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拳击、柔道、摔跤、气功属于武术范畴吗?

拳击起源于几千年前的古希腊,公元前688年被列为古奥运会比赛,公元18世纪英国恢复拳击。1743年,英国人约翰·布卢顿首次推出比赛规则。1886年苏格兰人杰克·道格拉斯进一步制定出规则。1901年第一次正式比赛在伦敦举行。1904年正式例入现代奥运会比赛项目。因此拳击运动与中国武术无关。

1638年作为中国官员的陈元贝斌,为了复兴明朝,随同朝廷大臣朱舜水东渡日本求援兵于德川幕府,后来便居住于日本。陈元贝斌善拳术,便在日本传授拳术,名扬一时 (后被日本称为柔术之祖)。日本人民在长期辗转相传的过程中,对中国拳术加以变通,创立了柔术。1877年 (日本明治10年),日本人嘉纳治五郎(1860 ~1938) 经过长期刻苦学习和努力钻研,在技术内容上吸取了日本柔术各派的特点,创立了以投技 (摔)、固技 (抱压、擒拿)、当身技 (拳脚) 三部分组成的 “柔道”,1882年2月建立“讲道馆柔道”。1883年嘉纳治五郎制定了柔道的等级制度 (即段位),1900年制定柔道比赛规则。1964年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因此柔道与中国武术有着渊源的关系。

摔跤 (中国式摔跤) 早在4000 多年前,原始社会即有摔跤活动,当时称为 “角抵”。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摔跤已作为练兵内容。春秋、秦汉时期摔跤活动有了很大发展。晋至唐代已开始在民间开展,同时并列为宫廷表演和娱乐的内容。摔跤活动发展至宋、明时期,统称为 “相扑”。清代摔跤活动普遍开展,当时尤以“善扑营” (专门训练清廷八旗贵族子弟摔跤的组织) 最为著名。1953年正式列为国内比赛项目。从中国武术运动中的 “摔” 法分析,与摔跤运动有着亲缘联系,说明在长期的武术与摔跤实践中,武术根据其运动特点,有机地借鉴和吸取了摔跤技术的部分精华,以逐渐丰富、加强了武术的技术内容和实战能力。

气功与武术,原属两种不同的范畴,在长期的实践中,武术从不同角度,相继吸取了儒、医、道、佛等气功的精华,为武术体系的充实和武术气功向纵深演变、发展奠定了基础。以历史较为久远的少林派拳法为例,武术在初阶段,原 “主其外”,它通过不同拳械、功法的练习,强调劲力坚刚、迅疾灵敏、技法纯熟,以提高攻防能力为目的。而后阶段,则注重贯通气血、充养精神、调其性情、坚其筋骨、壮其内脏的气功法锻炼,随着时间的推移及技击的发展、演变,气功逐渐渗透、融铸于武技之中,成为重要的 “内功” 辅助练习,并进而成为少林派武术功法及养生的基础,所以气功并不属于武术范畴,而武术在长期实践中,却有选择地吸取了气功诸派的精华,为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