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氏太极拳
- 卢魁恩 卢魁镇 张东海主编
- 1644字
- 2020-06-24 18:40:46
一 卢氏太极拳历史渊源
卢氏太极拳是清道光年间一代宗师卢鸣金承前启后、丰富发展、系统形成的一传统流派,是中国太极拳艺术苑中一枝风格别具的奇葩。据先辈口口相传,此拳循道家“天、地、人三才” (即“上之天、下之地、中之人和”)学说所创传,分上、中、下三路(亦称“上、中、下三节”)。卢氏太极拳为因天序、循地源、博人和,而汇集精华最深的中路(即“中节”)。约在明代中、晚期,一位自称“顾奠一”的云游道长,始将此拳雏形秘传到民间,至今已有400余年之久。经数代单传秘授,约于清乾隆年间传至广平县人陈华,陈华传卢鸣金。经卢鸣金宗师博采众长,融汇贯通,高度升华,广传世人,得以发扬光大,逐渐系统形成卢氏太极拳传统流派,至今已传承6代170余年。自卢鸣金之后,代代传承,生生不息,脉系非常清晰,各种谱论及文史资料非常系统完备。有关卢鸣金宗师的生平及事迹,早年已被正式载入广平县志中。
卢鸣金,字警众(后人称卢老警,警先生,1830-1900年)。他与陈华同为广平县卢董村人,两家世交,自幼即拜陈华为师。他心地善,品行好,资聪慧,悟性高,习练刻苦,敬师如父,为陈华最得意弟子。他不仅将师传之拳理奥秘透彻领悟于身,并将各种技法练用的应心自然。功夫大成后,更加谦恭好学,遍访多派名家,诚学各家之长,广交武林朋友,潜心修升自己,集多派内外武学精华于一身。历经数年潜心研悟和实践总结,形成了自家特有的拳艺风格体系,并研创出多种更加适用的习练方式方法,撰书了系统的秘诀、歌言和谱论,独树一帜。其内外功夫皆修至高深莫测之神明境界,并将多种器械练用得出神入化。
卢鸣金中年后,打破前人单传秘授门规而广收门徒,认真传拳授艺。他崇尚武德,首重人品,坚持德艺双修,文武同习,对学练者要求十分严格,先后授徒上千人,遍及今邯郸各县、邢台、沧州,远至山东、山西、河南及陕甘等省,犹在古直隶南部和晋鲁豫等地颇具盛名,时有“拳界神人卢老警”之称。其子卢克顺、卢克志、卢克勤及女儿卢缨子,本县门徒袁广全、宋廉敬,曲周县张致仁、张琪、王太平,肥乡县杨大成,成安县常殿安、薛珍、曹振山、李老孟,河南水冶高彪,山西潞安府马一武,山东济南府顺成的,河北沧州李飞等人,皆功夫高深,享誉一方,并在各地又有传承,使此拳日益光大。因卢鸣金门徒众多,德高望重,影响广大,社会上很多人都把他所授拳艺称为“广平卢家拳”。卢鸣金宗师去世13年后,众弟子门生深怀敬意,于民国二年(1913年)为师立碑以供后人瞻仰。几历沧桑,卢氏太极拳开宗碑至今依然耸立于广平城南之卢氏墓地(现卢氏太极广场)。
由于国家对民间传统武术文化的大力挖掘、扶持,卢家拳得以青春勃发。省、市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等,先后多次专程到广平考察和挖掘整理,并将卢鸣金碑文拓送北京展出。他们鉴于卢家拳悠久的传承历史和独特的风格,系统精深的太极拳哲理和技法内涵,及其发展规模和在太极拳界影响,正式将“卢家拳”命名为“卢氏太极拳”,并认定卢鸣金为卢氏太极拳发展形成系统流派的第一代宗师。
卢氏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是中国古代易经中的太极哲学原理,道家之“无为”与儒家之“中和”完美相融;遵循自然界阴阳二气和五行生克变化而运行,自然而然,是其基本运动原则。早年时,前辈们曾俗称谓“沾粘拳、滑拳、太极拳中节、六合太极拳,通背太极拳”等。一个半世纪过去了,如今依然能较好地保留继承着本门拳艺之精华内容和纯朴的传统风貌;依然遵承着“不忠不孝者、心地不善者、品行不端者、争强斗勇者、好吃懒作者、攀贵贪财看不起穷人者”之“六不传”门规;认真坚持着教拳首教做人、功德双修、诚善待人之传统美德和义务授艺之宗旨。实为难能可贵!
卢氏太极拳被评定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已由卢氏后人及各地门生远传到全国数十省、市及海外。由于此拳风格独特,理法精妙严谨,攻防实用性强,祛病健身效果明显,素有“既壮少又养老”之说,被很多久练受益者誉为“长寿拳”。随着她日益光大,必将为社会和谐进步,民众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美满,以及为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经济交流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