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序言
- 行业特色高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 古天龙 魏银霞 郭庆编著
- 2083字
- 2016-01-05 11:39:13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创新对于国家或者地区竞争力的提升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指出了高等教育的功能和地位。面对科学技术带来社会的快速变革,国家提出“新型工业化”、“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需要大批高素质工业化人才作为人力资源支撑,工科院校承担的历史责任可谓任重而道远。面对人才培养的社会新需求,高等工程教育如何应对,已经成为各个高校共同关注的问题。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教育,为国家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工程人才,为举世瞩目的工业化成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隐藏在每年毕业的工科大学生庞大的数字背后的是,国内工程教育质量并不尽如人意。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人才培养等同于单一的知识传承,没有处理好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这一基本问题。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方案与社会脱节、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匮乏、产学研协调合作不力等问题。大学生在工程创新、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社会劳动力市场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应对工业界的诉求,从单一学术型人才培养积极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是行业特色高校和其他高校大多数工科专业培养定位的理性选择。
当前中国正掀起高等教育改革的浪潮,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正被世人所关注。胡锦涛主席对做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工作提出了四点意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012年颁布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推进协同创新”、“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提高质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对于高等工程教育而言,提高质量的根本在于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大体上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二是培养内容,主要指课程、活动和学校文化;三是管理制度和评价制度;四是培养手段和培养制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理念的更新、培养体系的构建、配套制度的创新、评价机制的引导等。基于行业特色高校的教育教学特点,我们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实践,系统地构建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环境,创新性地设计了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着力于如下三个主要方面的探索。第一,运用顶层设计的方法,系统规划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突破了过去教学改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限感。当今世界无论是恢弘建筑、科技系统工程,还是国家某项战略管理,无不采用顶层设计。同样,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顶层设计,通过整体设计、系统规划并整体推进。通过顶层设计构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理念与终极目标,这是人才培养之魂。第二,致力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关键问题的深入和系统研究,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中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实验实践教学、校企协同、创新创业等进行深入剖析,采取国际国内教育趋势、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类型等进行对照和比较的方式,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期望通过从点到面、从单维到多维拓展至其他专业、同类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三,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和实施上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当今的教育研究虽然繁荣,新理论也层出不穷,然而规范研究居多,主要描述“人才培养应该是什么,应该怎样做”,这种研究对学校整体层面的改革指导意义有限。本书对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教育理论进行探究,力图建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理论框架,并以行业特色高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从实践上支持并验证理论架构的合理性。
本书内容涉及六个方面: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范畴和基本理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高校和社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校企协同教育机制,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保障的质量监控体系等。
本书在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许多相关书籍和文献资料,从中汲取了一些优秀的思想,选取了一些有用的素材,在此向相关作者表示感谢。景新幸、周娅、杨连发、黄可、海莺、董荣胜、陈以、磨玉峰等同志参与了书稿的讨论及部分书稿的文字整理,对此一并表示感谢。
限于作者教育理论水平的限制,书中错误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倘若本书能启发其他高校根据自身的优势准确定位,创建符合高校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也是我们为国家高等工程教育事业发展所尽的一份绵薄之力!
作者
2012年5月