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杂波
杂波是指地海等背景的散射形成的杂散回波。地杂波、海杂波和气象杂波是主要的杂波形式。杂波是影响主动或半主动导引头性能的重要因素。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影响被动导引头的性能。
3.2.1 杂波特征
杂波特征由散射系数、统计特性、相关性与谱分布等表征。
1.散射系数
图3-1为雷达导引头天线照射方向与地海面的几何关系图。图中,θ为入射角,即视线擦地(海)角φ的余角。
图3-1 天线照射方向与地海面的几何关系图
地海面的散射截面有两种表示法:一是单位散射截面,称散射系数,记为σ0;二是单位投影散射截面,也称散射系数,记为γ。两者关系为
显然,σ0AC=γAV,其中AC为天线照射地(海)域的面积,AV为对应于照射区的投影面积,AV=ACcosθ。
表3-1给出了L波段几种地形的单位投影散射系数γ的均值,还列出了5%、50%、95%概率所对应的γ值域。由表3-1可见,城市散射系数最强,山区与丘陵次之,平原最弱。但城市散射系数的变化范围最小,平原散射系数的变化范围最大。
表3-1 L波段几种地形的单位投影散射系数
表3-2为取自文献[11]的Ku波段不同海情的单位散射截面。
表3-2 Ku波段不同海情的单位散射截面
只要计算出雷达导引头检测分辨元内的地(海)面区域的面积,利用地海面的单位散射截面,就可以算出分辨元内杂波的雷达截面,从而也就得到了检测元内的信杂比。
应该指出,σ0和γ都可以称为散射系数,录用数据或分析计算时,必须注意两者的区别。
2.统计特性
一些经典统计模型可用来表示地杂波、海杂波和气象杂波。
1)地杂波
由地面及其覆盖物散射形成的回波称为地杂波。当地杂波由天线波束内大量的、大致相同的散射体的回波合成时,地杂波的起伏特性符合高斯分布。高斯概率密度函数为
式中:μ为x的均值;σ 为x的方差。
当信号用复数表示时,地杂波的实部和虚部信号均为独立分布的高斯过程,其模值(幅度)符合瑞利(Rayleigh)分布。瑞利概率密度函数为
式中:b为瑞利系数。
当天线波束内具有一个固定不动的强散射体,且其周围集合了许多小散射体时,地杂波不再符合高斯分布,其幅度可用莱斯(Rice)分布描述,即
式中:σ 为方差;μ为均值;I0是修正贝塞尔(Bessel)函数。
2)海杂波
由海面散射形成的回波称为海杂波。海杂波也可以用高斯分布描述,其幅度也符合瑞利分布。对于高分辨雷达导引头而言,海杂波将偏离高斯分布,其幅度应采用对数正态(Log-Normal)分布、韦伯尔(Weibull)分布和K分布等模型。这个结论也适用于高分辨雷达导引头和小擦地角的地杂波分析。
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式中:μm为尺度参数,取x的中值;σc为形状参数,其值越大,对数正态分布的拖尾越长。
韦伯尔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式中:p为形状参数;q为尺度参数。p=1时,等效为指数分布;p=2时,等效为瑞利分布。韦伯尔分布的适应范围较广,只要适当调整其参数,便可得到与实际杂波相匹配的分布模型。
K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式中:Γ(⋅⋅⋅)为伽马函数;Kν(⋅⋅⋅)为修正的ν阶贝塞尔函数;a是尺度参数;ν是形状参数,ν→0时概率分布曲线有长拖尾,ν→∞ 时概率分布曲线接近瑞利分布。
海杂波统计特性与雷达参数、入射角和海面状况有关。垂直极化、低频段、平静海面或侧风时的杂波更接近瑞利分布;散射表面均匀且雷达分辨率较低时,也接近瑞利分布;在高分辨和小擦海角条件下,更接近对数正态分布、韦伯尔分布和K分布。
3)气象杂波
由云、雨、雪、雹散射形成的回波称为气象杂波。气象杂波是一种体杂波,它是由大量微粒散射形成的,通常符合高斯分布。
3.相关性与谱分布
地海杂波是一种随机过程,研究其相关性是必要的。由随机过程的基本理论可知,随机过程的自相关函数R(τ)与功率谱密度pP(f)之间存在傅里叶变换关系:
通常用功率谱表示杂波的相关特征。地杂波谱一般为高斯谱,其表达式为
式中:Pav,c为地杂波平均功率;fD,c为地杂波的多普勒频率;σf为地杂波功率谱的标准离差。离差即差量,它反映随机变量与其数学期望的偏离程度。
地杂波的多普勒频率的计算式为
式中:vr为主动导引头与地杂波区中心的相对运动速度;λ为工作波长。
地杂波功率谱的标准离差的计算式为
式中:σv为地杂波的标准离差,与地面的植被类型和风速有关。
文献[12]中给出了取自资料[13~16]的关于地杂波、海杂波和气象杂波的标准离差的一些数据,如表3-3所示。表中还给出了作为人为杂波的箔条云的标准离差,仅供参考。
表3-3 杂波的标准离差
对于高分辨雷达导引头和小擦地角情况,地杂波功率谱的高频分量会明显增大,此时应采用全极型功率谱或指数型功率谱表达。海杂波功率谱不仅与弹道和弹速有关,也与海浪的轨迹有关。雷达导引头逆风、顺风或侧风观测海面时,短时功率谱的峰值频率将在中心值附近摆动,其中心频率由弹速多普勒频率决定。海杂波功率谱也可以用高斯型功率谱表示。气象杂波的功率谱也符合高斯模型,谱中包含与风向和风速有关的多普勒频移。
3.2.2 多路径效应
雷达导引头的探测距离有限,分析地球表面引起的多路径效应时,可以不考虑地球曲率半径的影响。平坦表面的反射关系如图3-2所示。
图3-2中,R为导弹-目标距离;hT为目标高度;hM为导弹高度;φ为射线擦地角(入射余角)。水平极化与垂直极化的复反射系数分别为
图3-2 平坦表面的反射关系
式(3-12)与式(3-13)中的εc为复介电常数,其计算式为
式中:εr为相对介电常数;σe为表面物质的传导率,单位为西门子每米(S/m)。
表3-4为典型表面的相对介电常数与表面物质的传导率。
表3-4 典型表面的相对介电常数与表面物质的传导率
水平极化反射系数值随擦地角增大(0°→90°)呈单调下降趋势。垂直极化反射系数值随擦地角增大(0°→90°)先下降后回升,在某一角度达到最小值,此角称为布鲁斯特角。在X波段,水面或海面的布鲁斯特角约为7°,潮湿地面的布鲁斯特角约为15°,干燥地面的布鲁斯特角约为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