均中断58次,每次中断时间一般约10~20秒,累积约15~17分钟。上下半时比赛中断的时间大约30~35分钟,这与王方对纯比赛时间的研究是一致的。比赛中持续比赛的时间在10秒以下的时段占约28.6%,11~20秒约24.5%,21~40秒约26.3%,41~120秒约19.4%,而在120秒以上的仅占1.3%。所以,队员的持续比赛时间以10~40秒的居多共约为50.8%。也就是说,超过一半的持续比赛时间是在10秒到40秒内进行的。
研究还发现,在一场90分钟的足球比赛中,运动员要进行100~200次的5~10米距离内的快速跑,平均每次持续1~2秒钟。生理学家认为:运动时间少于30秒的活动主要的供能系统为ATP-CP(磷酸原系统);在30~90秒之间主要的供能系统为ATP-CP系统和乳酸系统;90~180秒之间主要的供能系统为乳酸系统和有氧供能;180秒以上主要仅为有氧供能。足球运动属于非周期性的速度—耐力项目,以有氧供能(直接氧化供能和作为其他供能系统的燃料间接供能)为运动基础、以ATP-CP(磷酸原系统)供能为突出表现,间或有乳酸系统的供能。而且随着比赛水平、节奏、流畅性的不同及足球水平的趋势的发展以及进一步的科学训练,供能的特点应会发生一些变化。
首先,足球运动员比赛行为不仅以大强度的身体动作、快速位移、跳跃等为突出表现,且一般历时90分钟,需要一定的耐力素质,因此说足球运动应属于非周期性的速度耐力项目。
其次,一方面,据统计在每45分钟(半场)的比赛中,比赛平均中断58次,每次中断时间一般约10~20秒,累积约15~17分钟,且水平越低的比赛休息的时间越长。即便在比赛持续的过程中,走、慢跑、中速跑等也都是靠有氧供能的。即便较高水平的英超比赛:虽然比赛每两分钟休息的平均时间为3秒钟,中断时间较短,但队员运动的总距离包括:25%走、37%慢跑。另一方面,无论是乳酸或非乳酸氧债,均需要有氧来补偿,否则运动员将由于乳酸大量堆积对糖酵解产生抑制作用,而在几分钟后运动能力快速降低。另外在慢肌纤维中还存在丰富的肌红蛋白,它的主要功能是“贮存氧”,具有“氧库”之称。它贮存的氧是肌肉运动时最快速的供氧来源,在间歇性的运动中,由于其恢复很快,作用更为明显;慢肌纤维中还有肌球素,它也可以说是一种氧的蓄电池,这些也有利于保持运动员的有氧供能。
再者,在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尤其以约几秒钟的大强度跑动、身体动作为突出表现行为,一场比赛中约200次的高速跑动,这主要应以ATP-CP(磷酸原系统)供能,因为磷酸原系统的半时反应仅约20~30秒,基本恢复约1分钟,如果对于经过高水平训练的运动员在比赛场上进行积极的恢复,可能恢复时间还会适当缩短。那么相应的会增加磷酸原系统供能在比赛中的重要性。研究表明,优秀运动员比业余运动员有更多数量的快肌纤维,磷酸原系统供能更发达。
随着比赛水平提高、节奏的加快,运动员可能出现“氧债”不能及时得到补偿或持续10秒以上的大强度运动,即产生较大量乳酸供能。乳酸的消除速度较慢,半时反应约10~15分钟,所以大量的乳酸供能只是间或的,而且血乳酸水平可能出现或保持一定时间的较高水平,但不会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以较快速度增长的现象,否则队员将不可能长时间的持续进行运动。具有关的实验测试数据表明,水平越高的比赛,中场休息和赛后的血乳酸浓度越高,低强度的比赛为3~4mmol/L;高强度的比赛却能达到约9~10mmol/L,从数据来看他们之间的差异性还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