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餐馆,厨师很聪明,他在知道人们对刺激的反应后,想出了一个很特别的方法。当有顾客点牛排的时候,厨师会把热腾腾的食物放在一个金属餐盘上。他会夹一块冰放在服务生托盘上,然后把餐盘放在冰上。
他告诉服务生:“慢慢地走到桌子面前去,要让所有人听到盘子发出的声音。”那嗞嗞的响声是餐盘急剧降温产生的。于是,那个声音就像是一个活广告。如果顾客听到了那个有趣的声音后,心想这牛排一定是很好吃的,便会很乐意地去点一份牛排。
交叉圆理论
在这个世界上,和我们相处最近的是亲人和恋人。但有时愈是亲近反而愈疏远,爱反而产生恨。是什么魔力在点化着世间的因缘?
没有魔力,却有规律。一位生物学家在澳洲的高原上研究狼群,发现每个狼群都有一个半径15公里的活动圈。把三个狼群的活动圈微缩到图纸上,便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三个圆圈是交叉的,既不隔绝,又不完全相融。狼群在划分地盘时,留有一个公共区域。相交部分为它们提供了杂交的可能性,不相交部分又使它们保有自己的个性。当活动圈相重合,狼群则厮杀;活动圈相离分,狼种则退化。
交叉圆理论向世人暗示了一种与亲爱的人相处的艺术。亲密的人之间,应该是两个相交不相重合的圆。交叉部分是彼此共同的世界,可以尽享亲情和温馨;不交叉部分是各自独有的天地和色彩甚至是隐私。再亲密的人,也不应该将这一部分慷慨地全部让出,也不能因一时矛盾无限地扩大。当两个圆没有了距离时,加重的只是阴影。在阴影的笼罩下,放弃与获得都被赋予一种疼痛和悲壮。
懂得交叉圆理论的人,懂得最合适的距离的人会握有最完美的感情生活。
维他命的奇效
啤酒厂要倒闭了,老板急得团团转,但是不论怎么改进品质,业务还是难有起色。
“在啤酒里加入维他命,并于瓶上标明。”老板的朋友建议。
老板照做了,果然生意大为改善,没有多久,不但渡过难关而且扩厂生产了汽水,只是汽水与以前的啤酒一样,打不开市场。
“在汽水里加入维他命,并于瓶上标明。”老板的朋友建议。
果然汽水也大为畅销。
“为什么维他命有这么神妙呢?说实在的,我加进去的量,根本微不足道。”老板问他的朋友。
“这还不简单吗?当人想喝酒,却又内心矛盾时,他会告诉自己喝的不只是酒,更是补充了有益健康的维他命。于是,矛盾消失,啤酒畅销。至于汽水,当孩子要喝时,父亲常会说为何不喝些较有营养的果汁,灌些糖水有什么用。这时孩子则可以回答说,这里面有维他命,跟果汁一样。于是,阻力减弱,汽水畅销。”老板的朋友说,“人们做事,常爱找个借口或堂而皇之的理由,以求得心安,我只是教你先帮他们找好借口罢了!”
互动的怀疑
船夫一大早就因为一件小事和妻子吵了起来。结果越吵越凶,后来,妻子竟然把一个暖瓶摔到了地上。船夫生气极了,他不再理会仍在哭闹的妻子,他觉得妻子真是不可理喻,他甚至想这样的日子真是过到了头。这样想着,船夫一气之下就把家里的5000元现金放在了衣服口袋里。如果妻子不向我道歉,那我就在外面住下来,不再回家了,他想。
船夫就这样带着一肚子气去岸边了。生气归生气,可是生活还要继续。船夫刚到岸边就有两个年轻人雇了他的船。这两个年轻人上了船就发现船夫的神色有些不对劲,他一直板着脸、皱着眉头,看上去有些可怕。“难道上了贼船?听说江河边有很多强盗出没,他们假扮成船夫专门抢劫乘船人的财物,然后再把乘船人扔到江里淹死。”两个年轻人这样想着,不由得害怕起来。他们刚刚从城里干活回来,好不容易挣到的几千块钱全都带在身上。这可是他们一年的全部收入啊,如果被强盗抢了去,那家里等着用钱的父母和妻儿可怎么办?况且如果就这样被强盗杀害,自己更是死不瞑目。于是,两个人开始小心翼翼地商议应该如何对付这个身体强壮的船夫。
开始时船夫心里一直在想着与妻子吵架的事情,本来就是因为一点小事,自己为什么要发那么大的火呢?想到妻子平时为家里操劳,船夫更是后悔不已。他想等送走这两位客人,他一定要赶快回家去向妻子道歉。这样想着,船夫就抬起头来使劲地划船。可他看到两位乘客背对着他鬼鬼祟祟地在商议着什么,难道这两个人是坏人?越看这两个人越不像好人。自己当初只顾着和妻子生气了,一直没有注意到这两个人是如此可疑。而且家中的5000元钱也全被自己带在了身上,船夫真是后悔至极!
两位乘客看到船夫的表情更加难看,心里更是害怕。可是他们互相鼓励着不要害怕,要镇定。其中一个矮个子想到自己为儿子买了一枝玩具手枪,于是拿出来壮胆;另一位高个子则故意大声暗示自己有十几个弟兄在岸边接应,如果到时候看不到他们上岸就会找江上的船夫算账。
船夫听到他们恶狠狠的话吓了一大跳。可是他也绝不能轻易地放弃反抗,如果钱被这两个人抢去的话,那自己就更对不起妻子了。他这样想着,不料因用力过度将手中的船橹“咔”的一声就折成了两截。他一手拿着一半船橹怒视着两位乘客。船夫的这一举动吓坏了两位乘客,可是他们也不愿意就此将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拱手相让。于是,他们决定做最后的一搏。高个子乘客相对来说比较有力气,于是,他站起来做了几个功夫招式,然后用力一掌劈向船舷。船开始剧烈地摇晃,此时船夫想到了一个不得已的办法——跳船,也许只有这个办法可以逃生。两位乘客虽说游泳的技术不好,可是此时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在船夫跳船的那一刻他们也纵身跳到了江里。
双方都感到纳闷,怎么不见对方抢钱,反而跳进了水里呢?矮个子乘客的水性不好,刚游了几下就大呼救命。高个子乘客一边在水里扑腾一边哀求船夫饶过他们,并说他们愿意将身上的钱全部交出来。船夫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可是想到救人要紧,于是把两位乘客一一救回船上。上船以后经过一番解释,三个人才知道这是一场误会。大家不由得感慨:“误会的根源就是彼此怀疑。一次误会差点使三个人都不明不白地丧命。”
相互怀疑常常会使人际交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许多原本很好的人际关系就是这样被破坏的。
【心理启示】
人际交往永远都是相互的,你给予对方真诚,对方也会与你坦诚相见;你向别人施以怀疑,那么别人对你同样不会信任。
鲨鱼的弱点
鲨鱼的攻击性极强,只要被鲨鱼发现,很少有人能够逃生。不过,奇怪的是,海洋生物学家罗福特对鲨鱼研究了多年,经常穿着潜水衣游到鲨鱼的身边,与鲨鱼近距离接触,可鲨鱼好像并不介意他的存在。罗福特介绍说:“鲨鱼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见到鲨鱼,自己就先害怕了。”
是的,的确如此。只要你见到鲨鱼时,心里不害怕,那么你就很安全。人在遇到鲨鱼时,心跳就会加速,正是那快速跳动的心脏引起了鲨鱼的注意。鲨鱼就是从那快速跳动的心脏在水中的感应波发现猎物的。如果在鲨鱼面前,你能够心情坦然,毫不惊慌,那么鲨鱼对你就不构成任何威胁,哪怕它不小心触到了你的身体,也不会实施任何侵犯,马上又从你的身边游走去寻找它的猎物去了。反之,如果你一见到鲨鱼就吓得浑身发抖,尖声惊叫,心跳加速,然后只想着快点逃命,那么你注定会成为鲨鱼的一顿美餐。
看似凶险的东西,只要心情坦然地面对,有条有理地处理,其实最终都可以解决。有时,困住我们的只是我们自己。
受伤的鲨鱼
曾有人做过实验,将一只最凶猛的鲨鱼和一群热带鱼放在同一个池子里,然后用强化玻璃隔开。最初,鲨鱼每天不断地冲撞那块看不到的玻璃,奈何这只是徒劳,它始终不能过到对面去。而实验人员每天都要放一些鲫鱼在池子里,所以,鲨鱼也没缺少猎物。只是它仍想到对面去,想品尝那边的美味,每天仍是不断地冲撞那块玻璃,它试了每个角落,每次都是用尽全力,但每次也总是弄得伤痕累累,有好几次都浑身破裂出血,持续了好一些日子。每当玻璃一出现裂痕,实验人员马上加上一块更厚的玻璃。后来,鲨鱼不再冲撞那块玻璃了,对那些斑斓的热带鱼也不再感兴趣了,好像它们只是墙上会动的壁画,它开始等着每天固定会出现的鲫鱼,然后用它敏捷的本能进行狩猎,好像回到海中不可一世的凶狠霸气,但这一切只不过是假象罢了。实验到了最后的阶段,实验人员将玻璃取走,但鲨鱼却没有任何反应,每天仍是在固定的区域游着。它不但对那些热带鱼熟视无睹,甚至于当那些鲫鱼逃到那边去,它就立刻放弃追逐,说什么也不愿再过去。实验结束了,实验人员讥笑它是海里最懦弱的鱼。
【心理启示】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动物和人一样,往往因为过去的失败而产生一种惧怕的心理,从而影响以后的发展。
海湾大桥的安全网
心理学家把美国旧金山海湾大桥的修建过程分为两个阶段:(1)无安全网阶段;(2)有安全网阶段。海湾大桥工程刚开始时,建筑公司未采取任何劳动保护措施。高空作业的工人失足跌下,摔死摔伤的事情时有发生。以至于桥下总是聚集着一群失业的穷人,专等有人摔下来后,就赶紧去申请他的空缺。在“无安全网阶段”,海湾大桥工程共夺去了20多条生命。工程曾一度因人员伤亡严重而停滞。
后来,建筑公司投资10万美元安装了一个巨大的安全网。结果施工效率比以往提高了1/4。仅仅这25%的提速就为公司带来了近百万美元的效益。更奇怪的是安全网装好后,直到大桥竣工也只有10个人摔下来过。当然他们都被安全网接住,有惊无险。这张安全网可谓物有所值。
心理学家解释说,在恐惧心理的作用下,人的四肢协调能力下降,平衡感、反应速度和判断力均会减弱。可见安全网的功能不光是保护出了事故的人,更重要的是帮助建筑工人战胜了恐惧,让他们少出事故。
监狱的恐怖
著名心理学家津巴多曾经做过一个实验,虽然备受争议,最后还是被迫停止,但这个实验本身却引发了人们不少的思考。
实验是这样做的:他们招收了21位本科生作为志愿者,让他们体验监狱生活。在实验中,他们分别扮演看守或者犯人。而在此之前,这21个人都经过了性格测试,被评定为情绪稳定、成熟守法的人。通过扔硬币的方式,10个人被派去当囚犯,11个人去做看守,共进行两周时间的实验。“犯人”们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被“逮捕”了,戴上手铐,在警察局登记名册,然后被带入“监狱”。一切模拟得都跟真的无异。“看守”们还制定了一些规则:“犯人”在进餐、休息和熄灯后必须保持沉默;他们必须按时就餐;彼此称呼号码,要管“看守”叫“干部”,等等。触犯任何条例都将遭到惩罚。
这本来就像一场游戏,但出人意料的是,“看守”和“囚犯”很快变得像现实中的一样——“看守”们认为“囚犯”都是危险分子,对他们态度严厉。而“犯人”也把“看守”看成施虐狂,暗地里心存反抗。在几天之后,“犯人”们当真组织了一次反叛活动,但被“看守”们残酷地压制了。自此,“看守”们又制定了更多的规则来约束“犯人”,甚至想出一些办法来折磨他们。
在实验进行到中途的时候,有很多人表现出头脑混乱,不管是“犯人”还是“看守”。有一位“看守”在实验前认为自己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喜欢进攻别人,但在实验的第5天,他竟然开始肆意处罚“犯人”,只因为他讨厌这个人。他自己写道:“囚犯(4l6)不吃这种香肠,我决定强行让他吃,我让食物从他脸上流下来……我为逼迫他吃东西而感到内疚,可是,因为他不吃我感到更恼火。”
到实验的第5天,实验者不得不宣布实验结束,以保全所有人。这个实验让人们大吃一惊,这些极为正常的年轻人竟会如此轻易地被激发起施虐行为,它表明,正常的、健康的、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监狱环境”的团体压力下能够迅速地发生转变,这也能解释人们在某些环境中为什么会有一些反常的过激行为。这个未进行完的心理实验后来被法律禁止了,原因是它太不人道。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阴暗的一面,在充满危机和暴力的团体中,人们也会变得残忍起来。
但不可否认的是,从这个实验中,我们也能得到积极的启示,那就是好的团体环境是可以营造的。很多管理者非常注重团队精神的塑造,让每个成员在其中扮演“帮助者”、“创造者”的角色,培养他们团结互助、积极进取的品质,使整个团队成为和谐而有战斗力的集体。
从众现象
一则笑话这样说道:一日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伍中排队,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必需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来是在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从众闹出的笑话。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的心理现象。可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第100只猴子
1952年,日本幸岛的科学家将红薯扔在沙地上喂猴子。猴子喜欢生红薯的味道,但是讨厌上面的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