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循环、血管及神经系统的疾病

·动脉硬化·

1.【食疗偏方:米醋萝卜】

原料:生白萝卜250克,米醋适量。

制法:将萝卜洗净切薄片,放花椒、食盐少许,加米醋浸4小时即可。食用时淋香油。

用法:每日2次,佐餐食用。

功效:辛凉解表,消食解毒。用于治疗便秘、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硬化等。

2.【中药偏方:二陈汤】

原料:陈皮、半夏、茯苓、苍术、白术、枳壳、莱菔子、郁金各10克,薏苡仁20克,。

制法:煎汤服用。

用法:每日1次。

功效:化痰通络。适用于动脉硬化。

3.【外用偏方:艾灸疗法】

取穴内分泌、皮质下、神门、交感、心、肝、肾、脑、内耳等,用艾条灸15分钟,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4.【生活偏方:掌擦法】

取穴灵虚、天池、心俞、风翳,用掌擦法进行,每日2次。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起到软化血管,治疗动脉硬化的作用。

·心肌病·

1.【食疗偏方:香菇豆腐笋】

原料:香菇100克,豆腐250克,冬笋50克。

制法:将香菇洗净去蒂,鲜笋切片,豆腐切片。炒锅置旺火上,油热放入豆腐片,煎至两面呈浅黄时,倒入盘内。锅内放油烧热,葱、姜炝锅,倒入清汤适量,加入调料搅匀,接着放入豆腐、香菇,改用小火烧10分钟,待豆腐入味,加笋片,勾芡,淋入香油拌匀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心肌病。

2.【中药偏方:血府逐瘀汤】

原料:当归、川芎、郁金、元胡、柴胡、枳壳、赤芍、桃仁、红花各10克,丹参30克,生地15克,桔梗6克。

制法:煎汤服用。

用法:每日1次。

功效:益气养血。适用于心肌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1.【食疗偏方:香菇豆腐】

原料:香菇、蘑菇、黑木耳各25克,豆腐200克。

制法:香菇、蘑菇、黑木耳泡发切碎,放入油锅爆炒,加水煮至软熟后加豆腐调味料,煮5~10分钟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感染性心内膜炎。

2.【中药偏方:首乌丹参煎】

原料:首乌、丹参各25克,蜂蜜20克。

制法:先将首乌、丹参煎汁,去渣后调入蜂蜜拌匀。

用法:每日1剂。

功效: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心悸有一定疗效。

3.【外用偏方:局部敷贴法】

用硝酸甘油贴膜贴于心前区,24小时换药1次。

·心包炎·

1.【食疗偏方:山楂桃仁露】

原料:新鲜山楂1000克,桃仁100克,蜂蜜250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煎汁熬露。

用法:每次1小匙,每日1次,3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可活血逐瘀。适用于心包炎。

2.【中药偏方:人参白虎汤】

原料:人参6克(单煎),碎石膏30克(包煎),知母12克,甘草5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用水煮汤,去渣取汁。

用法:每天1剂,连服5天。

功效:清热解毒。对治疗心包炎有一定的疗效。

3.【外用偏方:敷贴疗法】

用丹参、红花煎汁,浓缩成膏体,贴敷于心前区,24小时更换1次,

4.【生活偏方:喷雾疗法】

用细辛3克,良姜、荜茇、檀香各5克,煎汁制成喷雾剂,在心痛发作前或发作时,直接喷洒在病人的口舌、鼻腔附近,通过经络的偱行,可以发挥药剂缓解病痛的作用。

·风湿性心脏病·

1.【食疗偏方:山药猪腰汤】

原料:猪腰1个,山药30克。

制法:将猪腰对切,去除筋膜,冲洗干净,切片备用。将猪腰、山药放入锅内熬煮,略煮至熟后加麻油、葱、姜。

用法:佐餐食用,每日1次,连服7天。

功效:适用于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气血两虚,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自汗,腰痛。

2.【中药偏方:利湿化瘀汤】

原料:制半夏、枳实、川芎、赤芍、麦冬、五味子各9克,茯苓30克,丹参、沙参各15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1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利湿除痰,活血化瘀。对风湿性心脏病有一定疗效。

3.【外用偏方:敷贴疗法】

将雷公藤的根和叶捣烂,敷于病处,半小时以后将药膏取下,对于以关节疼痛为主症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一定的疗效。

4.【生活偏方:推拿疗法】

按揉内关、合谷、曲池、三阴交,手法适宜轻柔,对病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高血压·

1.【食疗偏方:黑木耳柿饼】

原料:黑木耳6克,柿饼50克,冰糖少许。制法:加水共煮至烂。

用法:此方为1日用量,久食有效。

功效:清热,润燥。治老年人高血压。

2.【中药偏方:茅根牛膝汁】

原料:牛膝15克,白茅根30克。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可治疗单纯头痛型高血压。

3.【外用偏方:敷贴疗法】

用吴茱萸20克、研成末,用醋调匀。睡前敷两足涌泉穴,用纱布固定,次日起床后去掉。可以止痛镇静,用于治疗高血压性头痛。需要注意的是:服药过程中,如出现皮肤过敏,应立即停用。

4.【生活偏方:鼻嗅法】

用适量菊花装入枕芯,睡眠时使用。利用中药的气味,通过自然呼吸,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肺部,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适用于高血压性眩晕。注意:对菊花过敏者禁用。

·低血压·

1.【食疗偏方:红枣乌鸡煲】

原料:红枣10枚,板栗200克,龙眼肉10克,乌鸡1只。

制法:将乌鸡洗净切块,放在沙锅内,加入以上配料,再适量加水和调味品,温火慢炖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适用于低血压引起的头晕、乏力、四肢冰冷等症状。

2.【中药偏方:蜂蜜红枣】

原料:蜂蜜适量,红枣20克,沙参、生熟地各10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放入蒸笼,隔水蒸3个小时。

用法:每日服3次,连服20天。

功效:可治疗低血压。

3.【外用偏方:耳穴疗法】

用王不留行籽胶贴于两侧耳穴的心、头兴奋点,各按摩50次,在每天吃饭之前或睡觉以前各进行1次,一周换1次药。

·心律失常·

1.【食疗偏方:莲子百合炖猪肉】

原料:莲子50克,鲜百合60克,瘦猪肉150克。

制法:将上述原料一起放入锅内加水,再加入葱、姜、食盐、米酒、味精少量作为调料。先用大火烧沸,再用小火炖1小时即可。

用法:食莲子、百合、猪肉并喝汤。每日1~2次。

功效:养心安神,滋阴敛汗。可缓解心律失常,心悸不宁,心烦少寐,头晕目眩,手足心热,盗汗等症状。

2.【中药偏方:升率汤】

原料:人参(单煎)、制附片(先煎)、赤芍、川芎、佛手各10克,丹参20克,麦冬、当归、山萸肉各15克,黄芪30克,麻黄6克,细辛3克。

制法:用水煎服汁。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缓慢性心律失常。

3.【外用偏方:敷贴疗法】

用南星、川乌,按照1∶1的比例共研细末,将黄蜡融化,与药粉混合,分别敷于手心和足心,每日1次,晚上敷好用纱布包裹,早晨取下。

4.【生活偏方:喷雾疗法】

用熏衣草精油2~3滴,放入热水中搅匀,倒入小喷雾瓶中。每天晚上入睡之前,喷2~3次,可以镇静安神,帮助入睡,防止心悸的发生。

·心绞痛·

1.【食疗偏方:香菇豆腐】

原料:香菇、蘑菇、黑木耳各25克,豆腐200克。

制法:将香菇、蘑菇、黑木耳泡发切碎,放入油锅爆炒,加水煮至软熟加豆腐和调味料,煮5~10分钟即可。

用法: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

功效:适用于心绞痛。

2.【中药偏方:薤白桂枝煎】

原料:薤白15克,乳香、桂枝、荜菝各10克,良姜、香附、血竭、没药各9克,细辛3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温通散寒,活络止痛。适用于心绞痛引起的心胸绞痛,紧缩不舒、受寒易作、胸痛彻背、畏冷面青、手足不温。

3.【外用偏方:敷贴疗法】

栀子、桃仁各12克,炼蜜30克。将二药研末,加蜜调成糊状。把糊状药摊敷在心前区,纱布敷盖,第一周每3天换药1次,以后每周换药1次,6次为一疗程。

4.【生活偏方:按摩疗法】

用点按法按摩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关元、气海这5个穴位,可以健脾和胃、调整血压、提高身体免疫力,防止心绞痛的发作。

·心力衰竭·

1.【食疗偏方:香菇炒油菜】

原料:油菜100克,香菇20克。

制法:将油菜洗净切好,香菇洗净泡软后去蒂备用。待锅内油热后爆香蒜末,放入香菇、小油菜及食盐、味精、香油炒熟即可。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常食可增进心脏健康,缓解心力衰竭。

2.【中药偏方:黄芪党参煎】

原料:黄芪10~15克,益母草10~12克,泽兰、制半夏、党参各10克,灸附片6~10克,北五加皮4~10克。

制法:用水煎服待温。

用法:分3次服用。

功效:益气活血,温阳利水。可缓解心力衰竭等症。

3.【外用偏方:敷贴养心法】

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研末,取少量敷于膻中穴,可用于心衰尿少浮肿者。

4.【生活偏方:熏吸疗法】

用桃仁、红花各10克,当归15克,川芎6克,用水煎服,去渣取汁(300毫升),兑入热水中,调温到40℃左右,洗浴时,用鼻子吸10分钟,以无不适感为度。

·高脂血症·

1.【食疗偏方:牛肉烧萝卜】

原料:牛肉5 0克,白萝卜10 0克,食油、酱油各5克,葱、姜、食盐、料酒、味精等调料适量。

制法:先将牛肉洗净切块,萝卜去皮切块,再用开水焯一下萝卜。热油锅将牛肉煸炒到白色时,加入调料,炒匀,加少量水没过牛肉,用文火炖,等牛肉快烂时,加入萝卜块,煨到酥烂时,再加入适量食盐、味精即成。

用法:每食用周2~3次。

功效:适用于高脂血症。

2.【中药偏方:何首乌汁】

原料:何首乌30克。

制法:将何首乌放入沙锅,加水1000毫升,煎20分钟,取汁200毫升。

用法:分2次温服,每日1剂。

功效:可以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

3.【外用偏方:艾灸法】

艾灸法具有温阳益气、活血通脉的功效。艾灸神阙穴,可以调理脾胃、补益气血。每天用艾条灸30分钟,每日1次。坚持一段时间,可以明显降低血清水平,降低动脉硬化的指数和血脂的水平。

4.【生活偏方:鼻嗅法】

用菊花适量装入枕芯,睡眠时使用。利用中药的气味,通过自然呼吸,使药物直接作用于身体,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适用于高脂血引起的头痛、眩晕。注意:对菊花过敏者禁用。

·偏头痛·

1.【食疗偏方:姜葱炒螃蟹】

原料:雄螃蟹500克,干葱头150克,姜丝25克,猪油75克。

制法:螃蟹洗净切块,把炒锅用大火烧热,下猪油,烧至六成热下葱头,翻炒后,把葱头捞出,在锅内略留底油,大火爆炒姜丝、蒜泥和炸过的葱头,下蟹块炒匀,依次炝料酒,加汤、食盐、白糖、酱油、味精,加盖略烧,至锅内水分将干时,下猪油10克及香油、胡椒粉等炒匀,用湿淀粉勾芡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祛风止痛,滋阴清热。

2.【中药偏方:川芎茶调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料:川芎、荆芥各20克,薄荷15克(后下),细辛3克,白芷、防风、羌活、甘草各10克。

制法:共为细末,每次15克,每日2次。

用法:清茶调服或作汤剂,每日1剂,分2次服用。

功效:疏风散寒,宣通经络。

3.【外用偏方:冰袋外敷法】

头疼时,试着把热敷袋放在颈部、在前额放冰袋。冷热刺激能帮你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减少痛感。

·中风·

1.【食疗偏方:黄花百合粥】

原料:金针菜、百合各30克,糯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金针菜切段,百合削皮洗净后切碎,与糯米一同放入沙锅,加入适量的水,熬至米烂汤稠,加入冰糖,搅匀即可。

用法:可早晚食用。

功效:具有防止脑出血以及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缓解中风的作用。

2.【中药偏方:防风汤】

原料:肉桂6克,防风、防己、当归各12克,人参(单煎)、川芎、白芍、杏仁、黄芪、甘草各10克,制附子(先煎)、麻黄、生姜各5片。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次。

功效:适用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发热恶寒等中风症状。

3.【外用偏方:敷贴疗法】

将大蒜2瓣去皮,捣烂如泥,敷于牙根部。可以宣窍通闭,对于中风引起的不语有一定疗效。

4.【生活偏方:鼻嗅法】

用细辛适量,研为细末备用,如中风发作后不省人事,可将粉末吹入鼻孔,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神经衰弱·

1.【食疗偏方:酸枣仁粥】

原料:酸枣仁末15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用粳米煮粥,快熟时,下酸枣仁末,煮熟即可。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宁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引起的心悸、失眠、多梦、心烦。

2.【中药偏方:清肝宁心汤】

原料:钩藤15~30克,丹参30克,合欢皮12克,生珍珠母20克(先煎),夏枯草、酸枣仁各15克,炙甘草3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清肝解郁,养心安神。适用于神经衰弱。

3.【外用偏方:敷脐法】

取等量珍珠粉、丹参粉、硫磺粉拌匀,再拌适量麻油敷于脐部,外面盖塑料薄膜胶布固定,3~5天更换。此方法具有宁心安神之功效,对于神经衰弱的失眠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4.【生活偏方:日光浴法】

太阳辐射的光线通过皮肤感受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调整器官功能,使人心情舒畅,可以缓解神经衰弱患者过于紧张而兴奋的神经细胞。

日光浴的时间应选在上午10~12点,下午3~5点(夏天在10点以前17点以后),每次5分钟,之后逐渐增加到30分钟。地点在靠近江、河、湖、海天然水源的地方,高山较平地日光强烈,也适宜进行日光浴。日光浴中要注意日光照射不要过量。

·三叉神经痛·

1.【食疗偏方:荷叶西瓜饮】

原料:荷叶边、银花、西瓜翠衣、扁豆花、丝瓜皮各6克。

制法:用水煎服汤。

用法:代茶饮。

功效:活血通络、祛风止痉。

2.【中药偏方:五苓散】

来源:《伤寒论》。

原料:泽泻6克、猪苓、茯苓、白术各4.5克,桂枝3克。

制法:以上研为末混合,用水煎服。

用法:随量服用。

功效:活血通络、祛风止痉。

3.【外用偏方:龙竭饼外敷法】

地龙5条,全蝎20只,路路通10克,生南星、生半夏、白附子各50克,细辛5克。将各味药共研磨为细末,过6号筛,加一半面粉用久调成饼。然后摊贴于太阳穴,敷料固定,每日换药1次。

4.【生活偏方:梳头法】

每天起床后和睡前用木梳从前额经头顶至后颈部,开始每分钟梳25次左右,5分钟后逐渐加速,用力要均匀,以不划伤头皮为度。每次梳10分钟,1周后疼痛可减轻,1个月后可基本痊愈。

·老年痴呆症·

1.【食疗偏方:肥羊肉汤】

原料:肥羊肉50克。

制法:肥羊肉洗净,切小块,开水浸泡1小时,去浮沫,加葱、姜、黄酒,急火煮开2分钟,改小火煨1小时。

用法:佐餐食用。

功效:补益心脾,活经通络。

2.【中药偏方:右归饮】

来源:《金匮要略》。

原料:熟地、山药(炒)、山萸肉、枸杞子、何首乌各15克,肉桂9克,牛骨髓50克,女贞子12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随量服。

功效:温肾填精。

3.【外用偏方:敷贴疗法】

选穴:肾俞、命门、志室、心俞、肝俞、关元、足三里。

方法:用桃仁、红花、肉桂、川芎等药物研磨成细末,放入麝香少许。加黄酒、蜂蜜拌成糊状,置于上述穴位,用胶布固定,5天换药1次,连用1个月。

4.【生活偏方:推拿法】

选取坐式,用双手的拇指和食指相对,推拿两侧的眉弓1分钟,再把双手大鱼际置于前额正中,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约1分钟。五指张开,由前额部至后颈部,用力往返10次,劳宫对着百会穴,慢慢摩动约1分钟。

·失眠·

1.【食疗偏方:龙眼冰糖茶】

原料:龙眼肉25克,冰糖10克。

制法:把龙眼肉洗净,同冰糖放入茶杯中,冲沸水加盖闷一会儿即可饮用。

用法:每日1剂,随冲随饮,最后吃龙眼肉。

功效:补益心脾、安神益智。适用于思虑过度、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2.【中药偏方:泻肝安神汤】

原料:生珍珠母30克(先煎),钩藤、丹参、夏枯草各15克,朱茯神、合欢皮各10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泻肝安神。适用于失眠。

3.【外用偏方:磁石外敷法】

取磁石、刺五加各20克,茯神15克,五味子10克。先煎煮磁石30分钟,然后加入其余药物再煎30分钟,去渣取汁。将一洁净纱布浸泡于药汁中,起热敷于患者前额及太阳穴。每晚1次,每次20分钟。

4.【生活偏方:牛奶浴法】

喝牛奶能促进睡眠安稳,浸牛奶浴也可以治失眠。由于浸牛奶浴可使身心得到松弛,加上牛奶香味能安定自律神经,从而发挥促进熟睡之效果。方法:将水温调至35℃~40℃,然后倒入2~3公升牛奶,搅拌均匀至半透明,浸泡20~30分钟左右。

·健忘·

1.【食疗偏方:玫瑰枣仁心】

原料:猪心1个,枣仁20克,玫瑰花10克。

制法:将猪心去脂膜,洗净。枣仁略炒与玫瑰花共研末,灌入猪心中。将灌药的猪心盛碗中,隔水蒸或上笼屉蒸至熟透。

用法:食用时去心内药末,切片,拌调料服。

功效:养心血,宁心神。适用于心血不足所致的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症。

2.【中药偏方:远志丸酒浸剂】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原料:远志、熟地、黄菟丝子、五味子各18克,石菖蒲,川芎各12克,地骨皮24克,白酒600毫升。

制法:上药用白酒浸泡一星期,过滤,装入玻璃瓶内,密盖,勿令泄气。

用法:每月早晚各饮10毫升,一般每剂可服20日左右,服完后可依上法制备。

功效:适用于年轻人健忘症。

3.【外用偏方:敷贴法】

麝香、牛黄各3克,益智仁30克,捣为末,以米酒调匀,外敷于风府穴,于晚间入睡前用,晨起揭下,每天1次,适于各种健忘外用。

4.【生活偏方:推拿法】

1.患者取仰卧位,施者用一指禅推法在膻中、中脘、气海三穴操作,手法以得气为宜,每穴2分钟。

2.用指按法在足三里操作,手法以酸胀为度,1分钟即可。

·自汗、盗汗·

1.【食疗偏方:糯米煲猪肚】

原料:糯米500克,猪肚1个。

制法:糯米洗净,猪肚1个洗净,把米放入猪肚内,用线结扎,加入适量的水,共煲1小时,调味。

用法:吃肚喝汤。每天1次。煮后的糯米可以晒干后分10次煮粥。

功效:有补中益气、敛阴止汗等功效。适用于治疗盗汗、自汗。

2.【中药偏方:牡蛎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料:生黄芪、麻黄根各12克,锻牡蛎15克(先煎),浮小麦30~40克。

制法:用水煎服。

用法:每日2次,不拘时候。

功效:固表止汗。适用于身体虚弱,卫外之气不足,表虚不固,体常出汗之自汗、盗汗。

3.【外用偏方:脐部敷药法】

取等量五倍子、煅龙骨粉,用冷开水调成糊状,敷脐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日1次。用于盗汗。

4.【生活偏方:自我按摩法】

每日早晚用拇指用力按压足三里穴(外膝眼下直下四横指,胫骨外缘一横指处)5~10分钟。适用于自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