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常人体学基础
- 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
- 7字
- 2024-12-21 02:47:54
第一部分 解剖学
复习指导
第一章 绪 论
复习内容
1.人体的组成和分部
(1)器官:是几种不同组织组合成具有一定形态功能的结构。人体内的器官分为实质性器官和空腔性器官两类。
(2)系统:是许多形态不同的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种连续的生理功能。人体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脉管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9大系统。
(3)内脏: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大部分器官位于胸、腹和盆腔内,并借孔、道与外界相通,统称为内脏。
2.人体的分部
人体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头的前面称面,颈的后面称项。
躯干的前面分胸部、腹部、盆部和会阴;后面的上部称背,下部称腰。四肢分为上肢和下肢,上肢分肩、臂、前臂和手,下肢分臀、股、小腿和足。
3.解剖学方位和术语
(1)解剖学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
(2)方位:近头者为上,近足者为下。近腹者为前,近背者为后。近身体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反之为外侧。空腔器官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接近皮肤和器官表面者为浅,反之为深。四肢近躯干者为近侧,反之为远侧。
(3)轴:为分析关节运动需要,可在人体做出互相垂直的3个假设轴,即上、下方向的垂直轴,左、右方向的冠状轴和前、后方向的矢状轴。
(4)面: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纵切面称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左、右相等两部分的纵切面称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纵切面称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为水平面(横切面)。
复习要求
掌握器官、系统、内脏和解剖学姿势的概念及常用的轴和面。
第二章 运 动 系 统
复习内容
一、概述
1.组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联结和骨骼肌组成。全身的骨借骨联结构成人体的支架,称骨骼。
2.体表标志 在人体表面,常有骨或肌的某些部分形成隆起或凹陷,可看到或摸到,称为体表标志。临床上常利用这些标志作为确定深部器官的位置、判定血管和神经走向、穿刺定位以及针灸取穴的依据。
二、骨和骨联结总论
成人有206块骨,按部位可分为躯干骨51块、颅骨29块(含6块听小骨)及四肢骨126块。
1.骨的形态分类 骨按形态分为4类。
2.骨的构造
3.不同年龄骨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见表1-2-1)
表1-2-1 不同年龄骨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4.骨联结的分类 骨与骨之间的联结装置称骨联结。根据联结方式的不同,分为直接联结和间接联结。直接联结指骨与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直接相连,骨与骨之间没有腔隙,运动性能小或不能运动。间接联结指骨与骨之间借内衬滑膜的结缔组织囊相连,又称关节,骨与骨之间具有腔隙,活动性较大。
5.关节的结构
6.关节的运动形式
(1)屈和伸:是骨绕冠状轴的运动,两骨之间角度变小为屈,反之为伸。
(2)内收和外展:是骨绕矢状轴的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称内收,反之为外展。
(3)旋转:是骨绕垂直轴的运动,骨的前面转向内侧称旋内,反之称旋外。在前臂,旋内又称旋前,旋外又称旋后。
(4)环转:骨的近侧端原位转动,远侧端做圆周运动,实为屈、展、伸、收的复合运动。
三、躯干骨及其联结
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借骨联结构成脊柱和胸廓。
1.椎骨的一般形态
2.各部椎骨的特点 颈椎椎体较小,横突根部有横突孔,第2~6颈椎棘突末端有分叉。胸椎棘突细长并斜向后下方,椎体两侧和横突末端有与肋相联结的关节面(肋凹)。腰椎椎体大,棘突宽而短,呈矢状位水平后伸,棘突间隙较宽。
3.特殊的颈椎
第1颈椎:又称寰椎,呈环形,无椎体,无棘突。
第2颈椎:又称枢椎,椎体上有齿突。
第7颈椎:又称隆椎,棘突长,末端无分叉,是计数椎骨序数和针灸取穴的标志。
4.骶骨的形态 骶骨呈三角形,底部与第5腰椎椎间盘相接,上端前缘中部向前突出称岬,尖接尾骨。骶骨的前面有4对骶前孔,后面有4对骶后孔,侧面有耳状面与髂骨相关联。骶骨内有纵贯的骶管,上端与椎管相连,两侧与骶前、后孔相通,下端呈三角形,称骶管裂孔。骶角是骶管裂孔(骶管麻醉)的定位标志。
5.椎骨的联结
椎管内穿刺经过的韧带层次依次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
6.脊柱的构成、生理弯曲和运动 脊柱由24块椎骨、骶骨和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联结而成,有4个生理性弯曲,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这些弯曲增强了脊柱的弹性,在行走和跳跃时可减轻对脑和脏器的冲击与震荡,并有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脊柱可做前屈、后伸、侧屈、旋转和环转运动,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在下腰段和下颈段。
7.胸廓的构成和功能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和1块胸骨联结而成,有参与呼吸运动,保护胸、腹腔器官的功能。
(1)胸骨:自上而下由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构成,胸骨柄和胸骨体连接处形成向前微凸的角,称胸骨角,两侧与第2肋软骨相连,临床上作为计数肋骨序数的标志。
(2)肋:由肋骨和肋软骨构成,肋体内面近下缘有肋沟,沟内有肋间血管和神经行走。第8~10对肋软骨的前端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下缘,形成肋弓。
(3)胸廓:胸廓呈前后略扁的圆锥形,上口由第1胸椎、第1肋和胸骨的颈静脉切迹围成;下口由第12胸椎、第12肋、第11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两肋弓之间的夹角称胸骨下角,相邻两肋之间的间隙称肋间隙。
胸廓的呼吸运动:吸气时,肋前端上举,胸腔容积扩大;呼气时,肋前端下降,胸腔容积变小。
8.躯干骨的骨性标志 第7颈椎棘突、所有胸椎和腰椎棘突、胸骨角、颈静脉切迹、肋弓、肋间隙、剑突、骶角。
四、颅骨
1.颅的组成 颅由23块颅骨组成(不计6块听小骨)。
(1)
(2)颅底的构成:参与颅底构成的有额骨、筛骨、蝶骨、枕骨、颞骨(成对),共6块。
(3)颅盖的构成:参与颅盖构成的有额骨、颞骨(成对)、枕骨、顶骨(成对),共6块。
2.颅整体观的主要结构
(1)
(2)
(3)颅底外面:骨腭、牙槽弓、枕髁、枕骨大孔、颈动脉管外口、茎突、乳突、茎乳孔、下颌窝、关节结节、枕外隆突。
(4)颅的侧面:颧弓、乳突、颞窝、翼点。
(5)
3.上颌窦的特点 体积最大的鼻窦;口高底低易积脓;易出现炎症。
4.翼点的位置及意义 翼点在颅侧面的颞窝内,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的区域,此处骨质较薄弱,内有脑膜中动脉的前支经过,骨折时易损伤该动脉,引起颅内血肿。
5.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及运动 颞下颌关节由下颌骨的髁突与颞骨的下颌窝及关节结节构成。关节囊松弛,囊内有关节盘。两侧颞下颌关节必须同时运动,可做张口、闭口和侧方运动。
6.颅骨的骨性标志 枕外隆凸、乳突、颧弓、下颌角、眶上切迹。
五、四肢骨及其联结
(一)上肢骨及其联结
1.上肢骨的组成及主要结构 上肢骨包括上肢带骨(肩胛骨和锁骨)和游离上肢骨,每侧32块。
(1)锁骨:呈“~”形,内侧端钝圆,与胸骨相连,外侧端扁平,与肩峰相连。
(2)肩胛骨:分2面、3缘、3角。背侧有肩胛冈,其外上端称肩峰。上缘外侧有喙突,外侧角处有关节盂,上角与第2肋对应,下角与第7肋对应,是计数肋骨序数的标志。
(3)肱骨: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尺神经沟、内上髁、外上髁。
(4)桡骨:桡骨头、尺切迹、茎突。
(5)尺骨: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切迹、尺骨头、茎突。
(6)腕骨:由外侧向内侧,近侧列:舟、月、三角、豆;远侧列:大、小、头状、钩。
(7)掌骨:由外侧向内侧依次是第1~5掌骨。
(8)指骨:由近侧向远侧依次是近节指骨、中节指骨、远节指骨。
2.肩关节的构成及特点
(1)构成:肩关节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运动最灵活的关节。
(2)特点:①肱骨头大,关节盂小而浅。②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③肩关节脱位较易向前下方脱位。
(3)运动:肩关节是人体运动最灵活的关节,可做屈、伸、外展、内收、旋内、旋外及环转运动。
3.肘关节的构成及特点
(1)构成:肘关节由肱骨下端和桡骨、尺骨的上端构成。
(2)组成:肘关节包括肱尺关节、肱桡关节和桡尺近侧关节。
(3)特点:3个关节被包在1个关节囊内;关节囊前后壁薄弱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桡骨环状韧带有固定桡骨头的作用,幼儿该韧带发育不完善,在伸直位用力牵拉小儿手或前臂时,桡骨头容易滑脱,称桡骨头半脱位。
(4)运动:肘关节可做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还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运动。
肘后三角:肱骨内、外上髁和尺骨鹰嘴在伸肘关节时呈一直线,当肘关节前屈90°时呈一等腰三角形(屈肘三角伸直线),这种位置关系发生改变,提示有肘关节脱位。
4.桡腕关节的构成及运动
(1)构成:桡骨下端、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和手舟骨、月骨、三角骨共同构成。
(2)运动:可做屈、伸、内收、外展及环转运动。
(二)下肢骨及其联结
1.下肢骨的组成及主要结构 下肢骨由下肢带骨(髋骨)和游离下肢骨共同组成,每侧31块。
(1)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有闭孔、髋臼。
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平对第4腰椎棘突,是计数椎骨序数的标志,是腰穿的定位标志。
(2)股骨: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臀肌粗隆、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
(3)胫骨:内侧髁、外侧髁、髁间隆起、胫骨粗隆、内踝。
(4)腓骨:腓骨头、外踝。
(5)跗骨:跟骨、距骨、足舟骨、骰骨、第1、2、3楔骨。
(6)跖骨:由内向外依次是第1~5跖骨。
(7)趾骨:命名同指骨。
2.髋骨与骶骨的联结 两侧髂骨的耳状面与骶骨的耳状面构成骶髂关节。还有自骶骨连于坐骨结节的骶结节韧带和连于坐骨棘的称骶棘韧带,两条韧带将坐骨大、小切迹围成坐骨大孔和坐骨小孔,孔内有血管、神经通过。左、右耻骨前部借耻骨联合相连。
3.骨盆的构成和分部
(1)构成:骨盆由骶骨、尾骨和左、右髋骨联结而成。
(2)分部:骨盆被界线分为大骨盆和小骨盆两部分。
1)界线:由骶骨岬、弓状线、耻骨梳和耻骨联合上缘围成(即小骨盆上口)。
2)骨盆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坐骨支、耻骨下支和耻骨联合下缘共同围成。两侧耻骨下支、坐骨支和耻骨联合下缘所成的夹角称耻骨下角。
3)骨盆腔:小骨盆上、下口之间的腔。
4.男、女性骨盆的形态差别(见表1-2-2)
表1-2-2 男、女性骨盆的形态差别
5.髋关节的构成、特点和运动
(1)构成:髋关节由髋臼和股骨头构成。
(2)特点:股骨头大,髋臼深;关节囊厚而坚韧,周围有韧带加强,前方的髂股韧带可限制髋关节过度后伸,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连于股骨头与髋臼之间,韧带内有营养股骨头的血管;易向后下方脱位。
(3)运动:运动幅度较肩关节小,稳固性强,可做屈、伸、内收、外展、旋内、旋外和环转运动。
6.膝关节的构成和特点
(1)构成:膝关节由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髌骨构成。
(2)特点:关节囊宽阔而松弛;前壁有股四头肌腱、髌骨和髌韧带加强,两侧有胫、腓侧副韧带加强;关节囊内有前、后交叉韧带和内、外侧半月板,增强了关节的稳固性和运动的灵活性。
(3)运动:主要做屈、伸运动。膝关节半屈位时,可做轻度的旋转运动。
7.距小腿关节(踝关节) 由胫骨、腓骨下端和距骨组成。可做背屈(伸)和跖屈(屈)运动。
8.足弓 足骨借韧带紧密相连,在人站立时,足后方的跟结节和前方的第1、5跖骨头3点着地,在纵、横方向上形成凸向上方的弓形,称足弓。具有缓冲震荡、保护脑和内脏器官,避免足底血管、神经受压等作用。
9.四肢骨重要的骨性标志 肩胛冈、肩峰、肩胛骨下角、肱骨内上髁、肱骨外上髁、鹰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髌骨、胫骨粗隆、内踝、外踝。
六、骨骼肌
1.肌的形态构造
(1)肌的形态:肌按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
(2)肌的构造:主要由肌腹和肌腱组成,扁肌的肌腱叫腱膜。
(3)肌的辅助结构:筋膜(包括浅筋膜和深筋膜)、滑膜囊、滑膜鞘等。
2.头颈肌
(1)
(2)
3.躯干肌
4.参与呼吸运动的主要呼吸肌及作用
(1)肋间外肌:收缩时可提肋,胸腔容积扩大,压力降低,助吸气。
(2)肋间内肌:收缩时可降肋,胸腔容积缩小,压力升高,助吸气。
(3)膈:收缩时膈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压力降低,助吸气;舒张时膈顶上升,胸腔容积缩小,压力升高,助呼气。
5.膈的3个裂孔及通过的结构
(1)主动脉裂孔: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2)食管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3)腔静脉孔:位于中心腱内,有下腔静脉通过。
6.腹肌形成的结构
(1)白线:3块扁肌腱膜在中线交织而成。结构坚韧,血管少,中部有脐环。
(2)腹直肌鞘:是包裹腹直肌的纤维性鞘,由腹壁3层扁肌的腱膜构成。
(3)腹股沟韧带:腹外斜肌腱膜下缘增厚,张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形成。
(4)腹股沟管:
7.上肢肌
(1)肩肌:三角肌,可使肩关节外展,是肌内注射的常选肌肉。
(2)
(3)
(4)
8.腋窝 位于胸外侧壁和臂上部之间,呈四棱锥形,内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结等。
9.肘窝 位于肘关节前方,内有血管、神经和肱二头肌肌腱。
10.下肢肌
(1)髋肌:前群有髂腰肌,可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后群有臀大肌和梨状肌,臀大肌可使髋关节后伸,同时又是临床上肌内注射常选的部位(外上1/4),梨状肌可使髋关节外展、旋外。
(2)
(3)
11.使足内、外翻和背、跖屈的肌
(1)使足内翻的肌:腓骨前、后肌。
(2)使足外翻的肌:腓骨长、短肌
(3)使足背屈的肌:小腿肌前群肌。
(4)使足跖屈的肌:小腿肌后群肌和小腿肌外侧群。
12.股三角 股三角位于大腿前面的上部,由腹股沟韧带、长收肌和缝匠肌围成。自内侧向外侧有股静脉、股动脉和股神经通过。
13.腘窝 是膝关节后方的菱形凹窝,内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结。
14.全身重要的肌性标志 胸锁乳突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腹股沟韧带、股四头肌、臀大肌、小腿三头肌、跟腱。
复习要求
1.掌握骨的分类、关节的基本结构;胸骨和椎骨的主要结构,椎骨的联结形式,椎间盘的结构特点;胸廓的构成、形态和运动;颅骨的组成;四肢骨的组成、各骨的位置及主要结构;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和运动;骨盆的构成;临床常用的骨性标志;膈的结构,腹股沟管和股三角的位置、形态、内容物及临床意义。
2.熟悉骨的形态和构造,关节的辅助结构;颅整体现的主要结构,翼点、鼻旁窦及新生儿颅的特点;桡腕关节、踝关节的组成;全身主要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腹股沟韧带、腋窝、腘窝的位置及结构,足弓的构成及意义;临床常用的肌性标志。
3.了解脊柱的构成、整体观和运动,肌的分类和辅助结构。
第三章 消 化 系 统
复习内容
一、消化管
1.概述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临床上常把从口腔到十二指肠的一段消化管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消化管称下消化道。
2.口腔的境界和结构 口腔向前经口裂与外界相通,向后经咽峡续于咽,前壁和侧壁分别是唇和颊,顶经腭与鼻腔相隔,底为软组织。口腔以上、下颌牙和牙槽弓为界,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两部分。
腭:硬腭(前2/3)、软腭(后1/3)、腭垂、舌腭弓、咽腭弓。舌腭弓和咽腭弓的凹窝内有腭扁桃体。
咽峡:由腭垂、两侧的舌腭弓和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线。
3.舌 分为前2/3的舌体和后1/3的舌根。
颏舌肌的作用:一侧颏舌肌收缩,使舌尖伸向对侧;两侧颏舌肌同时收缩,使舌尖伸向前下方。
舌下面的结构:舌系带、舌下阜、舌下襞。
4.牙 牙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牙可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3部分;牙由釉质、牙质、牙骨质和牙髓4部分构成,牙质中央的空腔称牙髓腔。
(1)乳牙:在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3岁左右全部出齐,共20个。包括乳中切牙、乳侧切牙、乳尖牙、第1乳磨牙、第2乳磨牙,分别用Ⅰ、Ⅱ、Ⅲ、Ⅳ、Ⅴ表示。
(2)恒牙:28~32个,可分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第1前磨牙、第2前磨牙、第1磨牙、第2磨牙、第3磨牙,分别用1、2、3、4、5、6、7、8表示。第3磨牙萌出晚或终生不萌发,又称迟牙。
(3)牙式:以“+”表示上、下颌及左、右侧的牙位,共4区(分3步表示:分上下左右,分乳牙恒牙,分牙的名称)。
(4)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有保护、支持和固定牙的作用。
5.咽的分部和交通3部4结构5交通。
咽自上而下可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分(以软腭平面和会厌软骨平面为界)。
鼻咽部有咽鼓管咽口、咽隐窝(鼻咽癌的好发部位);口咽部有腭扁桃体;喉咽部有梨状隐窝(是异物易滞留的部位)。
鼻咽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经咽鼓管与鼓室相通;口咽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喉咽经喉口与喉腔相通,向下通气管。
6.食管 食管以颈静脉切迹和膈为界分为颈部、胸部和腹部3段。食管全长25cm,有3处狭窄,分别位于食管起始处,距上颌切牙约15cm;食管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上颌切牙约25cm;食管穿膈处,距上颌切牙约40cm。这些部位是损伤、炎症、肿瘤的好发部位,也是异物易滞留嵌顿的部位。
7.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
(1)位置:中等充盈程度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2)
(3)
8.十二指肠的位置和分部 十二指肠为小肠起始段,长约25cm,呈“C”形从右侧包绕胰头,分4部分。
(1)上部:黏膜光滑,其近段又称十二指肠球球,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好发部位。
(2)降部:后内侧壁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
(3)水平部:横行向左跨过脊柱。
(4)升部:末端与空肠相接处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被十二指肠悬韧带固定于腹后壁,此韧带为确定空肠起始端的标记,也是上、下消化道的分界。
9.空肠与回肠 空肠位于腹腔的左上部,占空、回肠的上2/5,管径较大,管壁厚,血管丰富;回肠位于腹腔的右下部,占空、回肠的下3/5,管径较小,管壁薄,血管不丰富。
10.大肠的分部及结构
(1)盲肠:后内侧壁连阑尾,在回肠突入处有回盲瓣,在后内侧壁有阑尾的开口。
(2)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临床上称为麦氏点,是急性阑尾炎的压痛点。
(3)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4部分,有右曲(肝曲)和左曲(脾曲),其中横结肠和乙状结肠活动性较大。盲肠及结肠表面的3种特征性结构是结肠带、结肠袋和肠脂垂。
(4)直肠: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上方的凸向后称骶曲,下方的凸向前叫会阴曲;直肠以盆膈为界,分为直肠盆部和肛管。盆部的下部扩大称直肠壶腹,有2~3条半月形的直肠横襞凸向腔面,其中右侧一个最大,距肛门约7cm,可作为直肠的定位标志。肛管内的黏膜形成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等。齿状线是指由肛柱的下端和肛瓣边缘共同连成的锯齿状的环行线,它是黏膜与皮肤的分界线,是内、外痔的分界标志。
二、消化腺
1.唾液腺 腮腺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的颊黏膜处;下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开口于舌下阜或舌下襞。
2.肝的位置、形态
(1)位置: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与第5肋相交,是肝的最高点,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隙相交。肝的下界右侧与右肋弓基本一致(小儿可超出肋弓下缘1~2cm),剑突下方约3cm。
(2)
(3)肝的血液循环:肝固有动脉是肝的营养性血管;肝门静脉是肝的功能性血管。
3.胆囊的位置和分部 胆囊位于肝脏下面的胆囊窝内,分为胆囊底、胆囊体和胆囊颈3部分。胆囊底的体表投影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处的稍下方,胆囊炎时该处有压痛。
4.输胆管道的组成 输胆管道包括肝内胆道(胆小管、小叶间胆道)和肝外胆道,肝外胆道包括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等。
5.胆汁的产生和排出途径
6.胰的位置和分部 胰位于胃的后方,呈水平位,在第1、2腰椎高度,前面有腹膜覆盖。可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3部分,内有胰管,胰管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共同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三、腹膜
1.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 腹膜是衬贴在腹壁、盆壁内面(壁腹膜)和覆盖在腹腔和盆腔脏器表面(脏腹膜)的一层浆膜。
壁腹膜和脏腹膜相互移行围成的潜在间隙称腹膜腔,男性是封闭的,女性可经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子宫和阴道与外界相通,故原发性腹膜炎多见于女性。
2.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1)腹膜内位器官:器官各面均由腹膜覆盖,如胃、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2)腹膜间位器官:三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膀胱等。
(3)腹膜外位器官:仅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如肾、输尿管、肾上腺、胰、十二指肠大部分等。
3.腹膜形成的结构
(1)小网膜:连于肝门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分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2)大网膜:悬垂于胃大弯与横结肠之间的4层腹膜结构,有包围炎性病灶,限制炎症扩散的作用。
(3)系膜:包括肠系膜、阑尾系膜、横结肠系膜、乙状结肠系膜。
(4)韧带:有肝镰状韧带、肝冠状韧带、肝胃韧带和脾肾韧带等。
(5)陷凹:在人直立或坐位时是腹膜腔的最低点,积液时易存于此,男性为直肠膀胱陷凹,女性有膀胱子宫陷凹和直肠子宫陷凹(最低)。
复习要求
1.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上、下消化道的概念;牙的构造及表示方法;咽的位置、分部和沟通关系;食管的狭窄及距切牙的距离;胃的位置、形态和分部;十二指肠的分部及结构特点;阑尾的位置及根部的体表投影;盲肠和结肠外形的结构特征,直肠的黏膜结构特点。唾液腺的位置;肝的位置、形态和体表投影;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的组成和胆汁的排泄途径;胰的位置、形态。
2.熟悉口腔的分部,牙周组织的组成,咽峡的组成;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和临床意义;回盲瓣的位置及作用;胆囊的位置;男女腹膜腔的特点,腹膜形成的结构,腹膜与脏器的关系。
3.了解胸部划线与腹部分区;颏舌肌的功能,空肠和回肠的形态,大肠的分部和结构特点。
第四章 脉 管 系 统
复习内容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
心血管系统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一、心
1.体循环(大循环)的途径和特点
(1)途径:左心室 →主动脉及各级分支 → 全身毛细血管(物质和气体交换)→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 →右心房。
(2)特点:流程长,流经范围广,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2.肺循环(小循环)的途径和特点
(1)途径:右心室 →肺动脉干 →肺动脉及分支 → 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气体交换)→肺静脉 →左心房。
(2)特点:流程短,只分布于肺,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3.心的位置和外形
(1)位置:心位于胸腔的中纵膈内,约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1/3在正中线的右侧。
(2)
4.心腔结构
5.心瓣膜的作用 顺血流开放,逆血流关闭。当心室收缩时,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开放,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反之,当心室舒张时,二尖瓣和三尖瓣开放,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
6.心的传导系统 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纤维构成,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等。窦房结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前方的心外膜的深面,是心的正常起搏点。房室结位于冠状窦口与右房室口之间的心内膜深面。
7.心的动脉 左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的左侧,分支有前室间支和旋支,前室间支行于前室间沟,分布于左心室前壁、右心室前壁及室间膈的前上部;旋支主要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的侧壁和后壁。右冠状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的右侧,终支为后室间支,行于后室间沟,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后壁、室间膈的后下部、窦房结和房室结。
8.心的静脉 心的静脉汇合成冠状窦,冠状窦位于心膈面的冠状沟内,经冠状窦口开口于右心房。
9.心的体表投影
(1)左上点:左侧第2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1.2cm处。
(2)右上点:右侧第3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1.0cm处。
(3)左下点:左侧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7~9cm处。
(4)右下点:右侧第6胸肋关节处。
10.心包 包在心及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的囊状结构,分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浆膜性心包的脏、壁两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互移行所形成的间隙称心包腔。
二、血管
(一)肺循环的血管
肺循环的动脉主干是肺动脉干,肺动脉干起于右心室,在主动脉弓下方分为左、右肺动脉,分别经左、右肺门入肺。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有一结缔组织索称动脉韧带,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肺循环的静脉即肺静脉,起自肺内毛细血管网,逐级汇合,在肺门处每侧形成两条肺静脉,最后注入左心房。
(二)体循环的动脉
1.主动脉的分部及分支
2.头颈部的动脉 头颈部动脉的主干是颈总动脉,右侧起自头臂干,左侧起自主动脉弓,主要分支如下。
3.上肢的动脉 上肢动脉的主干是锁骨下动脉,左侧锁骨下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其主要分支有椎动脉、胸廓内动脉。锁骨下动脉到第1肋外侧缘延续为腋动脉,腋动脉至臂部移行为肱动脉,肱动脉在肘窝处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两者的分支和终支在手掌处吻合为掌深弓和掌浅弓,掌浅弓和掌深弓分别位于指屈肌腱的浅面和深面,由动脉弓发出分支分布于手指。
4.胸部的动脉 胸部的动脉主干是胸主动脉,分为脏支(支气管动脉和食管动脉等)和壁支(肋间后动脉9对和肋下动脉1对)。
5.腹部的动脉 腹部的动脉主干是腹主动脉,分为脏支和壁支。
壁支:4对腰动脉,分布于腹后壁、背肌和脊髓。
6.盆部的动脉 盆部和下肢的动脉主干是髂总动脉,髂总动脉在骶髂关节前方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髂内动脉是盆部动脉的主干,髂外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入股部,移行为股动脉。
7.部分器官的动脉供血
(1)腹直肌:腹壁上动脉(来自胸廓内动脉)和腹壁下动脉(来自髂外动脉)。
(2)胃:胃左动脉(来自腹腔干)、肝固有动脉(来自肝总动脉)、胃十二指肠动脉(来自肝总动脉)和脾动脉。
(3)结肠: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中结肠动脉、左结肠动脉和乙状结肠动脉,其中前三者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后两者来自肠系膜下动脉。
8.全身主要动脉的摸脉点与止血点(见表1-4-1)
表1-4-1 全身主要动脉的摸脉点与止血点
(三)体循环的静脉
1.上腔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由上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纳头颈、上肢和胸部(除心外)的静脉血。上腔静脉系的主干是上腔静脉,上腔静脉由左、右头臂静脉汇合而成,沿升主动脉右侧下行注入右心房,注入前接纳奇静脉。
2.静脉角 同侧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为头臂静脉,两静脉汇合处形成的夹角称静脉角,有淋巴导管注入。
3.危险三角 面部两侧口角至鼻根的三角区域称危险三角。该区为面静脉的收集范围。面静脉的特点是:①无静脉瓣,血液可逆流;②通过内眦静脉、眼静脉与颅内海绵窦交通。因此,该区炎症如处理不当,可逆行向上引起颅内感染。
4.头颈部和上肢的浅静脉:是临床穿刺输液的常用部位。
(1)头颈部:颈外静脉,沿胸锁乳突肌表面下行,注入锁骨下静脉。
(2)
5.下腔静脉系:下腔静脉系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纳下肢、盆部及腹部的静脉血。
下腔静脉系的主干是下腔静脉,下腔静脉由左、右髂总静脉在第5腰椎处汇合而成,沿腹主动脉右侧上行,经肝后面,穿膈的腔静脉孔入胸腔,注入右心房。
6.下肢的浅静脉
大隐静脉:是全身最大的浅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内侧,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和大腿的内侧上行,至腹股沟韧带的下方,注入股静脉。大隐静脉易发生静脉曲张,在内踝前方大隐静脉位置表浅,临床上常在此做穿刺或切开。
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弓的外侧,经外踝后方至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注入腘静脉。
7.睾丸静脉 起自睾丸和附睾,右侧注入下腔静脉,左侧以直角注入左肾静脉。
8.肝门静脉系 肝门静脉系由肝门静脉及其属支组成。
肝门静脉:长6~8cm,在胰头的后方由肠系膜上静脉和脾静脉汇合而成。
肝门静脉的属支主要有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和附脐静脉,收集除肝以外的腹腔内不成对脏器的静脉血。
侧支循环:肝门静脉借其属支与上、下腔静脉之间构成多处吻合,重要的有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丛。当肝硬化肝门静脉血液回流受阻时,内压升高,加上肝门静脉系无瓣膜,血液可经3个途径形成侧支循环,引起食管静脉丛、直肠静脉丛和脐周静脉丛曲张,出现呕血、便血及脐周静脉曲张等临床表现。
9.肝静脉 收集肝的静脉血,从肝的后缘注入下腔静脉。
三、淋巴系统
1.组成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淋巴管道包括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淋巴导管;淋巴器官主要有淋巴结、脾和胸腺。淋巴干有9条包括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膈干,左、右腰干和肠干。
2.乳糜池 乳糜池是胸导管起始部的囊状膨大,位于第1腰椎前方,由左、右腰干和肠干共同汇合而成。
3.胸导管 胸导管起始于第1腰椎前方的乳糜池,向上经膈的主动脉裂孔进入胸腔,沿脊柱前方上行至左侧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胸导管收集6条淋巴干,在乳糜池处收集左、右腰干和肠干(收集下半身的淋巴),在颈根处收集左颈干、左锁骨下干和左支气管纵膈干(收集左上半身的淋巴)。
4.右淋巴导管 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和右支气管纵膈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收集右侧上半身的淋巴。
5.全身主要淋巴结群
(1)头颈部淋巴结:包括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和颈外侧深淋巴结。
(2)上肢的淋巴结:主要为腋淋巴结,位于腋窝,收集上肢、项背、胸前外侧壁、乳房等处的淋巴。
(3)胸部的淋巴结:主要有支气管肺门淋巴结,收集胸前壁、乳房内侧、肺及纵膈等处的淋巴。
(4)腹部的淋巴结:主要有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和肠系膜上、下淋巴结。收集同名动脉分布区域的淋巴。
(5)下肢的淋巴结:包括腹股沟浅淋巴结和腹股沟深淋巴结,收集下肢的淋巴。
(6)淋巴结的功能:产生淋巴细胞;滤过淋巴;参与机体免疫。
6.脾的位置形态 脾位于左季肋区,与第9~11肋相对,其长轴和第10肋方向一致。正常在左肋弓下缘触不到。脾质脆,易破裂,脾肿大的触诊标志是脾切迹。脾有造血、滤过血液、储血和免疫功能。
复习要求
1.掌握大、小循环的途径及特点;心的位置、外形及心腔结构;心传导系的组成;心的体表投影;全身各部动脉主干的名称和主要的压迫止血点;颈外动脉、四肢动脉的分支分布;面静脉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颈外静脉和四肢浅静脉的名称和位置,门静脉的组成、属支,以及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途径;淋巴系的组成,胸导管的起始、行程、收集范围和注入部位;脾的位置、形态。
2.熟悉房间膈和室间膈的结构特点,左、右冠状动脉的起始、走行和分布;心包的结构;主动脉的行程、分段与分支;动脉韧带的概念,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的主要分支及分布概况;上、下腔静脉的组成和收集范围,奇静脉行程和注入,睾丸静脉的注入;淋巴干的名称和收集范围,右淋巴导管的注入和收集范围;胸腺的位置。
3.了解全身主要淋巴结群的分布。
第五章 呼吸系统
复习内容
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肺及呼吸的辅助器官胸廓和胸膜腔等。
一、呼吸道
1.上、下呼吸道的概念 临床上将鼻、咽、喉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分支称为下呼吸道。
2.鼻 鼻由外鼻、鼻腔和鼻窦组成。每侧鼻腔分为前部的鼻前庭和后部的固有鼻腔。固有鼻腔的内侧壁为鼻中隔,外侧壁上有上、中、下3个鼻甲和上、中、下3个鼻道,其黏膜可分两部分:嗅区,淡黄色,含嗅细胞;呼吸区,淡红色,含丰富的血管和混合腺,对吸入的气体有加温、湿润和净化作用,鼻中隔前下部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
鼻窦是鼻腔周围颅骨内开口于鼻腔的含气骨腔,包括上颌窦、蝶窦、筛窦和额窦4对。它们均位于鼻腔周围的同名颅骨内,其中上颌窦、额窦开口于中鼻道,蝶窦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筛窦开口于上鼻道和中鼻道。
临床上上颌窦炎多见,因上颌窦容积最大,且开口位置高于窦底,炎症时分泌物不易引流,故易引起慢性炎症。
3.喉的位置和结构
位置:位于颈前正中部,喉咽的前方,成人与第5~6颈椎相对,并随吞咽和发音而上下移动。
4.气管和主支气管 气管位于颈前正中,以颈静脉切迹为界,分颈、胸两部分,在胸骨角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其分叉处称气管杈。临床上,抢救急性喉梗阻患者时常选取第3~5气管软骨处做气管切开。左主支气管细长,走行较水平;右主支气管粗短,走行较垂直,故经气管坠入的异物易进入右主支气管。
二、肺
1.肺的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纵膈的两侧。
2.肺的形态
(1)
(2)分叶: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被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三、胸膜与纵膈
1.胸膜的概念和分部 胸膜是一层光滑的浆膜,分脏、壁两层,两层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形成的密闭、潜在的腔隙称胸膜腔,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
壁胸膜的分部:壁胸膜分为肋胸膜、膈胸膜、纵膈胸膜。
肋膈隐窝的概念: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较深的半环形间隙,称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点,胸膜腔积液时首先积聚于此,是胸膜腔穿刺抽液的常选部位。
2.纵膈的概念 纵膈是两侧纵膈胸膜之间所有组织和器官的总称。纵膈的前界是胸骨,后界为脊柱胸段,上至胸廓上口,下达膈。纵膈以胸骨角平面为界分为上纵膈和下纵膈。下纵膈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纵膈、中纵膈和后纵膈3部分。上纵膈内主要有胸腺、气管、食管、膈神经和大血管;前纵膈内有胸腺下部、部分纵膈前淋巴结及疏松结缔组织;中纵膈内有心包、心及大血管;后纵膈内有主支气管、食管、胸主动脉、奇静脉、胸导管、迷走神经和交感干等。
3.肺下界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见表1 -5 -1)
表1-5-1 肺下界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复习要求
1.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概念;鼻旁窦的开口部位、上颌窦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喉的位置、喉软骨的形态和喉腔的分部,声门下腔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气管切开的部位及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及临床意义;肺的位置、形态;肺尖的体表投影;肺与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胸膜的分部,肋膈隐窝的位置及临床意义;纵膈的概念和分部。
2.熟悉鼻腔的位置、分部;鼻黏膜的分部;胸膜腔的概念。
3.了解外鼻的结构;纵膈的分部和内容。
第六章 泌 尿 系 统
复习内容
泌尿系统由泌尿器官肾和排尿管道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一、肾
1.肾的位置 肾位于腹膜后方、脊柱两侧;一般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右肾比左肾约低半个椎体。左第12肋经过左肾后方的中份,右第12肋经过右肾后方的上份,肾门约平对第1腰椎。肾的正常位置靠被膜、血管、邻近器官和腹压等多种因素维持。肾的位置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一般女性低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肾门的体表投影称肾区,位于竖脊肌的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处,当肾部有病变时该处有叩击痛。
2.肾的形态 肾为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分上、下两端,前、后两面,内侧、外侧两缘。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称肾门,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神经及淋巴管等结构出入肾的部位。出入肾门的结构统称为肾蒂,右侧肾蒂较左侧短。
3.肾的被膜 肾的被膜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和肾筋膜。临床上肾囊封闭是将药液注入脂肪囊。
4.肾的一般结构 肾实质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皮质位于肾实质的浅层,肉眼可见密布的细小颗粒,皮质伸入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髓质主要由肾锥体组成,肾锥体尖端称肾乳头,突入肾窦内,肾窦是肾门凹向肾实质内的腔隙,容纳肾动脉的分支、肾静脉的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脂肪组织等。
5.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肾动脉发自腹主动脉,压力高,流量大,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有1 000~1 200mL的血液流经肾,相当于心输出量的1/5~1/4。肾内血管形成两级毛细血管,第一级毛细血管内压力较高(入球小动脉粗短,出球小动脉细长)促进肾小球的滤过,第二级压力低,有利于肾小管的重吸收。
二、输尿管
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肌性管道,全长约25~30cm,起于肾盂,终于膀胱,全长有3处狭窄部位,第一是起始处;第二是跨越髂血管处;第三是穿膀胱壁处。3处狭窄是尿路结石易滞留、嵌顿的部位。
三、膀胱
膀胱是肌性囊状器官,空虚时呈锥体形,可分为膀胱尖、膀胱底、膀胱体和膀胱颈4部分,膀胱颈是膀胱的最下部。
成人膀胱位于盆腔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空虚时膀胱尖与耻骨联合的上缘平齐,充盈时与腹前壁相贴,此时可在耻骨联合上缘进行腹膜外膀胱穿刺,不损伤腹膜腔。膀胱底在男性与精囊腺、输精管末端和直肠相邻,在女性与子宫和阴道相邻。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称膀胱三角。此处黏膜光滑无皱襞,是肿瘤和结核的好发部位。
四、尿道
女性尿道始于尿道内口,终于尿道外口,尿道外口开口位于阴道前庭的前部,女性尿道短(3~5cm)且直,易引起泌尿系逆行性感染。
复习要求
1.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肾的形态、位置及剖面结构;输尿管的狭窄部位及临床意义;膀胱的位置及膀胱穿刺的部位,膀胱三角的概念、特征及临床意义;女性尿道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2.熟悉肾的被膜层次,输尿管的行程,膀胱的形态和毗邻。
第七章 生 殖 系 统
复习内容
一、男、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二、男性生殖系统
1.睾丸 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呈内、外侧略扁的椭圆形,表面光滑,后缘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睾丸表面被覆睾丸鞘膜,鞘膜分脏、壁两层,两层之间有密闭的鞘膜腔。
2.附睾、输精管和射精管 附睾呈新月形,附于睾丸上端和后缘上部,分附睾头、附睾体和附睾尾3部分,附睾尾续接输精管,附睾的功能是储存精子、供给精子营养、促进精子进一步发育成熟。
输精管起于附睾尾,沿附睾内侧上行至阴囊根部,穿腹股沟管入盆腔,在膀胱底后面与精囊腺的排泄管合并成射精管。射精管穿过前列腺,开口于尿道前列腺部。输精管结扎常选在阴囊根部、睾丸后上方处,因该处位置表浅,手术中易于寻找。
精索的概念:从腹股沟管深环至睾丸上端处的一段柔软的圆索状结构,称为精索,内有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静脉丛、淋巴管和神经等。
精子的产生部位及排出体外的途径:精子由睾丸产生,经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男性尿道排出体外。
3.附属腺体 附属腺体包括精囊腺、前列腺和尿道球腺,其分泌物组成精液的一部分。前列腺位于膀胱和尿生殖膈之间,后邻直肠前壁,活体经肛门指诊可触及。尿道经前列腺实质内穿过,患前列腺肥大时,可压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难。精囊腺位于膀胱底后方,输精管末端的外侧。尿道球腺埋于尿生殖膈内。
4.阴囊和阴茎 阴囊容纳睾丸、附睾和输精管的起始部,由皮肤和肉膜构成,肉膜可调节阴囊内的温度,以适应精子的发育和生存。阴茎由背侧的两条阴茎海绵体和腹侧的1条尿道海绵体构成,尿道海绵体内有尿道纵行穿过。
5.男性尿道 男性尿道长16~22cm。
3个狭窄部位是尿道结石易滞留处,是易损伤处。
三、女性生殖系统
1.卵巢 卵巢位于盆腔侧壁,髂总动脉分叉处下方(卵巢窝),被子宫阔韧带后层腹膜所包裹,是腹膜内位器官。
卵巢呈扁卵圆形,未经排卵的卵巢表面光滑,性成熟期后,由于多次排卵,卵巢表面形成许多瘢痕。卵巢分为内、外侧两面,前、后两缘和上、下两端。前缘连于子宫阔韧带后层,有血管、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2.输卵管 输卵管位于子宫阔韧带的上缘内,全长由外侧向内侧分为4部分:输卵管漏斗末端开口于腹膜腔,有细长的指状突起称输卵管伞,是寻找输卵管的标志;输卵管壶腹粗长且弯曲,占全长的2/3,是卵的受精部位,同时又是宫外孕的好发部位;输卵管峡短直而狭细,是输卵管结扎的常选部位;输卵管子宫部是输卵管穿过子宫壁的部分,以输卵管子宫口与子宫腔相通。
3.子宫
(1)子宫的形态和位置:子宫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位于骨盆腔中央。前邻膀胱,后邻直肠,成年人呈前倾前屈位。前倾指子宫的长轴与阴道长轴之间形成向前的夹角,约呈直角;前屈是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向前形成的钝角。子宫底位于小骨盆入口平面以下。
(2)
(3)
4.固定装置
(1)子宫阔韧带:是双层腹膜结构,内含子宫圆韧带、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能限制子宫向两侧移动。
(2)子宫圆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
(3)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脱垂。
(4)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位。
5.阴道 阴道是前后略扁、内腔狭窄的肌性管道,上端宽阔环绕子宫颈阴道部,二者之间的环状间隙称阴道穹,其后部较深,与直肠子宫陷凹之间仅隔阴道后壁和一层腹膜,临床上可在此进行穿刺进行诊断和引流。
6.女阴 女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和前庭大腺。阴道前庭是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前部有尿道外口,后部有阴道口。前庭大腺位于阴道口两侧后部的皮肤深面,导管开口于阴道前庭。
7.乳房:乳房位于胸大肌前方,由乳腺和脂肪组织构成,输乳管呈放射状排列,开口于乳头,乳房手术时宜采用放射状切口。乳房悬韧带连于皮肤和胸肌筋膜之间,对乳房起固定作用,当有癌组织浸润时,该韧带缩短,牵拉皮肤,形成“橘皮样变”,是乳腺癌早期征象之一。
8.会阴:会阴指封闭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以两侧坐骨结节为界,分为前方的尿生殖三角和后方的肛门三角。前者在男性有尿道通过,在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后者有直肠通过。狭义的会阴指肛门与外生殖器之间的软组织,分娩时应注意保护。
复习要求
1.掌握男、女生殖系统的组成;睾丸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输精管的行程及射精管的组成,精索的概念和组成;前列腺的位置、形态和临床意义;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前、后尿道的概念;卵巢的位置、形态和功能;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子宫的位置、形态和分部;输精管、输卵管的结扎部位;阴道后穹的结构特点和临床意义;狭义会阴的概念和临床意义。
2.熟悉睾丸鞘膜腔的组成,附睾的形态、位置和功能;阴囊和阴茎的结构;子宫的固定装置;会阴的结构、概念及分区;乳房的结构。
3.了解男性附属腺的构成。
第八章 感 觉 器 官
复习内容
一、视器
视器由眼球和眼副器两部分组成。
眼球近似球形,位于眶内,后部借视神经连于脑。
1.
2.
当睫状肌收缩时,睫状小带松弛,晶状体变凸,折光力增强,视近物。晶状体若因疾病或创伤而变混浊,称白内障。
3.
4.视网膜的结构
(1)视神经盘:又叫视神经乳头,是视网膜后部偏鼻侧处,呈白色圆盘状的结构,无感光能力,称生理性盲点。
(2)黄斑:距视神经盘颞侧约3.5mm处有一黄色圆形小区称黄斑,其中央略凹陷称中央凹,是感光、辨色最敏锐的部位。
5.房水的产生、功能与循环途径
房水由睫状体产生,具有折光,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和维持眼压的作用。
循环路径:睫状体产生 →后房 →瞳孔 →前房 →虹膜角膜角 →巩膜静脉窦。
若房水循环受阻可引起眼内压增高,临床上称青光眼。
6.眼球外肌 上睑提肌收缩时上提上睑;内、外直肌收缩分别使眼球转向内侧和外侧,上、下直肌收缩分别使眼球转向上内和下内,上、下斜肌收缩分别使眼球转向下外和上外。
7.眼的血液供应来自眼动脉,眼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发出视网膜中央动脉入视神经。
二、前庭蜗器
1.组成
2.小儿咽鼓管的特点 短粗,且平直,故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3.位觉感受器 椭圆囊斑和球囊斑位于椭圆囊和球囊内,能接受直线变速运动的刺激;3个壶腹嵴位于膜壶腹,能接受旋转变速运动的刺激。
4.听觉感受器 螺旋器,位于蜗管的基底膜上,能接受声波的刺激。
5.声波的传导 声波→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外淋巴→内淋巴→螺旋器。
复习要求
1.掌握眼球壁的层次和结构;眼球内容物的名称、位置、结构和功能;房水的产生及循环途径;外耳、中耳的组成和结构;鼓膜、咽鼓管的位置和结构;位置觉和听觉感受器的位置。
2.熟悉结膜的分部,泪器的组成,各眼球外肌的作用;内耳的组成;声波的传导途径。
第九章 神 经 系 统
复习内容
一、总论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常用结构术语
二、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的位置和外形
(1)脊髓的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在枕骨大孔处接延髓,下端在成人平第1腰椎体下缘,新生儿约平第3腰椎,故临床上腰椎穿刺常在第3~4腰椎或第4~5腰椎之间进行,不至于损伤脊髓。
(2)脊髓的外形:脊髓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全长40~45cm,有1个圆锥、2处膨大、6条沟裂。
(3)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所连的一段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共31个节段,包括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和尾髓1节。
(4)脊髓的内部结构
(5)脊髓的功能:传导功能;低级反射中枢,如腱反射、排便反射、排尿反射等。
2.脑干的外形、内部结构
上丘是视觉反射中枢,下丘是听觉反射中枢。
3.小脑 位于颅后窝内,在延髓与脑桥的后上方。中间缩窄部分为小脑蚓,维持身体的平衡;两侧膨大部分是小脑半球,调节骨骼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
小脑扁桃体:小脑半球下面,接近枕骨大孔处的部分较隆突,称小脑扁桃体,当颅内压增高时,可被挤压而嵌入枕骨大孔,形成小脑扁桃体疝(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的生命中枢而危及生命。
4.第四脑室 是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室腔,底为菱形窝,尖朝向小脑,上借中脑水管与第三脑室相通,下通脊髓中央管,后经一个正中孔和两个外侧孔与蛛网膜下隙相通。
5.间脑 间脑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主要由背侧丘脑和下丘脑组成。背侧丘脑的腹后外侧核为躯体感觉中继核;下丘脑包括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和漏斗,是调节内脏活动、内分泌活动的高级中枢,下丘脑内的主要核团有视上核和室旁核分别分泌抗利尿激素(又叫升压素)和催产素;内、外侧膝状体与听觉和视觉传导有关。
6.第三脑室 是位于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腔隙,前借室间孔与左、右侧脑室相通,后借中脑水管与第四脑室相通。
7.端脑
(1)大脑半球的外形
海马旁回、钩和扣带回等,位于大脑半球和间脑交界处的边缘,称边缘叶。边缘叶、下丘脑、杏仁体等有关皮质下结构,共同构成边缘系统。
(2)大脑半球内部结构
侧脑室:左、右各一,借室间孔通第三脑室。
(3)内囊:内囊是位于尾状核、背侧丘脑和豆状核之间的投射纤维。在大脑水平切面上,为一宽厚白质层,呈“><”形,分为3部分,豆状核与尾状核头部之间的部分称内囊前肢;豆状核与背侧丘脑之间的部分称内囊后肢,内有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听辐射和视辐射通过;前、后肢的结合部称内囊膝,有皮质核束通过。一侧内囊受损可引起对侧半身感觉障碍、随意运动障碍和双眼对侧半视野的同向性偏盲,即“三偏综合征”。
三、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1.脑和脊髓的被膜 自外向内依次为硬膜、蛛网膜和软膜。
硬脊膜与椎管内骨膜之间的狭窄腔隙称硬膜外隙,内含脊神经根、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组织、淋巴管和静脉丛等,呈负压,是硬膜外麻醉的部位。
硬脑膜由两层构成,外层衬于颅骨内面,内层折叠成隔幕,伸入左、右大脑半球之间的纵裂内的部分为大脑镰,伸入大、小脑之间的部分为小脑幕。硬脑膜某些部位两层分开形成含静脉血的腔隙,称硬脑膜窦。
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充满脑脊液。其宽大部位称蛛网膜下池,如脊髓末端到第2骶椎平面之间的终池,临床上常在终池处进行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
在脑室附近,软脑膜、毛细血管和室管膜上皮共同突入脑室内构成脉络丛,脉络丛是产生脑脊液的部位。
2.脑和脊髓的血管 脑的动脉来自颈内动脉和椎动脉。颈内动脉(主要分支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供应大脑前2/3及部分间脑;椎动脉(先合成基底动脉,后分为左、右大脑后动脉)供应大脑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
大脑动脉环:由两侧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及大脑后动脉吻合形成,围绕在视交叉、灰结节和乳头体的周围。此环对保证脑的血液供应有重要作用。
3.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 脑脊液由各脑室的脉络丛产生,循环途径如下。
左、右侧脑室 →室间孔 →第三脑室 → 中脑水管 → 第四脑室 → 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 →蛛网膜粒 →上矢状窦 →颈内静脉
四、周围神经系统
(一)脊神经
1.脊神经的数目及组成 脊神经共31对,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属运动纤维(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后根含感觉纤维,二者在椎间孔处汇合,故脊神经属混合性神经。
2.脊神经分支与神经丛 脊神经出椎间孔后分为前、后两支。脊神经的前支除胸2~胸11神经前支外,其余的都互相交织成神经丛,由神经丛发出分支到头颈和四肢。脊神经丛计有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
3.各神经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见表1 -9 -1)
表1-9-1 各神经丛的组成、位置及主要分支
4.胸神经前支 第1~11对胸神经前支位于相应的肋间隙称肋间神经,第12对位于第12肋下方称肋下神经。肋间神经和肋下神经肌支分布于肋间肌和腹前外侧群肌,皮支分布于胸、腹壁皮肤及相应的壁胸膜和壁腹膜。
胸神经前支有明显的节段性,第2、4、6、8、10对胸神经前支分别布于胸骨角、乳头、剑突、肋弓和脐平面,第12胸神经前支布于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中点平面。
5.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缘出骨盆,在臀大肌深面向下,经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之间达大腿后面,在股二头肌深面下降,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胫神经在小腿后部下降,经内踝后方入足底,分为足底内侧神经和足底外侧神经。腓总神经绕腓骨颈外侧向前下,分为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
6.
7.四肢主要肌群的神经支配(见表1 -9 -2)
表1-9-2 四肢主要肌群的神经支配
(二)脑神经
1.12对脑神经的名称、性质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十一副十二舌下全。
12对脑神经中,一、二、八为单纯感觉性;三、四、六、十一、十二为单纯运动性;五、七、九、十为混合性,三、七、九、十含副交感神经纤维。
2.眼的神经支配
3.面部的神经支配
4.舌的神经支配(见表1-9-3)
表1-9-3 舌的神经支配
5.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是脑神经中唯一远行分布到胸、腹腔脏器的神经。在颈、胸部的分支主要有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分布于喉外肌及声门裂以上喉黏膜的感觉,损伤后出现呛咳;喉返神经支配喉内肌运动及声门裂以下喉黏膜的感觉,损伤后可出现声音嘶哑或失音。
在胸部迷走神经发出心支分布于心,并在食管周围交织成丛,形成迷走神经前、后干,穿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分支布于肝、胆囊、胃、脾、胰、肾、肾上腺及结肠左曲以上的肠管。
五、脑和脊髓的传导通路
1.感觉传导通路 感觉传导通路主要有躯干四肢的深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躯干四肢及头面部的痛觉、温度觉、粗略触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见表1-9-4)。
表1-9-4 感觉传导通路的神经元位置及交叉部位
视觉传导通路不同部位损伤的临床表现:一侧视神经损伤,患侧眼全盲;视交叉部位的交叉纤维损伤,双眼颞侧偏盲;视交叉部位的未交叉纤维损伤,患侧眼鼻侧视野偏盲;一侧视束损伤,双眼对侧半偏盲(即患侧眼鼻侧半视野偏盲,健侧眼的颞侧半视野偏盲)。
2.锥体系 锥体系由上、下两级神经元组成,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大脑皮质内,神经元的轴突组成了下行纤维束,其中下行到脊髓者称皮质脊髓束;下行到脑干内止于躯体运动核者称皮质核束。锥体系下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脑干(躯体运动核)和脊髓(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内,发出的轴突分别形成脑神经和脊神经,管理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皮质核束的纤维分别止于脑干内双侧脑神经运动核,但面神经核的下半部和舌下神经核只接受对侧皮质核束的纤维。
六、自主神经
自主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分为内脏感觉和内脏运动神经。内脏运动神经根据功能的不同,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1.交感神经的组成
2.节前纤维的去向 ①终于相应的椎旁节;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数个节后,终于临近的椎旁节;③穿过椎旁节,终于椎前节。
3.节后纤维的去向 ①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到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②缠绕动脉构成同名神经丛,并随动脉的分支分布于支配的器官;③独立走行,即由神经节直接发出分支到达支配的器官。
4.副交感神经的组成及分布
复习要求
1.掌握神经系统的分类及常用术语;脊髓的位置、外形及主要结构;脑干的分部、外形;小脑的位置、外形及小脑扁桃体的位置及临床意义;各脑室的位置和沟通关系;下丘脑的位置和组成;大脑半球的外形、分叶及皮质功能定位,内囊的位置、结构及临床意义;大脑动脉环的构成及意义;脑脊液的产生及循环途径;膈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分布。
2.熟悉脊髓的功能,12对脑神经的分类及连脑部位,间脑的位置和分部;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和功能;大脑半球的内部结构;基底核的组成,脑和脊髓的被膜,硬脑膜窦的位置及沟通;硬膜外隙和蛛网膜下隙的概念及内容物和临床意义;脑的动脉来源及主要分支;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胸神经前支的节段性分布;深、浅感觉传导通路,视觉传导通路,运动传导通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组成及分布概况。
3.了解脑干的内部结构和功能;大脑镰和小脑幕的位置;边缘叶的组成和功能;脊髓的动脉来源。
第十章 内分泌系统
复习内容
一、垂体
垂体位于颅底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呈椭圆形,借漏斗与下丘脑相连。根据发生和结构特点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两部分。
二、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甲状腺位于颈前部,借结缔组织固定于喉软骨上,吞咽时可随喉而上、下移动。甲状腺呈“H”形,分左、右两侧叶和峡部。左、右两侧叶位于喉下部和气管上部的两侧,峡部位于第2~4气管软骨的前方。
甲状旁腺附于甲状腺侧叶的后面或埋藏于甲状腺实质内。
三、肾上腺
肾上腺位于两肾上端,与肾共同包被于肾筋膜内,左侧呈半月形,右侧呈三角形。
1.掌握甲状腺的形态和位置。
2.熟悉垂体、甲状旁腺、肾上腺的位置和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