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宇宙的中心

Fremont佛瑞蒙街区

Fremont,Seattle,WA 98103

www.fremont.com

他们有桥下怪兽和列宁雕像、花枝招展的等车人、充满非凡创意的店铺、每年一度的裸体游行。他们自称人民共和国,宣告发现了宇宙的中心,还有比佛瑞蒙更奇特的街区吗?

这可不是开玩笑,而是真实发生在这个天马行空的地方,每刻都更新着出乎你意料的创意和惊喜,等待小宇宙的尽情释放。从西雅图市区到此地要经由Aurora大桥,据说它自1932年建成以来发生过不少目击巨兽的故事,使该地区蒙上了神秘面纱。这种斯堪的纳维亚神话中残忍的家伙由于畏光而必须居住在岩穴或桥洞下。1989年当地艺术机构希望给大桥添点想象力,一个惊人的点子以压倒性票数通过,7周时间加上2吨钢筋混凝土,巨大的Fremont Troll由此诞生。尽管张扬的爪子和金属眼珠看上去十分唬人,但其实它早已与周围居民友好相处并广受欢迎。不过谁知道呢,看看它左手抓住的那辆“甲壳虫”汽车吧,自驾来的游客最好还是停远一点。

人气更高则是永远在等公车的人,雕塑家Richard Beyer于1979年创作了这座名为The Interurban Sculpture的互动式雕塑,为纪念连接城市中心与周围街区的城际轻轨建成。大部分初来者都会不明就里:

怀抱婴儿的妇女、埋首书本的学生、提购物袋的主妇、普通白领上班族,还有只长着人脸的小狗。这看似简单的日常生活片段,寓意深刻又自然;它大胆拥抱每一个异想天开的点子,只要你不带商业目的。于是居民的无限创造力与恶作剧被激发出来,每年有成百上千人争前恐后赶来打扮他们,美其名曰“艺术攻击”,主题从婚礼、生日、友谊、祝福、我爱你、纪念日到游行示威,它也因此成了此地最受期待的娱乐象征。

至于“宇宙中心”的发现,好吧,其开始于1991年,除了主干道上标出的路牌,他们还迫切需要一个因地制宜的独特地标。无数方案PK后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有报道称Bell小镇1950年冷战时期的火箭外壳要解体,本地官员火速前往废料场收购,于是我们看到这个16米高的大家伙稳稳“降落”在宇宙中心,尾翼还装上了激光吊舱,深度诠释了佛瑞德箴言“奇特的自由”。如今它的新使命,是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独立的调频电台。

再见列宁同志

闲逛佛瑞蒙的乐趣就是不停发现,比如墙上色彩鲜艳的涂鸦、被塞在树枝中央的椅子。但在忽然看到这尊街头矗立的高大列宁像时,还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这可是在美国!

重达7吨的青铜雕塑由Emil Venkov耗时10年完成,可惜刚竖立在斯洛伐克不到一年东欧就发生巨变了,被推倒不说还险些变成废铁。在此教书的美国老兵Lewis Carpenter看重其工艺,凭借大胆气魄抵押了房子保住它,又千辛万苦把庞然大物海运到西雅图。谁知还没开价,自己就遭遇车祸身亡,雕塑也被遗弃在后院。眼光独到的本地官员又出现了,为着“艺术高于政治”的佛瑞蒙式理念,尽管人们对这位不速之客议论纷纷,它还是在1995年被摆上街头,在每天无数震惊的目光下昂首挺胸。值得一提的是,这尊“佛瑞蒙列宁”的独一无二并非只因其位置,更因它被塑造的形象:与那些捧着书或挥舞帽子的同志不同,它是世界上唯一被枪支与火焰包围、从战斗中走来的列宁,表达作者将其视为勇猛的革命者,而绝不仅是知识分子或理论家。

魔法宝箱里的故事还不止于此,每年夏至狂欢上的彩绘裸体自行车游行、六千多个僵尸Cosplay的室外电影,还有激情四溢的啤酒节与艺术展。这里承载了西雅图最热闹的活动盛事,只有亲身参与一把才不遗憾。

TIPS Sunday Market周日市集

佛瑞蒙周日市集据说是西雅图最大的跳蚤市场,全城最变化多端的小玩意都集中在此。农民带来天然栽种的鲜货、手工艺者则有自制宝贝,另类抢眼的小吃车前经常人满为患,千金难买心头好,有什么比找乐子重要?

Don't Miss周边逛逛

淘货时空隧道Fremont Vintage Mall

3419 Fremont Place North,Seattle,WA 98103

(206)548-9140

周一至周六11:00~19:00,周日11:00~18:00

www.fremontvintagemall.com

如此好玩的佛瑞蒙怎能缺少二手古着店?当然有,这家Vintage Mall规模不小,位置却不算好找,需要绕几个弯再钻到地下。刷成鲜黄色的楼梯两侧,沿着台阶画满文化符号式人物:从梦露到泰勒、从李小龙到列侬夫妇,甚至蒙娜丽莎和梵高自画像,时空隧道已在眼前打开,珍宝还是破烂,只等你去挖掘!

旧沙发和老唱机、打字机和古皮箱、地球仪和探照灯,甚至塑料广告牌和金属合成器。不同于先锋广场的精品古董店,这里把一切写满岁月痕迹的家居用品都拿来卖,你居然能发现儿时的电话机和用过的啤酒瓶!在怀旧者眼中,老即是美好的,很可能一件普通的破烂儿,因为某种记忆或情结,而令某人潸然泪下。轻易就花掉几个小时浏览并不稀奇,常客说,你必须不时过来看看,否则很可能下次就完全不同了。

二手服饰占据了很大空间,也难怪,老板原本就是经营旧衣进出口生意的家族公司,直到1998年才在国会山开起店来打发库存,不久又搬到了更热爱的佛瑞蒙。20世纪40~90年代的成衣配饰是主角,承载着那些曾风靡一时的设计灵感。这里还可回收旧衣或寄卖,因此讨价还价也未尝不可,但是成功与否,要看天气和老板的心情。记住,冲动是魔鬼,尽管小店藏龙卧虎、垃圾可着实不少,不过当然,它们也是乐趣的一部分。

附近值得推荐的还很多,比如iMpulse里本土设计师的服饰,就藏在列宁像背后的街上。Essenza卖高级肥皂和洗浴用品,有个角落摆着独立厂牌的另类婴儿服。Les Amis店的衣服比较时髦,选择偏华丽女性化,可惜性价比一般。更贵标价出自不远处的Lola Pop,本地著名鞋店,能找到不少欧洲独立品牌的新作。

Theo Chocolate公平贸易巧克力

3400 Phinney Avenue North,Seattle,WA 98103

(206)632-5100

10:00~18:00

www.theochocolate.com

一座普通的红色大砖房,走进去却是别有洞天,不仅口味丰富的巧克力让人眼花缭乱,还能参观它被生产出来的全过程。而摆在中间特殊设计的蓝色包装,以及小玩偶和照片里孩子们真诚的笑脸,为你讲述的除了甜蜜、还有关于土地与爱的故事。

据说可可树在希腊文中名叫Theobroma Cacao,Theo的意思是“神”,broma则是“食物”。将巧克力的名字命名为Theo,无疑是表达对这神赐美味的最高敬意。全世界超过一半的可可豆产自西非的科特迪瓦和邻国加纳,但对生活在那里贫穷的种植户而言,处境却很不乐观:灌溉所用工业肥料污染了土地,低价雇佣的童工健康受到威胁、更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不公平的贸易和利润追逐令底层生产者饱受压榨,再甜美的味道也黯然神伤。Theo创始人乔·威尼在非洲与南美的旅行中,爱上了孕育可可的土地和人民,深切感受到那里现状的同时,也发愿要为之做出努力。他在1994年将有机巧克力带到美国,通过10年的推广与原产地农民建立起深厚信任,并收获了具有相同理念的合伙人及团队。2006年,全美第一家以公平贸易Fair Trade为核心的有机巧克力工厂诞生在西雅图,对他们而言,巧克力不只是产品,更是一份根植于土壤的信念。遵循公平和道德,保护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的合理收益,这是赢得市场和金钱的前提。

工厂里到处弥漫着可可豆微酸的香味,它将为你展示除杂、烘烤、冷却、碾碎、搅拌,再从液体到美味巧克力的全过程。大家戴着发套、边听讲解边尝样品,气氛欢快热烈。参观需要提前预约,每天下午的Walk-in tour则可到店报名,6美元绝对物超所值。

Jive Time Records二手黑胶唱片

3506 Fremont Avenue North,Seattle,WA 98103

(206)632-5483

周一至周六11:00~21:00,周日11:00~19:00

www.jivetimerecords.com

要经过这里,就无不被门口那个醒目的唱片架吸引:塞满黑胶碟的盒子外赫然写着99美分的售价,还买十送一。Gary Burton和Bobby Vee的封套露在最显眼位置,这二位曾炙手可热的爵士乐者和流行歌星,当年一出新碟就供不应求,如今也落得如此“下场”。

这是搜寻旧唱片的乐趣,用有限的付出换无限的价值,只不过相隔了时间又多倒几手。作为全二手的碟店,Jive Time主打黑胶,CD则偏于一隅。收集的音乐种类很全:老摇滚、爵士、古典、少量的Indie和现代音乐,仔细翻翻不难有意外发现。角落里不少10美元四张的特惠,品相却是不错,稍旧的封面被打理干净,基本没有压痕。选好后可先试听,收银台边摆着专用唱机与接收器,配置绝对不低,不难想见老板水准与发烧度。

隔壁Ophelia's Books是家二手书店,外面看来狭小而略显杂乱,谁知里面却惊喜不断。包括地下室和装满儿童书籍的阁楼共有三层,由复古的旋转梯连接,备有沙发和茶几供爱书人坐下来慢慢挑选。邻居家的猫是不请自来的明星,不时会缠着你喵喵叫或乱翻书,也算为太安静的氛围增加生气吧。

自1997年开业,这里始终致力于出售和收集优质古旧书籍,价格也十分合理。无论你是节俭的学生、富有的收藏家,还是疯狂的Giftshopper,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收获。最起码,能来看看猫。想提前查询库存,还可登陆他们在亚马逊上的网店。

美国精品咖啡之父Peet's Coffee&Tea

3401 Fremont Avenue North,Seattle,WA 98103

(206)267-4688

周一至周五6:00~21:00,周六周日7:00~20:00

www.peets.com

将Peet先生称为美国精品咖啡之父毫不为过,四十多年前就是他将美国从“洗碗水咖啡”的恶名中解救出来,掀起了一场时至今日的精品咖啡运动。甚至星巴克的三位创始人最初都是求师于他,才有了后来派克市场的小店,以及蔓延全球的咖啡神话。

20世纪中叶的美国虽然是咖啡消费大国,却总进口次级低劣咖啡豆,烘焙手法也不讲究。从19世纪的“牛仔咖啡”到二战后的“洗碗水”,都是欧洲人毫不客气送上的讽刺。而出生于荷兰咖啡世家、自小耳濡目染的Peet,很早就掌握了欧式重焙技法和配豆秘诀,又远赴印尼等地与咖啡农和茶农为伍,对原料理解甚深。移民美国后实在忍不了那些无味的烂咖啡,1966年在旧金山伯克利开起自己的店。与市面上的量产货全然不同,Peet坚持使用百分百阿拉比卡豆,用新鲜深焙和优良手法,让老美见识了浓而不苦的醇厚味道。很快拥有了一大批味蕾敏感挑剔的粉丝,他们自称为“Peetniks”,充满热情与忠诚度。黝黑香浓的重焙咖啡也迅速席卷全国,成为竞相模仿的新时尚。

“If it's not Peet's,it's not coffee”是他最骄傲且持守的誓言。每天,Peet's都会用小量手工烘烤出32种不同的咖啡,然后通过海运在几天之内让你尝到它的鲜度。从豆子生长到土壤加工、从烘焙长短到季节温度,绝不允许这些细微变量影响品质,长期抽样调查来确保和调节,只让一切恰到好处。这样的理念使其拒绝全球扩张,只坚持在本土几十家店里分享。幸运的是,在西雅图的佛瑞蒙,我们不经意间与之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