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近奥运Approaching the 2008 Olympics
- 田慧主编
- 228字
- 2020-06-24 15:22:43
上篇 奥运基本知识介绍
第一章 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
第一节 古代奥运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Ancient Olympics)是在希腊奥林匹亚举行的古代竞技赛会。公元前776年开始有文字记载,每4年一届,这一历时293届的竞技会,长达近1170年,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到394年为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所禁止。
一、古代奥运会的起源
位于欧洲南部的巴尔干半岛上的古希腊,孕育了欧洲最古老的文明。半岛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使古希腊人形成了爱美和爱好运动竞技的传统,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古代希腊有诸多的城邦国家,这些国家连年战争。为了能得到身体强壮的士兵,赢得战争的胜利,希腊诸邦国家都建有专供人们进行锻炼的练身场,练身场一度成为古希腊诸城邦的标志之一。
古希腊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出现于克里特岛,克里特人在古代东方文化的影响下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其中包括舞蹈、斗牛、拳击和摔跤等。随着城邦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城邦间的复杂竞争,带来了古希腊体育的繁荣,战车赛、站立式跤、拳斗、赛跑、标枪、铁饼、跳跃、格斗、射箭等成为了古希腊人最常见的运动形式。斯巴达和雅典先后成为繁荣时期希腊体育的代表。而也就在这一过程中,孕育、产生了许多地方性或全希腊的运动会,其中影响较大就是诞生于奥林匹亚的奥林匹克竞技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古希腊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健美体魄的追求,还体现了古希腊人崇尚荣誉的精神和维系民族团结的愿望。
古希腊人以神人同形的多神信仰为主,因此古代奥运会的起源就与丰富多彩的希腊神话密不可分。相传早在竞技会创立之前,奥林匹亚就举行过纪念希腊神话英雄珀罗普斯的殡葬会,后来大力神赫拉克勒斯重又举行竞技会,用来奉献给众神之父宙斯。公元前776年,斯巴达与埃利斯城邦结成神圣同盟,再度恢复了竞技会,并确定每4年举行一次。这一年也就成为按竞技会计算的全希腊纪元的开端,公元前4世纪时人们开始把奥林匹克竞技会的序次作为纪年的序次。
二、奥林匹克的盛典———古代奥运会的举行
(一)盛会前的准备
奥林匹亚竞技会在夏至(6月22日)后第一个望月日开幕。由埃利斯城邦选派3名纯希腊血统的使者,他们被称为“季节传令兵、宙斯的休战信使”。盛典开始前的几个月,他们便离开埃利斯,四处奔波,受到各城邦的热烈欢迎,各地官员热情接待他们,并在圣火坛前抛洒奠酒,宣布“奥林匹克神圣休战”(Olympic Truce)的开始。从这时开始,整个埃利斯城邦国土便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地方,境内任何人不准携带武器。各城邦也务必休战,派出使节和体育代表团提前一周赶往奥林匹亚,竖起一个个帐篷,形成一个热闹的帐篷城。各城邦的官方代表要参加各种外交活动,运动员则要登记、审查。赛会规定,只有纯希腊血统的公民和自由人才能参赛,还必须是从未受过刑罚,道德上没有污点的男子。从第30届(前660年)开始,希腊大陆全体居民都可参赛;从第40届开始,希腊殖民地的居民也可以参赛。
盛会举行前,埃利斯城邦还要选派3名经过严格挑选的纯希腊血统的运动员,在宙斯神殿的“圣火坛”前,接过希腊少女经过宗教仪式用凹凸镜点燃的太阳火炬,跑遍全希腊境内的各个城邦国家,传谕联合城邦:奥林匹克运动会就要召开了,各城邦的运动员们都要作好准备,到奥林匹亚去参加运动会。在各城邦传谕的火炬回到奥林匹亚村时点燃宙斯神殿前的“圣火”,圣火熊熊燃烧,竞技赛会在“圣火”中宣布开幕,这“圣火”按照神示,必须要到运动会结束时才能熄灭。这项活动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就形成了传统。这也就是现代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圣火”仪式的渊源。
古代奥运会中,还设有执法官。执法官负责管理奥运会参赛者的最初训练,收集参赛者信息,对他们的参赛资格进行审查(因为开始规定只有纯希腊血统的公民和自由人才能参赛,还必须是从未受过刑罚,道德上没有污点的男子)。参赛者必须提前一个月将自己的名单交上,并在执法官的监督下,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及其严格的训练。执法官在这一个月中要检验参赛者,淘汰不合格者,进一步证实其出身及参赛权。运动员要严格遵守训练规则,以示对神的遵从。比赛被视为对众神的一种奉献,所以运动员在比赛中必须尽善尽美,以求神的恩宠。
奥运会开始前几天,所有执法官和参赛者就离开埃利斯,前往奥林匹亚。同时,成群结队的人们也前往奥林匹亚相聚。
(二)奥运会开幕
赛会的头一天先要向宙斯举行隆重的祭祀典礼。会场放着祭祀宙斯的圣坛,宙斯手握霹雳,以示对作恶者的警告。所有参赛者以及他们的父兄和教练都伫立在这个令人敬畏的神像前,将一头猪作为献祭,举手宣誓,保证在将要举行的比赛中不采用任何不公正手段,还要进一步保证在十个月训练期间自己严格遵守了训练规则。随后,裁判员宣誓,保证将公正裁决,不受贿赂,不泄露裁决缘由。
一系列祭祀仪式结束后,再对各竞赛项目进行抽签,决定比赛顺序后,将名单贴在白色布告板上。
(三)古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的比赛项目,主要是从古希腊传统体育活动形式发展而来的。在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初创时期,主要进行田径项目的比赛,其影响也并不大。后来,随着竞技会规的不断扩大,比赛项目也在不断增加,到了公元前6世纪,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全能、拳击、赛马、角斗以及战车赛、武装赛跑等,达到了20多项,且大多与军事技术和军事训练有关。
最初的比赛项目大多数为现代运动项目的原始雏形,比赛规则简单,任意性很大。场地跑是古代奥林匹克竟技会最早设立的竞赛项目,是从第1届到第13届运动会上的惟一竞赛项目,也是当时最普及的运动项目之一,后来有了往返跑和长跑。
在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期间,少年比赛项目是从第37届开始设立的,参加少年比赛项目的竞技者年龄限定为17~20岁。在设立的比赛项目中,大多数与成年人的比赛项目相同,形式和内容也基本一致,只是在规则的要求、动作的难度方面要低于成年人。而拳击、混斗等项目,在有些城邦国家,如斯巴达等地是严禁青少年参加的。也有一些专门为少年选手设立的比赛项目。
赛会期间,来自各城邦的艺术家展出自己的作品,诗人吟诵诗歌,哲学家、历史学家发表演说,而商人们则籍此谈买卖、定契约,使竞技会同时成为全希腊思想、文化、经济交流的大集会。
(四)古代奥运会的颁奖仪式
古代奥运会的发奖仪式场面宏阔、热烈、壮观。古代奥运会的授奖台设在天神宙斯像前。对优胜者授予野橄榄叶编成的桂冠。优胜者站在用黄金和象牙制成的授奖台上接受奖品,头戴月桂花环、身着绛红色礼服、手持棕榈树枝的裁判员,用高亢而庄严的声调向公众宣布优胜者的姓名、个人历史、父母姓名、所属城邦国家的名称,以及他们在本界运动会上获胜的项目,并同时向优胜者授予一枝棕榈树叶。随后优胜者被观众簇拥着参加各种庆祝活动,成千上万羽信鸽腾空而起,直上云霄,把奥林匹克竞技优胜者的英名和功绩传报四方。橄榄冠成为古代奥运会的至高奖品,获得它是最高的荣誉。获3次优胜者则可在奥林匹亚立像纪念。
(五)奥运会闭幕
奥运会最后一天是在盛大宴会和庆祝活动中度过的。获胜者在众神的祭坛前起誓,晚上便举行盛宴纵情欢乐。
失败者偷偷溜走,遍身伤痛,没有一张笑脸迎接他们回来;胜利者则被欣喜万分的朋友迎接,受到自己城邦人民的盛大迎接,人们边歌边舞,簇拥英雄们来到自己城邦的神庙,在那里祭神并且庆祝胜利。
三、奥林匹克的灾难———古代奥运会的陨灭
公元前4世纪后,马其顿人入侵希腊,竞技会逐渐衰落。公元前146年,罗马人征服了希腊,竞技会变成了罗马帝国的地方性竞技观赏会。公元394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立基督教为国教禁止异教活动,奥林匹克竞技会亦被废止。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又下令烧毁了奥林匹亚残存的庙宇,百年后经过几次洪水和地震的冲击,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遗址被埋于地下。这样一来,从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4年历时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的古代奥林匹克竞技会便渐渐被人们忘记了。
第二节 现代奥运会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Modern Olympics)是在奥林匹克主义(Olympianism)指导下,以体育运动和4年一度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庆典为主要活动内容,促进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道德全面发展,沟通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全世界普及奥林匹克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社会运动。
一、奥林匹克运动的复兴(The Modern Revival of Olympic Games)
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于欧洲资本主义工业化时代。它以坚实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基础为依托,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体育发展的潮流,是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后开始的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
(一)奥林匹克运动复兴的时代背景
首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三大思想文化运动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奠定了思想基础。在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欧洲新兴资产阶级热烈歌颂了古希腊体育精神,使人们再度回想起泯灭久远的古希腊奥运会。古代奥运会的遗址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向往,英、法、德等国的学者都开始了寻找古代奥运会的遗迹的漫长历程。经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1881年,古代奥运会遗址的主要设施终于重见天日。1887年,在柏林展出从奥林匹亚发掘出的大量文物,激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运动的憧憬,人们期望奥运会尽快回到现实中来。
其次,体育的国际化趋势为奥林匹克运动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世纪后半叶,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和世界市场得以形成,民族间的壁垒被打破,体育也超越国界,出现了国际间的体育交流和比赛,形成了体育国际化趋势。由于国际体育竞赛和相互交流的需要,一些国际性的单项体育组织相继诞生。世界各地复兴奥运会的尝试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积累了经验。19世纪初期,欧美一些国家为复兴奥运会进行了各种尝试。19世纪30年代,瑞典伦德大学的斯卡图教授曾组办过两次被当地报纸称作“奥运会”的比赛活动。从1849年起,每年一届,英国布鲁克斯博士组办过长达几十年的“奥林匹克节”。
(二)顾拜旦让奥林匹克运动变成了现实
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男爵(Pierre,baron de Coubertin)是公认的现代奥林匹克创始人,他为奥林匹克运动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顾拜旦1863年出生在法国巴黎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他喜欢体育运动,年轻时曾前往英国,学习当时先进的英国资产阶级的教育制度和体育形式,并提出了许多改革教育制度、发展体育活动的建议。1888年,顾拜旦就任法国学校教育、体育训练筹备委员会秘书长。1889年顾拜旦代表法国参加在美国波士顿举行的国际体育训练大会,进一步了解了世界体育的动态,他认为近代体育的发展正在走向国际化,应该借助古希腊体育的经验和传统影响来推进国际体育,于是产生了复兴奥运会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想法,顾拜旦做了大量的工作。
1891年,顾拜旦创办《体育评论》杂志,以此为阵地热情宣传他的主张,对创办奥运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892年,顾拜旦遍访欧洲,宣传奥林匹克理想。同年11月25日在庆祝法国体育运动协会联合会成立5周年大会上,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说,第一次公开和正式地提出创办现代奥运会的倡议。顾拜旦的倡议,使现代奥运会从一开始便冲破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具有鲜明的国际性。1893年,顾拜旦在巴黎召开一次国际性体育协调会议,团结国际体育人士,讨论创办奥运会的问题。翌年,他还将自己的倡议写成公开信,寄给许多国家的体育俱乐部,得到不少体育俱乐部的支持。
在国际上各种因素的促进和顾拜旦的不懈努力下,创办奥运会的各种准备工作终告就绪。1894年6月16日~24日,根据顾拜旦的建议,来自美国、英国、俄国、瑞士、西班牙、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希腊等12个国家的49个体育组织的代表,参加了在巴黎索邦神学院举行的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又先后有21个国家致函,向大会表示支持和祝贺。这次会议通过了成立国际奥委会的决议,并从79名正式代表中选出15人任第1届国际奥委会委员。大会还决定由奥运会举办国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担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由于首届奥运会定于1896年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因此希腊委员维凯拉斯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通过了遵循“业余运动”的决议。大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游泳、赛艇、帆船、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
1896年4月6日~15日,第1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如期在雅典举行。虽然组织很不完善,但它却是奥林匹克运动正式诞生的重要标志,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历史舞台,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的篇章。
二、几次特殊情况下的奥运会
经过百余年时间,奥运会发展到今天已成为普天同庆的节日,奥林匹克运动也吸引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但是现代奥运会的发展却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人为奥运会的发展付出了不懈努力,甚至牺牲了生命。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定于1916年在柏林举办的第7届奥运会被迫取消。战争使国际局势动荡不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不过21年,规模更大、更为残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降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使1940和1944年两届奥运会被迫取消。二战之后出现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如两大阵营的对抗、冷战格局的形成、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风起云涌等。世界的新格局既促进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也给它设置了重重障碍。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上,发生了以色列运动员被恐怖分子杀害的严重政治恐怖事件,史称“慕尼黑惨案”。惨案发生后,以色列代表团出于安全原因提前回国。9月6日,奥运会停赛一天。因此本届奥运会也顺延至9月11日结束,这在奥运会史上还是第一次。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也发生了奥林匹克公园爆炸案。这些恐怖事件的发生给奥林匹克运动蒙上了阴影。
在美苏争霸时期,奥运会更是成为两个超级大国角力抗衡的场所。第22届奥运会于1980年7月19日至8月3日在莫斯科举行,由于苏军入侵阿富汗,肆意践踏国际法,破坏了世界和平,侵略行经与奥林匹克宗旨背道而驰,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抵制。国际奥委会已承认的147个 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公开抵制或拒绝参加的占五分之二,参赛的仅81个。为了报一箭之仇,到了1984年第23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时候,苏联、民主德国等 16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以各种借口宣布不参加本届奥运会。虽经萨马兰奇等多方游说,与政府领导人会谈,但终究未能改变苏联等国的决定。
三、现代奥运会的商业化发展趋势(Commercialization of the Olympics)
1980年,萨马兰奇出任国际奥委会主席以后,开始对国际奥委会进行全面改革,使奥林匹克运动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国际奥委会一反过去视商业化为洪水猛兽的陈腐观点,充分肯定它对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大胆引进市场经济的机制,积极而有控制地对奥运会进行多种商业开发,给奥林匹克运动建立了一个坚实的经济基础。商业化是使体育运动适应现代社会的一个最有力的因素。利用商业手段寻求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组委会对举办奥运会的经济运作机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变沉重的包袱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国际奥委会敏锐地觉察到这一事件的重大意义,对洛杉矶的经验进行认真总结,设计出一整套规范而有效的经营奥运会的做法,如“奥林匹克计划”(TOP计划)等,从而为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际奥运会本着取之于奥运,用之于奥运的原则,通过奥林匹克团结基金组织,对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奥林匹克运动给以积极的援助。
肯定商业化的积极意义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废除了参赛者业余身份的限制。业余原则从一开始就有其不可操作性,它不仅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相矛盾,而且也不符合现代竞技运动发展的现实。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彻底取消了这一限制,宣布奥运会向世界上一切最优秀的运动员开放,这就保证了奥运会的比赛具有最高的竞争水平和观赏价值。
四、残疾人奥运会(Paralympics)
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相对较短,可以追溯到1948年路德维格·古特曼爵士(Sir Ludwig Guttmann)发起的首届斯托克曼德维尔脊椎损伤二战老兵运动会。1960年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第一届残奥会,夏季残奥会每4年举行一届,截止2000年已举办了11届。残奥会是为6类不同的残疾人士共同举办的高水平体育运动会。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残疾类别有:视力残疾、截肢、脊髓损伤、脑瘫、其他肢体残疾和智力残疾。
在1948年7月28日伦敦奥运会开幕的当天,首届专为坐轮椅的残疾运动员组织的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也成功开幕。1960年,在世界退役军人联合会的支持下,建立起来一个国际残疾人体育工作小组,研究残疾人运动中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ISOD)于1964年正式成立。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为提供参与竞技体育的机会,最初共有16个国家加盟。国际残疾人体育组织为推动盲人和截肢运动员参加1976年多伦多残奥会以及脑瘫运动员参加1980年阿纳姆残奥会做了很大贡献。1989年,一个全新的民主机构国际残疾人奥林匹克委员会诞生。直到今天,国际残奥委员会都是惟一的国际性多残疾类别体育组织。
残奥会一直与奥运会同年举办,自从1988年汉城夏奥会和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以来,残奥会的举办场馆也与奥运会相同。2000年10月,国际奥委会与国际残疾人奥委会在悉尼奥运会上签署协议,确定了两个组织之间未来关系的基本原则。这是国际奥委会对残疾人体育运动给予的一次重要支持。2001年6月,双方进一步签署协议,确立奥运会和残奥会“同时申办,同城举行”的实践模式,即当一个城市申办奥运会同时申办残奥会。该协议涉及残奥会的总体范畴和组织工作,旨在为奥运会和残奥会的组织举办建立类似的原则,并将在北京2008年夏季残奥会和多伦多2010年冬季残奥会开始生效。
(一)我国参加历届残奥会简况
我国从1984年6月首次组团参加了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7届残奥会,之后参加了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的残奥会。在这5届残奥会上共派出215名运动员,共夺得金牌80枚、银牌72枚、铜牌52枚,59人次破75项世界纪录,25人破残奥会纪录。
(二)金牌零的突破
我国残疾人体育与西方国家相比,起步晚、基础薄弱。1984年6月,残疾人体育和健全人体育一样,重回国际赛场,组团参加了当年的奥运会和残奥会。我国仅派出24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了在美国纽约长岛举行的第7届国际夏季残奥会,两位盲人姑娘平亚丽、赵继红面对各国强手,勇于拼搏,分别夺得女子B2、B3两个级别的跳远金牌,比我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还早一个月实现了中国人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在这届残疾人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共获得2枚金牌、13枚银牌、9枚铜牌,24次升起五星红旗,9人次打破世界纪录。金牌总数位居第23位。
一般来说,我国参加残奥会都是“三少一新”,即参赛人数少,参赛项目少,参赛经验少,参赛新手多。由于人数少、新手多、临场经验不足和平时缺乏训练,要与世界上众多强手较量争雄,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
(三)我国残疾人体育实力的极大增强
残疾人体育事业作为人权保障事业的组成部分,已被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国际残疾人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竞技水平不断提高。我国残疾人体育的竞技水平、竞技实力也有了极大的增强。1992年在巴塞罗那第9届残奥会上,我国获得11枚金牌,14次打破世界纪录,金牌总数排名第11位。1996年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第10届残奥会上,我国获得了16枚金牌,16次打破世界纪录,金牌总数位居第9位。到了2000年悉尼残奥会,我国运动员共获得34枚金牌,25次打破世界纪录,金牌总数又上升至第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